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无人区旅游是什么体验?

中国四大无人区揽胜

中国四大无人区 分布于中国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地区,由于人烟稀少,神秘莫测,成为民众特别喜爱探险的地方,多支探险队已经成功穿越四大无人区。

罗布泊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海拔780米, 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道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游移之谜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激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中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大耳朵之谜

就在人们对罗布泊一个个未解之谜争论不休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2] 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诡异之谜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遇难。因偏离了事先规划好的路线,未找到埋藏的水和食物,不幸遇难。

罗布泊这个谜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为你迷惘、思索、争论、甚至献身。

罗布泊,人们何时才能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阿尔金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南部东昆仑山北部,西起若羌和且末两县分界线,东至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北到阿尔金山南部的祁曼塔格,南为新疆与西藏分界的东昆仑山脉,东西长36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总面积为44940平方公里。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四周高山环绕。现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与种类繁多的藏野驴、藏羚、野牦牛、野骆驼及黑颈鹤、藏雪鸡、白肩雕、玉带海雕等珍禽异兽,连同241种野生植物,蔚为高原奇观。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主要的八条河流与众多的时令河组成的高原盆地中的“大动脉”,滋润着广袤的高山草场。八条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河流的水量补给主要有两种,即冰川融水和出露泉水。保护区内河流形态各异,有的汹涌澎湃,直泻湖盆;有的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冒出地面,缓缓向盆地洼地汇集;有的水质纯净;有的矿化度高达71.5克/升。苏鲁贝提勒克河为保护区内最大的河流,源于新青峰北坡,注入阿雅克库木湖,全长280公里,流域面积达6250平方公里。

保护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保护区面积的2.7%,对调节区内气候起着重要作用。阿雅克库木湖位于保护区北部,面积536平方公里,是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湖泊。阿其克库勒湖位于保护区西部,面积352平方公里,湖水矿化度达81.6克/升;湖中屹立着两个小岛,远远望去犹如劈波斩浪的舰艇。岛上栖居着大量的鸟禽。鲸鱼湖位于保护区南部,以形似鲸鱼而得名。库木湖和克其克库木湖,维吾尔语为沙子湖和小沙子湖,位于库木库勒沙山上,湖水为沙山凝聚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水质良好,矿化度为0.3克/升。唯一有进出水口的淡水湖伊阡巴达湖,又称依协克帕提湖,面积11.8平方公里,形如葫芦,水质较好,湖中生长有钩虾等多种水生物,湖周一片茵绿。是保护区唯一有牧民居住的地方,也是“鸟类的天堂”。积沙滩小湖群是在沙丘链分隔的海拔4900米高的沙漠中,呈月牙形分布的145个小湖泊。保护区内还有多处冰期残留的冰川终碛湖。

受构造断裂裂隙控水作用和断层阻水影响,保护区南北侧地下水量差异很大,沿断裂走向南侧有多处断裂泉。在石灰岩地层出露的涌泉,是很好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东北部库木库勒沙山北麓坡角的沙子泉,有三口标高在3920米的泉眼,其东、南、西三面被沙子环绕,呈向北开口的漏斗。最大的泉眼直径在200米以上,其它两眼为50米。泉水为下降泉特点,由坡角一线以数千股散流潺潺溢出,若人立泉水中,动则下陷。明布拉克,即“千泉”之意,由近千口泉眼散布在洼地边缘而得名。这里水草丰茂,是动物觅食的好场所。保护区南缘沿着第四纪火山活动场所,尚有多处待探明的高山温泉。

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阿尔格山中,有一片古老的岩溶地貌,东起布喀达坂山峰,西止阿其克库勒里,深藏在海拔4400-5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一片古老的石灰岩山体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溶解分化,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林立的石峰,有的拔地而起,直插蓝天,有的像“骆驼”、“大象”、“苍龙”、“卧虎”、“笔架”、“天桥”、“庙宇”、“点将台”、“仙人掌”、“石旗杆”、“拴马桩”,维妙维肖,还有千姿百态的溶沟、石笋、甬道、走廊。

阿尔金山的岩溶地貌,由于局部地区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形成了“静扫群山出,突兀撑青空”的角峰。保护区的岩溶地貌套叠冰川地貌,崖壁奇峭,幽谷深壑,冰川悬挂,气象万千。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东经89˚25"~94˚05΄,北纬34˚19"~36˚16˚。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板峰(亦称新青峰或莫诺马哈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豹子峡(昆仑山南鹿红水河横穿博卡雷克拐弯处),海拔4200米。区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而东部低。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横贯本区中部,山地间有两个宽谷湖盆带,地势较平坦。海拔55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地,有现代冰川发育。如布喀达坂峰(6860)米,马兰山(6813)米,少数超过5600米的山峰也有小规模冰川分布,如东岗扎日(5882)米,冰川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

本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河为主的长江北源水系,主要为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河流往往是季节性河流。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外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湖泊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382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为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

本区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西金乌兰湖地区有一明显暖区,最暖区年均温为-4.10C,最冷为最西边的勒斜武担措,年均温为-10.00C(推算值),最低气温-46.40C,其它地区均在两者之间。

可可西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在173~495毫米之间。本区风大,是全国风速高值区之一,在风力较弱的季节。西金乌兰湖附近仍出现瞬时风速为24.0米/秒的大风(1990年7月9日16时47分),年平均风速分布由东向西增大。区内的土壤类型简单,多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壤,其次为沼泽土,零星分布的有沼泽土、龟裂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土壤发育年轻。受冻融作用影响深刻。

区域内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分异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高寒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高寒草甸、高寒沼泽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

本区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种比例大,且种群数量大。据多年观察,哺乳动物有29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鸟类53种,爬行类1种,鱼类6种。区内高等植物有102属,202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84种,占全区种类的41.56%。本区的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中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嘱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

西藏羌塘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79°42’-91°,北纬32°10’-36°32’,总面积2980万公顷,为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93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高原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其北、西、南三面分别为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所环绕,为一半封闭高原。区内低山、丘陵与湖泊构成波伏起伏的地面,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山体连续分布,相对高差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大于1平方公里的封闭型内陆湖泊约200个。区内植被类型相对简单,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已记录的种子植物有40科147属470多种,已知脊椎动物有哺乳类28种、鸟类92种、鱼类13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藏野驴、藏原羚、黑颈鹤等30余种。本区动物物种种类虽然相对贫乏,但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属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多,如藏羚羊数量约有4万只,野牦牛有1万多头,藏野驴有3到4万头。羌塘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独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并因其特有性和生态脆弱性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另一方面,保护区内高原地貌奇特,地质类型复杂,冰川、湖泊众多,地质遗迹保存完好,对于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发展以及开展科学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均具有重要价值。

湖泊

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不仅湿润着整个羌塘高原,它们也是羌塘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羌塘湖泊的面积总合超过两万五千平方公里,是中国湖泊总面积的25%。这里是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区。据统计,羌塘境内有近500个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和300多个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的湖泊,其中比较大的湖泊有纳木错(1920km²)、色林错(1640km²)、扎日南木错(1023km²)等,这些湖的湖面均超过1000平方公里。

野生植物

羌塘的植被类型比较简单,以高原高寒荒漠草原为主。发现的种子植物有近500种,其中的50多种是药用植物。由于海拔的高度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这里的植被和植物极其脆弱,一旦受到损害就无法恢复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冰川

羌塘也是中国高原现代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这里有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羌塘高原现代冰川、唐古拉山现代冰川、昆仑山现代冰川等众多山系现代冰川。这些冰川的总面积超过两万五千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羌塘高原的东、南、北以及中心地区。大量冰川的存在不仅塑造了羌塘奇特的景观,同时保证了高原地表和地下水的补给。

野生动物

羌塘北部的大片地区一直被视为“无人区”或“生命禁区”,这是因为这里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类无法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然而,人类的生命禁区为大量的野生动物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乐园。远离人类的骚扰,使得野生动物真正成了这里的“主人”。经过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他们完全适应了这里为他们提供的生存空间。如今,羌塘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野生动物乐园。生活在羌塘的动物大多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濒危野生动物,其中包括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西藏棕熊、黑颈鹤、藏羚羊、藏狐、高原兔、藏雪鸡、西藏毛腿沙鸡、雪雀等。这些动物只有在青藏高原发现,是青藏高原带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总之,羌塘的冰川、雪山、河流以及众多高原植物为生活在这里的藏族牧民和高原野生动物提供着生存所需的能量和空间。

去无人区旅游是什么体验?

我第一次来新疆旅游,就是去无人区,想体验一下捡玉生活,这种日子非常哇塞,唯一不好没有信号,网红河捡玉,基本上电话是不能用,因为没有信号,不管是什么卡都没用,每天除了捡玉就是看电视剧,提前把电视剧下载好,还有很多时间就是做饭,捡柴火,去河里面打水,在网红河捡玉日子还是蛮好的,我有一个麻花大厨给我做饭,还有一个保镖给我打水捡柴,我基本没什么事情做。

这个营地是广西大哥的,他就住我旁边,大哥三十几岁,家里面有老婆孩子为了让生活过得好,老婆孩子能吃饱饭,几千公里来新疆捡玉就为了赚钱,大哥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也是一个比较能干的,非常勤快,每天下河里面都是满载而归,有一次我记得他是从七公里往下走的,他包你背的玉石,都把她的包给背坏了,由于玉石太沉,后面他就把他的玉石放到我包里,让我帮他的忙背,他基本每天捡的都是好东西,大哥最容易捡到的就是青玉,白玉糖白糖青,摆件也是非常多的,他的车里面到处都是玉。朋友们可以看到他营地的这些柴火了,他是整个营地非常勤快的一个男人,柴火最多的,他必须每天要去打水,每天都要洗澡,大哥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

下面的这个营地是我们换了第三个营地了,在这个戈壁滩经常会面临着沙尘暴,把帐篷给吹塌了 ,这个营地还是蛮不错的,因为他有一堵墙,那个沙尘暴就吹不到帐篷,但是每天吹沙尘暴的方向都不一样,每天帐篷里都有很多细细的沙子,因为帐篷是不防沙的,在戈壁滩,其实也没那么多讲究,中间最高的这个是我们的厨房,也是我们的洗澡帐篷,之前我和我保镖麻花大厨他们用的是那个蒙古包,后面我就和伟哥单独住这个露营地,这个位置是我觉得很好的,

下面是我换的第四个营地,那你是属于三公里半,是藏师傅他们邀请我住在这里的,还有大郎他们也住这里,伟哥走了以后,我就和藏师傅大郎他们搭伙,在这个营地,我差不多呆了有20天,我在这里换的帐篷也是蛮多的,之前的帐篷有一个背到28公里去了,后面重新买了一个,在四公里网红河出事以后,我们就跑去镇上躲了好几天,回来的时候发现帐篷被偷了,后面我又自己跑到镇上去买了一个。这个露营地觉得还是蛮不错的,因为在上面有信号,大朗放一个手机在山坡坡上,从帐篷里面就可以玩手机,这里的信号也是非常强的,大朗有时间还开直播。

下面是乌鲁木齐的师傅来收玉石,我们也刚刚从河道里出来,他过来问我们有没有捡到好东西,我们这个营地一共有五个人,一个藏师傅,一个大郎,一个刘哥,还有一个金峰大哥,我们一共五个人搭伙,说实话刚刚开始和他们搭伙,还有一点不习惯,因为有一位老师傅他和刘哥是河南的,他们基本上每一顿都要吃面条,因为我们南方人不喜欢吃面食,米饭吃的比较多。吃面条不顶饿。

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隔壁摊的旁边就是沙漠,另外一边就是网红河,盛产美玉的网红河,很多朋友在这里发家致富,也有很多朋友在这里,路费都没有赚回来,就匆匆忙忙的离开了,他们真的是来体验一下捡玉的生活,其实捡玉没那么容易,非常的艰苦,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的了的,很多粉丝朋友特别想来,等你来了之后,你就会后悔,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这里有信号啊!每个人都在抱着手机玩,这里是我们的厨房了,晚上弄了一个灯泡,光线还是比较好的,吃完饭以后都没事,只能耍耍手机。

我们在无人区,这下面是我们做的一个厨房,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柴火,在这个戈壁滩,柴火一次比较珍贵的,就像玉石一样的,非常值钱,

我们每天做饭,都需要柴火来生火,才能有饭吃,我记得今天做羊肉吃,是一位老师傅剪了一块大白玉卖了2.8w,所以老师傅就请我们吃羊肉,大块吃肉,大块喝酒。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在无人区也算得上很奢侈了,就像吃大餐一样的。哪怕是放一点点盐,这味道都非常香的,

下面给朋友们分享一下,我在新疆捡的玉,我收藏的精品中的精品,有天然的手把件,还有天然的吊坠,也有摆件,监狱真的不容易,且行且珍惜。我是一名爱石头比爱自己的,我是小伟哥,喜欢捡玉可以关注我,捡玉带你不迷路,年后再带朋友们一起捡玉。

去无人区旅游是什么体验?

无人区穿越听起来就惊险刺激!但目前还没人敢组织到无人区旅游。我和驴友们四次穿越无人区。

第一次是去新疆,走京新高速有500公里无人区穿越。这条路的无人区主要在内蒙境内,接近无人区时,路旁就有提示距离无人区多远的标志牌,提醒来往司机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次是从南疆出来的时候,穿越柴达木盆地无人区。

公路从盆地边缘伸入盆底,有时落差很大。

有的地方沙子把路面都埋上了。两侧都是戈壁和风蚀雅丹。

沙漠随处可见。

第三次是西藏阿里大环线时,在阿里北线,穿越羌塘无人区。

在羌塘草原无人区,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地面上不到一个人,更多的时候是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没有人。

这里真正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藏野驴、藏羚羊随处可见。运气好的还可以看到雪豹、狼、狐狸、黑颈鹤。

第四次是从西藏出来,进入青海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可可西里有青藏铁路和公路穿过,路上车辆也非常多,感觉根本不像无人区。

说无人区,其实并非绝对没有人烟,只是人烟极其稀少而已。

有公路穿过的无人区,几个小时车程就通过了,多少缺乏点刺激。如果像罗布泊那样的荒漠,走进去,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没有向导还是别试了!我只是从它边上擦肩而过。

不过无人区没有加油站,手机也没有信号,对于自驾穿越的人来说多少还是有压力的。所以,提前要做好车辆的保养,携带好必备的自驾物品。在进入无人区前只要遇到加油站就要补满油,尤其小型汽车!!!

另外准备点干粮和水,以备应急之需。

望月分享,图文原创,欢迎关注!

去无人区旅游是什么体验?

去无人区什么感受?我节选了几段我去西藏得游记,来看看我当年在羌塘无人区的遇险经历吧,也许这就是体验,但最终还得要你亲自去才能得到真正得体验!

二十,普若岗日冰川遇险(1)

今天要离开301省道往北走了,进入羌塘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中心,双湖县,而进双湖的目标直指----普若岗日冰川。想着这段路一定很难很难走,我们早早就收拾妥当出门了。

结果出乎意料,中午时分就赶到了双湖县城,找了家算是最好的宾馆入住,说是宾馆,其实就一私人招待所,卫生就不用说了,公用洗手间,还没水没电的,晚上限时供给。

双湖县很小,一泡尿撒不完就能走到头,大中午的我们也闲的蛋疼,狗爷和宾馆的老板娘一聊,原来是湖北老乡!狗爷回房告诉我们,他老板娘老乡告诉他,普若岗日冰川离双湖县大概7,80公里。我和鹰爷合计,那来回最多4个小时,现在出发还够在冰川上拍拍裸照的时间啊,别含糊了,走吧。

出城去普若岗日冰川的路口有个检查站,在那里买门票和车辆进羌塘无人区的费用,门票300元/人,车100元,这是我们进藏后遇见的价格最高的门票了。

检查站门口的几个藏族小伙很是热心,他们劝我们今天就不要去冰川了,理由是,到冰川天都黑了,没法玩。开玩笑,现在才几点啊?这里天到八九点天才会黑,以为我们不知道?哼!我们谢绝了藏族小伙劝我们明天再去玩的好意,毅然出发了。车启动前,藏族小伙对我们说,今天一大早也是你们深圳车牌的一对夫妻,进去后现在还没出来,你们路上帮我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O啦!我们绝尘而去。

去普若岗日冰川开始的路都是有路基的砂石,还算好走,路上我们开的一直挺顺,虽然有坑有颠簸但比大北线好走多了,当时我们估了下,按这车速,8,90公里一个半小时没啥问题。几十公里后,随着海拔约来越高,气温约来越低,路面的积雪也开始多了起来,路基一旦被积雪覆盖,就看不见路了,得特别谨慎驾驶。看着一段一段的积雪约来越多,我心里有些打鼓,开始惦记起检查站小伙提起的深圳夫妻,就在心里惦记之间,远远看见一辆轿车迎面过来,我们减速招手,果然是藏族小伙说的深圳牌,上前和他们交流时候,听他们夫妻之间说话,狗爷立即询问,原来又是武汉人,真是老乡无处不在。

一问,这对夫妇他们是一早进去,没有去到冰川就退回来了,早上他们开了四个小时后,因为路上积雪使他们在前面不远处陷车了,折腾了一天才把车刨出来,害怕极了,所以选择往回走。他们还提醒我们,虽然我们开的是越野车,但单车进去,没人照应,陷车会很麻烦,劝我们再约个车第二天进比较合适。结果?结果当然他们的好意被我们拒绝了,怎么可能回去?我们都走到这里了。与同是深圳来武汉老乡匆匆话别,我们继续向冰川挺进。

分手后我们也犯嘀咕了,他们单程四个小时才到这里,往返不得八个小时,不过我们讨论的结果是,他们那是四驱轿车,跑公路的,只能往里蹭着开。我们驭胜大白本身是四驱越野车,底盘高,而且是非承载式车身,跑这路可以带着速度开。

后来我们又走了不到二十分钟就,果然看见路上有陷过车的痕迹,还有一些好心人留下的一个大铲锹和一堆木板等自救工具。应该他们陷车地方,观察了下形势,我们的车一跃而过,看来能顺利通过确实是车型问题,不过这也造成了我们的轻敌,为随后的陷车埋下了伏笔。

我们过了这个陷车点,又歪歪扭扭的开了不到10公里,出现整个路面几十米的距离完全被白雪覆盖的路段,雪面是平的看不见下面情况,在这段雪旁边有大量开下路基的车辙,在路基下开绕过了这段儿雪,但好像基本都是大卡车的车辙。当时我们也评估过,觉得开下路基情况更不明朗,好像危险更大,所以采取了硬冲,我们的大白,终于在一片被白雪覆盖的泥地里打滑挣扎,不再前行,我们也陷车了!

开始我们似乎并不太担心,哥几个下车后稍微研究了下情况,四处撬了几块石头垫在车轮下,觉得用用力,四驱车嘛,出来没啥问题。但是,几次尝试后,发现,越是用力想往外开,车在雪地里陷的越深,最后四个轮子全部一半以上位置陷入雪地,大梁和转动轴也和泥雪搭在一起了,我们明显高估了四驱车的自救能力。

狗爷最先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他告诫我们:来西藏前,他钓鱼时也陷过车,情况还没现在严重,都没弄出来,最后还是找拖车拖出来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找外援,自救成功的可能性为零。

我和鹰爷听狗爷这么一说,虽然有点傻眼,但还是认为狗爷扰乱军心,我们坚信自己肯定能把车救出来。我和鹰爷把后备箱的东西搬下来,然后找出我们带的备用铲锹,开始挖雪,我们打算把车下面和轮子周边的雪都刨掉。狗爷见我们如此固执,看了看无信号的手机,方圆几十公里又没人烟。他觉得,等,肯定是不行的,狗爷对我们说,咱们兵分两路吧,我往外走,试试看能否找到救援,你们继续在这刨。狗爷拿着对讲机,带了瓶水和一支登山杖走了。

高原空气稀薄,走路都费劲,劳动作业那是相当辛苦。我和鹰爷费了半天的劲,雪都被冻的跟石块一样,没刨出多少来,我们却已经大口喘不上气了。几个小时后,狗爷回来了,还带了把大铁锹,就是几公里外我们曾经看到过的那个大铁锹,他说,四周几十里外见不到一个活的东西,他只能回来了。我心里蛮佩服的,高原徒步,来回十几里,挺能走啊,狗爷。

有了大铁铲,铲雪的进度虽然快了点,但还是很难把车轮前后的雪弄走,天黑前,我们启动汽车再次尝试了下,大白还是纹丝不动。无奈,开始搭锅做饭吧,好在我们车上水和食物准备的十分充足。肚子里垫了些方便面和压缩干粮,我们仨顶着头灯继续刨雪,一直干到十二点多,再次启动试试车能出来不,结果和白天刚陷车的时候前后挪动差不多,深浅却又深了几厘米,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决定今天先休息,天大的事也明天再说吧。

坐在车里,车外四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车里虽然开着暖气,我们还觉得寒冷,各自都把睡袋拿出来当被子裹在身上,疲惫地谁也不愿意说话,鹰爷和狗爷先后睡着了,听着他们的呼噜声,我却怎么睡不着。

我想,很幸运我们三个的身体还都挺棒的,在这么高海拔的高原上,一旦有一个人有高原反应,没有外援,那是相当麻烦一件事。明天我们怎么办?身体一旦吃不住,会有人出现高反吗?我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睡不着,有一段时间都有一种错觉,觉得整个车身都开始旋转了。

我抬手看了看手表,显示凌晨3点钟海拔5300米。

二十一,普若岗日冰川遇险(2)

早上天刚刚有点亮,我们就没了睡意,偷眼观察了下鹰爷和狗爷,似乎还不错,两位爷睡一觉之后都有点倍儿精神的感觉,也没有一丝高原反应迹象,让我心安不少。

鹰爷拿出一路上浪漫用的烧咖啡用具,撅着屁股帮我们仨做早餐,我和狗爷嘀咕着现在该怎么办。鹰爷的意思今天啥也不想,就一心一意刨雪玩,把车弄出来。而狗爷的意思别再折腾车了,把车扔这里,趁大家有精神有体力赶紧往外走吧。讨论再三,最后商量决定,再试一次看能否把车弄出来,弄不出来就弃车徒步出去。

既然决定了,哥几个就开始统一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自己带的小行军铲昨晚已经刨断了,我和鹰爷轮换着用大铲锹铲轮胎边上的泥雪,狗爷再次往返走了几公里,把之前看见的一些木板连拖带扛的搞回来了,准备刨差不多后,就把木板垫在车轮下面。高原上徒步确实费体力,看见狗爷回来后疲惫地大口大口喘气,想想一会万一车还是不能脱困,我们还得往外走,而狗爷丝毫没有因为可能要长途徒步而节省体力的意思,顿时觉得狗爷的形象伟岸起来,让我有种从体力上精神上仰视他的感觉。

到接近中午时分,我们自己觉的车周围刨的差不多了,而且每个轮胎下面都垫了木板和石头,就准备再次尝试启动汽车了,我们都暗自祈祷,成败在此一买卖了,愿老天保佑我们。

启动…低速四驱…轰油…松离合…,车前后拱了几次后,开始左右反复移动,最后再也不愿意往前走哪怕一点点,脱困失败了。熄火下车后,我心疼地瞅着左后轮子已经被掰歪,和轴不再呈90度角,都不知道就算把车弄出来,还能正常行驶不?我情绪有些低落,看看鹰爷和狗爷,又看看满地的狼藉,不禁仰天长啸一声:弃车吧,活命要紧!

我们开始无声的收拾行装,长途行军,东西必须从简,只携带救生必备的物品,其他东西全扔车上。我们每人都把自己的小背囊背上,带足两天压缩饼干及牛肉干等食物,因为到处有雪,所以每人只带一瓶水,帐篷和睡袋太重,不带,但考虑万一一天走不出去,得野外露宿,所以不重的防寒防风的衣裤雪地靴雪帽雪镜手套都穿戴好,每人戴上头灯再持两根登山杖,一是走路省力,二是可以防野兽袭击。

收拾妥当准备出发时,鹰爷突然说他要上车睡一会再出发,让我和狗爷先走,我和狗爷一阵力劝,但还是没有拗过他,只能再三叮嘱别睡太晚,休息一下就出发吧,趁天黑前多走点路,然后我们调好对讲机,兮兮告别。半小时后,按约定的时间用对讲机联系他,发现他已经出发了,在我们不到半小时路程的后面。我很纳闷的问:狗爷,他就睡20多分钟,能睡着吗?狗爷不屑地哼道:他哪里睡觉了?他就是不想让咱们看到他拉屎便秘。噗哧,我就乐了,狗爷的形象再次伟岸起来,能在这等恶劣环境下谈笑风生,我服!

我们就这样一前一后的往外走,时时用对讲机确定相互是否安全。走到下午5,6点钟左右,突然我和狗爷远远见一台三菱吉普驶来,哇靠,有车啊!我们得救啦!我和狗爷喜出望外地往吉普行驶方向的前方奔去,摇手呐喊,但是…但是,车并没有搭理我们,从我们不远处急速驶去,带着一点点尘烟。赶紧联系后面的鹰爷:鹰爷鹰爷,有辆车从我们这过去,我们没拦住,你一定要拦住他们啊……。不久,就传来鹰爷的回话,他也没拦住车。我去,我和狗爷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像劫匪?

大约1小时后,对讲机里传来了鹰爷开心的声音,那辆车原路返回了,停车带上了鹰爷。不一会,车就从后面追上了我们,原来这是一台双湖县观察野生动物的工作车,他们路上看见我们了,以为我们就是来这里徒步的,以为摇手只是打招呼而已,所以他们没停车先过去工作了。

观察野生动物的工作人员抱歉地对我们说,工作车已经满员,后备箱也全是东西,只能勉勉强强挤一个人,所以让鹰爷先坐他们车出去,然后找救援来接我们并拖车。工作人员再三叮嘱我们,这里野生动物很多而且会伤人,你们最好别到处走了,原地等救援吧。好的好的,我和狗爷四周环顾了下,连连点头。

我和狗爷找了个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又能晒到太阳地方,按照嘱咐,原地休息等待救援。差不多两个小时过去了,夕阳也慢慢落到山后面去了,气温下降的很厉害,天也慢慢的黑了下来,鹰爷的救援队伍还没回来,我和狗爷由开始的兴奋又变的焦虑不安起来,按时间算,他们出去最多用一个小时,再回来接我们不用一个小时,应该到了啊,怎么还没有丝毫消息呢?我和狗爷决定,不再等了,继续往外走。

天很快就全黑下来了,如果不是头灯有微弱的光线,黑的程度可以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整个大地寂静无声,四周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透着巨大的神秘感,很是恐怖吓人,我和狗爷相互鼓励着,沿着路基继续往外走,走到半夜十一点多时候,还是没有鹰爷来救我们的迹象,狗爷体力开始有些透支了,他机械地行走着,饥寒交迫的,说话开始不着边际,像梦呓:鹰爷肯定没找到车…他肯定认为今晚没法救我们了…他绝对已经上床睡觉了…鹰爷已经放弃我们了……。

我们是中午12点左右开始弃车出发的,高原徒步本身就消耗体力,再加这两天没有吃好睡好,除去我们等救援的不到2个小时,我和狗爷到现在已经走了10个小时左右了,身体和意志此时都在遭遇严峻摧残和考验。狗爷已经累的不想再走了,他就想原地趟下睡觉。我透过灯头四下看了看,周围寸草不生,连个挡风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这里随时可能受到野兽的攻击。我只能牵着他的手,鼓励狗爷说,前面两公里就到那个温泉了,加油!

我们昨天从双湖县开车进来的时候,路上经过过一个房子,看见房子的门上写着温泉两个字,所以我一直都在用望梅止渴的办法,骗他说还有1,2公里就到温泉了,然后走了1,2公里后,我又说,还有1,2公里了……,靠这个温泉不停地勾引狗爷。走到半夜12点以后,狗爷再也坚持不住了,温泉已经无法再提起他一点点兴趣了,他已经到了,就算眼前给他十个亚洲小姐香港小姐,全脱光,他都不会抬眼皮看一眼的境地了。他见到一个废弃的下水管道就要钻进去睡觉,被我用最后一点力气拉了回来,我连拉带扯的拽着他又走了一段,并且拼命和他讲话,怕他睡着:你这几天股票大涨啊,又赚到钱了,你一定要回去好好享受啊!狗爷闭着眼睛边走边梦呓:靠…要钱有啥用…还能活着走出去不?…鹰爷都抛弃我们了,还能活着出去不?……。等再次发现一个废弃的下水管道时候,狗爷二话没说,把背包和登山杖一扔就钻了进去,一副打死谁他也不出来了的架势,11秒后,呼噜声响起。

我观察了下这个管道,大约3,4米长,直径1米左右,一头是被压扁堵住了,狗爷是从另一头钻到最里面睡着了。为了防止野兽攻击,我四周找了几个稍微大点的石头把洞口堵住一部分,我钻进去后,把我和狗爷的包堆起来挡住另一部分,又把四个登山杖交叉插在洞口,怕对讲机没信号,万一鹰爷来找我们找不到,我将对讲机挂在洞口的登山杖上,音量开到最大,然后我后往里面挤了挤,在狗爷的脚下,抱着他的大腿,也准备睡觉了。

二十二,普若岗日冰川遇险(3)

抱着狗爷的大粗腿,犹如抱着佛脚,有了少许安全感。我是那种有事就睡不着觉的人,所以一直迷迷糊糊抱着狗爷,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见对讲机传来断断续续的音乐声和咔咔的噪音,我第一反应就是鹰爷回来了!鹰爷来救我们了!当时来不及叫醒狗爷,我就连滚带爬地推开脚下的石头和背包,从管道里钻了出去,四下依旧黑茫茫一片,我拿着对讲机不停地喊:“鹰爷鹰爷,呼叫鹰爷……”,“鹿爷鹿爷,你们在哪?……”,对讲机里终于传来了鹰爷熟悉的声音,我心里一热,眼泪差点没掉下来。

我仔细观察了路基的前后方向,发现在我们的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点点微弱的灯光,应该是他们车的尾灯,估计是收到我对讲机信号后他们车就停在那里了,我赶紧和鹰爷说,你们开过了,往回走找我们,我高举头灯给他们指方向,同时我跑回管道口,把狗爷从睡梦中捅咕醒来,收拾东西等鹰爷他们的到来。

很快,他们就掉头开到我们身边了,我本想满心感激上前拥抱来营救我们的亲人解放军亲人共产党呢,结果车刚到跟前就被藏族公安哥哥一顿训斥:你们怎么能在这里睡觉呢?你知道这里多危险吗?前几天刚刚有人在这附近被棕熊拍死……。我和狗爷像小学生挨批评一样,委屈地耷拉着脑袋,我心里想,我们不睡这能睡哪啊,走肯定是走不动了,能咋办呢?等公安哥哥训斥完毕,我和狗爷赶紧上前又是递烟又是感谢地和他们套近乎,真的确实是感谢他们,打心眼里。

和几个营救我们的藏族公安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今晚连夜去陷车的现场,把车拖出来。他们开来的是一部三菱吉普,加上鹰爷已经坐满了五人了,我和狗爷只能钻进车的后尾箱,颠簸中向陷车地点驶去。在车上播放的巨大藏族歌曲声中,狗爷安然睡着了,我小声问鹰爷怎么这么晚才过来接我们,鹰爷这时把他整个找救援的过程讲了一遍。

原来,鹰爷坐那台观察野生动物的工作车出去后,因为他们工作原因,那些工作人员不能再回来接我们了,需要鹰爷另外找人找车。鹰爷最先向进无人区路口卖票的人联系,看能否帮忙找到车辆进山救援,而售票处正好有公安蹲点驻守,得知有人在里面已经两天还没出来,便立即向双湖县公安局上级部门反应情况,很快双湖县公安局局长也得到消息了,为了避免事态恶化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双湖公安局长也不下班休息了,亲自坐镇指挥调动各个相应部门展开救援工作,首先安排鹰爷简单的休息吃饭补给,然后派人准备车辆和准备拖车工具和绳索,找有经验的救援人员回单位随时待命出发救援,提前部署医院卫生部门以防有人伤病…….,于是乎,这个只有几千人的小小双湖县县城轰动了,很多人都知道在不远的普若岗日冰川附近有人遇险,已经两天没出来了。就这样,双湖县公安从部署到反应到实施营救,需要了点时间,所以他们现在才赶到找到我们的地点。听完鹰爷的述说后,我十分内疚,因为我们的鲁莽行动,搞出这么大动静,真是给双湖县公安和双湖县人民添乱啊。

我和鹰爷说话间,我们就到了陷车点,几个藏族公安麻溜地地把车绕到我们大白的前方栓好拖车绳,一副经常拖车,很有经验的样子,在他们忙活期间,我跳上我们的车打火做热身准备,但是,车在高原高寒地区已经停了太长时间,我反复试了十多分钟,但怎么都打不着火,最后一个藏族公安实在看不过眼了,把我从驾驶位撵了下来,自己上去,轻轻一扭车钥匙,居然车就打着火了,我去,这是什么状况?惊的我目瞪口呆。公安哥哥从车上下来时候问我:我们在前面拖车,你在后面车上配合下,行不?会不会?我满口答应:会!会!没问题!没问题!但我心里却一直打鼓,拖车这个事我确实没有经验,而且看刚才给车打火,好像这个地方的物件有点欺负我们外地人,包括我们自己的车。

“准备好了吗?”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前面拖车上的公安伸头问道。“准备好了准备好了”我也大喊着,我挂上挡,松掉手刹,试着给了几脚油门,前面公安喊道“准备了啊…一…二……” ,我全力以赴静静地等待他喊“三”时候,突然就觉得车一震,我的车往前一冲,我的头猛地碰在方向盘上,等我再抬头起来时,车已经从陷车点拖了出来,我靠,我瞪着大眼睛张着大嘴,有点像范伟似的,原来藏族同胞喊号子是不喊“三”的啊。

车拖出来后,我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一条万宝路,趁几个公安正麻利的收拾东西,我把烟放在了他们的车上,然后和公安一起收拾东西,我问其中一个公安,你们的车劲挺大啊,刚才拖车时,我还没注意呢,车就让你们给拖出来了,那个公安笑着说:那当然,我们的车是六驱的!我迷迷糊糊地也笑道:怪不得,原来是六驱的。后来回双湖的路上,我才有点反应过来,三菱吉普怎么能是六驱的呢?我问鹰爷,听说过六驱车吗?鹰爷说,有啊,不过,得有六个轮子的车。

一会,为首的公安哥哥过来关切的问我们:还能开车吗?是我们帮你们把车开出去,还是你们自己开?我记得刚才来陷车地方时,狗爷在公安车上睡觉前答应过我,说一会他睡好了就他开车出去,所以我很干脆的答应那个公安哥哥说:我们自己开出去吧。公安说:好,那你们就跟着我们车走。我:OK!。回到我们自己车上,狗爷却耍起了赖皮,躲在后排座位,死活不动,假装又睡着了,无奈,我开车跟着公安的车往双湖县城走。

此时已经接近凌晨3点了,四周还是漆黑一片,我也已经疲惫不堪了,几乎是机械性的动作开车跟着他们,鹰爷坐在我旁边瞪着大眼睛,生怕我再睡着了掉哪个沟里去。车大灯在这漫漫高原上并不显的有多亮,前面三菱急驶时卷起的尘土,被我们车灯光照过后,犹如云雾般在我们车前一晃一晃,又咻地飘到车后,给人如仙境里的感觉。快到县城时候,我感觉我已经累得产生幻觉了,我觉得我开着车,一会在丛林里穿行,一会又在高楼大厦间穿行……。后来我和鹰爷谈起这段经历时,我说我当时可能已经睡着了,但是,是睁着眼睛睡的,边开边睡。鹰爷说,没觉得啊,当时觉得你精神特别的好,前面公安车开的飞快,你也是飞速的紧跟在他们后面,始终没被甩开。真的吗?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如酒后断片。

回到县城后,公安把我们引到一个宾馆的门口,让我们早点休息,有事明天再说吧,然后他们也匆匆离开,回去睡觉了。我们敲醒宾馆老板的时候,宾馆老板关心的问:你们就是这两天在冰川遇险的那几个人吧?我点头称是,然后暗自感叹:小城确实在传我们的传说啊!房间是三人房,我们已经累的不成人形了,进房后各自钻进被窝,3秒后狗爷呼噜响起,5秒后我也进入了梦乡。

去无人区旅游是什么体验?

中国的无人区有四个

1.西藏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有无人区-羌塘,在这海拔之最,高山之巅,雪峰之上,有着一片让人望而生畏的美丽景色。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密布广阔的冰川。

2.一个沙漠之上的无人区-罗布泊,罗布泊形状奇特“地球之耳”,同时也有一个心“死亡之海”的称呼。亚洲的“魔鬼三角洲”罗布泊发生特别多的离奇事件,没人敢轻易进去。

3.阿尔金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界山最高可达6161米无人敢轻易去征服它。它还拥有天然雷区,称为“魔鬼谷”。

4.第一个互联网连入的无人区可可西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水利资源,但是天气条件恶劣,还有大型凶猛动物,也少有人敢去。

如果真的要去无人区旅游,千万要带好装备,充足的粮食干净的水,急救的药品,以及求救的装备。

去无人区旅游是什么体验?

我曾在哈密戈壁滩无人区呆了一段时期,不过不是旅游,是在茫茫戈壁工作。记得七、八年前,我所在单位承包了一个风电项目。刚去风场,没有施工道路和标识,主要是靠卫星定位找到目的地。搭建了临时活动房后,我们几位同事就开始了日常工作。前期主要是勘探道路、厂址等工作。工作比较简单,没有几天我们就把勘探工作做完了,只有等后续的人员进驻现场,我们才能开始下步工作。由于戈壁滩没有信号,手机只能成为一个电筒使用。有几天的时间,真不知道如何打发无聊的时间。一天同事小张在户外解手,无意之中捡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石头外观圆润光滑,石质通体透明。形似水晶球,同事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戈壁滩,也不知小张捡的石头是什么“宝贝”。但是,都认为小张捡了宝贝。大家内心开始骚动了(包括我),觉得捡石头说不准可能发财。同事们不约而同的开始了捡石头旅程,第一天,大家还是比较谨慎,都是围绕着活动房周围戈壁滩溜达。随着大家捡的石头琳琅满目,同事们捡石头的范围也渐渐扩大了,一天中午吃过午饭,我们几个同事又开始捡石头,渐渐的我们离活动房越来越远,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气渐渐的暗下来了,我赶紧瞅周围的同事,发现四周空旷没有一点生命迹象,我大声的呼唤同事,四周依然静静的,似乎感觉连一个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此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往回活动房。我环顾四周,四周都是茫茫戈壁,根本辨别不出往回走的方向。戈壁滩天气也比较怪,说黑瞬间伸手不见五指。只好用手里惟一的工具手机里的指南针辨别了一下东南西北。就开始往回走。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忽然我被一个软乎乎的东西绊了一下,我用手机一照,发现是一个干尸,尸体身上的衣服一碰就烂。也不知道这个人死了多少天了。由于天黑,也不敢多瞧,感觉自己的心脏都有蹦出来似的。我只有加快步伐,向活动房走去。又不知走了多少路,忽然发现🈶️汽车灯,我赶紧向汽车灯方向奔去,此时,汽车里的师傅也发现了我。原来是我们一起来的师傅,见我们一个人都没回来,就开车出来找我们。车上除了司机,还有一个捡石头的同事已经坐在车上,和我一起出来捡石头的其他3个同事,还没回来,我坐上车之后,又开始寻找其他同事,直到天亮才陆续把其他三位同事找到。回到活动房后,师傅又驱车到哈密报案,关于发现无名尸体的事情。而我们几个捡石头的同事全身都像散了架一样,躺在床上就呼呼大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