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

荷马史诗

世界文学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

法国莫泊桑出道的成名短篇小说《羊脂球》

世界文学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

对世界文学名著,接触得多一些,但最喜欢的是那一部?算起来应该数《安娜卡列尼娜》吧。

差不多每年都在读它。

这根本的原因在于列夫托尔斯泰实在太伟大了。他所写的三大长篇小说,部部优美绝伦。《战争与和平》令人叹为观止,《复活》也是无与伦比,使得后来者望洋兴叹,不可企及!

青年时代,我们的阅读往往热衷于探险掠奇的悬念故事,寻求冒险争斗,战场厮杀的生死较量!而《一千零一夜》《福尔摩斯探案集》几乎是青少年时期顶礼膜拜的世界名作大观。

大凡从事一件事,总是从简单的着手,即使是象阅读文学之事,也是如此。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递进,就不再满足于文学中的打闹格斗,险境奇遇之类故事了。这就是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当你接触到世界名著中大量的,以家庭为题材的作品,阅读了托尔斯泰的文学后,眼前就出现了一片新天地!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以十九世纪俄罗斯贵族家庭变迁为题材的作品。全书以安娜一卡列宁一伏隆斯基的情节为主线,通过安娜的悲剧着重揭露了贵族上流社会的腐败,虚伪,冷酷,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精神道德危机。

又通过列文一吉娣的爱情故事,把当时的乡村生活联系在一起,纵横交错,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生活的画面,场景错综复杂,人物形象生动而丰富。

书中主要形象安娜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当她在十八岁的花季,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时,就由姑母做主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高官显贵卡列宁,成了建立在金钱和利益关系上的婚姻的牺牲品。

而卡列宁只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大官僚,除了功名利禄,更本不懂得感情世界为何物!好比一架官僚机器,不了解像安娜这样一个真挚诚实,感情丰富,强烈渴望生活和爱情的女人的内心世界。在卡列宁看来,一位漂亮的女人只是家庭的体面形式,是自已身份地位的摆设。这样婚姻生活经历了八年,安娜的内心是痛苦的。

和年少英俊的伏隆斯基的相遇,唤醒了安娜沉睡的爱情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但伏隆斯基虽出身贵族,年轻,风流倜傥,但他也不过是彼得堡花花公子的典型。安娜过于一厢情愿地寄托着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理想,把伏隆斯基理想化,显然她又一次错了。她的选择就孕育着悲剧。

虽然说伏隆斯基倾慕于安娜惊人非凡的美貌,拜到安娜的石榴裙下,但也诚心不足,大半出于虚荣心的暂短满足。与安娜全身心的投入感情世界,一腔炽烈之爱情,决然不同。安娜真挚的爱不能打动,也丝毫动摇不了伏隆斯基对功名地位的追求欲。所以,当伏隆斯基看到同事们一个个飞黄腾达时,又感到与安娜的爱情发展,将成为他的“锦绣前程"的障碍,成了他重返上流社会寻欢作乐的阻力时,伏隆斯基的热情就一天天冷淡下来。这使得安娜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泡影!安娜对不合理婚姻的反抗就意味着失败了,眼看着希望的破灭,安娜她完全地绝望了。最后她选择了卧铁轨自杀,一代绝佳美人香消玉殒!

安娜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黑暗的社会道德伦理,舆论的罪恶势力的压制,摧残了安娜的诚挚感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并最后把她逼上死路。

安娜渴望着过着正当的,幸福的家庭生活。一种做人的尊严感在她心里觉醒,她意识到自已完全有权过上愉快的生活,但这一切都被无情地扼杀了!

《安娜卡列尼娜》其令人倾到的艺术叙述,丰富生动的语言艺术,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和销魂蚀魄的场面,那无穷的诗意和崇高的审美价值,已使它成为人类艺术的瑰宝。

《安娜卡列尼娜》将永远是一颗闪耀着天才光芒的明亮的巨星!正如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是尽善尽美的……当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与它相媲美。",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已是被世界文学史所证明了的。

世界文学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

回答了:《老人与海》。

世界文学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

世界文学名著,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捷克]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几乎拥有一切吸引我的因素,性、政治、哲学、甚至连小说的章节名称,都看似是一部哲学著作,什么轻与重,灵与肉之类。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既然永恒轮回不存在,那么,人生则无法彩排,人生就是惟一的一次无法修正的正式演出,人生就是无数个偶然行为的集合体。

——任何人只要取悦公众而不依从自我,以社会意志来取代个人追求,有意地扭曲个人价值观念去迎合群体价值取向,就不免陷进媚俗。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表面轻松,实则沉重;表面随意,实则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

中国读者很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与捷克国情大致相似,我们都度过了一段不敢说真话、说真话就要倒霉的岁月。我们在阅读昆德拉的文字时,往往会有同感,感慨于人类经历的磨难与艰辛竟是那么类似。

米兰·昆德拉说:“未来是害怕的根源,谁不顾未来,谁就天不怕地不怕。”

世界文学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

小仲马的《茶花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