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还有必要上吗?以后有没有出路?
读三本就是在浪费钱!
现实中谁如果说这话,估计肯定会被很多人喷。
但现实上呢?大部分读三本的学生,都是混了大学四年。等到毕业的时候,钱花了几十万,可除了化妆打扮、玩游戏、攀比外,啥也没有学会。
我姑姑家的表妹,大学上了一个三本,四年花了将近三十万。等出来的时候,干啥啥不行三本其实就是民办本科,很多省市地区教育改革后,把三本取消了,摇身一变变成了二本。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它民办本科的本质。
我姑姑家的表妹,高中就是半个学渣,最后上了一个民办本科。四年下来,差点把姑姑家读破产。
先说学费吧。
一年一万多的学费,那都是便宜的。表妹的那个民办本科,一年学费一万八。这还只是学费,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住宿费之类的,一年要将近两万三千多块钱。
大学四年下来,光是这些硬性开销,就要将近十万块钱。
你以为需要花钱的地方这就完了?
不!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民办本科不享受教育部补贴,学校要以盈利为主。除了学费贵,住宿费贵以外,其它所有东西都很贵。
像学校食堂,饭菜既难吃又很贵。物价上面,普遍要比外面的市场价要高两到三成。
至于学校的超市,那价格更是贵的没谱。有头脑机智的学生,生意在寝室里面干起了小买卖。从学校外面购进大量零食和烟酒,然后在寝室里卖。据说生意还很好,就是学校不允许,逮到就要被开除。
表妹在大学里,每个月的生活费至少都在三千块钱以上。遇见同学过生日,或者是什么节假日,那花的还要更多。
四年下来,生活费方面表妹花了将近二十万。
钱花了就花了,只要花的值,那就无所谓。最让姑姑生气的是,表妹学会计专业的,毕业以后连两位数加减法都要掰计算器算半天。
让她守一下自家的水果店,一上午少收几百块钱。气的姑姑高血压蹭蹭地往上升。
姑姑就气的大骂,说表妹四年花了几十万,除了化妆打扮啥都不会。早知道上个大学人废了,还不如去读个大专,学个技术。
三本的学生,想要以后有出息,基本上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从三本出来的学生,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半废的状态。想要有点出息,基本上就只有下面的两条路。
1 . 考研
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最好的一个出路就是考研。因为考研究生比考公务员容易多了。
不需要你从大一就天天泡在图书馆,只要你能从大三开始努力,稍微用点心,基本上都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
我读的大学是一个211高校,其中有很多研究生学长学姐,都是从一些很差的本科学校考进来的。
虽然你本科学历不好,但是你考了研究生、考上了博士生,那就完全不同了。你去找工作,除非是一些吹毛求疵的单位企业,不然别人是不会过多关注本科是什么院校。
民办本科的学生,想要以后有出息,想要找一份好的工作,最佳的选择就是去考研。
2 . 考公务员
除了考研以外,考公务员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考公务员的难度,那可比考研究生要难多了。
只要是稍微不错的岗位,那基本上都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十个岗位,报名的人可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
你需要笔试成绩好,也需要面试表现很不错。
很多人都会有阴谋论,说公务员岗位是内定的。或许,以前是有这种情况。但是,现在公务员招聘,都很严格。你没有实力,笔试成绩都不过关,都没有面试的机会。你即使有些关系门路,也基本都是白搭。
除了考研以外,考公务员也是三本学生一个非常好的出路。
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有了一个高学历,你才有去竞争的资格网上经常有些人会说,985/211和一般的本科没啥区别。你工作中用到的知识,都不是你大学里学到的。
是的,说的没错。
基本上大学学的知识,工作中都不会用到。但是,你想过没有,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啊!
我是一个公司的人事,公司需要招聘10个人。现在投简历的有1000个人,我怎么去筛选?
如果一份一份简历看,我要看到明年也看不完。
这怎么处理?很好解决。
把那些不是985/211毕业的简历,直接扔垃圾桶里。然后看还剩下多少。如果剩的不多,那就再看简历。如果剩的还比较多,再把一些学校一般的211大学的简历,再扔了。
你只是一个三本,你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你投的简历,99%以上都是被人直接扔在垃圾桶里。
985/211的简历都看不完,谁有时间看你一个民办本科的。
学历很重要,它是敲门砖。你毕业的学校很差,连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一个好大学,越是好大学,越是省钱。
对于我们普通人家来说,读大学、读一个好大学,是翻身的唯一捷径。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还有必要上吗?以后有没有出路?
一个真实的三本大学生的例子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讲一个真实的例子:亲戚的一个孩子,身体很结实,腿能赶上龙爪手的腰粗了。身体很强壮就是学习差,到了高中后,家长很着急,孩子自己也很着急。各种补习班、大班、小班、一对一都搞遍了,就是没成绩。
最后家长找到我,我就给他测试了一下,基础差的没边了,实在想不出,这孩子一天都是咋学习的。龙爪手也没有把握,姑且死马当活马医吧,中间的辅导过程,也是痛苦不堪。
最后这个孩子考上了三本,其实龙爪手觉得他能考上一本的,最后没能如愿,其中有孩子自己的原因,家长的原因,家长原因比较大(最大的问题,龙爪手提的每一个要求,她都反对),当然也有我的原因,这些原因与题目无关,就不细说了。
孩子考上三本,家长还是很高兴的。上大学后,这孩子也算争气,第一次英语四级考试就考过了,而且是全年级唯一过的两个。后来他对我说:多亏了你逼我,在高中时候就把大学四级单词背了。
现在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去了一家做编程培训的公司,干的还不错,上次还请我吃饭,龙爪手高兴,狠吃了他一顿,算是给他免费辅导的报酬了。
三本有出路吗?说到这里,回到题目的问题上,农村的孩子上三本有没有出路?肯定有的!社会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需要的是各种层次的人才,不同的人才选择不同的企业,不同层次的企业也在选择不同层次的人才。比如,让博士后每天风风雨雨的去送快递,显然是不可能的。三本想要进到高精尖的企业,很困难,但是普通的企业还是有机会的。就业口子的大小,除了与学历有关,还与专业有关,所以要综合考虑。三本也是大学,总比你高中毕业就业渠道要广。
考上了,该不该上三本
考上三本到底要不要上?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每年一万多的学费,按现在的市场水平,不高。要不要上,当然还是要考虑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如果确实付不起学费,想上也没法上了,要不你就是去借钱给孩子上大学,一本的学费恐怕是更贵。
如果经济上问题不大,那要考虑的就是你认为的投资价值了,教育就是投资吗,长线投资。投资能不能就一定有回报,而且是高回报,这个谁也不能给你保证,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就看你自己的远见与魄力了。如果不想让孩子去读三本,是否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也是要不要上三本的一个考量点。很多时候人能选择的机会并不多,那些最好的机会更是稀少,选择当前能选择的最好机会,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还有必要上吗?以后有没有出路?
身处农村,卑微而贫穷的活着,沒有资源,没有捷径。我认为上大学仍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是跨跃阶层的唯一途径,是逆袭命运的最好平台。
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梦想成真,可喜可贺。即使孩子考上三夲也不必纠结,一定要去上。
侄儿上的是三夲,四年大学花十多万,他从家里拿了二三万,学校贷款四五万,剩余的钱是他寒暑假打工挣的。他学习很刻苦,经过他的不懈拚搏,他又考上了公费研究生。毕业后,刚开始他月薪1万,两年后年薪30万,现在婚也结了,妻子也是研究生,房也买了,在大城市过的也挺滋润。
邻家孩子上的也是三夲,由于父亲去世,家庭十分贫寒,前年大学毕业后,他就去了一个小公司上班,一个月6000元,他做兼职一个月又挣了2千多,工资是不高,可农村种20亩地,风调雨顺收成好的话,除去投资,一年也不过收入五六千元,要是把农民做的工也算成钱,那赔的可多了。年景不好的话,连投进地里的钱都搭进去了,农民靠天吃饭,难!今年这孩子的工资也涨了,月薪15000,上天不负有志者,天道酬勤。
农村孩子不上三夲,放弃学业,摆在面前的路就是打工和结婚。一天十二个小时,辛辛苦苦熬一个月,挣那3000的块,交交房租,吃吃花花所剩无几。成了家,要了孩,小小年纪,负重前行终年漂泊在外,被迫谋生。
三夲也是大学,上了大学你的眼界,见识,思维都会改变,你所认识的人也不一样,你的人生有无限个可能,只要你有梦想,有追求,脚踏实地奋斗不息,拚搏不止,三夲也阻挡不了你才华的展现。演讲天才刘媛媛不也是农村女孩,她上的不也是三本,可她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圆了北大梦,考上了北大研究生。
苍天不负有心人,破釜沉舟,背水一站,三夲的你定能鲤鱼跃农门,从容淡定的生活。.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还有必要上吗?以后有没有出路?
现在农村考大学比以前容易了很多,因为现在是高等教育普及的时时代,只要是有成绩就能够有上大学的机会,当然都是自费性的大学。现在大学的费用比较高,一般每年都要1万多元的费用,对于农民家庭而言,如果一个家庭有个大学生,还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压力负担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省吃俭用,拼死劳命的赚钱,供孩子上学,可以说大学是目前农村孩子的一个出路的捷径。记得过去大学招生的人员相对比较少,那时候农村考大学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每年招生的大学生是非常的少。百万的大学生像过独木桥一样考大学,那时候考上大学毕业后都是分配的,可以说成为了一个农村孩子的唯一的出路。一张金榜题名,改变了一生的未来,直接要走出了贫穷落后的农村,甚至被农村形容为山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但那时候上大学是没有多少费用的,而且在学校里会发一定的生活费。在过去大学分为本科、专科以及高中中专,对于大学没有分出三六九等,不是从成绩就能看出来的,只要够什么分数线刘上什么大学。但现在考大学分出了一本、二本、三本、专科以及高中中专等等,直接把学生给分数线分出了三六九等,当然也把大学分成了三六九等。其实最终大学毕业以后,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待遇,只要自己有本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对于农村孩子考了三本,一年学习的费用才1万多,还是要鼓励孩子去上大学,毕竟大学能够让孩子的知识面更宽广,甚至能够学到一定的技术。尽管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通过后天的努力,也会照样有一个好的前程。因为上大学是作为未来就业的一个平台,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和扩展知识面。就是说上了三奔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机会就越多。当然,不是说不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就没有出路,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一些技术,照样有一定的出路,只是出路的机会相比较大学生少了一些,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来说也少了一些。对于出路是靠自己闯出来的,也是自己拼出来的,并不是上大学就有了出路了。现在是农村孩子上大学的已经毕业了有很多,而且好多农村毕业大学生也没有很好的出路,还是回到农村家里种地。总之,“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农村孩子考了三本,一年的大学学习费用要1万多元,从本人的角度来讲,支持上大学的。毕竟现在我国对贫困大学生上学有很多的优惠政策,能上大学的尽量上大学。尽管所考的分数线不是太高,所上的大学不是太好,毕竟上大学学习的知识面更广一些,而且专业技术更强一些,毕业以后的就业机会就更多一些。当然不是说不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就没有出路,路在自己脚下,各人的路各人自己走。农村好多孩子没有上过大学,但自己依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主要是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创造出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还有必要上吗?以后有没有出路?
不管大家承认或者认识与否,高考是大多数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及家庭命运的最简便,最容易出人头地的方式。
现在正值高考填报志愿的时期,在此我强烈建议大家农村的孩子,只要是能够考上本科学校,哪怕是不是特别好的三本,也要尽可能的让他们去上学。对此,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大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失去上学机会,国家给予足够的帮扶。
第二,农村的三本大学生未来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可能,可以继续硕士博士深造。
第三,现实中太多的例子证明农村学子考上大学,知识改变命运是最简单的方式。
或许在几十年以前,有很多农村的寒门学子因为没有钱而失去进入大学求学的机会,在我的身边就有好几位这样的机会。但是,最近这些年类似的顾虑可以通通打消了,因为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农村贫困学子,因为没有钱交学费或者生活而失学。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在乎读大学的那些年,班里的很多贫困同学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方式,可以以及助不跟家人要一分钱的情况下完成自己四年的大学学业,并且在工作后不久偿还国家的无息贷款。所以从现实操作性来看,贫困学子不用担心没钱上学这样的尴尬和无奈。
我个人知道这些年关于农村孩子读书无用论的声音一直都有出现,但是事实证明它们并不正确。我个人就是从河南省走出的农村高考生,所经历着全国最严酷的高考筛选和升学压力,所以非常清楚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而言,考上三本有多么的困难,并且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周边有很多例子,农村的学子考上三本奋发图强,然后经过自己在大学几年的努力和拼搏后,通过考验或者是其他方式到更高层次的学府接受学习,甚至成为大学教授,出国留学都不在话下,并且最终改变了自己及家中几代人的生活命运和生存状态。
做一名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虽然算不上名校毕业,但是也算是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否则的话,我也会是富士康流水线或者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普通青年农民工。而不是像现在通过自己的学历和知识,在大城市立足并且改变家人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水平。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是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以及有足够的资格来回答,并为大家提供我个人的建议,首先我强烈建议大家农村的孩子,即便是考上三本,只要愿意学,只要有志气,哪怕一年花费要一万多块钱,还是要坚持让孩子继续求学。毕竟相较于外出务工或者是其他农业生产生产活动而言,让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乃至整个家庭今后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机会。寒门已经很难再出贵子,而且在社会上,很多方面都是充实着各种的不平等,而相较而言,高考以及基础教育是缩小这种差距以及改变这种现状的最直接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所以我再次奉劝各位农民朋友,如果家里的孩子有志向,继续学习,考上大学就一定要支持他们完成学业或者再进一步。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还有必要上吗?以后有没有出路?
考上三本上与不上主要看孩子的平时表现,看孩子的志向,有没有上进心。
我是农民,但常年干三班倒,特别上大夜班非带苦。我儿子就是考上三本,我总想改变儿子的命运,因我太累太苦,不想让儿子也跟我一样,所以我支持他上大学,他考上了三本学校,是济南章丘(杏坛学院),儿子假期我领他在我但位干活,让他休验上班的苦,也为了充学费。儿子非常懂事,下了苦工,考上公务员,当年在他同时毕业的当中,就考上了2位公务员,(200)多人报考,现在上了3年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