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地实行10人一组核酸检测,科学原理为何?

目前不只是成都,全国发生疫情的地方,在进行核酸检测的时候,大规模筛检基本上都是10人一组,或者5人一组,这就是所谓的混检。

不过看到10人一组检测,很多人可能弄不明白,之前核酸检测都是一人一管,为什么现在要10人一组呢?这里面到底是什么科学原理?

其实原理没有那么复杂,这里面只不过是为了提高检测的效率而已。

原理其实很简单,它的检测过程大概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步、实名登记核酸码。

大家现在去做核酸检测之前,都必须通过小程序实名登记核酸码,这样可以确保核酸码可以追溯。

第二步、由工作人员扫码登记。

大家去做核酸检测的时候,工作人员首先要扫试管上的条形码,然后待检人员必须提供核酸检测码,工作人员会一个一个的进行扫码登记,登记的这10个人会归类到试管条形码的指定一组当中,然后在系统当中清晰的记录下来。

第三步、采样。

分类好之后,10个待检人员就要排队采样检测,医护人员会将这10个人样本放到已经扫码登记的那个试管当中,在试管当中会有对应的条形码,而这个条形码是跟10个人登记都在系统当中记录了。

第四步、检测。

采完样本之后,这些试管会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如果某一个试管当中检测出来的结果是阴性的,代表着这试管当中的10个样本都是安全的。

但如果某一个试管当中检测出阳性,那就代表着这试管当中的10个样本有一个或者多个已经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了。

第五、隔离并单独测试

假如某一个试管当中检测出阳性,防疫人员就会根据系统记录的信息,挨个联系这10个样本,并对他们采取单独隔离,然后进行单独检测。

在单独检测的时候就一个人一个试管,然后寻找出最终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

筛选出最终患者之后,他肯定要被送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的。

但对那些阴性同组人员,即便他们没有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但因为他们跟确诊病例曾经有过密切接触,所以出于安全考虑,都有可能隔离14天以上。

那为什么目前各地要采取10人一组的混检方式进行检测呢,这里面主要基于2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提高检测效率。

一旦某个地方出现确诊病例,时间就是生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较强,如果不能快速筛选出确诊患者,会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

如果一个人一个试管单独检测,这会大大降低检测效率。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之后,它可不像采样那么简单,而是需要通过试剂配制、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分析结果等多个流程,一般需要5~6个小时。

一个30人左右的检测团队,就算24小时三班倒,一天最多也只能检测2500个样本到3000个样本之间。

假如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有150个检测机构,那一天最多也只能检测45万个样本。

如果一个人一个试管单独检测,1,000万人口的城市要全部检测完,一轮至少需要22天。

而在这22天当中有些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有可能已经给更多人造成传染了,所以这种一人一检的方式明显效率太低。

而通过采取10人一组的混检方式,按照这个城市每天有45万个样本的检测能力计算,只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全部检测完。

这就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尽快把潜在的确诊患者给筛选出来,从而避免更大范围的传播。

第二、降低检测成本

虽然目前各地进行普筛都是免费,但是实际并不是免费,而是因为政府帮大家买单了,政府会统一采购检测试剂,统一支付检测费用。

如果按照每人实际检测成本30块钱计算,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如果采取一人一检的方式,完成全民一轮筛选,至少需要支付3亿元左右的成本,这会大大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而通过采取10人一组的混检方式,1,000万的人口只需要100万个样本就可以,这样支付的检测成本就会降低10倍,完成一轮筛选只需要3,000万就可以,这就可以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不过看到这有些人可能就有一个疑问了,既然混检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那何不采用100人一组或者1000人一组进行检测呢?这样不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了吗?

实际上采取混剪方式样本也不能太大,样本太大至少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潜在的被隔离人员会增多。

假如一个试管放了100个样本,最终这个试管当中检测出阳性,那你就必须对这100个样本当中的人单独检测单独隔离,这会让很多人受到影响。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采取10人一组或者5人一组的混检方式,其实是最科学的。

成都多地实行10人一组核酸检测,科学原理为何?

十人一组检,

安全没风险,

工作效率高,

科学管理严,

分散多用时,

集合体验感,

群众所周知,

快捷方法式,

利用好经验,

研究所发现。

成都多地实行10人一组核酸检测,科学原理为何?

10人混检有利有弊,目前许多地方敢用10人混检,就是看重那个“利”,且有自信认为“弊”可以被100%克服!

利的方面,那就是成本降低,可以用正常一人一检的十分之一费用就把检测做了。同时,效率还提高了10倍,需要的人力也仅仅是十分之一。总之,这是一个效率提高10倍,且费用降低到十分之一的一个办法。

弊的方面,那就是需要检测技术特别先进才能做得出来正确的结果。因为,10人混检,假如只有一人染疫,其标本与其他9个正常人混合在一起,于是病毒的浓度无形就降低为正常的十分之一。此时,如果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不够,就会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问题。“假阳性”容易克服,把10个人叫回来重新检查就好了。但“假阴性”就是致命的缺陷了。因为,结果是阴性,那就放过去了。但万一将“假阴性”放过去那不就出大事儿了嘛!

至此,有信心用10人混检的基础,就是有信心克服病毒浓度太低造成的“假阴性”现象。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当然就敢来做“10人一组”这种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操作了。

成都多地实行10人一组核酸检测,科学原理为何?

据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效节约了时间,可以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10人混检检测结果更精准。

第三、避免交叉感染,起到预防为主。一次检测人员少点,可以保持足够的安全线,安全距离。

成都多地实行10人一组核酸检测,科学原理为何?

10人混检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还能节省更多的检测成本,减少检测人员和耗材用量。

10人混检如果标本是阴性,说明这10人都是阴性,效率比单人单管要高很多。如果标本呈阳性,只需这10人复测即可。

成都多地实行10人一组核酸检测,科学原理为何?

核酸检测大家现在已经比较熟悉了,在现阶段的应用中,主要分为单采核酸和10人混采核酸。

单采核酸主要是单人单根试管,针对单个人进行检测。这个较为常见,是个人需要核酸报告时需要接受的检查。比如住院人员需要单采核酸,我所在的境外人员隔离酒店也是采用单采核酸的方式。这种对于个人更为准确。

而10人一组的混采核酸检测,一般适用于大批量的人群核酸筛查。相当于一个标本检测出10人的核酸结果,一方面可以大量节省检测耗材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成本。

但是10人混采的核酸结果并不能用于单人核酸报告!

那10人混采的核酸有问题怎么办?

当标本检测为阴性时,意味着10人均为阴性。当标本检测为阳性时,这10个人需要再次进行单人核酸检测,根据结果必要时需送疾控中心进行复诊。

可以说对于大批量人员筛查,10人混采核酸是非常科学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人员范围,并减少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

我是韶云鹏医生,如果回答对您或身边人有用,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