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财务危机是不是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恒大作为我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本身的实力就非常雄厚,但最近一年多时间却面临债务压力,这是让市场所料未及的。

那为什么恒大会出现债务压力呢?有些朋友可能会把原因归结于海花岛的建设,其实海花岛对恒大债务并不足以构成直接的威胁,恒大真正的债务压力在于把摊子铺的太大了在。

我们先来看一下海花岛对恒大会有什么影响。

海花岛是过去几年恒大重点推出的项目之一,是海南当时重点推进的重点工程之一。

这个项目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问题,当时海花岛在建设的时候,已经获得国家一级的批示,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违建。

只不过后来海南省儋州市却下达了紧急通知,认为海花岛存在违规填海,因此做出了暂停建设、暂停营业的通知。

这么一停对恒大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初恒大计划投资1,600亿打造这个海花岛,按照原来的规划,这个海花岛将有58座酒店,全球国际会议城,五大主题乐园,六大风情商业街以及相关的住宅构成,一旦建成,将会成为全球一个顶级的旅游度假胜地。

而且为了打造这个项目,恒大前期其实已经投入了很大的资金,但是项目被叫停之后,恒大海花岛没法正常售卖,导致资金没法正常回笼,这对于恒大的现金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后来恒大又花了很大一笔钱去修复生态,然后到了2018年恒大海花岛又恢复建设了,楼盘各方面也在正常销售,到了2019年恒大海花岛整体工程基本上已经建成,所以从整体来说,海花岛对恒大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确实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如果这些资金没法在短期内迅速回笼,确实会加大恒大的流动性紧张。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恒大之所以出现债务紧张的局面,我觉得最大原因还是在于摊子铺得太大了。

前几年时间,恒大一直在积极寻找转型,为此他们把业务伸到了很多领域 ,除了主营业务房地产之外,恒大曾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业务包括金融、矿泉水、粮油、畜牧业、光伏发电、健康、汽车、体育、医院,娱乐,影视、百货超市,母婴等等。

而且每进入一个领域,恒大都不是闹着玩,而是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新进入的这些领域大多跨度都比较大,基本不赚钱而是亏损,有的甚至出现大额亏损,结果只能通过恒大地产来补血。

这种通过地产来反哺其他行业的做法,在整体房地产快速上升的阶段,在融资环境比较宽松的阶段,还能够让恒大安然无恙,即便现金流不够,他们仍然通过可以发债或者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来解决现金流的问题。

但这种盲目扩张的背后及时已经导致恒大负债率比较高,从2016年开始,实际上恒大的债务已经开始出现警戒了。

比如在2016年末的时候,恒大合并净资产只有1,920亿元,但是永续债达到1,129亿元,这种永续债是恒大迅速扩张的重要支撑。

为了解决这些永续债,从2016年开始,恒大就在积极想办法,其中与深深房A进行重组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如果最终能够重组深深房A,就可以通过A股市场融资完成增权益、降负债。

有了目标之后,恒大就开始引入一些战略投资。

2016年12月30日,第一轮引入战略投资金额300亿元。

2017年6月13日,第二轮引入战略投资金额400亿元。

2017年11月6日,第三轮引入战略投资金融600亿元。

前后累计引入战略投资达到1,300亿元,这些战略投资入股之后,恒大也把1000多亿的永续债给结清了,如果能够成功重组深深房A,那一切都好办,但最终恒大跟深深房的重组宣布泡汤。

但是当初引入这些战略投资的时候,规定回购日期是2021年1月31日,而且在此期间还要承担较高的利息支付。

最终没能够跟深深房a进行重组,在这笔战略投资到期之后,让恒大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后来这些战略投资最终变成了股东,不愿意变成股东的人恒大也找方法支付了本息,但这只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最终成为了引发恒大债务压力的导火线。

从2021年之后,恒大就暴露到期债务压力的问题,比如商票逾期、拖欠供货商货款等,虽然在此期间恒大并没有出现太大的违约,一些债务都能够正常偿还,甚至有些债务还提前偿还了,但是目前恒大背负巨额的债务,如果现金流跟不上或者没法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融资,那么对于恒大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所以今天恒大的债务压力并不是一朝一夕才积累起来的,实际上早在前几年就积累起来了,只不过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债务压力延后了而已。

恒大的财务危机是不是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常言道,“雪崩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拥有8万员工的恒大目前深陷债务危机,最高点时负债总规模有1.95万亿,目前有息负债规模约为5700亿元。曾经的房地产龙头企业何以深陷债务危机?除了宏观政策和央行对房地产企业“三条红线”的约束,过度的扩张拿地是不是造成恒大此次危机的原因之一呢?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海南海花岛?

恒大海南海花岛项目有多耗钱?

说起海南海花岛,现在的热度已经远不及前几年了。海花岛实际是一座人工岛,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排浦港与洋浦港之间,造型宛如三朵花,故取名“海花岛”。

该岛人工填海而来,共计填海1.2万亩,海岛总面积783公顷,被划分成了36个子项目,每个项目面积27公顷左右。恒大地产拿下该项目后,计划在岛上建立住宅、公寓、酒店、会展中心、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岛屿。

项目的审批是在2013年,当时正值恒大如日中天之际,也是房产地行业红红火火之际,恒大大手一挥,决定投资1600个亿。当时1600个亿对于恒大来说不算什么,随便进行几轮银行融资和债券融资就能轻松拿下。

但项目的开发并不顺利,项目存在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对当地的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珊瑚礁和白蝶贝等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为此,儋州市政府下了紧急通知,勒令恒大“暂停建设、暂停营业”,三条临时施工便道也被随即拆除。

做工程的都知道,工程一旦开工,人员、设备、资金都到位之后,最怕的就是停工,停工期间各项费用非但不能节省,而且资金利用率极低,稍不注意就可能耽误销售、耽误开业、耽误回款。

为了尽快复工,恒大开始对珊瑚礁资源补偿性修复,后来项目才得以重新复工。为此,海南省还对项目一些未批先建等行为进行了查处和罚款,罚款总额在2.15亿元左右。

总投资款在1600亿左右、罚款2.15亿,再加上停工期间造成的各项损失以及用于修复海洋生态的资金,恒大在此项目上耗费巨大,这座号称世界上最大人工岛的海花岛确实对恒大有所拖累。

恒大的财务危机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海花岛项目投资巨大,期间又经历了停工和生态修复、罚款,确实对恒大资金有一定的占用,但总体来说,恒大如今所面临的财务危机不能完全归咎于海花岛项目,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海花岛项目销售情况不错;

虽然项目从拿地开发到销售的过程很坎坷,但总归是如愿开业了,而且住宅、公寓、商铺的销售情况还不错。

大概在2021年1月,海花岛开业,客流量还是不错的,酒店、海洋公园也在陆续开业中;除了休闲娱乐项目外,2019年的时候楼盘销售经理就表示“海南海花岛商铺已售罄,近期无新品加推”、“前来买房咨询的人很多”。

海南本来就是旅游目的地,再加上不少人选择到海南置业养老,海花岛项目总体来说还是赚钱的。即便亏钱,在不烂尾的情况下也对恒大造成不了多严重的拖累。

第二,恒大财务危机另有他因,可以归结为政策原因;

如果理性地看待问题,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敢说自己不缺钱,特别是全国性拿地开发楼盘的房企,“缺钱”基本上是行业常态,因为行业特征就是这样,不断的融资拿地盖楼,销售回款后归还本息再借钱拿地开发新楼盘,周而复始的循环。

那么为什么恒大此次财务危机如此严重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策。在2020年的时候,央行、住建等部门对房地产企业提出了“三条红线”的要求,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如果碰触到三条红线,房企就要想方设法的降低负债,以达到要求。

在“三条红线”提出之前,恒大或者任何一家房企都可以循环贷款或者循环进行债券融资,拿银行融资来说,到一家银行融资10个亿,到期前到另一家银行融资10个亿归还前者,周而复始,账上总是有10个亿的流动资金可用。但是在“三条红线”的要求下,这一套已经行不通了,没有银行愿意借钱给高负债的房企,房企反而还需要各种方式筹资还债,以降低负债率。债券融资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被“点名”了,那么影响肯定是负面的,想通过股东进行注入融资或者在二级股市进行融资很困难,因为股价再跌、市值在缩水,每人敢碰。

三条红线引发的融资困难才是导致恒大目前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所在,一个两个的项目投资不至于给恒大造成太严重的拖累,即便是投资达到1千多个亿的海花岛。

写在最后:

恒大目前正在积极地开展“自救”,实际上恒大手里还有很多牌可以打,比如自持地产、土地,都可以变现;再比如做得比较好的物业板块和汽车等板块,如果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通关出售部分股权进行变现也不是不可以。

多给恒大一些时间,相信可以度过危机,这是包括已经购房但尚未交付的业主和已经入住的业主都愿意看到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恒大的财务危机是不是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恒大的海花岛项目还不足以拖累整个恒大。

现在对于恒大海花岛项目争议颇大。对于恒大在该地的房地产投资业务,网上分歧还是很大的,包括实际购房者对于该房屋的争议也是很大的。

其实关于海花岛的问题,还要从2016年说起,2016年,儋州市海洋主管部门对海花岛涉嫌违法用海行为曾立案查处,罚款7344.6万元。从此之后海花岛停建,但这个项目作为恒大众多项目之一,停建其实并未对恒大本身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真正的恒大财务危机还是网上流传的《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之后恒大虽然发文否认该报告,但市场对恒大普遍已经不看好。近几个月,也可以发现恒大房产在各地都在低价销售,恒大原本雄心勃勃的汽车计划也以失败结束,要对外出售,只传出小米接手的消息。自此恒大的财务危机才彻底被曝光开来。

因此无论怎么看,海花岛只是一个小事件。与其说恒大财务危机是受海花岛拖累,不如说海花岛项目问题是恒大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恒大的财务危机是不是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恒大的财务危机是不是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恒大的资金链危机,决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是过度负债扩张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恒大的问题,也决不是恒大一家的问题,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共同的问题。

从金融环境宽松下的无序扩张、盲目扩张,到金融环境相对较紧下的资金链困境,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万达醒得早一点,万科一直头脑比较清醒,其他的,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有问题的都很多。而恒大,则在前几年过于享受风光,而忽略了风险,使风光建立在风险之上。

不顾风险的风光,自然是危害极大的风光,也是会让企业陷入困境的风光。譬如足球,譬如汽车,譬如矿泉水,等等。在投资万科问题上,恒大一次性就亏损几十亿,加上足球的亏损,投资贾跃亭失败,等等。这些年,恒大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管理问题和决策失误问题,需要好好反思。只有认真反思,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所以,千万不要与某个项目联系在一起,没有这个项目,按照恒大的发展思维,也会出现风险的。

恒大的财务危机是不是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赚的钱年年分,股东腰鼓鼓的,拿银行钱和别人的钱再开发,赚了再分,赔了,留下烂滩子留给别人。这是一般资本家常用的手段。

恒大的财务危机是不是受海花岛拖累最严重?

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恒大还被约谈过,一个项目只是占其中一部分还不一定导致财务危机,但是多个项目同时出现问题将增加财务危机爆发的概率,另外海花岛也暴露出某些滥用权利、以权谋利,巧立名目填海造地、违规开发,把土地资源变成肆意切割的蛋糕、捞钱赚钱的工具,是“靠地取财”“坐地生财”“借岛来发财”的现象。另外一个企业如果不报着有爱之心去做事情,它也会受到惩罚。企业去考虑一个项目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大自然,有没有尊重大自然,有没有为人民着想,如果一味着追求利益肯定会受到应有的后果。一场自然灾害就让违规修水电站付出应有的代价。支持正义,支持正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