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镇银行如果最后无法兑付储户存款,储户损失谁负责?
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河南村镇银行,线上存钱的客户,最后能否拿回本金,取决于官方对线上存钱的定义。
如果最后官方定义为“存款”,那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只要是五十万以内的金额,都是如额赔偿。
如果最后官方定义为“非法集资”,那想要把本金全部拿回来,就真的太难了。
官方定义为“存款”,就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国《存款保险条例》里明确的规定:如果商业银行倒闭破产,那50万以内的金额,都是如额赔偿。
超过50万的部分,要等银行清算以后,如果还有多余的资金,再进行赔偿。
上一个倒闭的银行是包商银行,据说是个人500万以内的金额,机构5000万以内,都是如额赔偿的。
在这几家村镇银行,线上渠道存钱的,大多都是普通人。金额都不是很大,基本上都在50万以内。
如果官方把线上存钱定义为“存款”,那基本上90%以上的客户,都能拿回自己全部的本金。
如果被定义为“非法集资”,那情况就有些不妙了“非法集资”的意思,就是“揽储行为”违法,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般非法集资的处理结果就是:冻结财产,进行清算,然后有多余的资金,再赔偿给客户。
这次涉案的金额,高达几百个亿。非法集资的主体,河南新财富公司,即使被冻结查封,估计也很难凑出几个亿的资金来。
没钱,也就没办法赔偿客户的损失。
对于非法集资,国家是不可能代为补偿的,否则就是助纣为虐。但是,这次的事情涉及银行,情况又有些不同。
所以,如果最后被定义为“非法集资”,国家到底会不会代为赔偿,具体的情况就不清楚了,只能等官方的通告。
从种种迹象表明,通过线上渠道存的钱,大概率最后会被定义为“非法集资”许昌市公安局,之前已经出了一份正式的官方通告:
线上存钱取款难,是村镇银行的控股公司,新财富公司,利用银行的平台,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并且对于主要责任人吕某,已经立案调查。
其实,这份通告已经是在暗示:线上存钱,属于非法集资。
另外,几家村镇银行,已经开始进行线上存钱客户信息登记。这其实也在暗示,线上存钱为非法集资。
因为,如果是存款,那银行都有客户的详细信息,根本就不需要再登记啥。但是现在要登记,就在表明银行不清楚具体的情况,那就是银行被利用,线上存钱为非法集资。
只不过,让很多客户不满意的是。银行既然不知道储户的信息,为啥就能精准赋予红码呢?
所以,对于村镇银行要求的信息登记,很多客户都是观望的态度。生怕登记了以后,就会“被非法集资”,不利于以后追回全部的钱。
底层民众能有一点存款不容易有很多人会说,这事储户也有责任,如果不贪高利息,也就不会出现取不回来钱的情况。
其实,这话就说错了。
线上渠道存钱的储户,没任何错。他们不是去投资啥p2p公司,他们是看见有银行的名义,这才放心把钱存进去的。
底层民众能有一点钱很不容易,可能就是一辈子的血汗钱、养老钱。希望这件事情,最后也能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
河南村镇银行如果最后无法兑付储户存款,储户损失谁负责?
人们把自己的血汗钱存进银行,是对国家的信任,是对银行的信任。银行内部出现问题与储户无关。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能让储户利益受损,这应该是最起码的底线。如果银行都不能让人放心,那么以后还有什么可以信任?
河南村镇银行如果最后无法兑付储户存款,储户损失谁负责?
如果最终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储户的结局可能将非常悲惨。
河南村镇银行一事被曝光至今已经超过了两个月,储户们的钱依然没有拿到且几乎还看不到取现的可能。虽然许昌警方已经发布了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但从通报反映出来的信息来看这事并不乐观,为何真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通报是怎么说的。
通报中确认河南新财富集团涉嫌利用村镇银行实施了重大刑事犯罪。
这与此前网上流传的新财富集团只是借着村镇银行的名义非法集资、储户的钱并未真正存到银行里去不谋而合。预计新财富集团违反的罪名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诈骗中的一个或几个。
确立犯罪事实是好事,恶人终将接受法律的惩处,但储户们的处境就显得非常尴尬了,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并不是村镇银行“储户”。所谓储户指的是将货币存入指定银行的存款人,换言之,前提条件是存了钱。
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极有可能是通过虚构业务、建立虚假网站、伪造电子存款单据等让存钱者们误以为自己购买的是村镇银行发行的存款类产品。实际上存款者们的资金并未进入村镇银行的专用定存账户中而是被转移至了新财富集团的银行账户里。
再说得直白一点,受害人的钱款没有买入任何存款类产品,他们在受骗的情况下“自愿”将资金转给了犯罪嫌疑人。
因此,现在的问题并非村镇银行能否兑付储户存款而是根本没有和储户们形成存款合同,也就是没有义务兑付资金了。
什么意思呢?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张三原本打算去百货商店买手机,路上遇到一个骗子,骗子号称自己是百货商店的员工,正好带着店里正在出售的手机。张三信以为真花钱买下了这部假手机,回家一看原来是翻新机,他只能向骗子要回购机款,不可能要求百货商店还钱。张三和百货商店根本没有形成买卖合同。
张三的例子和村镇银行无法正常取现的事件类似。
我们平时一直说的存款保险制度,就是哪怕银行破产倒闭了,50万元以内的存款本金和利息也能先行获得存款保险基金的全额赔付,这项制度的前提条件同样是储户购买了存款类产品、已经把钱存到了破产的那家银行里。
很遗憾,受害者们现在的情况可能是纯粹的受骗者,他们没有和银行形成合同义务关系,事情变成了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之间的赃款返还问题。
新财富集团的部分资金、财产已经被司法机关冻结,这些钱能够用来返还给受害人人,不过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总额远比所有储户们的“存款”要少。至于剩下的钱去了哪里呢?
一是被犯罪嫌疑人挥霍掉了,二是投资失败亏损掉了,三是转移至国外了,这三条途径都很难追回,所以我对储户们拿回全部存款持悲观态度。
和前些年频发的P2P暴雷事件很像,投资者虽然赢了官司、法院确定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但P2P公司没钱了,根本无法执行。
对于储户们来说,最好的结局是政府兜底,也就是犯罪嫌疑人兑付不出的欠款由当地政府联合涉事银行以及“无辜”的银行们一起承担了,用国库的钱弥补受害人们的本金损失。
只是这种非常规兑付方式能否实现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毕竟这么做的本质是全社会分摊损失,国有企业的利润也好、政府的财税收入也罢均属于全国人民所有,款项赔付给了储户意味着原本能够做其它造福全社会事情的资金不够了,所以有关部门要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得失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而决定不一定能遂所受害者们的愿。
对于储户来说要尽量让自己和相关机构联系起来,让他们承担损失。
比如,钱虽然没有存入村镇银行但骗子是打着村镇银行的名义并且伪造出了一整套同样的流程才让储户们受骗的。
民法上有表见代理的概念,储户们可以主张成立表见代理,法院如果认可则村镇银行得兑付存款,而他们的损失由犯罪者赔偿。
又比如不少储户是通过第三方金融APP购买的村镇银行存款,这些第三方平台没有尽到审核存款来源真实性的义务,它们是否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呢?我觉得是需要的,应该按照比例承担一定的赔付责任。同样,他们的损失向犯罪者追偿。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河南村镇银行如果最后无法兑付储户存款,储户损失谁负责?
鲁迅曾说过,有时候百姓用汗血求来的金钱,也就够虎狼的一舐。目前安徽河南多家村镇银行拒绝兑付储户的网上存款、电子存款的这一事件,已经超过2个月了。这已经是极其恶劣的金融事件了,动摇的是整个银行业的信誉核心。如果未来不能妥善解决,假如让储户产生了实质损失,那么有可能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我们的银行业所有的银行。
其实截止到目前为止,监管部门对于这一事件没有一个定性。现在对于储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性。也就是说目前公安机关侦办的刑事案件中,到底储户是变成了非法集资的受害人,还是储户仅仅是案件的相关人?这个定性不是由公安机关来定的,而是好的监管部门来定性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等待储户的账户做完真实性甄别,判定与犯罪团伙没有任何关联,那么存款就可以进行兑付和转账。如果变成了前者,那么最终刑事案件损失的承担者就变成了这些特定的储户,而那些村镇银行及其农商行,反而不会受到一点点损失,他们将储户向公安机关一推,再也不用负责任了。
为何说假如未来有储户买单?长远来看,受损伤的将是我国整体的银行业?我们可以想想,现在全国有近2000家村镇银行,他们的规模都不大,他们的内部管理可能都不太严格。假如有了这个事件作为先例,首先哪还会有客户去村镇银行存款呢?因为未来发生任何犯罪事件,都可以让储户来买单呀。
然后再往后蔓延,那些小的城商行农商行,其实也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因为他们也是得不到存款了。现在存款利率已经被管制,这些小银行也无法以更高的利率吸引住储户。在同等的存款条件下,储户自然会选择将存款放入安全系数更高的,管理更严谨的,网点遍布全国的全国性大银行。也就是6大行,甚至可能连邮储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都会排在后面,首选4大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银行业最终可能又回到了30多年前4家银行占据天下的局面。那么那些村镇银行和小银行没有新增存款,他们也就没有了持续盈利的能力了。未来一家家都得关门。而且因为有着前车之鉴,储户到银行存款都极其小心,可能要拍照录音乃至是反复进行确认,银行的工作效率也大为降低。
其实从现有的情况来分析,这些银行很难否定储户存款的合法性,因为不论是网上客户还是电子银行客户,他们都是将钱通过银行提供的APP、微信公众号通道、以及第三方合作通道存入的,而且相关的机构都已经给出了说明。这一切有着正式的银行协议以及正式人员证明的,所以只能说犯罪团伙,将这部分存入银行的定向资金,使用非法手段挪出银行体系,私自使用,在此情况下刑事案件的受害者,肯定应该是银行而不是出储户。此时对于广大储户来说,坚决不要考虑最终无法兑付存款的情况,而是要努力的不断推动事件早点定性,拿回自己的存款。
河南村镇银行如果最后无法兑付储户存款,储户损失谁负责?
但愿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最后无法对付储户的存款,这就等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其恶劣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银行信用体系的崩塌由此开始,因为建国以来,还没有这样多的银行,这样大的数额无法对付!以后小银行生存就更加艰难,进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出来负责的应该是第三方平台,人们处于对百度对360这样的大品牌信赖,才存的钱,除河南人外,有几个知道禹州新民生村镇等银行的,百度度小满金融好比超市,村镇银行好比生产厂家,买了假冒伪劣商品,超市要负全责,至于超市和银行之间的如何处理,和顾客有何关系呢?这是考验度小满360这样大品牌的责任和担当的关键一步,做得好,生;做得不好,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做好了会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做不好就会遭到社会的抛弃,出现企业“社死”。
河南村镇银行如果最后无法兑付储户存款,储户损失谁负责?
正常情况下,一个名字下不超过50万肯定是能保本赔付,只是过程极端煎熬人,只怕有人熬不住了。但是,如果当初有人办的不是正规存款,那就麻烦了,估计金额越大的可能性越大。毕竟人家一帮人下套下了十多年,这个套肯定是不小。
可怜的老百姓,能咋?就是枪毙了几个人,老百姓又能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