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怎么看?
2021年1月4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年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大变局和双循环”,很多知名经济学家都参与了这个会议,而且有不少人都发表了主题演讲。
比如知名经济学家连平就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演讲的内容主要围绕农村土地改革来进行,里面的内容比较多,我刚才看了下他的演讲视频,概括起来主要有几点内容。
1、农村土地改革是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实现十四五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潜力之一。
2、目前农村宅基地大概有17万平方公里,其中有2万平方公里是闲置的,如果能够将农村宅基地2%的土地释放出来,新增的土地供应将相当于一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所需要的土地。
3、农民自己在宅基地上建房子,不会创造价值,但允许农民对宅基地进行流转,可以释放出大量的价值。
4、允许城里人以及企业到农村买地建房,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民的消费,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5、将农村土地释放出来,可以增加土地供给,有效调控大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促其趋向平衡。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目前这些观点都只是连平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政策走向,对于他的这些提议,我相信很多人未必认同,比如我自己并不认同他这种观点。
第一、农村土地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根基,不能简单地从经济角度去衡量。
目前全球各国的土地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私人所有,还有一种是土地属于国有。对那些土地私有的国家来说,居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结果导致很多土地都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
对这些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来说,在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稳定的背景之下,可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很多居民都有工作有收入,大家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假如经济放缓,就业机会减少了,导致大量低收入人群没有收入,那就容易出现问题,到时他们在城市里面没有收入,但又回不去农村,甚至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这很容易出现社会动乱,这种事情在西方很多国家都曾经发生过的。
而且这种土地自由交易也容易引发贫富差距,就像印度一样,为什么他们城市里面会有大量的贫民窟呢?因为很多人没有土地,所以只能在城市里面随便找个地搭个小棚就居住了,结果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比较大。
而为什么我国城市里面很难见到贫民窟,因为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而且不能随便买卖,只有当地的农民才拥有使用权,外地人是不能使用的。
对于农民来说这些土地就是他们的根,大家可以到城市里面去打拼,如果城市实在呆不下去了就回农村,大不了回农村种地,这样至少可以保障他们有一个生存的底线,从而消除了广大农村的各种后顾之忧。
正因如此,所以我国很少看到贫民窟,而且农村整体社会比较稳定。
在我看来土地是农民的根,这个根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动,毕竟对于农民来说,如果放开土地自由交易了,有些不理智的农民有可能随时把自家的土地卖出去,而一旦未来他们没有正式的工作,又没有土地可以使用,对他们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二、拉动经济的增长,不能简单的依靠投资,而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经济学家之所以鼓励资本进入农村,允许农村土地自由买卖,无非就是为了促进生产要素、土地要素的自由流通,用市场的问题解决农村发展的问题,这个初衷确实不错。
但我认为要实现经济的增长,解决农村的收入问题,不能简单的从土地买卖、从投资的角度去看,这种思维我认为已经落伍了。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以及出口来拉动,投资主要放在城市里面,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确实非常明显,但我认为未来经济的发展不能单单靠投资来拉动,毕竟投资是有限的,现在城市的投资饱和了开始向农村投资,但假如农村未来农村投资也饱和,你还要向哪投资?到月球投资吗?
所以我觉得大家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观念,不能停留在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阶段上。
我认为真正要拉动经济的增长,就应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经济生产效率与产业竞争力。
就像瑞士一样,瑞士这个国家非常小,而且境内大多数都是山地,可利用面积不足15%,按照有些经济学家的说法,这是不是意味着瑞士没有土地可以利用就不发展经济了呢?
但事实上我们看到,虽然瑞士的自然土地面积非常有限,然而他们的经济却非常发达,经济体量甚至比很多大国高,人均GDP更处于全球前列的位置。
而瑞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把经济的发展放在了科技,放在了国际市场上,而不是整天盯着国内那点土地上,也正因为如此,目前瑞士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科技实力、教育等各方面都处于全球前列,因此我们应该像瑞士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学习。
第三、想要促进的农村的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更应该对现有土地进行整合,而不是允许自由买卖。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土地是农民的根,任何时候这根都不能动,那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促进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呢?我认为可以对现有的土农村土地进行整合。
比如过去几年时间,确实有很多地方开始对农村土地进行整合,比如山东很多地方都推出了撤村并镇的措施,这样做可以将农村规划得更好,而且还可以将大量的农村土地释放出来,这样做不仅保留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还能够让他们在农村有个安居的地方,同时又增加了耕地面积的供应,增加农村产业用地的供应,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怎么看?
谢谢邀请!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你怎么看?首先笔者的观点不管他什么样的经济学家用什么样的理说出这样话,笔者持反对意见,万万不可开这道口子,口子一开18亿宝贝耕地谁也保不住。笔者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18亿耕地並非是农民朋友的“命根子”而是14亿中国人民的“命根子”保护土地人人有责,而且主动权並非农民能左右,这就是笔者一贯持的观点!那么说说这道口为何不能开的理由!1,我国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只有一亩多,减少一亩耕地就有二个人没地产粮,因此18亿耕地只能增不能少,要一代又一代的保护好老祖宗的这份祖业。2,现在民间资本雄厚,如果18亿耕地允许土地卖买,很快就被富豪们抢手一空,大家想一下结果会怎样。3,经济学家说,允许城里人在农村买地建房,我反对的理由是!(1)城市有钱人买地建房,一是享受,二是投机,土地不可再生越来越紧张,以建房为晃子,占用土地是真,有了士地在还怕不升值吗,只要一开口子,根据目前的社会风气,干部素质是管不住的,你有你神仙法,他有他的鬼画胡。千万不能开口子。(2)农民对土地不像过去是命根子,是村集体分的,承包期30年,再延长30年就是60年,有的小聪明的农民,自已有合适的职业不需要种田为生了,千方百计想把承包卖掉,所以只要口子一开,许多像这类农民会把土地卖掉提供了方便。18亿耕地的红线绝对保不位(3),在民国时代,本自然村,本家族的穷人要卖掉土地不允许卖到外村外姓人家去,不会把土地随意卖掉,为的保护好本地土地,让本地人有饭吃。(4〉当年本地有一家李姓地主家里有一个规矩,每添一个男丁必须千方百计要要买回2亩土地,为的儿孙今后有饭吃。最后为了大家生活的更好,有饭吃,有衣穿,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好18亿耕地而努力吧!不
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怎么看?
我是一个二十多年的乡镇干部,不敢对所谓的经济学家的理论妄加评论和质疑。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理论就是完全的正确,真实原因是我们常人的知识有限,甚至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些涉及三农的比如“供给侧”“资本下乡”“剪刀差”等词语我们都是似懂非懂。
尽管如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某一件事情就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今天,我就以一个乡镇干部的身份来对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在农村买地建房”的观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土地私有化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更是违背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从秦始皇开始,我国的封建王朝都没有超过三百年的寿命,虽然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私有化—土地买卖—土地兼并—王朝更替。
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农民。这种开创性的土地制度打破了历朝历代土地兼并的魔咒。很好的保障了农民的利用,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从本质上来说资本都是逐利的,城市资本涉足农村土地也避免不了逐利的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就说过:资本都是逐利的,马克思说,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虽然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可以让这种逐利的动机应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改善他人生活的方面,而一个糟糕的经济制度会这种逐利的动机应用于掠夺社会财富。我们现在虽然处于人类最好的社会制度,但允许城市资本涉足农村土地,逐利的本质不会改变,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被拆迁被征用的农民为什么会成为暴发户?这些年的房地产在创造GDP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的词语。比如拆迁暴发户。
这就需要也了解一下“土地增减挂”政策。政策其实很简单,就是国家为了保护耕地和宅基地,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各地方每年的建设用地都有指标,但很明显这些指标不够用。不够用怎么办?就出台了一个政策,在指标之外你多用了多少建设用地,就必须新开垦多少土地或者用宅基地予以补充。
每个人都清楚,农民单纯的宅基地和耕地是不怎么值钱的,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耕地搁荒了,值钱的是有指标限制的搞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现在有了土地增减挂政策,那些可以被拆迁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宅基地也就立马身价倍增,被拆迁被征用的农民成为了暴发户也就顺理成章了。
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并不会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因为宅基地释放出来的财富大部分不会进入农民的腰包。有数据表明,我国农村闲置的宅基地有15万平方公里。每年释放1%就可以满足房地产开发需要,而释放出来的财富至少是三万亿人民币。三万亿是什么概念,是2019年国家公共预算的七分之一多。
那么,如果允许宅基地买卖农民就真的能富裕起来吗?
我认为不可能。
1、资本是逐利的。
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向大家做了介绍。在大资本的控制下,农民到底能分多少羹?大概率的结果就是宅基地卖了100万,一套商品房需要100万。房子还是房子,但宅基地却没有了。
2、拆迁暴发户只是城市近郊的极少数农民,远离城市的农民才是真正的背锅侠。
前面我说了因为土地增减挂的政策,许多被拆迁的农民都成了暴发户。尤其是那些城中村,许多家庭一夜之间资产上千万。
但是别忘了,没有人会做赔本的买卖,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羊是谁大家应该都清楚。
抛开这个羊不说,城市近郊的一亩地开发商出了50万,百分之三十归被拆迁征用的农民,百分之七十进了各部门的账户。而按照土地增减挂的政策,这被建设的用地需要另外一亩地去补充。
大家想一下,从哪里去补充这一亩地?
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肯定是最远离城市的农村。原因很简单,最远离城市的农村,合村并居整合一亩地可能仅仅需要几万元就搞定了。
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不能再往下说了,原因大家都懂的。至少我认为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总之,允许城市资本在农村买地建房,不会让农民真正的富裕起来,相反,农民最终的结果只会是鸡飞蛋打。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怎么看?
你的想法很好,农村人可以去城里打工找工作买房,城里人也应该能到农村去买房买地,网上天天有人说农村苦农民苦,这样可以带动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这才是今后改革解决农村贫穷的方向。希望城里有钱的人都到农村买地买房多投资。促进农村大发展。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怎么看?
专家教授您真能,实体经济怎做的?土地买卖进农村,土地安全谁保护?城市金钱捞不着,把手伸到农村里;实体经济做强大,华夏昌盛永万存。
经济学家:鼓励资本进农村,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怎么看?
资本所到之地,经济是搞活了,但人文也就变味了。
资本到了深圳,深圳腾飞了,但是这次疫情,深圳拿不出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资本到了大城市,城市沸腾了,二环修了修三环、三环到四环、四环到五环。然后,老百姓挣的钱,全部流到了房地产。资本贪婪,如果操作好了是多赢,操作不好,是烂尾。
资本到农村,如果是建房。这他妈叫搞破坏,农村房子那么多,还需要资本去建吗?如果资本非要到农村,建议做农业科普、农机现代化、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农业科技发明及应用等。
农村确实有广阔的天地,但是不能去农村建房啊,不然农民将来种地挣的钱,也得买房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