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1000万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吗?
我们不妨可以换个角度考虑,有多少人一辈子能赚到1000万的?
普通工薪阶层,矜矜业业半生,莫说1000万,就是500万都是可望不可及。
做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这么毫不夸张的给你说:你把这钱存在银行里面,每天就可以在家数钱躺赢了。光是产生的利息,都能让你衣食无忧。
1000万是一笔多大的钱?很多人对钱都没有概念,经常看到新闻说,某某上市公司老总,身价过亿。很多人被这些新闻文章洗脑,见得多了,心就大了,慢慢的都不把百万、千万存款放在眼里。
殊不知,那些身家过亿的富豪,可能银行里连500万都拿不出来。
那些住在一线大城市里的人,也不可能就真的把住的房子卖了。房子价值千万,只是有价无市,其实都是虚的。
拥有1000万,在我国绝对是非常有钱的那一批人了。
如果把这1000万,换成全部都是100面额的人民币,一张重1.15克,总重量就是115千克。普通的一个成年人,你绝对是扛不动的。
如果一秒钟数一张,一天也只能数86400张,也才864万。你需要不吃不喝,数一天多的时间,才能数的完。
1000万存在银行,每年能有多少的利息收入?我们只看那些保本保息的存款。
1 . 定期
把1000万存定期一年,利率可以达到2.25%。
一年的利息收入就是:
225×1000=22.5万
存定期两年,去小银行,利率可以达到3.0%,满期的利息就是:
300×2×1000=60万
平均到每一年的利息,就是30万。
存定期三年,如果去农商行里面,利率可以达到3.85%,满期的利息就是:
385×3×1000=115.5万
平均到每一年的利息,就是38.5万
即使你是非常保守的人,就只是去国有银行存个定期,一年也有22.5万的利息。
年收入22.5万,平均到每个月的利息就有18750元,这已经秒杀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工薪阶层了。
足够让你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里,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
2 . 国债
现在三年期的国债,利率是3.4%。五年期的国债,利率是3.57%。而且利息,还是每年都可以取出来的。
把1000万购买三年期国债,每年的利息是:
340×1000=34万
平均到每个月就是28333元。
把1000万购买五年期国债,每年的利息就是:
357×1000=35.7万
平均到每个月的利息收入,就是29750元。
把1000万购买国债,每个月接近3万的收入,已经是达到我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了。
足够让你在任何城市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3 . 大额存单
如果把1000万购买大额存单,那至少可以把利率协商到5.0%以上。
1000万的本金,平均到每年的利息收入就是:
500×1000=50万
按照这个水平,二十万不到的时间,本金就可以翻倍。
只要没有不良习惯、也不败家,莫说一个人,就是一家三口,也足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如果拥有1000万后,就不再有任何的收入,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愿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想赚到1000万,还没有去买彩票现实一些。
即使你是月薪过万的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一年也才只能存12万,要存够1000万,需要80多年的时间。
如果你一个月只能存5000,一年才存6万。想存够1000万,那就需要166年的时间。你需要从清朝末年,就要开始努力工作存钱了。
如果你一个月只能存3000,那一年也才3.6万。存够1000万,就需要277年的时间。
如果一个月只能存下来1000,一年就1.2万。那存够1000万,就需要833年的时间。你要从南宋时期,就要努力工作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月攒不下来3万块钱的人,想拥有1000万,这辈子都没啥希望了。
而一个月能攒下来3万的人,一个月收入至少也要过5万。这样高水平的收入,足以秒杀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
拥有1000万,只要你不败家,保证你余生衣食无忧、荣华富贵,绝对没有问题。
如果有1000万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吗?
如果你真有这个钱,你会发现,这是一笔大钱。我家就真有,所以我来说说。
我家就是工薪族,知识分子,父亲年轻时就发挥专业优势兼职,做了四十年,本身是高工正高级,工资也还行。我家平时很节约,能把一分钱掰两半花那样节省。现在父母66岁,手里1000万现金。不投资股票,买房又错过了机会,所以就放银行。大额存单,4左右利息,每年利息30多万吧。我爸妈退休工资一年差不多20万,我爸退休工资高。我家就是北京人,一年父母支出也就80000吧,可能还不到。我也有房有车,一样爱存钱,我39,现金300万。我父母保持健康,每年能新增现金40万左右。到十年后,我父母手里就是1400万以上。我手里基本上600万。这样我家现金2000万。每年利息80万。
当你真有一笔大钱时,你会发现,只要你不赌博,吸毒,你正常人生活连利息都花不完。我自己家每年利息80000,基本覆盖家庭开支,每年收入积累大约40万,到我50岁时,最保守600万以上,甚至800万也有可能。
我的经历就是这样,好好攒钱,好好赚钱。
如果有1000万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吗?
答案:如果要求不高的话,或许可以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原因:
第一,如果把这1000万存到银行,那你每年的利息可能大概有百分之2-3%左右,当然有的利息可能更高,也就是一年下来大概有几十万的利息,或是能够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
第二,如果把这些钱拿去投资的话,有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收益,但是有的投资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这里不做具体的讨论。
第三,当然这么大的资金如果只是存银行吃利息,实际上本金没有什么增长,本金的购买力可能会下降,每年拿到的几十万的利息的实际购买力可能也会降低,生活水平也可能会不断降低,所以更可能要拿一部分资金做一些理财或者投资方面的操作。
第四,如果是投资理财,可能要做一些风险很低的投资理财,能够跑赢基本的通货膨胀的水平,或许风险就比较低一点。
第五,或许可以把一小部分的资金投资在真正好的房产,当然房产可能需要选择真正好的投资标的,最关键的可能还是要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品种,另外可能也需要做一个长线的投资,好的房产或许有可能比较容易跑赢通货膨胀的水平。
总之,上面只是个人的看法,仅供讨论,不能作为具体的投资的建议,本人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切记!
大家可以留言或讨论,我会尽量回复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会给大家带来更多财经的独特的解读,谢谢大家!
如果有1000万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吗?
当然不够。
1、
首先,信誓旦旦的通过拆解年利息,说什么"一年只靠四五十万利息过一辈子中产生活"的答案,都是耍流氓,抖机灵,对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一点完全无视。
大多数人都在用现有物质生活的价值水准衡量这1000万的价值,并且自动假设"未来永远不会变化",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这就叫群体性短视。
如果现在时光倒流到1980年,人均年收入762元,你去大街上问一个人,如果给你10万元,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你愿意吗?大多数人会说愿意,因为在他当时的认知里,10万元是一笔自己这辈子都可能攒不下的巨款,存到银行,年利率3.96%,一年利息3960元,等于每个月330元生活费,够花吗?当然够。每个月100元生活费养一家三口都没有问题。每个月330元?够他潇潇洒洒过一年了。
这才40年,人均收入翻了将近100倍,10万够花一辈子吗?够花个JB。
2、
其次,不说经济,单说"人"这个概念。把人类个体想象为一个"几十年的时间里欲望体系都会一成不变的意识体",简直对人性一无所知,简直对"人"是什么也一无所知。
那些以为自己现在想要的某种生活,就是未来自己几十年都想要的生活的人,都是缺乏常识的臆想症患者。
想想你十年前的未来理想生活是什么。
我初中时设想的未来理想生活是一间房子+吃不完的泡面火腿+一台电脑+一屋子书,觉得要是一辈子能这样就太幸福了。
这就叫想象力的干瘪。
现在四五十万能过上的什么吃喝玩乐精神充电的小资生活,只是换了一层物质外壳而已。
人是什么?人是一个随着外界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相对意识体。尤其是人的欲望体系,是在你的整体认知系统里第一个会跟着变化的东西。
3、
最后,外界是什么?外界是科技树不断在进化的信息时代,是有着潜在战争因素的政治格局,是人与人关系不断在迭代的人类社会,是变数越来越多的地球文明。
现在是什么时代?
未来20年后会是什么时代?
很难想象如果几十年后我们的文明进入类似《上载新生》这样的生态,你拿着1000万的年利息能在2G楼层一直活着。
很难想象当自动驾驶成为交通体系根基、纸币退出历史舞台、脑机接口成为常态、手机界面已经植入体内、科技剧变随时在发生的那个时代,1000万的价值还能像现在一样兑付你想要的生活,还能兑付到你死亡为止。
如今"一辈子"这个概念,已经不是我们下意识理解的那个生命只有七八十年、物质价值几十年不变的"一辈子"了。
如果有1000万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吗?
看你怎么花这笔钱。1000万纯银行保本理财一年40万左右。也就是一个月3万。还说考虑物价上涨。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只要不乱开销,买豪车这种赔钱货,你如果只是吃吃喝喝,这辈子饿不死你。知不知道现在大米多少一斤?蔬菜多少一斤,肉和鱼和虾多少一斤?一天伙食100吃死你。一个月才开销3000,其他开销加上2000,一个月的开销在5000一年六万,剩下四万随机开销。也就是一年还能存下30万。这还是一线城市的生活。去三线四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更低。给你1000万你说我立马要去买法拉利,劳斯莱斯,那的确你离饿死不远了。
如果有1000万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吗?
按照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大概在4%出头的利率,你1000万本金一年的利息收入大概是40万出头,而这个年收入已经高于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家庭了,你只要不涉及过分高消费的话,应该是够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