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老人常说:过午不食,饿治百病。
我觉得更适合现在社会,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人们的饮食丰富化了,可吃的东西很多,但是回归身体本身的需求,其实身体本身并没有那么多需求,只是人们的对于吃的欲望再不断的增强和膨胀。可能僧人们过午不食,也是希望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朴素的需求。也有人说,人一生吃的东西是有一定数量的,吃得多了,有可能寿命短了,这个暂且不论真伪,其实现在社会饿是肯定饿不着了,富贵病倒是很常见。
我曾经短时间内过午不食,我主要也是减肥,当然,这种方法减肥很有效,我一个月减了20斤。
早上,6点半起床,一杯温开水,然后准备早餐,一杯牛奶,一个水煮鸡蛋,一片全麦面包,两瓶钙液。
中午,主食是半碗蒸大米,一盘水煮青菜。不吃肉。青菜就是常见的应季蔬菜,会吃一些豆腐补充蛋白质,代替肉,我经常吃的青菜有芹菜、西兰花、生菜、菠菜、白菜等,一般自己凉拌,用少许生抽、盐、香油等。
下午,会吃一个苹果。
就这样,其余都不吃了,喝水比较多,大概每天2000毫升左右。
我最大的感触了,刚开始确实饥饿,但是大概过了一周,身体就适应了,我也发现,其实身体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食物或者热量,只是人的欲望,有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
我还曾经辟谷过,只喝清水3天,瘦了5斤,然后更加珍惜粮食和水。哟肚饿朋友们辟谷不好,其实它就是一种体验,当我们饥饿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我觉得随我的身体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只是心灵上的触动更大些。
后来无论做饭还是吃饭,都不再浪费了,做饭时尽量少做,少吃点也不要紧,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当饿了几天,有水喝的时候在,真的是甘露,会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过午不食,其实是佛陀时代,佛陀对于出家人的要求。
在律部中,这个名词准确说是“不非时食”。
不非时食,包含了从当天正午之后,到次日天明之前,不吃任何东西。
过午不食的来由如果读过《阿含经》系列,就知道佛陀的制戒,大多有某个具体缘由。
“过午不食”,也有。
在佛陀时代,比丘们一开始还是可以下午、黄昏去乞食的。
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佛陀便制定了戒律。
《增一阿含经》记载,当时有一个长老,叫做迦留陀夷。这位长老,经书记载,“颜色极黑”,就是皮肤很黑。一次,他在“天色暗冥”之后,进城托钵乞食。
这次,他乞食到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主妇,正好怀着孕。印度的传统,是将供养食物给沙门视为一种福德。一听说有沙门在外乞食,这位女主人就十分欣然地拿着食物出来了。
没想到此时突然大雨倾盆,雷鸣闪电。一道闪电下,恰好照见了迦留陀夷长老极黑的脸。主妇没有做心理准备,被吓得大声惊叫“鬼呀!有鬼呀!”,而经这一吓,动了胎气,腹中的胎儿竟然流产了。
因为这个缘故,再综合其他的几件事——有比丘去城中观看节日表演,黄昏才回来;再加上当时的婆罗门、印度教徒奉行“过午不食”,讥笑说,“我们都不吃夜饭,这些佛教比丘反而吃”——佛陀便制定了“过午不食”的戒律。
过午不食的好处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写道:一、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二、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三、易入禅定(梵语dhyana)。四、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五、欲得解脱(梵语vimokso),食欲必然净化故。六、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汉地寺院为什么有晚饭?在印度,因为天气炎热、自然作物丰富,僧人摄取中午一顿,其后一直打坐,对身体影响不大。
(印度高温可达四十多度,想想看我们在三十多度的夏天就已经“苦夏”,吃得少,以水果蔬菜为主,就能理解。)
但汉地寺院,有劳作的传统。
一句禅宗话叫做“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
在过去的年代,很多寺院处于偏僻的地方,开荒、种地、收割全靠僧人。
因为劳动量大,对热量的需求也大。晚上一般都得吃一顿,否则扛不住。所以在多数寺庙中会提供,但名为“药食”——这不是满足口腹之欲,是治病的药。
藏传佛教,因为西藏气候严寒,加上僧人辩经、法会等也很消耗热量,所以也没有一概持“过午不食”。
但尽管如此,无论汉藏,持过午不食戒的僧人为数也仍不少。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
学佛十多年了,有过三年的过午不食的经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先看看佛经是怎么说的。
《毗罗三昧经》说:“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诸佛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早上起来的吃的是天上的食物,中午的时候都是佛在吃饭,下午的时候都是畜生在吃饭,夜宵都是饿鬼在吃饭。佛希望我们都能脱离开六道轮回,都能进入佛道。所以希望大家中午吃饭。
《佛说处处经》说:“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 ;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晚饭不吃有五种福报。淫欲、睡眠、放屁、疾病、妄想都会减少
《杂譬喻经》说:“佛言: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一曰少病身安,二曰少睡,三曰少淫,四曰得生天上,五曰知宿世因缘。”
一天节省一顿饭,相当于积累了许多种子。就好像一个苹果的种子,过来几年后苹果树长大,能长出成千上万个苹果。就是佛法中舍一得万的道理。善法在福田中生长,也是在不断地繁殖。越繁殖越多,就有了六十万岁的粮。这种粮,既是生命的资粮,也是福德、智慧的资粮。
我在学佛的几年之中,当时所有的戒律都执行了,都不敢执行的是过午不食。因为我对食品太爱好了,怕坚持不下去,你有自己的身体也是太瘦了,不想再减下去。有一天,一位师兄劝我去试一试,他说他过午不食两年了,也没有瘦。因缘具足,我就开始执行了过不不食一下子坚持了三年。
这里的好处就在于身体真的很强壮了。没有在的各种的疾病。以前可是一有天寒地冻,气温变化就感冒的。现在的身体也不感冒了。于是我又劝了自己的母亲,晚饭少吃或者过午不食。母亲一直坚持下去。结果他身上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脑梗死全部消失了。
过午不食真的不错。
有很多朋友问,该怎么进行过午不食?
1,要慢慢来,先减食,不要一下子断掉,先七分饱,五分饱,三分饱,如果再饿,可以喝点粥。
2,晚上不要吃水果,因为寒凉。不要只吃菜,因为还不如吃五谷补气了。
3,只能喝清水,如果您受戒了。如果没有,可以喝混浊的迷糊等,不要喝牛奶。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出家人过午不食的习俗源自于过去沙门的托钵乞食,这在很多佛经中是有记载的。乞食也有很多的规矩,比如对施主和饭菜不能有贫富好坏之分,得到的饭食要回到驻地后统一分配后再食用,不能浪费等等。既然是上门要饭,如果一天早中晚三餐都去就不太合适了,一般家庭也承受不起。
很多人会问,僧人为什么不自己从事生产劳动,而是外出乞食?我简单说一下原因。
第一,生产劳动会不自觉的杀生,比如地下的昆虫,打猎就更不行了,违背了佛教最基本的戒律。
第二,生产劳动必然会生贪嗔痴,总希望多长出一些粮食,对境起贪心、影响道心。
第三,乞食可以结善缘,可以传法,食百家饭,结百家缘,所以乞食也叫作化缘,袈裟也称福田衣。
第四,乞食可以去掉修行者内心的傲慢与偏见,生起恭敬心。
第五,乞食可以不为钱财所累,没有钱粮积蓄,减少欲望,不生妄念与执着心。
第六,有更多时间修行、度众生…
当然,饭不是白吃的。有诗为证:
佛家一粒米,
大如须弥山。
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还。
什么意思?就是施主供养给僧人的一粒米好比须弥山那么大,这辈子如果修不成正果,度不了众生,下辈子当牛做马也要还这笔债。所以说,过去的僧人不是白吃饭的,还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与义务。今天的僧人,不知道他们看着功德箱害不害怕。
佛教传入中国后,自唐代百丈怀海禅师起订立了《百丈清规》。《百丈清规》最可贵之处在于对寺院经济方面的规定,即僧众应饮食随宜,务于勤俭,全体僧人均须参加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此后,中国出家人很少外出乞食,但过午不食的规定一直延续至今。
过午不食对身体好不好,我觉得应该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人的饮食习惯只要有规律就好,最忌暴饮暴食,很容易让肠胃受到伤害。少吃一点其实没有坏处,比如植物,如果肥料过多,根部就比较短,反而不如贫瘠地区的有生命力。动物也是如此,动物园里的老虎每周还要饿一天呢。人吃饭七成饱就行了,经常有饥饿感,身体机能才会保持高效运转,营养才能充分吸收。按中医理论,饮食过量,会在身体里产生痰湿,痰湿多了就会淤堵,淤堵后会形成病灶,最后变成肿瘤。
所以,过午不食即是一种修行,让我们减少对美食的欲望,保持头脑清醒、心态平和,同时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说归说,我可做不到一天一顿饭,让您见笑了。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食”是“欲”的另一种需求,食欲就是人的一种欲望表现。我个人觉得,过午不食是修行人对欲望的一种抑制修行。通过过午不食来减少人们对欲望的需求的控制。使修行人远离欲望。而在坊间有一种说法,天人是早上食食,人是中午食食,而恶鬼是晚上食食。修行的人是想往西方极乐世界,天人是修行人最想往的地方,而恶鬼道是修行人最避讳的,所以修行人可以同天人一同食食,可以同人一同食食,但绝不能同恶鬼一同食食。这就是过午不食的原因。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大家好,看了你们的答案,基本正确。我再补充一点。日中一食是佛陀在世时,定下的戒律之一。僧人为什么接受信众的供养?一、戒杀。因为自耕自足,要杀很多生命,地里面有很多虫子,.慈悲为怀,是他们的天职,行住坐卧,都要注意不能伤害到任何微小的生命。二、为了给信众培养福报的机会。三、因早餐是天道食,中食是人道食,晚食是饿鬼食。饿鬼的食官很细,肚子很大,又非常饥饿,所以要吃饱肚子很难,看人吃饭容易,易生嗔心。所以,众生平等,就去除了贪欲和分别。日中一食,戒除人的贪欲,使人能清心寡欲,安心乐道。其实,人在没有欲望的时候,体能消耗量是很少的,更何况僧人,天天打坐修行,接受来自宇宙的能量,日中一食完全可行。再者,晚饭是不少疾病和肥胖的因子。但作为世间的人,操心劳作,这样是不提倡的,但晚饭可少吃,尤其荤食,不易消化。我身体特别不好,到了什么程度,天天躺床上,站半小时都费劲,因没钱治疗,无奈之下,经人引导,皈依佛门。我不是为了修行曰中一食,是贫穷到连饭都吃不上,所以,曰中一食,十五年之久,近期才刚刚成了两餐,我的心肌炎,肾、肝、脾、胆、胃、还有鼻炎、咽炎,没吃一点药,不是完全好了,至少每天出去,在外人眼里,你不说,别人看不出症状。有病一定要吃药治疗,我是情况特殊。所以对信仰我是坚定不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