哪道菜会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谢谢邀请!
豇豆,吃豇豆我就想起小姨把我妈洗好的豇豆倒地沟里的惰景!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人在食物缺乏的年代!真的有人是一点亲情都没有,不知道我小姨这一辈子想起我妈她的大姐时,她心里会不会内疚!
我妈妈一个教师,因为地主成份,五八年带着奶奶和我们妲弟妹三人被下放到了她出生的地方农村去了!
一开始我们和妈妈,奶奶一起单独生活,我妈一个地主家的大小姐,四十多了才学做农活,粮食紧张的六〇年,首先是我奶奶没了!然后我妈领着我们去投奔小舅和小姨!
我们先是和小姨,小舅一起生活,她们俩身强力壮的,嫌弃我们没劳动力,后来把我妈妈和我们分开了,有一天,我妈妈摘了小姨和小舅种的豇豆,我那时七岁了,亲眼看见我小姨抓住我妈装着己经择好洗净的豇豆的菜篮,边骂我妈,边把豇豆倒在了地沟里!我到现在那一幕还记忆犹新!我们五八年下乡,六一年我妈就饿死在了乡下!
每年清明节我去给我妈扫墓时,我大舅妈都会跟我讲小姨倒我妈豇豆的事情!我爸都没跟我们说过!我大舅妈还告诉我,说我妈在城里教书没有下放到农村之前,小姨和小舅她们每周曰都去我们家改善伙食!我妈是大姐,待弟弟妹妹特别好!轮到我妈落难了,一个个都翻脸无情,只顾自己!我妈高估了亲情,以致于我才七岁,我就没妈妈了!
去年冬天我跟远在新疆的小姨视频聊天,小姨七十八了,给我说,你爸打成右派害得你妈下乡,我说我爸沒有打成右派!然后小姨说:六〇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什么都没说!
本来和大姨家表妹约好今年夏天去新疆看望小姨!结果还不到夏天,表妹告诉我小姨没了!
哪道菜会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说实话,本人小时候还真没吃过什么菜,尤其是10岁前。那时候农村刚刚改革开放,有的地方还没改革 社会依旧是计划经济,各户的粮食都是分配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粮票布证猪肉票。而这些,不是一般农民能有的,只有在外工作的才有猪肉票。
所以,说起小时候印象最深的菜,哦那时间的面碗几乎是没有菜的。那时候印象最深的菜大概就是油煎鸡蛋了。
记得小时候,奶奶最疼爱他这个孙子,一个月给孙子油煎鸡蛋一个,而鸡蛋的来源,就是家里养的两只母鸡🐔。母鸡冬天不下蛋,夏天不产蛋,因为天热太冷,只有春秋才隔三差五的产几个蛋。当时的鸡是放养的,鸡自己在村头地里、村边城壕里捉虫子🐛吃,有时在城壕万,一不小心就捡到一个鸡蛋,然后高兴😄半天。
当时油也很贵,所以油煎鸡蛋,基本上不用油,只是用油布在铁勺里檫一圈,然后打碎鸡蛋,让蛋汁流进铁勺,然后放点盐,搅匀,大火煎熟。吃一顿煎鸡蛋,很有幸福感😁,吃完鸡蛋,用馍馍把铁勺里的味道檫一遍,把油吃干净,然后把嘴唇舔干净。🐱
还有一道次,是烧蒜。小时候肚子疼,奶奶总是在烧锅火口埋几个大蒜头。等饭熟了,大蒜也烤熟了。从灰里把大蒜拿出来,剥掉皮,吃掉黄黄的软软的蒜瓣,微甜,灼热,吃几顿肚子也不疼了,就这么神奇。现在都没这样吃过。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菜吧😊。
说明,本人70后,10岁以前的小时候也就是八五年前的农村。小朋友不要诧异哦😊。
哪道菜会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谢谢邀请:童年是苦涩的,而今看到满桌子的菜,有时一个在吃饭时经常会落泪,每一道菜都会勾起我的童年回忆。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六十代的61,62,63这三年中,五零后的人都有亲身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民遇到困难,民间俗称“过度荒”。
我们这代人当时吃的大家可想而知,我到高中毕业没有吃过现在自己餐桌的菜;
我们这代人当时穿的衣服可想而知,我到高中毕业没有穿过一件像样衣服;一双像样鞋子;
我们这代当时走到都是用11号,连自行都少见,根本见不到摩托车,更不用说小轿车,到了高中毕,幻想怎时候能买辆自行车,92年当了校长才买辆普通自行车,因为经常开会。
我们这代人是出生后遇国家遭遇自然灾害,读书时遇文化大革命,结婚生育时遇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
我们这代人从艰难困苦中挺过来,兄弟姐妹多,大多数人家庭生活贫困,
今天看到这个题目,它勾起我无限深思,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同时拿上手机,拍下餐桌的菜,道道让我喜欢,道道让我高兴。
而今生活步步高,衷心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真的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菜见随手拍)
哪道菜会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铁勺炒鸡蛋。
记忆里奶奶总会把鸡窝里鸡刚下下来的蛋,偷偷的给我炒个鸡蛋,那会养的鸡少,有时几天才下一个蛋,奶奶怕妹妹和我抢,就趁妹妹出去玩,偷偷给我炒的吃了。因为小时候我比较瘦弱,妹妹比较壮实,饭量也好,有好吃的,奶奶都先紧着我。铁勺已经用的嘿哟呦的了,放一点油伸进锅灶里,打上刚从鸡窝拿来的鸡蛋,别提多好吃了!
哪道菜会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哪道菜会让你想起自己的童年?
豆腐炒肉沫这道菜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小时候家里姊妹四个,妈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于是就把调皮又淘气的我送到了外婆家。
九十年代初的农村还很穷,物质匮乏,农民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没什么吃的。舅舅靠磨豆腐卖豆腐为生,基本上两天磨一次豆腐。
舅舅每天担着豆腐在附近的几个村庄到处叫卖,天黑之前回来。每次豆腐刚做出来,舅舅都会留下几块叫外婆给我和表哥表姐做豆腐炒肉沫吃。
小时候最喜欢看外婆炒菜了,她炒菜的时候我一般都会跟着她,帮忙添柴火。
那个时候每天有肉吃是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情,即使生活多么艰苦,舅舅每天都会买几两肉回来给我们吃。因为肉少人多,外婆做菜的时候就会把肉剁得很烂,这样才分得开,炒出来的菜即使肉少但也很香很好吃。
肉沫先下油锅翻炒一两分钟,然后放入一样剁碎的辣椒,放入盐、味精。最后放入切小块的豆腐块,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三到五分钟,放入适量的酱油,均匀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在我的记忆当中,外婆每次炒这道菜的时候都会一边炒菜一边哼着不知名的好听歌曲,当时我静静的坐在她身旁,听着她美妙的歌声,闻着菜锅里飘出来的豆腐肉香,觉得幸福又惬意。
豆腐炒肉沫这道菜,外婆做了无数次,我们姐几个也吃了无数次,每次都吃不厌,每次都是光盘。这道菜伴随我很多年,直到上小学三年级后妈妈把我接回家就很少吃到了。
现在长大了,再也吃不到舅舅磨的豆腐,外婆做的豆腐炒肉沫了。不过我现在也还是很爱吃豆腐,喜欢做豆腐炒肉沫这道菜给家人吃。每次做这道菜都会让我想起我的童年,我勤劳的舅舅和慈爱的外婆以及外婆做的豆腐炒肉沫的味道。
哪道菜会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鸡抓豆这道菜会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
从我有记忆开始,每年过年,我们这儿无论城市农村,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制作江淮“名菜”鸡抓豆。
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公鸡和豆子。制作这道菜的时间,一般在过年前的一到三天内,由两个公鸡最多不超过四只公鸡配备很多豆子,加上佐料,大火铁锅制作,成熟后用脸盆储存,放到无阳光的背阴处,当时,家中有冰箱的很少,传统是和蒸熟的包子放到一处,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才能上桌吃第一顿。这道菜味道好,鸡肉和豆子都很好吃。由于这道菜里有鸡肉和豆子,当地老百姓形象的称为:鸡抓豆。
从新年初一开始,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来亲朋好友时,加热一碗就是一道主菜。我的记忆中,过年时家里来人会上这道菜,去亲朋好友家拜年也肯定会有这道菜。在我上小学阶段,这道过年菜,一直很流行。
身为80后的我,对此很不理解。有一次,偷偷问外婆,外婆说这是穷人的过年菜,就像过年时吃的咸猪肉片、香肠片一样,基本上是用于招待客人的必备荤菜。是从旧社会流转下来的。优点是好吃、省事。
这张图片类似鸡抓豆。只是当时的鸡抓豆,鸡肉少豆子多。
最近十多年,这道菜在我回到老家过年的酒席上很难看到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肉配豆子仍然好吃,只是鸡肉多于豆子,鸡抓豆的名称也渐渐的被其它菜所取代。有一次,我在过年时同我儿时伙伴说到这道菜,大家一起想起了童年时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