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事情还真的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只能举例说明。
我姐结婚二十年,跟她公婆同住了十九年年,最后走到了以离婚收场的地步。
我姐十几岁就嫁给了我姐夫,那会儿我姐年纪小,结婚之后什么都听她公公婆婆的,我爸妈说啥我姐都听不进去。
她公婆年纪比较大,家里非常穷,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所以在本地找媳妇相对来说很困难,结果我姐这个傻子当了接盘侠,义无反顾的嫁进了他们家。
我姐夫家有多穷,大家知道吗?我来给大家说说,一座两层楼的楼房已经盖起来几十年了,没有院子,靠种地为生,家里还拿着低保。因为我姐夫是最小的,所以他爸妈年纪很大很大,我姐嫁过去时就已经快七十岁了。家里穷的连老鼠去了都是哭着走的。
我姐嫁过去以后,我姐夫就外出打工挣钱了,我姐带着孩子跟公婆住在一起。那会儿她年纪还小,啥事都听她公婆的。她公婆心眼挺多的,在我姐生完第二个儿子以后,就瞒着我爸妈,直接带我姐去结扎了,那年我姐才20岁不到。结扎完我姐夫才敢打电话告诉我爸妈,我妈气得把电话都摔了,哭了几个晚上。我妈说哪有二十岁不到的姑娘就结扎的,这以后要是过不下去了,再结婚生不了孩子哪家男的会愿意?我妈我爸又气又无可奈何。
我姐公婆也是奇葩中的战斗机,两口子经常为抽烟喝酒拌嘴,甚至动手,搞得跟三岁孩子争糖吃一样。
年轻人喜欢吃硬的,年纪大的人喜欢吃软的,所以每次吃饭我姐都头疼,她公婆做饭永远都是烂面条烂米饭,我姐吃不下去。我姐做的饭,她公婆又吃不下去,嫌硬,咽不下去。
她公婆喜欢养鸡鸭鹅在院子里,散养的。所以家里到处都是屎,我姐说窗台上天天都是鸡跳上去拉的屎,院子里就不用说了,满院子都是屎,下脚都没办法下脚。她因为这个养家禽跟她公婆吵过很多次,她公婆每次都是坚决不让步。我姐想搬出去住,我姐夫又坚决不同意,说他爸妈年纪大了,让老人单独住不放心。我姐只能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次次妥协。
我姐公公婆婆喜欢吃好的,既不赚钱又花钱大手大脚的,还没退休金或者养老金啥的,每用一分钱全靠找儿子要。偏偏我姐夫又是个大孝子,对他父母是有求必应。我姐再生气只能干跺脚。
她公婆仗着有儿子撑腰,从来不把我姐放在眼里,想骂就骂,想撵就撵。我姐忍气吞声了19年,终于爆发了。说啥都得离婚,我姐说她在那个家里就是个外人,他们从来就不拿她当一家人。我姐夫给我姐赔礼道歉,我姐说晚了,再道歉也没用了。她宁可不要孩子,也要离婚。
我姐说那个家里只要她公婆在一天,她就永远都是个外人。20年了,都没融进那个家。
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和公婆一起住了四年,孩子幼儿园小小班第二个学期来的。我就开始上班了
婆婆洗衣服搞卫生,公公买菜烧饭接孩子。幼儿园在小区,每天上班随便带孩子一起去。所以每天回家有热饭吃。婆婆特别爱干净每天早上要拖地,扫完拖一根头发都很少的,以前自己住我一般一星期拖两次。
家里衣服婆婆全部包了,就内衣内裤自己洗好澡了搓一下。特别冬天穿了一天的大衣什么挂那想过几天再穿,所以婆婆老是问挂那的衣服要洗吗?或者早上我起来就问有衣服洗吗?
早上一般都是7点左右起来洗漱完就可以吃早饭了,婆婆很早就起来烧了。
以前自己住其实去菜市场买菜,天天感觉一样的菜也不知道买什么,每天还变花样烧,现在公公把活包去了,有时候自己休息就去菜市场挑自己喜欢的,休息天露一手。让公公休息一天。
家里活有人做和老公也没啥矛盾了,以前总是抱怨他回来不帮忙。
每天吃完晚饭就可以带孩子去公园玩。孩子作业教育老人也会让我教,有一次教育孩子让她罚站,孩子大哭😭婆婆忙去抱,我说不要管她,你们去房间。孩子要洗碗,公公说等下衣服洗脏了,算了。我说让她洗,全是我们做我们老了怎么办!要谢谢他们对孩子的放手。
生完女儿以后婆婆就说把孩子培养好,老公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婆婆说生孩子太遭罪了生一个就好,虽然公公有点刚开始有点想让我们再要一个,老公也不想生。所以也没啥操心的。
房子公婆买的,结婚第五年我们买了车。把孩子培养好,一年出去旅游几次。公婆退休工资也高,他们本来可以到处玩玩玩,买买买,退休了还给我带孩子我是很感激的。买的羊绒大衣比我自己还贵,护肤品,母亲节定蛋糕,公公生日买礼物,过年红包。
一些礼物会让老人更加开心。记住母慈子孝
当然也不是刚开始就是很合拍的,肯定有摩擦。就看自己怎么做了,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很重要。还有喔在家骂老公什么我公婆都不会生气,我和老公吵嘴不吃饭我婆婆会到房间叫我吃饭,他们不会帮谁,会和儿子说吃饭吃饭。我看婆婆说自己儿子我就不讲话了。我是大大咧咧平时在家老是打击老公,婆婆也从来不帮。只是和我说不能打老公脸,不然运气不好的,生活就是相互找到舒服的方式。
婆婆都是城里人,我农村的。我结婚我妈就拿给我几千块钱,我还有一个哥。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也没感受多少亲情,特别是老公家这么有爱。婆婆刚来每天早上给她儿子水杯灌好,粽子的绳子剪掉说带单位好拨,可能小时后从来没有被照顾的这么仔细,特别珍惜有时候我早上起来盛稀饭我婆婆就给我拨鸡蛋,有时感觉特别不好意思。哈哈半夜孩子咳嗽醒了写了这么多。其实和父母住就是发现他们的长处,不要盯着短处
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几乎都过得不开心。长期和公婆同住,很容易发生矛盾,有些儿媳妇和公婆之间甚至会产生仇恨。
公婆不是自己的娘家父母,没有生养的情分,也没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和公婆同住在一起,会爆发很多问题。
如果媳妇和公婆的性格差异特别大,情商都不高,都不太会处理矛盾,那就更麻烦了。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儿媳妇和公婆吵架、打架。
讲个真实的事情。
有位女性,她就是长期和公婆同住。她的性格比较沉闷,不会说好听的话。而她婆婆是个急性子,脾气暴躁又很强势。
两个人性格不合,生活习惯也不一致,住在一起,经常发生摩擦。
后来,大姑姐离婚了,住回了娘家,家里的情况就更复杂了。大姑姐经常找茬,而公婆呢,就使劲护着自己女儿,一个劲埋怨儿媳妇。
有次,儿媳妇和大姑姐发生了争吵,婆婆冲上来就给了儿媳妇两个耳光,大姑姐也趁机踢她打她。
她被打得鼻青脸肿,躺地上半天爬不起来。老公害怕得罪爹妈和姐姐,就只会劝她忍一忍。
最后,被逼得实在待不下去了,这个女人提出了离婚。
所以,我常建议,不要和公婆同住。
亲闺女和自己亲妈住在一起还要吵架拌嘴呢,更何况儿媳妇和婆婆呢。亲闺女和亲妈吵架,吵完就没事了;但儿媳妇和婆婆吵架,很有可能会记恨一辈子的。
记住了,要想家宅安宁,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和公婆同住。不住同一个屋檐下,婆媳关系会轻松很多,日子也过得舒心很多。
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我和公婆同住了五年,结婚之前我对他们心存芥蒂,到生孩子的时候婆婆的很多举动让我感动不已,后来老公的一次告密让我心寒不已,事实证明:听别人说再多,都不如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
我和老公订婚的时候,我和婆婆坐在一起,我爸妈坐在我们对面。本来公婆忙着招待客人并没有落座,直到菜全部上齐后,他们才有时间坐下和我们一起吃饭。婆婆面前有一盘炒鸡,她从里面挑出来一块鸡翅夹到了我的碗里,我顿时感觉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后,我妈问我:你以前和你婆婆一起吃饭的时候,她给你夹过菜吗?
我说没有,我妈撇撇嘴说:你这婆婆还挺会在我面前做样子呢,你以后和她处起来一定要多长点心眼,她一看就不是个善茬。
我觉得我妈说得这话挺有道理,以后每次面对婆婆,我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不和公婆住在一起,而且我和老公每年也就回公婆家一两次,每次回去他们对我都很热情,所以我们相处的还算愉快。
我怀孕差不多三十九周的时候,去医院做例行产检,医生告知我羊水过少,必须立马住院催生。这个消息有些突然,我和老公都有些手足无措,老公赶紧给公婆打了电话。老公给公婆打电话的时候是上午十一点左右,他们当时正在田里给葱浇水,他们听说我快要生了之后,立马扔下手里的活,回家收拾东西准备来我们这边。
我公公会开车,他以前做过出租车司机,家里有一辆面包车。从他们老家开车到我们这边正常情况下要五个小时左右,可那天公公和婆婆没用四个小时就到了我待产的医院。他们到的时候,我已经进了产房,家属不能陪同,我孤独而又无助的一个人在产房里挂着催产素。
凌晨三点,女儿出生了。听老公说,护士出去给他们说我生了个女儿的时候,老公开心地直接跳了起来,可是公公和婆婆却都苦着一张脸,婆婆看到老公这么开心还挺生气,踢了老公一脚说:你是不是傻,有什么好开心的?
老公以为公婆是在嫌弃我生了个女儿,因此,他在心里对公婆生了芥蒂,后来他把这件事情说给我听,我也难免对公婆有了意见,这件事先不提。
我生完孩子后,护士把我推到了观察室,我还要在里面观察两个小时才能出产房,可以进来一个家属陪同,于是我婆婆就进来了。
婆婆先是喂我喝了一杯红糖水,然后轻轻地问我肚子还疼不疼,我摇了摇头。护士让她给我揉一下肚子,然后婆婆就坐在我旁边,帮我揉了两个小时的肚子。她一只手累了就换另一只手,一直揉到我出产房。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这期间好几次我让她别揉了,可她还是坚持,并且告诉我,护士给她说的,这样有利于宫缩。
我在医院住了三天,这三天里都是她帮我换产褥垫,洗内裤,有时候还会帮我换纸。因为这三天里我没有大便,这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她每天都催我吃很多煮的水果和青菜,直到出院回家我排出大便后,她才松了一口气。
整个月子里,婆婆每天都会给我用热水擦脸、擦脚,每天变着法子的给我做饭,我那时候想:婆婆对我做的这些,我亲妈应该都不一定能做到吧。
我出了月子后,公公把老家的活都安排好后,也来到了我们家,和婆婆一起帮我们带孩子,从那之后,我正式开始了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生活,这一住就是五年。
刚出月子不久,老公就把在产房门口他和公婆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我,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真的挺心寒的,本来婆婆在月子里为我做得一切让我对她挺感恩的,可因为这件事,我对他们有了意见和不满,对他们也没了之前的热情和真诚。
可是有一天,婆婆和我聊天,提起来我生孩子时候的场景,她说护士出来通知他们我生了的时候,我老公竟然一下跳了起来,婆婆说:我当时真差点被他气死了,那么多人都看着他,老婆在里面疼得要死要活的冒着生命危险为他生孩子,他竟然在外面开心的又蹦又跳,他太不知道心疼老婆了!
困扰我好多天的心结因为她的这句话一下就解开了,我心里满满地都是感动,不管婆婆说的是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可她能说出这种话来就值得我感恩。
产假结束后我就开始上班了,公公为了替我们减轻经济负担,在我们小区里找了份保安的工作,婆婆平时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比较费心,有时候婆婆忙起来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即便有时间吃午饭,可只要我和老公不在家,他们老两口吃饭从来没专门炒过菜,都是吃馒头就咸菜或是辣椒酱。我们给他们说了很多次了,可他们仍旧是那么个吃法。
后来女儿大了,可以跟着大人一起吃饭了,婆婆就每顿专门给女儿做一点吃的,他们仍旧吃馒头和咸菜,等我和老公晚上下班回到家之后,婆婆才会正儿八经的炒上两个菜。
自从公婆来到我们家,不管是拖地还是做饭或者刷碗,我一次都没做过,就连衣服,婆婆也替我们洗着。我给她说衣服直接放在洗衣机里洗就可以,可她说用洗衣机又费水又费电,所以一直坚持给我们手洗。
婆婆不止给我洗衣服,就连内衣内裤也给我洗,后来我有些不好意思,换下来之后我就直接顺手洗出来,有时候当天忘了洗,第二天等我想起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我婆婆洗完了。
公公和婆婆非常尊重我和老公的隐私,他们进我们房间都是先敲门,夏天不管有多热,公公都是穿的板板正正,从来没光过膀子。周末我们休息的时候,如果女儿醒得早了,婆婆会悄悄进来把女儿抱走,然后让我们再多睡一会。
夫妻之间难免会闹点矛盾,我和老公也不例外,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我在无理取闹,可公婆每次都是和我站在统一战线,和我一起指责、批评老公。可能是因为我公公挺宠我婆婆的,所以我婆婆一直认为丈夫理应让着妻子。
公公和婆婆跟我们一起生活了五年,这五年来,他们没花过我们一分钱,不止不花我们的钱,还经常给我们钱。他们负责着我们一日三餐,过年以及我和女儿过生日的时候,他们还会给我们包红包。等他们过生日我们给他们红包的时候,他们反而会板起脸来说:红包都是长辈给晚辈的,没有晚辈给长辈的道理。
他们不论是对我还是对我女儿都很大方,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感觉他们还在拿我当小孩子对待。一起出去玩,他们碰到卖爆米花或是糖葫芦的会问我吃不吃,甚至遇到卖糖人的还会问我要不要,我经常被他们问得哭笑不得。
大冬天草莓刚下来的时候五六十块钱一斤,平时那么节俭的婆婆这时候总是显得很大方,我都不舍得买,她却时不时地就会出去买些草莓回来,虽然每次买得都不多,可能就十几、二十几个。每次买回来后她都是给我闺女留出来几个,然后剩下的都洗出来让我吃,我老公想吃她都不让吃。
当然,我们也有闹别扭的时候。
有一次,女儿的嘴里起了一个小白点,我们当时都以为她是得了手足口病。那段时间女儿反反复复的生病,我都快要崩溃了,心情难免非常不好。
那天早上起来后婆婆在厨房做饭,我去卫生间的时候发现拖把桶里的水像是洗过衣服的脏水,于是就问婆婆她是不是用洗衣服的水拖的地板。婆婆说是。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的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我生气地说:我给你说过,不要用脏水拖地,不要不舍得用水,孩子天天在地上爬,如果因为脏水导致她生病了,她不仅受罪,而且看病花得钱不知道够买多少水了。
看得出来婆婆当时有些委屈,可她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那天她煮的西红柿鸡蛋面,她给我们盛好饭后就去了他们的房间,我都吃完了她还没出来,于是我就去她房间叫她出来吃饭。
可一进到她的房间,我就看到她正在掉眼泪。我突然意识到我刚才说得话可能伤害到她了。
我说:妈,你不去吃饭干吗呢?
她慌乱地擦了擦眼睛说:没事,你们先吃,我嫌太热了,等凉一凉我再去吃。
我说:妈,对不起,我知道你是想为我们省钱,刚才我有些着急,说话可能有些不好听,你别和我计较。
婆婆说:你就是个孩子,我和孩子计较什么呀,我没事,走,咱出去吃饭去吧。
那次我突然意识到,婆婆在我们这可能受了很多委屈,只是她把那些委屈深埋在了心底。
从那之后,我尽量不再在她面前抱怨什么,偶尔心里对她有点小意见,可一想到她对我们的付出,也就不会再放在心里。
女儿五岁之后,老公爷爷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公公一个人回老家照顾了他们几天,然后累得生病了,婆婆虽然人在我们这里,可心里还是牵挂着公公,于是我们就也让她回老家了。我们这才结束了和公婆生活在一起的日子。
婆婆刚回老家的那段时间,我们一家三口都有些不适应,每天我下班后,从幼儿园里接到女儿回到家,看到家里冷冷清清的,总是莫名的有些想哭,特别的想念婆婆。
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五年,公公和婆婆于我而言,说是亲人总感觉有些疏离,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家人。
总体上来说,我们在一起生活的这五年是非常和谐的,我们的身边和公婆同住的人不少,那么,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呢?我认为大体上有三种结果:
1、和公婆闹得不欢而散,最后还是又和公婆分开住。
身边似乎大部分家庭都是这种情况,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造成这种局面不能说全部是老人的错,也不能说全部是儿子和儿媳妇的错,只能说都有问题、都有错。老年人和年轻人生活在一起,在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不同,还有的老人或是年轻人总是喜欢挑三拣四,不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最终导致双方生活在一起非常压抑,都迫切地想分开。
于是最终公婆又回了老家,或是条件稍好点的,会在儿子家附近再买或是再租一套房子,然后两个老人搬出去住。不住在一起矛盾就会少了很多,双方在心理上也会轻松很多。
2、和公婆偶有矛盾,但还是一次次容忍了下来,只是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形同陌路。
有的可能是因为条件所限,也有的可能是因为一些别的原因,没法和公婆分开住,一次次地只能选择忍让。可是做儿媳妇的觉得公婆伤害自己太深,或是公婆曾经做过什么事,寒了儿媳妇的心,所以虽然居住在一起,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有的儿媳妇甚至都不愿意回家面对他们,每天下了班之后能晚一点回家就尽量晚一点。
3、儿媳妇和公婆互相理解,互相感恩,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现代人的素质都高了,懂得体谅和感恩公婆的儿媳妇还是不少的,而且有的公婆对儿媳妇确实很不错,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儿媳妇自然会感念公婆的付出,然后拿出自己的真心,好好的回报公婆。儿媳妇和公婆相处的融洽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因为真的是家和才能万事兴。
两代人住在一起,不管是儿媳妇还是公婆,都不要老揪着对方的缺点不放,而是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年轻人不要对老人挑三拣四,老人也不要在年轻人面前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只要都是真心为对方考虑,真心为对方好,家庭氛围一定会很融洽。
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结婚十五年,从有孩子后就一直同住,儿子今年十四岁了。期间儿子四岁时,公婆帮小姑子带孩子分开了四年,后又回来。今年花了八万元把老家的房子翻新后,终于分开了!虽然住在一起时我不用做饭,只洗自己一家三口的衣服,打扫一下卫生,家里厨房开支我们偶尔帮衬,其他开支都是我们的。而现在什么都是自己做,但我想说的是:人身体累点没关系,不能心累。我公公是脾气特别坏,很自私的一个人。一不如意就脏话连篇,不管孙子在不在身边。他曾经说,我要孙子就是为了有面子,说起来有孙子而已,一次没抱过,更别说买什么给他了,儿子十四岁了,连一个糖果都没买过。天天跟婆婆吵架,婆婆就离家出走,我们又要去找,劝和,真的筋疲力尽。我公公各种作,一哭二闹三上吊,他都能做的出来,哎,婆婆也是可怜,一辈子就这么忍过来了。今年儿子上初中了,这样的环境真的不利于孩子学习。所以下定决心分开,他们不理解,骂我,在家闹。反正我是铁了心,老公为了孩子当然也支持我。现在我们天天上班,买菜,做饭,陪孩子学习。虽然很辛苦,但内心平静,家也安静了。
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和公婆同住多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事情还真的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只能举例说明。
我有两位女同事,职业相同,年龄相仿,都是一结婚后就和公公婆婆同住的。
同事甲,现在说起婆婆来——还是一声叹息啊!甲的婆婆,是个敏感又很自尊的老人。
甲和她婆婆同住几十年,到现在为止,婆婆在家,甲去上班,阳台上晒着衣服,就算中途天下雨,如果甲不打电话提醒婆婆,她婆婆是永远都不会去收衣服的。
偶尔衣服淋湿了要重新洗,甲还没开口抱怨,婆婆就先抢答了——我怎么知道阳台上晒了你衣服?
你说甲婆婆不管家务事吧,她很多事情又要插手管,比如甲去日本旅游,千辛万苦带回
个高级电饭煲,婆婆坚决不让甲使用,婆婆说旧的没坏,为什么要用新的,分别就是败家啊!
所以甲和婆婆,虽然住在一起的时间,比甲和亲妈同住的时间都要长了,但两人之间却
依然磕磕绊绊,大矛盾没有,小矛盾不断。
同事乙,说起婆婆来——真是赞不绝口啊!乙的婆婆,是个大大咧咧的直爽老人。
和甲婆婆相反,乙的婆婆从来就没把乙当成过外人。
结婚后家里的衣服都是婆婆在洗,包括甲的衣服。
甲觉得不太好意思,尤其是内衣内裤,如果换下来自己来不及洗,她就会偷偷摸摸藏起来想等自己下班后再来洗,可下班回家,多半会发现婆婆搞卫生时翻到了又都给她洗干净了!
婆婆还抱怨她说:我女儿衣服也洗啊,洗媳妇衣服又有什么关系?你到处藏,是不是怕我洗不干净啊?
乙的婆婆是真的把乙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来管。
乙儿子小时候不懂事,有次和奶奶吵架,小孩子冲奶奶吼:奶奶走,奶奶不要住在我家里!
乙是个脾气特别温和的人,从来都没有打过孩子,但那次,她当即就打了孩子一巴掌,她说:奶奶是你爸爸的妈妈,没有奶奶就没有你爸爸,没有你爸爸就没有你!你是妈妈生的,但你却是奶奶从小带大的,所以没有奶奶也就没有你!我们是一家人!要走也只有你走而不是奶奶走!
所以,虽然都是和公婆同住,但因为婆媳个性不同,相处方式不同,感觉和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啊!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我是张蔷薇,一位从医女文青!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每天听我讲述世间故事,分享人生经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