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人民币在津巴布韦有多大的购买力?
10000人民币那就是91万亿津巴布韦币,我敢说那里大部分人一年的工资都挣不到这么多,不过去那里旅游的中国人会有点吃不消的,不到两周钱包就空空了。
津巴布韦原来叫罗得西亚,1980年独立并改了名字。它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亚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面积约为39.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86万人左右(2020年)。
津巴布韦让人想起来并津津乐道的就是钱多的不得了,个个都是“亿万富翁”,但它这里的有钱跟我们所想的不一样,津巴布韦是拥有一堆的货币,而人民生活很贫困,因为通货膨胀太高了,钱根本就不值钱。
对于津巴布韦大家还是一知半解的,有一种很神秘的感觉,也想来这里体验一下当大富豪的感觉,可真的来了这里才知道,钱真的不经花。
想来这里旅游是可以的,当地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首都哈拉雷本来就是个很适合宜居和旅游的城市,有着“非洲小巴黎”的称号,而且来津巴布韦可以落地签,非常地方便。
去津巴布韦旅游的体验2019年时从公司离职后,我就打算出去旅游一段时间放松一下,当时有两个朋友准备去南非旅游,问我要不要一起。
这个事没有想多久我就同意了,毕竟我出去旅游也没有个伴,还不如跟他们一块去呢,看了南非很靠近津巴布韦,当时我们就计划从南非入境津巴布韦。
在南非玩了一周,我们3人就从口岸直接陆路去津巴布韦,当时排队排了好长时间,主要就是各种手续,要有通行条才行,过了一座桥就到了津巴布韦,感觉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这边比南非要落后很多。
到了津巴布韦就可以在口岸办理落地签,2018年7月1日起,津巴布韦对中国游客实行落地签证政策,仅限旅游签证,适用于所有入境口岸,有机票或者酒店订单或者邀请函即可,在津口岸填写申请表就好,费用为60美元。
里里外外办理完各种手续后,我们开始了在津巴布韦的旅程了。在当时入境后搭车时看到周边的房子感觉挺破旧的,有很多的茅草屋,屋顶是茅草,墙壁是泥巴建造的,在当地深入了解后才知道这些屋子居然没有床的,而是铺上茅草睡觉。
来到哈拉雷后又是另一番天地了,这里有高楼大厦,也有低矮的楼房街道基础建设也都还不错,很干净,这里的人很热心,好多的年轻人,老人很少见,还有就是混血的美女很多。
我们经过首都郊区的时候还看到了大量的别墅区,很豪华,这些是属于当地的有钱人的,一般就是白种人建造的,可见这里贫富差距有多明显。
当时我们去的时候是8月份,不冷也不热,还有点凉爽,据说当地最热的时候是10月。津巴布韦为热带草原气候,最热可以达到32度,7月温度最低,大概也就13到17度。
不来这里还真不知道,一直以为非洲是很热的,其实津巴布韦一年四季温度都很适宜,有点像我国云南省的气候。
入住了当地的一家星级酒店,规模也就2星级这样,一天住宿就要400,住宿有点贵,比在国内贵得多了,而且在这里手机流量花费很贵。
而且住宿贵也就算了,还总是停电,对于当地人来说似乎已经很习惯这个停电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却有点难以适应。
我们走出街头时看到摆摊的,商品居然有出售本国货币的,这不就是用钱来买钱的行为吗?真的确实还挺有趣的,一堆一堆的,面值很大,一张张后面后很多个零。而且跟这里的人买时,他们也不跟你讲价的,可能是没必要吧。
其实那个时候当地刚刚颁布一项法令,就是所有外国货币从6月24日起就不再是合法流通货币,津巴布韦法定货币为新津元,结束了该国十年没有本币的局面。新津巴布韦元就是指债券货币和硬币,还有就是电子货币,
这种大面值的货币他们早就不用了,现在只能作为纪念币卖给一些游客收藏了。
在这个法令出来之前十年,一直用的是美元和南非兰特为法定货币,后面还有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也加入了津巴布韦法定货币体系。
现在新津元出来的都是小面值货币,当时最大面值只有5元,可依旧管不住这个通货膨胀率,市场上又缺少现金了,然后又开始印制10元,20元的大面值钞票了,又继续回到老路子。
所以现在来看津巴布韦的人民依旧很贫困,很多人工资很低,甚至是失业,衣服都是好几年都换新衣服的,满是补丁。
走在街道上,看到这里的人普遍喜欢骑自行车,有点破旧,基本都是二手的,在哈拉雷也是有公交车的,小车倒是见得少,看到的大部分是二手日系车。
我们还在街上跟当地人有交流过,其实主要就是问路,毕竟来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当地人普遍都会讲英语,人也很礼貌和热情,尤其是面对中国人,毕竟中国人帮助他们很多。
在那里游玩了一周就花了差不多快一万块钱了,这里的物价是真的很高,比我们这里一线城市的还要贵点,住宿就占据了大头。
10000人民币在津巴布韦有多大的购买力?津巴布韦人的工资:这里的人收入是很低的,工作岗位很少,失业人员非常多,曾经有一段时间这里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每天靠喝着止咳糖浆来逃避现实,活在虚幻的世界了。
而大部分人基本都是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当地是按美元结算工资的,一天工资也就在2到3美元左右,一个月下来也才90美元,也就是500元人民币左右。
当然也并不是人人都这么低工资,还是有高一点的,就比如公务员和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岗位必然就高工资,普遍在200美元左右,也就是人民币1200元这样。大学教授可以达到300美元,1800的人民币这样。
这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点工资怎么够生活呀,很节省地花也只能消费一周这样,可现实就是他们确实靠着这个只能解决温饱而已。
津巴布韦人的生活
津巴布韦现在是一个物价水平很高的国家,很多生活用品都需要靠进口,整体价格上来看还比我们一线城市物价还高呢。
要说便宜点的东西那就是肉类了,而果蔬和生活用品简直就是相当贵。苹果要15元一斤,面粉要8元一斤,大米8元一斤,西红柿要10元一斤,而生活用品,比如普通的塑料脸盆,一个要20块,更别提衣服之类的,很多人都没有新衣服。
既然这么昂贵的物价,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现实就是得过且过,当地的农村有很多小孩经常是不穿上衣的,而且身形很瘦弱,骨瘦如柴,而且还会捡各种小动物,吃各种小动物,在地上抓苍蝇,晒干来吃,青蛙也难逃小孩的手。
而那里的人一天也就吃两顿饭,当地人普遍都吃玉米糊,有钱人就跟西方人一样吃西餐,牛排,薯条汉堡这些。
穷人住的地方都是破破烂烂的,就是用泥土围成一个墙,上面再盖上茅草,这样就成为一间茅草屋了。衣服总是有很多补丁,因为没钱购买新衣服,很多人穿的都是从别的国家捐赠的二手衣服,新衣服根本就没有。
当地的医疗系统很落后,而且疾病很多,尤其是艾滋病的高发区,很多人生病后都不能到医院去医治,只能到那种小诊所了。
可见当地人在低工资,高消费的环境下,生活地很贫苦,温饱问题难以解决,再加上疾病多发,导致这里的人平均寿命很低,据数据显示,津巴布韦男性的平均寿命在37岁,女性的平均寿命在34岁,可以说是世界上寿命最低的国家了。
在这里见到的大部分是年轻人,老人都很少见到的,如果见到一个大腹便便的人,那估计就是个有钱人了,因为饮食好,没有点实力是吃不了这么胖的。
外国人到这里消费:从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津巴布韦物价并不便宜,吃一顿早饭至少要花20元,午餐要花50元,晚餐也是50元,一天光吃喝就要150到200元的支出了。
住宿方面,可以说最低是要200元,像我们住的那个就要400元,就算普遍在300到400元吧。
还有路上的景点门票,路费,一天算200元吧,整体算下来在这里一天要花800到1000元的了。
所以说这1万块对于津巴布韦的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他们一年估计都挣不到这个钱,可要是对于我们这种旅游的人来说,花销会很大,一万块能够用两个星期就不错了。
津巴布韦的人为何这么穷?其实这个国家以前并不穷,还算得上是富裕的。当地有良好的种植条件,土地非常肥沃,特别适合种植烟草,玉米,小麦,棉花等等。
在英国殖民下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没几年的功夫就把津巴布韦变成了一个农业出口大国,烟草种植相当多,津巴布韦是世界上第三大烟草出口国,烟草的利润可是相当高的。
同时津巴布韦还有丰富的矿石资源,尤其是黄金和钻石特别多,同时还生产优质的鳄鱼皮,有着鳄鱼之乡的美誉。
在当时的津巴布韦经济仅次于南非,为非洲很多国家提供粮食,有着“非洲面包篮”的称号,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了。
占据良好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丰富的资源,底子就非常好,可为什么突然“家道中落”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实施土地改革
当时的少数的白人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同时还都是富饶的,还占据了大量的烟草收入,而大部分的土著黑人却只有贫瘠的土地,生活一般。
两者矛盾爆发,津巴布韦当局就实施了一项特殊的土地改革政策。
当时直接强制要求土地分割,没收了白人所拥有的农场土地,这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就是白人农场主纷纷出走,农耕机器变卖,资金和技术通通都带走,另一个就是西方开始对津巴布韦实施经济制裁,特别是对烟草。
2、土地没有给到土著居民
白人农场主被赶走后,这里的黑人以为可以拿到土地了,可没成想大部分土地都归当局领导人,而这里的黑人只有少量土地。
这些黑人没有了白人农场主的先进技术以及机器,还有也种植烟草,造成粮食也没有了,烟草也被人制裁了,而且当时还遇上了霍乱,可以说是很多的问题。
3、仿效别人大量印制钞票
面对国外的封锁,津巴布韦本地的经济开始大衰退,为了解决民众没钱的问题,津巴布韦决定了一个损招——印钱。
其实就是想仿效美国,美国的美元有全世界买单,津巴布韦币可没这么大的影响力呢,通货膨胀开始在津巴布韦不断加剧,纸币的面值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从最初的100,增长到一万,十万,十亿,五十亿,最大面值得100亿元,最后印钱的成本都比纸币贵。
4、现在困境依旧
津巴布韦在2009年时不再用津币,那种大面额的纸币就不采用了,而是用美元和南非兰特作为法定货币,往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也加入到该国法定货币体系。
长达10年没有自己的货币,在2019年时,宣布所有外国货币不再是合法流通货币,也就有了新津元,也就是债券纸币和硬币,电子货币。
然而通货膨胀率依旧没有改善,市场上还出现现金短缺的情形,物价也越来越高,又开始印制10元,20元的大面积钞票了,以后估计也会越来越大面值。
人民依旧生活贫苦,收入低,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贫富差距依旧很大。
写在最后:
津巴布韦大部分人都挺穷的,不过很多人都很友好,这里物价很高,比我们一线城市还要高出一些,在这里开销是挺大的,10000元估计也就能玩两周左右吧。
现在的津巴布韦搭上中国快车,建设公路,铁路,矿井等设施,尽力地改善当地经济环境,也许在咱们中国的帮助下,津巴布韦最终能够恢复自己曾经的辉煌把
10000人民币在津巴布韦有多大的购买力?
没有多大购买力,不会自己生产产品和有能力抢钱的国家购买力都不好。就像三十年前我们拿着几十块月薪,买着几百上千块的黑白电视和买几万块一台的嘉摩托车一样。
10000人民币在津巴布韦有多大的购买力?
10000人民币兑换成津巴布韦币就是91万亿元,妥妥就是实打实的土豪,有这个钱的人得受到多少人羡慕呀,可中国人去那里消费,没多久就得收拾行李回家了。
津巴布韦这个国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因为这个国家的钱很特别,面值很大,一张纸币上可以有很多个零,最大的面值有100亿元。
而这个国家通货膨胀很厉害,钱根本就不值钱,曾经有着拉一车的钱去买鸡蛋,买一碗面的场景,厕所没纸了还有用到钱的地步,导致被张贴标语在厕所不准用钱当厕纸。
经过了多年的货币改革,那些大面值的津币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采用了电子支付和面值小的货币,可这个国家的人们依旧生活在一个低收入,高消费的社会,生活穷困,贫富差距大。
关于津巴布韦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领土面积约为39.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1486万人左右(2020年),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南境以林波波河界和南非相连。
首都哈拉雷,也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8度,常年气候凉爽如春,四季宜人,有着“非洲小巴黎”的美誉。
津巴布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0月份是温度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2度,而7月就是这里温度最低的时候,一般也就是13到17度,四季如春,有点像我国云南省。
津巴布韦地理条件很好,土地富饶,气候条件高,耕地面积大,特别适合种植烟草,棉花,玉米等等农作物,以前粮食能够自给有余,出口了很多粮食给其他非洲国家,有着“非洲面包篮”的称号,该国的烟草业发达,是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
这里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非洲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和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还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着鳄鱼之乡的称号。
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特别出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滔滔江水奔流而下,十分地壮观,这个瀑布是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交接处,水量大,冲力足。
10000人民币在津巴布韦有多大的购买力?津巴布韦以前并不穷,占据着良好的条件,粮食自给自足还有盈余出口给很多非洲国家,烟草产业出口非常好,很多名贵香烟里面有有津巴布韦烟丝,每年出口一大半都到达中国。
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黄金,铜矿,钻石,铂金,镍,铬铁矿等储存非常多,再加上鳄鱼皮的出口,良好的制造业,可以在2000年以前津巴布韦是非常富裕的,经济发展程度稍弱于南非而已。
而经过了土地改革、西方经济制裁,政府大量印制钞票之后,津巴布韦该国的经济开始出现崩溃,投资商纷纷出走,从此也就是从富裕国家转变到贫穷的国家。
现在的津巴布韦不再采用那种面值大的货币了,而是使用移动支付和面值小的货币,可通货膨胀率依旧还是很高,人们失业严重,工资少,消费却异常地高。
这里的物价可以说比我们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还要高些,毕竟有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进口的,尤其是果蔬和生活用品,稍微便宜的可能就是肉类了。
津巴布韦的物价,苹果要15到20元一斤,面粉要8到10元一斤,大米8到10元一斤,西红柿要10元一斤,简单的一个盆要20块,一块香皂要10块,毛巾要30块。
这些是本地人生活价格,对于我们这种去那里旅游的,花费最大的估计就是住宿了,普通的旅馆至少要200元,可条件不是很好,也对安全性担忧,所以大部分一般会住规格高一点的,一般要400到500块的程度了。
游客吃饭问题,在这里早餐至少要15到20元,吃个午餐要50多,晚餐同样,一天下来至少花个120到150元在吃的上面了。
还有购买流量卡,出行交通,景点门票等等这些,也差不多要花上300到400元了吧。
总体来说,在津巴布韦旅游开销是很大的,物价高,消费水平高,一天至少要花1000元人民币,所以这一万块钱大概也就能使用两周的时间吧,具体大家怎么花了。
津巴布韦人的现状津巴布韦人工资很低,大部分人都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工资是按照美金来结算的,一天的收入大概也就是在3美元左右,按照一个月都不休息来算,一个月也就90美元,普遍工资就是在500到600元这样。
其他人员,比如管理者就稍微高点,可以达到150到200美金,也就是900到1300人民币这样,大学教授的工资也高点,可以有2000人民币的收入这样。
津巴布韦贫富差距很大,有很多有钱人的收入是高的没法想象的,而穷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而这里物价又非常高,让收入如此低的当地人,过得异常辛苦。一天就吃上两顿或者一顿,主食就是那些玉米糊糊,参夹点菜进去。
失业的人就坐在街头瘫坐着,无所事事,这里的很多小孩都非常消瘦,农村的孩子还会捡起地上的虫子烤了吃,很多人上身都不穿衣服的,因为衣服少,很多衣服都是外国人捐赠过来的二手衣服,大部分人很多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了。
住的是茅草屋,非常破旧,周围用泥墙围起来,头顶是茅草,里面也没有个床,很多人直接拿茅草铺在地上睡觉。
有什么是来了津巴布韦才知道的?1、现在那种推车拉着大量的货币去买东西的场面已经没有了,因为现在不用这种面值大的货币。反而被当成纪念币,很多游客会在街头买点来收藏。
2、津巴布韦人的主食就是萨杂,也就是玉米糊,很多穷人都是吃这个,有条件的会加点肉和蔬菜。同时这里受英国影响,有钱人也吃西餐,汉堡,薯条这些。
3、津巴布韦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这里大部分人都是年轻人,老人很少见的。主要是因为贫穷吃不饱,还有各种疾病多发,医疗条件不好,也没钱去看病,所以寿命很低。男的平均寿命是37岁,女的是34岁。
4、这里的混血特别多,而且都很漂亮,当地土著是黑人,由于历史原因也生活了一部分白人在这里,所以混血很多。
5、以前这里的人很喜欢喝止咳糖浆,街道四处都有这个小瓶子。主要是靠着这个解压,活在虚幻的世界里,目前已经禁止了止咳糖浆的销售了。
6、这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那就是长得胖的男人一定是很有权利和富裕的,因为当地很多人都吃不饱,长得胖证明伙食不错。
7、津巴布韦人将牙膏叫做高露洁,饮料叫做可乐。
8、津巴布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这里特别重视教育,在中小学实行低收费政策,津巴布韦人在非洲很多国家中算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了,人口识字率89%
9、通货膨胀时期,钱比卫生纸还要不值钱,有人就用钱上厕所,所以厕所里贴上“禁止用钱当手纸”,
11、津巴布韦在2009年到2019年是没有本国货币的,主要采用的是外国货币,美元和南非兰特。
12、中国是津巴布韦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外资来源地。
13、津巴布韦的烟草非常出名,每年种植的烟草近一半都出口到中国。
14、津巴布韦女孩很喜欢做假发,很爱漂亮,很小就编漂亮的麻花辫。
15、现在的津巴布韦移动支付很方便。
16、津巴布韦有一个很知名的景点,那就是维多利亚瀑布,是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命名的。
17、津巴布韦人很注重礼节,很有素质,待人热情友好。
18、津巴布韦有一个男人娶了16个妻子,生了151个孩子。
19、这里是一夫多妻制度,男人娶媳妇很便宜,三只羊就可以换一个媳妇,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是一夫一妻制了。
20、当地大部分人都没有新衣服穿,穿的很多都是其他国家人丢弃的二手衣服。
21、这里的黑人美女颜值很高,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哈拉雷,布拉瓦约有很多打扮时尚的黑女郎,特别漂亮,混血儿也是很漂亮。
22、津巴布韦1980年才独立,独立后就改了,以前叫罗得西亚。
23、津巴布韦境内有很多“石头城”的遗迹。
24、津巴布韦是艾滋病感染者数量众多的国家,感染率达到14%
25、这里出产优质的鳄鱼皮,有着“鳄鱼之乡”的称号,很多大品牌的鳄鱼皮都是来自津巴布韦的。
26、津巴布韦对中国人旅游是落地签证的政策,签证很容易。
写在最后:
津巴布韦本来有着很好的底子,发展很好,人民也富裕,奈何经过了土地改革和大量印刷钞票后,经济大崩盘,通货膨胀率高,物价高,钱不值钱,民众失业人员非常多,过得异常贫苦。
经过了几次货币改革后,现在的津巴布韦已经不使用大面值货币,移动支付发展地很好,不过经济发展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物价很高,10000元在这里旅游大概也就只能玩个两周就不错了。
当地人非常热情友好,津巴布韦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景点多,到了那里还有要遵守当地的有关规定,保护好自身钱财,这样才能玩得开心快乐。
10000人民币在津巴布韦有多大的购买力?
10000块估计可以用两周就不错了,一万元估计就是个大富翁了吧,当地人很穷的,很多人都饿瘦了,物价特别高,去那里游玩还可以,景点蛮多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