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之力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到底是哪些?

所谓举国之力就是要以国家的力量去攻克这个技术,目前真正符合这个定义的其实并不多。

虽然目前我国有很多技术仍然没有掌握,或者即便掌握了,但跟欧美一些领先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并非所有没有掌握的技术,都要举举国之力去攻破。

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么多人才,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去搞。

真正需要举国之力去攻克的技术,一定是这项技术涉及面非常广,或者影响面不广但却非常关键,比如跟经济发展、跟国防息息相关的一些核心技术就需要举国之力去攻克。

目前我国真正需要举国之力去攻克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几项:

第一、芯片制造技术。

目前对我国产业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卡脖子技术之一就是芯片制造。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大脑,没有芯片很多工业产品都没法正常运行,而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全球芯片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有很多高端芯片都依赖从国外进口,目前国内真正能够生产的芯片只有14纳米以上,对于14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严重依赖进口。

但是这种依赖进口的状况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万一外部对我们进行限制,我们就没法采购到这些高端芯片。

为了解决这种困局,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加大对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高端芯片的扶持力度,为此我国还特意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用于扶持芯片产业的发展。

第二、光刻机以及相关产业链技术。

目前我们在高端芯片上之所以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是因为芯片制造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多,而且每一个行业要求都非常高。

尤其是在光刻机等一些关键技术上,我们仍然没法取得突破,这也是导致国产高端芯片很难破冰的重要原因。

但是对于光刻机这种核心零部件,它本身的研发成本非常高,研发的周期非常长,光靠企业是没法解决的,所以就需要国家给予资金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这样才能早日实现技术突破。

第三、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包括电脑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

目前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大部分操作系统使用都是美国的系统,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也在积极发展一些国产系统,但是跟世界一些主流操作系统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国产操作系统还需要加油,仍然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第四、工业软件技术。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业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但我国生产工业产品所使用的一些工业软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欧美一些国家进口。

目前全球工业软件实力最强的当属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我们在电力、石油、数控机床等很多生产领域所需要的工业软件都严重依赖从这些国家进口。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这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而且最近几年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比如用于芯片设计的EDA软件,目前国内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

第五、超级计算机技术。

超级计算机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之一,超级计算机的研发不论对于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或者是对于药物的开发,社会的管理等各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超级计算机技术基本上都是由国家的一些重要科研院所主导,企业层面的超级计算机实力相对要比较弱些。

第六、高端仪器技术。

目前我国有很多高端仪器设备都是要从外国进口,比如一些精密仪器,实验仪器,医疗设备仪器对外进口依赖度仍然比较大。

对这些高端仪器,目前除了企业层面的研发之外,其实国家也在大力支持高端仪器社设备的自主技术攻关。

第七、航空发动机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全球最难的技术之一,技术非常复杂,研发费用非常高昂,目前真正掌握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掌握在美国,欧洲,加拿大,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手里。

虽然目前我国也能够独立自主生产一些航空发动机,但不论是在性能还是在可靠性等方面,仍然跟国际顶尖水平有一些差距,这些航空发动机短期内暂时没法装备在国产大飞机上。

但是随着我国国产大飞机投入量产,光靠外部进口发动机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所以必须研发出国产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第八、新能源技术。

提到新能源技术,很多人都简单理解为就是电动车技术,实际上并不是,这里所谓的新能源技术就是跟传统技术相对的技术。

这里面既包括锂电池这些电动车技术,也包括氢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各种清洁能源技术。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我们对原油的进口依赖度非常大,而且减排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未来新能源技术仍然是需要举国之力去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

第九、关键材料技术。

我国之所以有很多核心技术没法突破,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关键材料技术上面没有突破。

比如我们在芯片、光刻机、航空发动机等各方面的技术之所以进度缓慢,就是因为我们在一些核心材料上面仍然没法实现太大突破,所以想要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攻克各种关键材料技术同样非常关键。

第十、可控核聚变技术。

核聚变技术这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之一,核聚变不仅能源效率非常高,而且非常精洁,但是目前核聚变是不可控的,根本没法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所以人类一直在寻找可控核聚变技术,包括我国在内也一直在投入资源在公关。

第十一、空间探索技术。

空间探索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大国、强国之间的竞争焦点之一,空间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举举国之力在发展空间技术,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

第十二、重大疾病医疗技术。

目前人类仍然有很多疾病没法治疗,比如癌症,艾滋病等等,假如未来哪一个国家能够掌握治疗这些疾病的技术了,绝对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造福全人类,所以目前不只是我国包括全球一些主要国家都在投入大量的资源研发重大疾病技术。

第十三、其他卡脖子技术。

除了前面我们所提到这些技术之外,实际上目前还有很多技术有待我们去解决,如果某一个技术跟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跟国防息息相关,肯定需要以国家牵头进行攻克的。

举国之力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到底是哪些?

举国之力要攻克的三大关键核心技术

1,核聚变商用化

现在的核电站,使用的是核裂变技术,这个技术的缺点是核废料,核辐射问题

核聚变的辐射极小,用一张白纸就能挡住核聚变的辐射,

核聚变的理论上实现的终极目标可以完全消除辐射

同时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远高于核裂变

目前这个核聚变商用化的技术,比芯片还要难

2,储能技术,

目前全球的电力,都是发电出来后,立刻输送到消费者那边立刻用掉的

无法大规模储存起来,目前全球的储能技术,单价非常高,

价格贵的话就无法普及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的一家子公司,在美国部分富人家庭里面安装了储能设备

这些富人家庭,都是极端环境爱好者,所以愿意掏很多钱来安装这个设备

但美国大部分民众,没钱安装。

我国的优点是安装成本低,我国安装工人的效率是美国的几倍。

目前我国的科研团队,在研发各种储能技术,

其中锂电池这个技术原先不错,但最近两年碳酸锂的价格大涨了10倍

让锂电池储能设备遇到阻力了,还有部分团队在研发钠离子的储能设备。

储能设备一旦研发成功,并大规模推广后,

我国可以配合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储能设备一条龙,

实现太阳能,风能的大量普及。

3,芯片技术

目前大陆芯片和三星电子的差距在3年以上,6年以下

举全国之力后,会超过三星电子,也会超过美国所有芯片企业,

这也是美国最担心的事情。

举国之力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到底是哪些?

芯片,这个举国都知道的。

光刻机,这个也举国知道。

操作系统(计算机,手机,物联网,智能汽车),这个喊20多年了,计算机手机操作系统一直被美国把控,直到鸿蒙操作系统,但鸿蒙能不能成气候要观察。在智能汽车,物联网等新领域能不能中国做出来有待观察,但起码比计算机手机的可能性要大,毕竟大家起点差不多。

工业设计软件,这个几乎被美国以色列德国法国等垄断,难度不亚于操作系统,甚至还难于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一旦突破,用户多,中国自己就有最庞大市场,容易培育出来,而工业设计软件用户极其专业,举个容易理解的领域比如飞机设计,可能就是大学和飞机设计研制单位才用。

6G技术,目前为止也只是大致定了方向,比如带宽更高,采用太赫兹波(高超音速武器就可以通过太赫兹波通信),天地一体,卫星与地面基站互补。面临很多问题,大功率太赫兹波的发射接收,电子元器件制造,设备小型化。

量子计算机,这个也算不上着急,起码还没到没它解决不了问题的地步。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还比较领先,但离真正商业化计算机还需多年。

反隐形,别看到处说这能测那能测,终归还是有距离和精度限制,这说的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潜艇也是探测难点,否则各国直接宣布放弃潜艇了,怎么快准稳探测到海洋里的潜艇绝对是不容易轻易攻克的技术。

核聚变发电,这个是人类终极大BOSS,一旦突破,用不完的电,星际旅行也成为可能。宇宙中能量来源即是聚变,聚变所需元素也广泛分布,所以星际旅行也成为可能。

生物合成,各种营养,食物,药品,细胞均可人工合成,彻底摆脱依赖靠天吃饭,是人进化到半神的道路,到时只要有能量,有元素,有蓝图(基因),想生产什么就生产。

最后别忘记新冠治疗,毕竟目前为止还没有靠谱高效疗法,否则就不用防控疫情了。

举国之力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到底是哪些?

其实有一位极为著名的德裔英国犹太人曾经说过,市场的需要比10所大学对于社会的推动都更加重要。

我们现在所谓的关键核心技术。并非只有芯片,电脑操作系统,大飞机的发动机等几项而已。而是我们缺乏一些大规模的发展新兴科技的产业。

比较我国与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的排名前几位的大企业,很多都是房地产公司,而美国的顶尖企业很多就是像苹果,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因为他们有这么一批高科技公司,所以才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

而我们的房地产公司不管是有1千家还是1万家。无非就是把我们老祖宗的土地拍卖来拍卖去。原有的房子拆了,又搞一点钢筋水泥的装上去而已。即使这样也还有很多偷工减料的,到时候整个楼房拔地而起,都倒栽了,甚至还有一批的烂尾楼。

当我们把多少亿人的毕生的劳动成果,以及他们的父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财富,甚至是未来子女,也需要10年20年偿付的那些贷款,全部都投入房产。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与欧美等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是越拉越远。#头条创作挑战赛##夏日大作战#

作者为#策划##创业##旅游##在头条看世界##写作##杭州头条##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

举国之力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到底是哪些?

这要看“关键核心技术”的指标是什么?

大家一谈“关键核心技术”,就必然会与建国初期的“156工程”放在一起来比较。当时是中国第一个5年计划时间,中国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了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史称“156工程”,这就是解放初期的中国“关键核心技术”了。中国自己围绕着156项从苏联引进的项目,就初步建设出来自己的工业体系了,解决了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的问题。

那么现在要搞的“关键核心技术”与昔日的“156工程”一样吗?

如果让我来看,我会认为差异远远多过类似,虽然都可以挂上“关键核心技术”这个名称,但时过境迁,内容就已经大相径庭了。

在“156工程”的时候,中国是有“拐棍”能够依靠!那时候,有苏联转让技术,供给设备,中国的角色就是“学习/吸收”而不是创造,做学生多过做研究。但今天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拐棍”在哪里?我们能够从哪里获得先进技术?现在要是想提高,就只能是做研究,没有机会做学生了。毕竟两个“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一穷二白的时候,一个是巨人肩膀的时候。

在我来看,如果想知道现在的“关键核心技术”,就去看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对华禁令就好了。那里面罗列的每一条,都可以被视为是“关键核心技术”了。所有与军事相关的技术,全部都算是“关键核心技术”。因为这些技术,无论是否具有商业价值,但只要是在军事上具有价值,就一定会被美国限制。也就变成,如果中国想要在这些技术上获得商业价值,就只能是自己搞出来了。这些东西在网上已经有无数人在讨论了,所以我们都不用动脑子就能说出其中几条。

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芯片,肯定要算是其中一项。由于芯片技术对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其他技术,所以芯片技术就必须被列入了。而芯片产业链又是出了名的长,且芯片又极符合“水桶效应”,也就是说,芯片产业链上不能有短板,任何短板都会极大阻碍最终产品芯片的生产。但问题是,芯片已经发展到全球合作的阶段,哪怕是号称世界技术第一的美国,也只能是融入世界芯片产业链,成为产业链中的环节,而不是统治整个产业链环节。但中国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努力,才能组建出一个能够与美国领导的芯片产业链抗衡的新一套产业链?而且为了商业上的可行性,就必须也要效仿美国,只是成为产业链中的环节,而不是统治所有环节。再比如第四代版代替材料也属于这一范畴。

其次就是生物学方面的技术了。未来,生物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是本世纪科技的增长点。比如中国的人造淀粉就算是这方面的东西,未来,人工合成能源、食物等等,将是最前沿的发展方向。人工合成替代光合作用,这将是颠覆性的革新,未来说不定石化燃料、农业、畜牧水产业,全都要被生物信息工厂替代掉了。但由于生物技术与生物战方面扯不清的关系,生物技术一定会是未来西方制裁的重点了,所以也就必须自己来搞了。

其他还有很多军民两用技术,因为涉及了“军”,也就全要自己来搞。比如大飞机、高铁、核电站和高级机加工等等全属于这个范围。

至此,“关键核心技术”将是一个特别广泛的大口袋,因此也就带来一个问题,国家的资金终归是有限的,那么此时如果从这些“关键核心技术”中再选出最关键的技术来投资,就变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而且,更关键的地方是,不能让“关键核心技术”变成趴在国民经济身上的吸血水蛭。如果这些举全国之力被选出来的优先级最高的“关键核心技术”,始终无法自己形成“投入-利润”的正循环,那么国家哪来资金去搞其他的“关键核心技术”呢?

所以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要落实在“赚钱”二字上。举全国之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能自己养活自己,才是成功的关键!

举国之力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到底是哪些?

你好!在我看来,只有真正改善科研人员的待遇,才可能真正跳跃出西方国家的科技碾压。光靠情怀,很难,因为举国体制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人才他不来你咋办?

给你5000一个月+北京户口,你愿意去吗?但是同时某企业给你5w月薪,虽然不负责户口,你还愿意去搞科研吗?

  • 我觉得,技术攻关是一种愿景,我相信强大的祖国一定能够实现。但是,实现人才的真正的价值,才能尽快,尽好地完成技术攻关愿景。

这其中,既有薪酬的分配,也有未来的发展,更有社会支出的全面改革需要。现在的环境其实很差了,资本增值的速度和幅度远高于知识增值。

利用举国体制+市场经济手段,才能真正让科技百花齐放。这就像intel之类的,他也不是靠美国给钱做起来的,美国要做的,就是intel研发出来东西了,他们就能赚到大钱。

  • 换句话说,等什么时候发现“炒房不如创业”“创业不如搞高科技技术一鸣惊人一夜暴富”,我国技术攻关哪怕还没成,也离成功不远了。
最后的话:现在,咱还停留在“家境贫困,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终见突破”这种宣传上——咋,科学家就不配发财还是怎么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