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停车位需求大,但停车位反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呢?
为什么车位需求很大,但车位却出现滞销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因为车位不是刚需。
对住房,相对来说是一种刚需,因为大家不管是住在哪个地方,总得有一个住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必须相对稳定,你不可能今天住城中村,明天住商品房,后天去住酒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而是会找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居住。
相对来说,车位就比较灵活,你今天可以停在这个停车场,后天可以停在另一个停车场,大后天可以停在马路边,所以停车是非常灵活的。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即便买房了,也不愿意买车位。
最关键的是,租车位有可能比买车位更划算。
虽然买了车位之后你拥有了车位的产权,你可以长期地使用,而且未来车位还有可能出现上涨,你转手一卖还有可能赚钱。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那些商业性的车位之外,普通小区里面的车位,我认为涨幅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一方面是目前新建的小区都会配备新车位,而且车位一般跟住户的比例是1.2:1以上,相当于车位一般会比住户更多。
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那些新建的小区并不缺车位,相反平时都有部分车位空出来。
另一方面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开发商车位必须优先满足住户的需要,不管是对外出售还是租租,只有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你才能对外出售。
现实当中有很多开发商没有经过用户的许可擅自把车位出售出去,最终被用户起诉的法院的并不在少数,而且一旦用户将开发商起诉到法院了,最终的结果往往开发商都要做出让步。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小区的住户来说,即便他们租用车位,也不怕没地方停车。
再一个是车位租金一般都是有政府指导价,开发商不能乱定价,比如在深圳,房子均价已经达到六七万块钱,但是目前深圳的车位租金就非常便宜,大多数小区的租金每个月都只有200块钱到300块钱之间。
正因为租金相对比较便宜,而且对业主来说停车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花一大笔钱去一次性购买车位,因为这样不划算。
我们来算一笔账就知道。
假如购买一个车位需要15万块钱,而租车位每个月只需要200块钱。
我们以30年为例,如果购买车位平均下来每年的成本达到5000块钱左右,每个月成本达到450块钱,这个成本明显要比租车位更高。
但如果大家不一次性购买车位,而是选择每月支付租金,15万完全可以拿去投资理财,如果按照每年年化收益率5%计算,15万每年产生的收益就达到7500元。
在这7500元当中,拿出2400元当做租金,剩余的钱继续当做本金进行投资理财。
我们就算未来每年租金以2%的速度在增长,在三十年之后,扣完车位租金之后,15万最终会变成44.7万左右,这个明显要比购买车位更划算。
除非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未来30年车位有了大幅的上涨,比如从目前的15万上涨到44.7万以上,相当于车位年均涨幅需要达到6.6%以上,才有可能实现。
但是当一个小区的车位比较充足,而且物权法规定必须优先满足业主停车的前提下,大家觉得未来车位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吗?我个人认为不可能。
所以综合算下来之后,如果车位售价比较高,那租车位明显要比购买车位更划算,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这也是为什么车位需求量很大,但停车位销售却不太理想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停车位需求大,但停车位反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呢?
主要车位太贵,我们这车位负一13万负二10万,买了后每个月还要交80管理费,😂但是租个车位的话现在才2000一年,10年两万65年才13万,而且不买车位钱放银行的利息就够租车位了,租车位等于白嫖车位
为什么停车位需求大,但停车位反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呢?
别说车位了,拿我在小区车库来说,14年买房时车库比房子还贵,21年我从开发商买的剩下车库,价格比当初还低,而房子价格已经翻番,车位车库价格也就那样,比自家车还贵,就没必要买了,我车比车库贵一点。
为什么停车位需求大,但停车位反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呢?
现实说话,本小区容积率1:1,车位没人买,业主都硬扛,反正外面有公共停车位,没必要买无产权的车位。开发商不讲价三分之一或者一半就慢慢耗着吧。现在业主都理性了!
为什么停车位需求大,但停车位反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呢?
一直给大家宣传一个理念,那就是小区的停车位不需要去购买。因为现在的停车紧张,可不一定是未来的停车紧张。而停车位的产权其实价值不大的,同买一个商品房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将车位的买卖当做买房的投资,那其实这个概念是完全有错误的。
车位连土地的使用权都没有,而商品房是有着土地的使用权。这就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也可能是一个最大的区别。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小区的开发商或者经过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同意之后,可以就小区的规划进行修改,可以增加无数的车位。但是一个小区能够增加无数的商品房吗?
两年各地政府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对于很多小区就都进行了停车位改造,很多小区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很多车位,停车不再困难了,那么大家买车位的热情还会继续高涨吗?另外我们的社区管理也是越来越好,在一定程度上,只要民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所以即使未来又发生停车困难的问题,那么当地的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也会想办法予以解决的,所以停车位并不会成为影响居住的大问题。
另外仔细算一笔经济账也会觉得非常之不划算,有些小区的停车位动辄几万块十几万,但是难道买到停车位之后停车就不花钱吗?其实还是要花钱,只不过没有停车位的业主每月花的钱是车位占用费加上管理费,而有固定车位的业主,每月花的钱就是管理费,但是两者差别有多大呢?
例如上海为例,只要是普通的小区,假如没有固定车位,那么一个月的停车费用总共可能是在100元到150元之间。而那些有固定车位的,每月的停车费可能是在60元到100元之间。整体每月省下的钱大约是在40元到100元之间。假如一个车位卖出去10万元,如果没有买这个车位,存入银行定期存款。按照年化利率3.6%来计算,基本上每月就是300元。其实足以够支付每个月的租车位的停车费用了,还有着剩余。而且这10万元仍然是自己的,未来不需要停车时,还可以做其他用途。
还有一个大家不知道的秘密,就是到底停车位的出售,应不应该收入归到房地产商?,这在法律上也没有理清。可以说出售停车位的做法,有可能就是违规的。所以我们想想自己买了一套房子,下面有车位,为什么为这个房子一定还要买一个车位呢?将来假如自己没有车了,是不是还要进行车位的出售?如果卖不出去或者租出去,这是一个多么尴尬的局面啊。
想一想在上海买车位都不如租车位,那么在其他地方是不是更是如此呢?所以大家在买房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被房地产商忽悠,最后用了花很多钱买了一个车位,确实享受到了方便,但是失去的可是自己的钱财呀。
为什么停车位需求大,但停车位反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呢?
以我刚买的小区为例,三线城市工资中位数只有3000左右的情况下,小区车位负一层是6-8万,负二层是4-6万,小区车位配比是1:1.5。买了车位之后每个月还得交80块钱的管理费。只是业主停车不买车位的话,停车费每个月是350。按负一层最低标准算60000/350=171.4285714。171/12=14.25,不算管理费的情况下,我就已经可以停14年了。而我把一次性的六万哪怕只是存定期十四年,60000*3.75%*14=31500,我还能多出三万多。我一次性买断,我图什么?[吃瓜群众][吃瓜群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