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条上总工资近8000,实发到手5200,钱都扣哪去了?

工薪阶层必须要知道的一件事:税前工资和实际到手工资,差距越大,表明工资福利待遇越好。

税前工资8000块钱,实际到手5200块钱,那这中间差的的2800块钱,都被扣去哪里了?

不用担心,这被扣的钱,最后都是加倍的还在了你工资以外的福利里。

实力到手工资,和税前工资的差距,都被扣到哪里去了?

五险一金!

这被扣的钱,其实都是在五险一金里。现在有部分嫌疑好的企业单位,甚至还有五险二金。

五险一金的扣费标准如下:

社保,工资里面扣8%,单位再给你交12%。个人工资里扣的钱,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单位交的钱,进入社会统筹账户。

医保,个人工资里面扣2%,单位再给你交2%的金额。而且,职工医保,每个月社保局还会返还一部分钱到医保卡里面。这个钱,是不能直接提取出来的。可以在药店买药,或者是住院当现金抵扣。

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这三个不需要员工缴纳,费用全部都是单位承担的。

另外,还有公积金,一般企业缴纳公积金,比例都是在5%-12%之间。员工工资里扣一半,单位再给你交一半。这个钱可以用来公积金贷款买房,贷款利率特别的低。如果没有购房需求,可以直接提取出来。

最后一个就是企业年金。只有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才会给员工缴纳企业年金。一般缴费总额,不能超过12%。公司缴纳的金额,至少是员工的两倍。

按照上面的扣费标准,那税前8000块钱的工资,假设工资一直很稳定,那缴费基数就是8000块钱。需要扣除的金额如下:

社保扣8%,金额是640块钱。

医保扣2%,金额是160块钱。

公积金5%-12%,金额是400-960元。

企业年金(按照4% 计算),金额就是320块钱。

把上面所有扣费项目加在一起,就是640+160+960(按照最高标准)+320(按照最高标准)=2080元

所以,税前工资8000块钱,实际到手的只有5200块钱,这中间差的2800块钱,有2080块钱,是扣了五险二金。剩下的700块钱,可能是其它的一些扣费。像请假、迟到、或者是别的罚款之类的。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扣税,其实月薪一万以下的工资,扣税特别的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扣税的金额,不是按照税前收入扣税的。是按照扣除五险一金(或二金)以后,才扣除的。

税前工资8000,扣除其它的福利待遇后,哪怕还有6000块钱,那按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规则,扣税金额为:

(6000-5000)×3%=30块钱

就只有30块钱的税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如果你还有申请附加专项扣除。那这30块钱的税金都免了。在下一年3月份年度汇算的时候,税务局会把这扣税的金额,返还给你的。

为啥一提公务员工资,就只有每个月两三千块钱。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挤破头皮也要进去?因为他们的税前工资特别的高。

公务员、体制内的工作,最大的福利都是在工资以外的地方。

而且,很多的企事业单位,给员工缴纳五险二金,不但按照最高的标准缴纳。而且,还有额外的补助缴纳金额。

像我叔叔家的一个小堂弟,在老家市里当公务员。每个月工资到手三千块钱。但是,每年公积金账户,有五六万块钱。社保,更是按照300%的档次缴纳。

他要是退休以后,退休金至少都是一万起步。如果有个三十年工龄,公积金一直放着不动,累计能达到百万以上。

等退休的时候,别说养老金有多高了。单单是把公积金账户里的钱提出来,都足够他养老了。

税前工资和实际到手工资,有很大的差距,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差距越大,说明你工资以外的福利待遇,就越加的特别优越。

工资条上总工资近8000,实发到手5200,钱都扣哪去了?

工资条上总工资是“税前工资”,中间表格填写了各项扣款,最后一栏标注的是“实发工资”,俗称“税后工资”。

8000-5200=2800元。即扣款2800元。

五险一金扣除比例为:

1、养老保险8%;

2、医疗保险2%;

3、失业保险0.2%;

4、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全部承担,个人缴费0。

5、住房公积金5%—12%。单位和个人同比例承担,全部进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

6、企业年金:4%不超过单位上一年度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8%。

8%+2%+0.2%+12%+4%=26.2%

8000×26.2%=2096元

8000工资扣个人税为:

(8000-5000)×10%-105=195元。全部扣除款项和为:

2096+195=2291元

税前工资与实际工资差额为:

8000-5200=2800元

2800-2291=509元。

这509元怎么扣的,你可以从工资发放表的明细栏中找到扣款原因,比如午餐费、请事假、迟到早退、月度绩效考核奖惩等等。

工资条上总工资近8000,实发到手5200,钱都扣哪去了?

工资条上近8000元,实发到手5200元,扣掉了大概有2800元不到的样子,那么这些钱都扣哪了呢?大概是扣的五险一金,个税等等钱。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金,个人缴纳8%,医保金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12%,工伤险和生育险个人不用交钱,这样算下来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就是23%,如果工资条上总工资接近8000元,那么总共需要缴纳五险一金23%,那么就是1840元。

个税大概需要缴纳多少呢?如果你现在没有申报专项扣除,那么除去扣除的五险一金1840元以后,还有大概6160元,比5000元个税起征点5000元高了有1160元,适用税率是3%,需要缴纳个税大概是34.8元。而如果申报了专项扣除,比如住房租金,赡养费,子女教育扣除等,那么基本上是不需要缴纳个税了。

有些单位还给职工缴纳企业年金,大概每个月个人需要缴纳工资的4%,8000元月工资,每个月就需要缴纳320元钱。

这样算下来,总共五险一金加上个税,加上企业年金,每个月需要缴纳大概2194.8元钱,那么总工资大概是8000元,这样算下来,工资就大概剩下来5800元了。

单位工会会费也是职工需要缴纳的钱,每个月大概是按照基本工资0.5%的比例收取,一般都是按照年度缴纳,那么8000元工资,每个月需要缴纳工会会费是40元,一年下来就需要缴纳480元钱了。

那么你实际发放到手的钱是5200元钱,这样一来,你可能就要对一下帐,看看是否其他地方扣钱了。比如你是否有迟到早退的情况,被扣钱了,或者是缴纳工会会费了,还有是否是出差欠单位的钱了等等。

综上所述,月薪8000元,实际发放到手5200元,大概就是扣除了五险一金,以及个税,还有工会会费,以及是否有迟到早退扣钱等等。

工资条上总工资近8000,实发到手5200,钱都扣哪去了?

现在工资条上税前工资有8000,到手工资5200,差额2800元,除了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外,剩下都是为了劳动者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付出去了。未来如果自己的税前工资不上涨,那么很有可能到手工资会更低一些,因为我们整个的扣费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对于未来的保障也是越来越全,所以会增加不少项目。

截止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劳动者领取的工资只是扣取了五险一金,以及个人所得税(低于5000元,暂时不扣),也就是说扣除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但是在这其中,有些扣除的钱,可是进到了劳动者的个人账户中,未来在看病付费时、买房申请房贷时,以及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还可以拿回来。

五险一金的扣除,都是以税前工资为基础,按照比例计算具体金额,其中:医保:单位缴费比例为10%,个人缴费比例为2%。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为20%,个人缴费率为8%。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2-1和9%,个人不缴。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个人不缴。失业保险:单位缴费率为1%,个人缴费率为0.5%。那么住房公积金方面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分别为7%。

至于个人所得税那是按照级差税率来进行计算的,将税前工资扣除上面的五险一金之后,剩余的金额如果超过5000元,那就必须先暂时缴纳个人所得税,从最低3%到最高45%不等。然后到了年底汇总全年所有收入,再进行个税的汇算清缴,最终算出全年的个税所得额,多退少补,所以每一个劳动者在第2年的3~6月份,都必须要进行一次个税的清算。

但是未来还会增加一些新的扣除项,在我国现在不少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城镇职工的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有效降低看病的报销门槛。举例:可能过去到医院看病拿药,累计一年内1800元以下的部分是不报销的,但是如果有了补充医疗保险就可以报销部分了。现在不少城市,每月从工资中扣除25元到30元左右。

同样如果单位增添福利,可能会给员工缴纳补充公积金和职业年金,这两项也是要从个人的税前工资中扣除一部分钱,但是单位也要出更多的钱,所以我们要把它视为给予劳动者的福利。

现在正在大力建设养老的第3支柱,也就是商业养老保险。如果自己单位参与的话,也要从每月的税前工资中扣除,但是大家也可以视为给予劳动者的退休之后的福利的一种。

这样看来,未来从税前工资中扣除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有些项目是为自己未来打算的,而且对自己的账户名下,所以大家要欢迎扣除。

工资条上总工资近8000,实发到手5200,钱都扣哪去了?

工资条上总工资近8000,实发到手5200,钱都扣哪去了?

8000元,基本是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了。

工资8000,实发5200,其余的哪去了?

大体算一下。

1、扣税。

扣税的门槛是5000元,超过这个数的按比例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具体到本题,那就是(8000-5000)×10%-105=195元。

也就是说,个人所得税扣除195元。

2、扣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

具体到本题,那就是:

养老保险8%x8000=640元;

医疗保险2%x8000=160元;

失业保险0.2%x8000=16元;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部承担不用扣。

住房公积金10%x8000=800元。

以上几项合计1616元。

3、企业年金

一般按工资总额的4%扣。

8000x4%=320元

这样大体计算一下,扣除的费用有:195+1616+320=2131元。

8000-5200=2800,

2800-2131=669元

这669元,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1、缺勤扣发。各单位政策不一,例如有的扣本月全勤奖+缺勤工资,有的只扣缺勤工作,有的按缺勤工资的两倍扣。

2、单位通勤车、工作餐费用。例如通勤车每天两元,工作餐每天三元,这样每天就是五元左右,每月一共一百多元。

3、单位公租房费用。

4、代扣的水电费用。

5、单位统一充值的纯净水、话费等费用。

工资条

工资条

工资条

当然了,前边扣除的金额,其中有不少将来还是自己的,例如五险一金,有些事本来就是自己应当付的,例如工作餐和通勤车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个人所得税那是交给国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交的。

工资条上总工资近8000,实发到手5200,钱都扣哪去了?

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这种现象是相当正常的,那是因为扣除了五险二金的原因,那是因为他们的五险二金的缴费基数远大于工资条上的应发工资的总数。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某位职工的工资条上的应发工资为8641元,但实发工资只有5142元。其中扣除的养老金为1076元,医疗保险为269元,职业年金为538元,住房公积金为1590元,工会费为26元,总共的扣除项合计为3499元。

从些数据可以看出,这名职工的工资条上的应发工资虽然只有8641元,但他的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基数就达到了13450元,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也达到了13250元。就是说这名工作人员除了每月的应发工资外,还会有平均每月4809元左右的其他收入(也许是绩效奖金等),一年就有5.7万元的其他收入。将这些平均月奖金收入加上每月应发工资,就是其每月的五险二金缴费基数。缴费基数高了,扣除的五险二金就高了,所以每月实际到手的工资就低了。

同样的道理,工资条上应发工资是近8000元,如果按26%的缴费比例扣五险二金的话(养老8%,医疗2%,职业年金4%,住房公积金12%),也只会扣除2080元,实发应该会有5900多元。现在只发5200元,说明其实际缴费基数不止8000元,也就是说其缴费基数是大于8000元的。推算一下的话,应当达到了10700元左右,也就是说其上一年度的平均月收入最少应当达到了10700元。按照26%的个人缴费比例计算,应扣除个人五险二金的缴费额2780多元,这样到手就只有5200元左右了。

也就是说,这名职工虽然每月发工资时应发工资只有近8000元,但其平均每月还有2700元左右的其他收入,也就是除了工资外,每年还会有3.24万元的奖金等其他收入。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