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不存钱的人,最后都过得好吗?
不存钱,每个月赚多少就花多少。看似过的很洒脱,可一旦遇见突发的状况,就只能束手无措,坐以待毙了。
姑姑家的表妹,和我在同一个城市里工作。她和她老公,两口子因为没有小孩,就属于那种赚多少花多少的人。
每个月两口子工资加起来一两万,还5000的房贷,剩下不管有多少,必须要花完。
我每次让她存钱,都会被她鄙视一番。用她的话说,挣钱就是来享受的。存钱,不符合她过日子的准则。
去年不是突然爆发疫情么,很多地方都是停工停产。我上班的城市,还封城了几个月。所有人,都是待在家里,哪里也不能去。
不能上班,就没有工资。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啊,那就要花钱。
这小两口就慌了,平日里根本就没存钱的意识。这一下子,就没了收入。生活开销怎么办?房贷怎么办?
最后表妹没办法,两口子也不好问家里人开口要钱。最后把电话打到我这里,很不好意思的向我借钱。
那时候我就非常的庆幸,像我是一个人上班养一家的。如果身上没存款,房贷换不上不说,一家人都要喝西北风。
从疫情的事情上,我就更加认定:一定要存钱。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类似的意外状况。没有存款,你是一点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单位一个小美女,没有存款的习惯,把工作都给弄丢了因为我是在银行上班,每年六月份都要进行员工审查。
查政治,查经济。
然后单位里一个小美女,五张信用卡,欠了将近10万块钱。而且有两张信用卡,有预期。
区局直接下通知,勒令她主动辞职。
我们就问她,怎么会信用卡逾期的?怎么会欠这么多的钱?
她就哭哭啼啼的说,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把钱给用了。然后一直都是几张信用卡,来回得刷,拆东墙补西墙。
没想到今年工资收入降了很多,信用卡额度也被降低了,她有两张信用卡就逾期了。
像这种事情,属于原则性问题,谁去给她求情都没用。她只能辞职,算是自作自受吧。
当你有一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都没有钱好使存钱有多重要,可能你年轻的时候感觉不到。当你年老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那时候才是真正见人心的事情。
你会发现,啥儿子、女儿,什么都没有钱好使。
你卧床不起,孩子是否足够孝顺,是否可以伺候你起居饮食?
你卧床不起,孩子是否足够孝顺,是否可以一把屎一把尿的伺候你清洗身体?
作为父母的,面对幼小的孩子,我们可以不嫌弃他。无怨无悔的伺候他,再脏再累,也不会有怨言。
可是当你老了的时候,你确定自己的孩子也能这样对待你吗?
所以,你老了的时候,必须要手里有钱。只要你有钱,哪怕孩子不怎么孝顺,你也不必看他们的脸色。
你有钱,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你有钱,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不必实凡事都去看孩子的意见,看他们的脸色。
不存钱,不一定代表你不幸福。但是你存钱,以后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能有一个生存下去的底气。
一定要存钱!每个人都要去存钱!手里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长年不存钱的人,最后都过得好吗?
二十年前我在哈尔滨生活时,认识一个叫李娜的东北女人。那时她27、8的样子,住在我家楼上。李娜身材高挑,腰肢纤细,姿色偏上,加上爱打扮,穿着时髦,看起来颇有几分风姿绰约之风韵。他丈夫是一家国企的出纳,偏胖,个子不到一米七,但在同样身高的李娜衬托下,就显得很武大郎,再性格憨厚、话很少,总之两人看起来很不搭。两人也没有孩子。
不过李娜没工作,初中毕业,老家又是小县城的,我想可能正因为此李娜才会嫁给他吧。
我怀孕、生子在家之时,无所事事的李娜经常来我家串门,慢慢开始对她有点了解。
她对穿衣打扮尤为讲究,虽然不上班,但穿金带银,各种名牌包包、首饰、化妆品经常换着用,万元的貂皮大衣我看就有两件。我奇怪她的钱从何而来,她说都是老公挣的,老公挣得还可以,工资全上交,再加上结婚时男方家给的五万彩礼,父母都私下给她了。
看她活得那么潇洒,我就问她干嘛不存点钱,以后有了孩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我就是月光族!”“钱不是省出来的,越花越有!”“女人会花钱,男人才有挣钱的动力!”“我老公那点死工资有什么好攒的,先花痛快了再说!”
看她信心满满、振振有词的样子,我也不好多说,毕竟各有各的活法。说多了还显得我是个不会享受只会存钱过日子的小家子气女人。
后来我考研来到北京工作就与她失去了联系。
就这么过了七八年,有天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到北京来打工了。
我连忙问她有没有安顿下来,她说早安顿好了。目前住在男朋友家。
我这才知道,她通过QQ聊天,认识了北京这个离异的男人,这个男人是做旅游的,反正有房有车,谈吐又幽默。她于是义无反顾地与东北那个武大郎离婚了。
她打电话给我,说就是想互相通个气,以后有事能互相照应点。不过我听她眉飞色舞的语气,感觉更像炫耀,她一个小县城的女孩,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到了众人仰慕的北京。
但之后我们并没有多少联系,毕竟不是一个频道上的人。
后来有了微信,慢慢对她的了解又多了几分。在朋友圈里总能看见她的各种秀,买了新包包、新化妆品、各地自驾游,各种美食。看样子日子过得很爽。
偶尔微信里也聊聊天,问问她的现状,说是上班了,在一家酒店做领班,一个月能挣七八千。
我那杞人忧天的毛病又犯了,说你也35、6了吧,趁现在能挣钱,也攒点,然后抓紧时间要个孩子。
人家不以为然。说暂时不想要孩子,现在就是享受人生。反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养家是男人的事。
看人家活得那么洒脱那么自我,我再次觉得我这个女人白活一场。好在除了刷到她的朋友圈外,平时生活几乎没有交集。
去年十月份,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支支吾吾地说想问我借5000元钱。
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最近总是莫名头晕,严重的一次是在家从沙发上突然起身,就直接晕倒了,到医院检查,花了好几千,也没检查出原因。这次准备到协和去做个全面检查。
我奇怪她来北京也不少年头了,自己和男友都挣得不少,快五十岁的人了,怎么5000元都拿不出来?
李娜叹了口气,说自己和男朋友都一直奉行月光族理论,觉得只要有房子住,有班可上,就不需要攒钱,基本是有多少花多少。男朋友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旅游就干不成了,她所在的酒店也没什么生意,早就不干了,也就是说两人一下都失去了收入来源。她反复感叹,真的没想到那么火热的旅游业会突然垮掉,也没想到一向健健康康的她会生病,还是找不出病因的病。之前几次去医院的钱都是男友出的,大概花了8000多元。而现在男朋友说真的拿不出钱来,何况这个疫情短期内也不像能结束的样子。
最后李娜的声音有些哽咽,贫贱夫妻百事哀,说自己和男友的感情也差不多都头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听她絮絮叨叨,心中不忍,连忙给她转了5000元过去。
但内心却翻江倒海,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当自己有挣钱能力的时候,为什么就不存点,少买几个包包,少吃几顿大餐,少穿几件名牌,就做不到吗?
经常听到那些纵情行乐之人的口头禅:“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真的说不清,所以要珍惜眼前”,可是这些人把珍惜眼前当作及时行乐,却从不认真地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意外和风险做丁点儿打算,一旦风险来临就只能坐以待毙、怨天尤人。
一个想不到人生风险、不为将来打算的人,是注定走不远、走不稳的。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和风险并行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最后再和大家交代一下李娜,去年年末,她发微信给我,说拿着我借给她的5000元直接回东北老家了,说等疫情过去了,自己养好了身体,她还会来北京打工的,让我放心,她不仅会还我的钱,而且也一定会未来打算养成存钱的习惯。
我知道她这个现状,没学历、没文化、没子女、没本钱,又徐娘半老,要想从头开始该是多么艰难,但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我依然要祝福她,祝她晚年一切安好!
长年不存钱的人,最后都过得好吗?
在商品时代,没钱生不如死吧?毕竟想要啥,都得花钱买。没钱就会买不到,买不到就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痛苦,不是吗?
长年不存钱的人,就等于是月光族了。月光族就是赚多少花多少的一类人。别看当时花得爽,看着挺潇洒的,其实是因为赚钱不多。
赚到的钱仅够自己日常开支,以致于这个月发下来的工资,花到下个月要领工资之前就没有剩余了。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长年累月存不下钱来,稍有风吹草动,家里出点变故,需要大把花钱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了。
所以长年不存钱的人,最后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
如果是年轻男人,他会娶不到老婆,将会长期打光棍。试想没有票子,车子、房子从哪里来?没有车子、房子,女子从哪里来?石头里蹦出来吗?
如果是年轻女人,遇到困难,自己没钱解决,只能找个男人给自己兜底了。这样的女人在婚姻家庭里,属于寄生虫的从属地位,想独立自主,不存在的。
如果是老年人,就会老无所依,看子女脸色生活了。子女孝顺还好过点,子女不闻不问,凄凄惨惨了却残生了。
长年不存钱的人,最后都过得好吗?
过得当然好了,不存钱,手上宽裕、花钱大方,就可以每天都活得很精致很精彩啊。
我的同学小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别说存钱了,她一直在提前消费,真的是挣一万、敢花出去两万那伙的。因为她的提前消费,每个月一发了工资,她就要各种计算看看如何来还信用卡、花呗才划算,因为消费得太多,她每个月都还不完当月的额度。反正是要用最低的借款利率,营造她最高端的生活。
还记得,她有次去黄山旅行,为了看日出,她住得黄山上面的酒店是1180元一晚的标间,而在黄山脚下,住得酒店也是1680元一晚的。我去黄山时,在山上住得的260元一位的床位。后来,有个春节,我去黄山体验民宿,因为春节期间,酒店和客栈、民宿都大涨价,我住得1280元一晚的箱居民宿,给我心疼够呛。我就发了一个朋友圈感慨不能春节出门游玩,住宿太贵了,还被她给笑话了,说我挣钱比她多,却对自己那么抠,说她住得酒店当时淡季都要1680元,还说如何如何好,一番大谈阔谈,给我贬的一文不值。
虽然我的收入比她高不少,但我的生活水平真的比她差了好多。穿得没有她好,吃得没有她好,玩得更没有她好。因为我要顾家,还要存钱啊。没办法把工资完全消费掉。并且,我也不认可超前消费的方式。
当然,如果没有遭遇疫情,外贸行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她可以一直这样潇洒地生活下去的,可是,疫情当前,且持续了这么久,她所在公司业务缩水严重,没有了提成和奖金,也就只能领基本工资了,她又没有存款,还有几张信用卡等着她还,又怎么可能潇洒的起来、过得好呢!
长年不存钱的人,最后都过得好吗?
这样的人肯定很自私,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别人有困难时我能帮一把。所以最后没有钱没有朋友,过得能好吗?
长年不存钱的人,最后都过得好吗?
最后,是指什么?常年不存钱,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人,是存不下钱的;有的人,是不想存钱的。有的人,收入不高,每个月所剩无几,不得不“月光”;也有的人,可以存钱,是有能力存钱的,但是不想存钱;吃光、玩光、花光。
对每个人来说,虽然说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消费用钱,还是大致可以分几类:非花不可的钱;可花可不花的钱;也有不应该花的钱。柴米油盐、水电煤气,衣食住行;上学受教育,看病就医;这叫非花不可的钱。赌博等等,这叫不应该花的钱。
每个人的消费观,相差不少;有的人认为:坐公交、地铁,安全、正点,很好。有的人认为:开车、开好车,是享受,哪怕是堵车。有的人认为,抽烟、喝酒,是乐趣;有的人认为,抽烟、喝酒对健康有害。有人喜欢喝咖啡,有人喜欢吃大蒜。
有结余的情况下,适当存钱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