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多伟大?
李清照至少有三个伟大:
一、反抗封建礼教,维护自身尊严。在程朱理学肆虐的南宋时期,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又要保护与丈夫共同留存的金石文物,冲破封建礼教,走入第二段婚姻,却遭遇‘人渣’。但她宁可入狱服刑,也不甘受命运之神的摆布,李清照毅然决然与‘人渣’对簿公堂,从而维护了自尊。因此,她是一个伟大的女姓。
二、热爱祖国,反对偏安。李清照以一介女子痛斥南宋统治集团畏惧金人,退避偏安江东。她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南十四州’的气势,写下了千古名篇《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巾帼英气,不让须眉。因此,她又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三、作词方面,贡献巨大。李清照指出词‘别是一家’,写出《词论》,对当时词坛大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进行臧否,并创‘易安体’,在当时‘文压塞北,词盖江南’。被后世誉为‘词国皇后’,‘婉约词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因此,她还是一个伟大的词人。
李清照有多伟大?
在古代众才女中(其实岂止是古代),李清照无疑是花中之魁!胡适说李易安是“宋代的一个女文豪",大家也都说李是“两宋第一女词人",我更认同李是“千古第一才女"的评论!
古代才女有名者甚多。如,被曹操从胡人手中重金赎回、著有《胡茄十八拍》的三国第一才女蔡文姬;增修《汉书》的东汉才女,班固之妹班昭;被传为千古美谈,当垆卖酒,“凤求凰"的卓文君;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出口成章的谢道韫;写有著名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唐代名妓杜秋娘;千愁万恨化作一曲《钗头凤》的陆游表妹唐婉;曲曲断人肠的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等等等等。但她们对后人的影响,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不及李清照影响得深远。
首先,李清照金石书画皆通,在词方面,更是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创"易安体”。其词主要南渡为婉约一派,以率真为骨,具有鲜明的个性风神,“亦称冠绝,不独雄于闺阁也”。
其次,其词不只有安闲适意、儿女情愁,还有着家国情怀,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南渡后词风沉郁,思想境界高远,词中更多地包含着家愁国恨,正如《声声慢》中所写:“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再次,李清照具有独立人格,这一点极为可贵。丈夫赵明诚病死以后,李清照寡居江南,又嫁张姓男子,但遇人不淑,便毅然离婚,这在当时“好女不事二夫"、“贞节观"正浓厚的社会,需要顶住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其坚持独立人格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李清照有多伟大?
伟大到现在人们还记得她,伟大到她的婉约诗篇有多少人在模仿和颂扬、伟大到她的爱国情怀人们永远不会忘怀。这就够了。炎黄子孙的巾帼英雄我们都崇敬她、尊敬她,这就叫人民心中的伟大。
李清照有多伟大?
看过这两句: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谢邀!
李清照有多伟大?
李清照是北宋山东济南人,别号易安居士,她是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其艺术成就,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位大词人一较高下。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官僚家庭,她的文学成就与她从小受文学艺术的熏陶有很大关係,加上人特别聪明,这一切成就了她以后的出类拔萃。她的丈夫趙明诚也出自书香门弟,是有名的金石学者,两人在一起生活过二十多年,过着安闲的贵夫人生活,南渡后不久,丈夫病死在南京,她投靠哥哥,寓居金华、绍兴等地。
她的词风格清新,语言明白如白话,对白描的应运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世称易安体。她遭遇国破家难的打击,在她的词里,有不少反映自已孤苦、流落生活的哀愁和悲愤,也有不少关怀国家命运、思念故国、故乡的爱国情怀。
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审視古人,生活在那个动乱年代,产生悲情是必然的,他的艺术光辉是不解抺杀的。我特别喜欢她的白描应用,不拘一格的手法和性格,把词律艺术应运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说她是伟大的词人毫不为过。
李清照有多伟大?
1127年:靖康之难发生,金兵南侵,汴京沦陷,微钦二帝被掳,士大夫文人纷纷南渡。时代变化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活在南渡前后的文人们,诗风内容都有新的变化。代表作家有就有李清照。
李清照1084 一1155?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博学多识,工诗能文,通晓音律,词的成就尤高。李清照许婚于太学赵明诚,婚后夫妻共同从事金石图书的搜集研究与诗歌创作,生活美满平静。靖康之难发生后,李、赵仓皇避难于南方,建炎三年129,赵明诚被任命为湖洲太守,赴任途中死于建康。此李清照只身飘泊在杭州、越洲(绍兴)、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极为凄凉。作品有《漱玉词》。
李清照是秦观之后,又一婉约派代表作家,词的艺术成就很高。简言,李词语言是在书面语言和口语基础上,精心提炼的优美的文学语言。无斧凿痕迹,又凝炼生动。以白描手法见长,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去直接描写物象,作到语近情真,意境深远。如《一剪梅》淡淡几笔写出一个在清秋季节独乘兰舟望归雁思远人的女主人公形象,如观一幅用墨笔匀勒的美人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