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区别对待孙女和外孙女,女儿女婿从此不再上我的门了,怎么办?

我是吴老汉,跟老伴生育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儿子从小比较调皮捣蛋,也不努力念书,没考上高中,我花钱买了个学上,后来勉强上了个大专,女儿比较出息,从小成绩优异一路读到博士,但我因为觉得女儿是给别人家培养所以只供她到高中毕业18岁,上学的钱都是她自己勤工俭学赚的。后来儿子女儿双双结婚成家,我把房子卖了给儿子凑齐了首付,跟老伴出去租房子住,女儿找了个跟她一样有出息的博士女婿,不仅自己奋斗买了车房还给我们也买了一套房养老,日常生活也是女儿女婿照顾的多一些。矛盾发生在去年春节,去年儿子一家跟女儿一家都回来过年,我给孙女和外孙女发红包,跟往年一样都是一人一个,没想到孙女接到红包突然拆开了,外孙女见姐姐拆开了自己也拆了,这才发现我给孙女的是一千给外孙女的是两百,一屋子人都愣了,我也很尴尬,外孙女哭着问我为啥偏心,我说因为你不跟我姓,你是个外人。没想到女婿听到拉着外孙女跟女儿就出了门,再也没踏进我家半步。今年过年我打电话给女儿问她一家怎么没来家里过年,女儿直接说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外人,去你家干什么。还说房子是他们两口子全款买的写的她的名她要收回,让我找我儿子儿媳妇这个自己人给我买房养老去,我该怎么办?

看完你写的我就开始生气了,我长这么大涨见识了,终于知道什么叫:厚颜无耻。你可真让我开眼界,你怎么好意思问出口该怎么办,难道你不是活该吗?

你为啥要住在外人的房子里?你怎么不让你从小宝贝到大跟你一个姓的儿子给你买套房呢?为啥要接受一个外人的房子?

你把重男轻女四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还好你女儿够优秀,自己赚钱把大学给读完了,要不然高中毕业就被你断送了大好前程。多优秀的女儿啊,你不好好想着培养她,一门心思觉得养女儿是给别人家养的,你女儿难道不是你生的吗?女儿就不是人了吗?

你儿子从小不爱学习,连高中都没考上,你却宁愿花大钱给他买进去让他读高中,一直把儿子供到大专毕业,又把老房子卖了给儿子娶媳妇,自己出去租房子住。你对儿子确实问心无愧,对儿子来说你是个称职的父母。

再看看你从小就瞧不起的女儿吧,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父母看不起,她自己看得起自己,无人可靠,只能自己靠自己,读到了博士,还找了个博士老公,靠自己买车买房。就算这样她也没有记恨父母,还给你们买房,让你不用租房子住。太善良的孩子了,你却不知道珍惜。如果换其他人,肯定感恩戴德,在女儿面前惭愧的头都抬不起来。

你倒好,还死性不改,依然发挥你那不正常的重男轻女观念。外孙女也是你孩子的孩子,孙女也是你孩子的孩子,你这个也要区别对待。你怎么那么无耻,给孙女1000,给外孙女200,你自己觉得自己过分吗?说到这里我得表扬一下我爸妈,我爸妈不管孙女还是外孙女外孙,一律一视同仁,每人固定的400元。

你自己也承认了,你住的房子是女儿给买的,日常生活也是你女儿照顾的多,那你有什么理由重男轻女他呢?你不应该觉得养儿子没用,还是女儿贴心吗?

你还是人吗?简直就是个重男轻女的老顽固。你女儿女婿收回房子怎么啦?你可以理直气壮的住到儿子家啊!儿子媳妇要是不同意,那你就继续租房子住呗!这叫自作孽不可活。

因为我区别对待孙女和外孙女,女儿女婿从此不再上我的门了,怎么办?

有点骨气。把房子还给女儿,不求女儿。将偏见进行到底。

因为我区别对待孙女和外孙女,女儿女婿从此不再上我的门了,怎么办?

你的问题很搞笑,住着外人给你购买的房子,都没有觉得有亏吗?

儿子是你亲生的 女儿是你捡来的吗?你问这个问题好像就是找骂的,你是否有被虐心理

首先重男轻女思想,明明自己儿子不争气 你还给了所有的,女儿依靠自己能力上学,奋斗,还给你们购买房子养老,都捂热不了你的心。

其次,你们骨子里觉得女儿不配,只有儿子是自己的,拿你还是找你自己人吧。

如果我是你的女儿,我就会远离你 收回房产,只给应尽的赡养任务。

因为我区别对待孙女和外孙女,女儿女婿从此不再上我的门了,怎么办?

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就是:活该,活这么大白活了,做人都不会了,住着女儿女婿买的房子,接受者女儿女婿的接济招服,可能女儿没有指望过你们感恩,最起码的尊重都不给,活该把你赶出去。

因为我区别对待孙女和外孙女,女儿女婿从此不再上我的门了,怎么办?

张大爷再次满脸不忿、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女儿家,女婿如往常那般不和他说一句话,像没看见他一样,女儿张岚行动不便,没起身,只向他挥了挥手,他想着家里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的孙子,心里更加烦躁。

张大爷是钢厂的退休工人,今年78岁,身体还算硬朗,年轻的时候是农民,后来通过招工,进了钢厂,等分了三间平房后,把家搬进了市里,住在靠近市郊的位置。

他有5个子女,女儿张岚是老大,后面几个都是儿子。而他这几个子女,每人都是一个孩子,女儿张岚生的是男孩,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生的都是女孩,小儿子生的是男孩,是他唯 一的孙子。

在张大爷的心里和行动表现上,这5个孙辈亲疏远近的排名很固定,孙子排第 一,三个孙女排第 二,外孙子排在末尾。

张大爷这5个子女,家庭情况各有不同。

女儿张岚初中毕业后,直接考的当地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中学当语文老师,算是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是在婚姻上,很是波 折。

张岚在上班一年多的时候,处了个男朋友,是一名警 察,两人很是投缘,但张大爷坚决反对,他觉得还是工人好,工人比较老实。张岚为此斗争了好几年,都没能如愿,后来男方放弃了。又过了两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后来的老公王军,很快就结了婚,婚礼很简朴。

她老公王军在市里一家食品厂技术科上班,人确实很老实,夫妻俩虽然结婚的时候底子薄,但婚后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尤其是儿子出生后,家庭氛围更是温馨。

张大爷的大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了钢厂的技校,毕业后,进厂当了工人,妻子也是一个厂的,因为厂子很大,他们收入很稳定,日子过得也不错。

张大爷的二儿子,是几个子女中学习Z好的,考取了外地一所工 业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回家乡,也进了钢厂上班,当然肯定不是工人,是技术人员,后来成为了高工。妻子是厂子弟中学的老师。

三儿子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读书,做过各种临时工,Z后做了厨师,不是大饭店的那种,就是小饭馆的厨师,主炒家常菜,妻子没有工作,全职在家。张大爷三儿子是他这几个子女中Z瘦小的,当了厨师也没胖多少。

小儿子是几个儿子里Z帅气的,个子也比较高,虽然学习比他三哥还差,但张大爷把换班的机会给了小儿子,希望他能有个稳定的工作。

可惜,小儿子对上班根本没兴趣,刚进厂时,张大爷的老同事照顾他,问他想去哪个车间工作,他直接说不想去车间,想去厂子的食堂上班,他觉得食堂比较自在,没事还可以随便吃。

但是,他去了食堂后,不到半年,就因为多次违 反厂规,被除名了,当时张大爷气个半死。

随后小儿子就放飞自我了,在社会上厮混,美其名曰打算学习做生意,可惜一直没找到方向。

几年后,他也结婚了,妻子也没什么正式工作,但却是张大爷几个儿媳妇里,Z漂亮的。小儿子的结婚,花光了张大爷所有的家底,但他很欣慰,觉得心里所有的石头都放下了。

几个儿子和女儿陆续开始都有了孩子,前三个儿子都生的女儿,张大爷有些急了,尤其是在女儿虽然结婚晚,但生了个儿子之后,更急了,好在随后小儿子给他生了个孙子,他才高兴起来。

对这个孙子,他视如珍宝,退休金除了自己和老伴的生活开销和存点钱之外,剩下的有百分之七十花在了孙子身上,另外百分之三十花在了三个孙女身上,外孙子基本为零。

差别十分明显,他孙子和外孙子上同一个幼儿园,下午放学的时候,他去一起接,全程都是抱着孙子,外孙子永远都是自己走,过马路的时候,张大爷自己抱着孙子迅速跑过去,外孙子胆战心惊的自己跑过来。

孙子要是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张大爷能和人说上好几天,逢人便夸自己的孙子多么聪明伶俐,却对外孙子更多的小红花视而不见。

到了夏天,孙子想吃冰棍,那时候家里还没有冰箱,张大爷立刻跑去外面的小店,给孙子买回来。孙女要吃的时候,也基本能满足要求,但是外孙子在几次要求也要吃冰棍,没得到回应后,再也不提这个要求了,不知道幼小的心灵是否留下了阴影。

至于过年过节给孩子们买新衣服和压岁钱,直接没有外孙子的份,张岚为此怄气过,可惜没用,老公王军心里很不满意,但嘴上什么都没说。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张大爷几个儿女的家庭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几个孙辈也有了各自的生活道路。

可以简单的从两方面来说:

先说5个儿女

一是几个儿子按部就班: 大儿子很平稳,没什么大的变化,依然在当工人;二儿子当了工程师,日子越过越好;三儿子过得不好不坏;小儿子依旧厮混,偶尔倒腾点东西卖,但没发什么财。

二是女儿风声水起,张岚当了8年老师后,因为文字能力突出,被借调到当地的法 院当书 记员,然后幸运的留下了,成为正式员工,后来又当上了中 层干 部。

女婿王军简直更出人意料,他原先工作的食品厂倒 闭了,他成为了无 业人员,但是王军自己开了一个批 发部,销售啤酒、饮料、小食品之类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更是成为某知名饮料的全 省总代 理。

他们家里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是天翻地覆,买了大房子,另外还有两套稍小的房子,还买了好车,而那时候,小汽车还远没有普及呢。

再说5个孙辈

这个更简单,三个孙女学习都不错,都考上了大学,孙子和外孙子学习都不好。

三个孙女眼见不需要担心了,但是孙子成为了张大爷的心 病,马上初中毕业了,估计哪都考不上,加之儿子也不争气,孙子的未来堪忧,虽然外孙子的学习成绩和孙子差不多,但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这时候,一个机遇出现了,他们省 城新办了一家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张岚她们系 统内和相关系 统的子弟,毕业后有很大的机会系 统内安置,老张上心了。

就要求女儿把她侄子送进去上学,张岚十分为难,因为她都计 划好了,把自己儿子送去上学,现在父亲这样要求,她的能力只能送去一个,答应了父亲的话,自己儿子怎么办?

她当时就拒绝了,表示她无 能为力,只能保证自己儿子一个人,张大爷很恼怒,和女儿大喊大叫,然后又是天天哭闹,张岚心里纠结的不行,但依旧不为所动。

后来,张大爷表示,要是张岚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就不活了,张岚万般无奈,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后果就是,她的儿子初中毕业后,去了职 专。

他老公王军也彻 底的对张大爷寒了心,他对妻子表示,他以后不会再去岳父家,张岚表示理解。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大爷的孙子和他自己父亲有的一比,上那个学校不到半年,因为打架斗殴,被开 除了,而张大爷不但没训孙子,反而埋怨女儿没去给好好求情,让他孙子能继续留校学习。

自此,张大爷的孙子也开始在外面厮混。

张大爷看着女儿一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小儿子一家过的朝不保夕,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就去找张岚,央求她帮一下弟弟,让弟弟也能有个赚钱的生意,张岚明白,自己没有能力帮弟弟,父亲这是借她的口,去和丈夫王军说这事。

王军听完妻子的话后,心里很烦,因为他知道,他这个小舅子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做事没有毅力、没有长性不说,做生意需要本钱,对方根本一点本钱都没有,能做什么生意?

他想不管,但又不想让妻子为难,就在自己的生意里,分出几个渠道给了张岚的弟弟,并垫 付了初期的本钱,让他也开个批 发部。

这些渠道都是做熟了的,王军也和对方说清楚了,这个是我的小舅子,哥几个多关照一下,生意和以前一样,请大家放心。

按理来说,这样的开局,正常人做起来都不会出问题,发大财不好说,发个小财一点问题没有,起码以后的生活无忧,还能比之前大为改观。

但张岚这个弟弟始终如一的奇 葩,他开了批 发部之后,觉得自己也是老版了,搬饮料箱子、小食品箱子那种体力活肯定不能做,于是额外雇了好几个搬运工,还有送货的,总之自己当甩手掌柜,一点活不干,打扮的比王军还像大老版。

俩月下来,一点钱没赚到,还赔了点,这时候,他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起了小心思,给渠道送货的时候,以次充好,那些渠道的下家,常年做这个,当时就发现了,和他沟通,他还装傻,拒不承认。

很快这几个渠道就丢了,新的渠道几乎没有,

不到半年,批 发部关门了,把张岚和王军气的发疯,起码本钱是回不来了。

过了一年,张大爷看着儿子这样,实在提不起来,又打起了孙子的主意,他又去和女儿说,你小侄子天天在家闲着,也不是个事啊,你当姑姑的得管,能不能让他去王军的公司上班?

王军这回听了妻子的转述后,更烦,当初就是因为妻侄,使自己儿子失去了一个机会,这会又来找他,他想了想,还是没拒绝妻子,就让她小侄子来上班了。

张大爷的想法是,让孙子去女婿的公司锻炼几年,学会了之后,自己也开个公司。可惜,他这个孙子去了之后,觉得自己姑父是老版,他的身份自然比别人都高,在公司里,他不但什么活都不干,还整天指手划脚。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让着他,毕竟是老版的亲戚,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有人按耐不住了,公司的销售经 理还有几个销售员,都直接去和王军说,要么把他侄子弄走,要么他们辞职!

王军怎么可能让这些老销售辞职,回家和妻子说了这些情况,表示即使她再为难,也得把她侄子领走。

就这样,在王军多给了俩月工资后,张大爷的孙子又回去厮混了。

在张岚临近50岁的时候,张大爷家的平房拆 迁了,得到的补 偿不多,房子给了一套,90多平,钱给了20万。由于张大爷一直和小儿子住一起,这套房子就落在了他的名下,几个哥哥也没和他争。

而钱张大爷做的很绝,给了另外三个儿子每人5万,自己留了5万,说女儿家不缺钱,就不给了,而在他心里,剩下这5万是给孙子的,他认为女儿是外姓人了,不用给,其实张岚每年给父母的生活费都不少于一万。

王军冷眼旁观,他不缺这么点钱,但张大爷这个做法让他很看不起,自此,他在不去张大爷家的基础上,不再和张大爷说话了。

等到孙子20多岁,张罗找对象的时候,因为没有多余的房子,也买不起房子,张大爷又打起了女儿的主意,女儿家好几套房子呢。

她又上门去和女儿商量,说你侄子没房找不到对象,你家房子多,能不能让出一套,给我和你弟弟住,我们现在住的这个房子给你侄子结婚用?

张岚前几天摔倒,腿骨折了,坐在沙发上,看着父亲,心里五味杂陈,想自己这大半辈子,父亲不但阻挠了自己的爱 情,还时刻想从自己身上割肉,去贴补儿子和孙子,想着自己儿子在父亲那里受到的冷遇,她拒绝了,表示房子是王军赚钱买的,自己做不了主,而王军一眼都没看张大爷。

张大爷离开时,对张岚说,你再考虑一下,我明天再来。

写在后面:

做老人的,对待自己的儿女,对待自己的孙辈,千万不能过于偏心偏爱。尤其是对待孙辈,孙子和外孙子,都是你的后代,不能分出薄厚,让人寒心

因为我区别对待孙女和外孙女,女儿女婿从此不再上我的门了,怎么办?

说再多也没用。你的核心意思就是让大家出出主意,怎么才能保住女儿女婿给买的房子。大胆分析下,如果没有这个事,你的下一步就是把女儿女婿给买的房让儿子霸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