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万人离港,两次离港潮,商界为什么都没有放弃香港?

有些人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是最好的,但真正自己去尝试了才知道,其实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想象那么美好。

我之前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香港有一对夫妇,其中女的是香港一名教师,男的是一名司机,两个人收入虽然不是非常高,但也算过得去,女的月薪达到4万港元,男的少说也有两三万港元,相当于两夫妻收入加起来至少达到7万港元左右,这个家庭收入在香港总体也算比较高的水平了。

也正因为家庭收入还可以,所以他们在香港的时候生活还过得去,还请了保姆,平时打扫卫生、煮饭、带孩子什么之类都有保姆帮他们做他们,不用为这些生活琐事而烦恼。

只是去年他们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香港跑去英国,以为英国就是他们想要的天堂,甚至还没有把护照办下来,他们就带着孩子奔赴英国,他们目的地是英国物价相对比较低,房租相对比较便宜的克鲁小镇。

但是真正到英国之后他们才发现,其实现实跟他们所想象的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房子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他们可能觉得英国人口没有那么多,所以房子应该比较便宜,应该能住上一个大房子,这样一家三口就可以过得非常舒服。

然而等他们到英国之后才发现,英国的房价同样也非常贵,按照他们的积蓄根本买不起,后来只能租房,但即便租房也只能租到一个很小的房子,而且也是很破旧的一个房子,这种环境并不比香港好太多。

二、工作并不好找。

很多人觉得英国是发达国家,应该有很多工作,再加上香港很多人都会英文,而且在历史上跟英国也有一些渊源,所以很多人就理所当然认为英国会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会给他们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应该可以找到一份很满意的工作。

但等他们去了之后才发现,其实现实很残酷,比如香港这对夫妇,他们把香港的工作辞掉之后跑到英国去,女主人原本计划在英国能够找到一份教师的工作,但找了很长时间根本找不到,最后只能去饼干厂做一个流水工。

而男主人原本以为到英国可以找一份做水管修理的工作,或者做一名货车司机,获取一份高薪,但是到了英国之后,连续几个星期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只能去送外卖。

但即便送外卖,收入也并没有多少,一个星期要连续6天工作,一个月算下来整体收入也就1200英镑左右,折合成港元大约是1.15万左右,这个工资只相当于他在香港时候的1/3左右。

其实类似香港这对夫妻绝对不是个别案例,而是非常普遍,比如这位女主人在那个饼干厂,后来她还牵桥搭线,引进了很多从香港移民过去的人,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拥有高学历,有很多都是硕士以上学历,这些人在香港本来可能是教师、律师,但到了英国却只能做一个饼干厂的流水线工人,这种落差是非常大的。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大量移民到国外的基本上都是香港一些所谓的中产阶级,这些在香港可能属于白领级别的,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在银行里面工作。

这些人在香港整体的收入并不差,但因为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他们离开了香港,然后选择移民到国外。

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以及顶端的富人来说,这两类人群其实大多数人都不会离开香港。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人收入都不高,而且也没有什么高学历或者特别的技能,即便到了国外也生活不下去,所以很多人都没法移民到国外。

而对于那些处于顶层的富裕人群,比如富商或者明星,其实很多人也不会离开香港,那为什么这些人不离开香港呢?我觉得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们在香港生活并不差。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要离开香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香港的居住环境并不太好,很多人都只能蜗居在很小的房子里面,即便月薪五六万港元也未必能够买下房子,就算买下房子了房子也非常小,一家人住起来转个身头都有可能碰在一起,所以很多人都希望移民到国外住上大房子。

而对于香港一些富商来说,他们在香港本身就有大房子,所以他们自身的居住条件比较好,他们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所以就没有移民的念头。

第二、很多人生意在中国。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贸易港,其实她就相当于一个桥梁的作用,就是连接中国大陆以及国外市场的一个桥梁。

目前很多香港的企业其实都从事贸易、金融等一些服务类的工作,如果离开了香港,这些企业的业务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持原有的业务,他们肯定不会轻易离开香港的。

当然,不管是留在香港还是离开香港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人会去阻拦他们,但如果一些人只是听别人吹嘘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就盲目移民到国外,最后会发现,现实跟自己想象的落差可能比较大,如果自己没有可观的积蓄,移民国外之后又没法找到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工作,那最后很多人都会后悔的。

今年11万人离港,两次离港潮,商界为什么都没有放弃香港?

走的都不是真正的中国人。

今年11万人离港,两次离港潮,商界为什么都没有放弃香港?

不想当中国人的,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早该驱逐,正如台湾岛上的一众日奸和美奸。自己滚不是很好吗?美好香港河山归于中国,归于中国人民。

今年11万人离港,两次离港潮,商界为什么都没有放弃香港?

商界没有放弃香港,商界处于骑墙期。

而且商界也分外资,港资,中资。外资港资走了中资会进的。很多在港普通话人都是中资中政引入的人才。

外资与港资在这个骑墙时段把部分资产转移,留下部分继续观望。

将来,可看成三线,上线,中线,下线。

不同线就不同应对。如果下下线,那么就算不走,也未必需要留在香港这个万物腾贵的城市。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哪都可以的。

但去到下下线,香港已不是东方明珠,只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城市,并仅此而已。

今年11万人离港,两次离港潮,商界为什么都没有放弃香港?

为什么你只看见走,不看见来呢?11万人对香港来说算多吗???

投资香港,就是看中香港后面的老板–中国市场!!

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不会有人看不见的。

今年11万人离港,两次离港潮,商界为什么都没有放弃香港?

离开后,港籍一定要取消了,绝对不允许再恢复,香港正好放宽一点限制,可以大量借此引进大陆的高素质人才。对香港的发展肯定会有好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