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肠癌可能有哪些征兆?

医学小侦探告诉您:这大概率是得了大肠癌离世的,而且很可能就是结直肠癌!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们的肠道虽然分为大肠和小肠,但是小肠癌的发病率是非常低的,大概只占了肠道恶性肿瘤的2%-3%,剩下的都是我们的大肠癌。而大肠癌当中,有80%以上是发生在我们大肠的结肠和直肠上的,尤其是以直肠、乙状结肠以及升结肠发病率较高。所以,这个36岁男子突发肠癌离世,很可能是因为得了结直肠癌。

那么这个36岁男子突发肠癌离世,真的与他曾经出现过肛周发痒有关吗?这是早期肠癌的信号吗?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结直肠癌是个情况

我们人体的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下消化道

其中大家可以看到以十二指肠空肠曲为分界线,以上的十二指肠、胃以及食管等为上消化道,而下消化道则包括有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等。很显然,结直肠癌为下消化道癌。近20多年来,结直肠癌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病率都是呈上升趋势的,只不过我们国家上升的更加明显,已经成为威胁我们人类健康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男性排在第4位,女性排在第3位

那好端端的一个人,比如题主说的36岁男性怎么突然就得结直肠癌了呢?

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误区,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老百姓以及癌症病人身上,都感觉得癌是突发的,让人防不胜防的!

其实并非如此,导致这个误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或者家人被检查出有癌症时候,都是中晚期,而到了这5年生存期是很低的。比如临床上直肠癌晚期,只有10%不到的病人可以活过5年。

再者,包括肠癌,临床上大部分的癌症早期都没有任何症状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刚开始肠道开始癌变时候,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自己有什么不适,或者哪怕有,也是非常轻微,症状非常普遍,感觉不出来的。而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比如结直肠癌比较常见的血便,那时候再来找我们医生看,一旦确诊是肠癌,基本上是中晚期癌症。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么特别的突然,突发的一样!

实际上,并非如此,癌症至少数年数十年甚至十几年才形成的,而非一朝一夕,今天癌变,明天就被你发现了,积极预防,大多数癌症都是可预防的。所以,题主说36岁男性突发肠癌,这个描述是不太准确的,而应该说得了肠癌,发现太晚!

那么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得结直肠癌了呢?我想这是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

从目前来看,主要跟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第一个,环境因素。包括有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其中高脂肪以及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饮食主要因素,而导致的我们肠道菌群紊乱可以参与我们结直肠癌的发生;还有吸烟、酗酒肯定也不好等等;

第二个,遗传因素。临床上,结直肠癌就是分为遗传性(家族性)和非遗传性(散发性),前者典型的就是我们的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而后者哪怕是散发性结直肠癌,其实遗传也起到了很重要作用,家里直系亲属患有肠癌的,那么这个人发病率比我们正常人就是要高。像前面时候,我们医院有一个肠癌病人,是一个60多岁父亲,他父亲当年也是肠癌离世的,而如今他确诊不到一年,他30多岁的儿子也发现有肠癌,不过幸亏重视,是早期肠癌,通过手术治疗,基本上得到了根治,但是这个人也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其实未来也是要重视的!

了解了以上知识以后,我们就来说一说这36岁因肠癌离世的男性,跟之前他出现肛周发痒有关吗?这真的是肠癌的早期信号吗?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可以肯定跟大家说:肠癌跟肛周发痒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大家可以先来看一下我们的肛周,肛即肛门,肛管。

大家可以看到,肛管的上段连的才是我们的直肠,而离我们结肠是比较远的

因此,哪怕肛周发痒与我们肠癌有关,那最有可能也就是直肠癌,但这种并不常见。只有个别长期晚期直肠癌病人,由于出现了局部组织坏死,细菌感染以后,进一步引起肛周感染会导致这种肛周发痒,或者是肝脓肿。

但是大部分肛周发痒病人,是由于皮肤神经末梢损坏引发的。大家可以发现,我们出现肛门处瘙痒难忍时候,自己观察或者去找医生看,医生都会告诉你肉眼看不到有什么任何异样,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其实是一种神经损伤引起的。而引起这种审计损坏因素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有肛周皮肤损伤、蛲虫等其他寄生虫感染、慢性肾病、肛周湿疹、糖尿病、痛风等

所以,遇到肛周发痒,第一时间要去挂肛肠科,找病因,只有明确病因,我们才能得到最有效治疗。而不是大家现在很多人做的,有点痒就涂点止痒的药膏就完事了,痒的时候甚至用力去抓它,尤其是晚上时候,一个人比较安静时候,对痒更加敏感,很多人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要去挠它,结果就是越来越痒,甚至肛周的皮肤都抓烂了,引起局部皮肤增生。还有的人更狠,洗澡时候,喜欢拿热水去烫它,当时感觉是不痒了,其实后来会发现比之前更痒,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做法,千万求一时痛快,用热水烫洗瘙痒处

正确做法是:

  • 痒时候,用冷水洗,然后擦干,保持肛周干燥;
  • 短期可外用一些止痒药膏;
  • 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勤换,保持肛周干燥和清洁,避免肛门潮湿
  • 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 第一时间就诊肛肠科医生,找病因,治疗原发病。

接着,我们说既然肛周发痒,不是肠癌的信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肠癌发生?

还是那句话,通过症状我们是无法预防肠癌的,尤其是早期肠癌,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谓的腹痛、便血、排便习惯以及大便性状改变等等,其实都很难被我们所警惕。

为什么?

第一,这些症状不典型,不是说只有肠癌才会出现,像血便,在我们痔疮病人身上是更加普遍的。因此,症状无特异性!

第二,大家也不可能出现一些肠道不适,第一时间会想是肠癌,就去医院查肿瘤。大多数人都是自己买点药,吃点就好了,而每年的“假体检”也让不少人放松警惕,觉得自己每年都有体检,肯定不会是肠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目前有几个人的年度体检项目中有“肠镜检查”的,大部分人都只是查大便常规而已。

而要预防肠癌发生,最主要的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筛查自己是不是肠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直系亲属有癌症家族史;吸烟者、超重、做过胆囊切除术等等),尽早发现癌前疾病,因为结直肠癌是目前研究明确具有癌前疾病的。而发现这个癌前病变最有效手段就是做“肠镜”;

第二,生活预防。比如加强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和戒烟等等。

专业提醒

肠癌预后好坏是完全取决于早期诊断与手术能否根治的,一旦错过早发现,早诊断机会,往往是非常被动的。

而且结直肠癌具有明确的癌前疾病,发展到中晚期需要较长时间,其实这已经为我们有效预防,提供了机会,而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最主要的就是将肠镜纳入我们的年度体检项目,我们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正常人,都要求至少要做一次肠镜了,因为这时候是肠癌的高发年龄段

关于肠癌,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患上肠癌可能有哪些征兆?

肠癌的发展过程其实很缓慢,大概10-15年。如果能在癌变前期发现问题,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100%,但是如果在晚期才发现癌变,患者五年生存率则会显著降低到10%左右。

“该35岁男子突发肠癌离世”,究其原因确诊已经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肠癌有哪些报警信号?
  • 大便习惯改变

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也有些人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里急后重。此外,大便也会出现变形、变细等表现。

  • 便血

肿瘤破溃出血,便血色暗红,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脓血便

  • 消瘦

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不明原因的出现体重下降,身体乏力。

  • 腹痛腹胀不适

肿瘤持续增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

  • 腹部肿块

右侧结肠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点,肠腔内容物多为液状,肿瘤可以向肠腔内生长,60%~70%的中后期病人可于右侧中腹部触及质硬肿块,这是右侧结肠癌的一个征象。

但是,想靠症状表现来早期发现肠癌,通常不太可靠,因为肠癌早期甚至晚期也不见得会有症状,或者即便有症状也没有多少特异性。

所以不要想着通过所谓的征兆来判断是不是癌症,比如跟上面的这些表现不符合,于是认为不是肠癌,而如果和上面的症状相符,就吓得半死,认为肯定是得了肠癌。

如何及早发现大肠癌?

85%以上的大肠癌都由大肠息肉转变而来,也就是说,早期发现并且处理息肉,可以预防85%以上的大肠癌。大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往往没有症状,但是可以通过筛检发现。大肠癌的筛检,可以分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来进行。

1.高危人群筛查

先来看看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符合以下任何一条者都属于高危人群

对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建议如下 :

2.一般人群的肠癌筛查

一般人群指的是没有症状也没有肠癌家族史的人,对于一般人群筛查一般从50岁之后开始。

推荐用“结直肠癌筛查评分”进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筛查参与率,浓缩高危风险人群,3分以上属于高风险,一定及时筛查

具体的筛查流程参见下图:

总结一下:

(1)先做评分评估自己,如果低于3分,可以选择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如果是阳性则继续选择肠镜检查。

(2)如果评分高于3分,则直接选择肠镜检查。

如何预防大肠癌?

结直肠癌说到底是吃出来的癌症,“三高一低”和缺乏运动是主要诱因。所谓三高,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一低就是食物中膳食纤维过低。除了科学筛查之外,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1.饮食要定时适量

晚餐不宜吃得过晚和过饱。因为晚餐吃得过晚和过饱,容易造成消化不完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在肠道累积,增加了患肠癌的风险。

2.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每天摄人35克以上的纤维素,可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40%。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可使大便量减少,肠道运动减慢,因此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增高,致癌物与肠道壁黏膜作用的时间延长,就容易发生结肠肿瘤。

3.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

摄入大量肉类、 脂肪、糖和甜品为特点的 西式膳食模式可增加结直肠癌发生风险。

4.积极戒烟

吸烟人群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 1. 27 倍,结直肠癌风险随日吸烟量、烟龄和累 积吸烟量的增加而增高,烟龄 > 50 年的人群发病风 险较不吸烟人群增加 38% 。而戒烟年龄越早、戒烟时间越久则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越低。

5.积极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影响结直肠腺瘤 的发生和癌变过程。体质指数( BMI) 每增加 5 个单

位,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 19% 。

6.积极控制血糖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 型糖 尿病 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生率增加 27% ,死亡率增加 20% 。

7.高钙饮食

钙质可吸收和结合肠道中脂肪酸、胆汁酸等致癌物;钙质还会影响细胞生化反应,调控细胞生长,从而起到预防肠道肿瘤的作用。

患上肠癌可能有哪些征兆?

35岁男子突发肠癌离世,曾经肛周发痒,这是信号吗?该如何预防?

肠癌包括小肠癌和大肠癌,大肠癌又分为直肠癌和结肠癌,小肠癌没有胃癌和大肠癌常见,大概100个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小肠癌患者大约有2~3个,而结直肠癌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的概率和死亡率排行老五。

小肠癌和结直肠癌多在40岁以后发病,但是发病高峰的年龄在50岁~60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30岁以下就发生大肠癌大有人在,这就意味着30岁以下就发生大肠癌并不稀奇也不罕见,而且整体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癌症的病因一般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肠癌也一样,有遗传参与其中,而后天的因素则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最为常见的就是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粮杂粮,再加上长期久坐的生活习惯或者工作习惯,导致运动或者活动不足,这是最为高危的因素之一。

导致肠癌的其他高危因素还有人们熟悉的肠道息肉、肠道长期困扰在炎症之下等。

癌症的可怕是在于癌症来临之前和癌症来了在早期的时候,通常静悄悄的来的,即便有什么提示,往往没有特异性,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被当作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劳累所致,而不容易被引起重视,而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的时候,往往已经失去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当然还有特殊情况,即便是患上肠癌,有的人不知道也没有就诊,而自己好的,这毕竟是极少数,而大多数情况是出现明显症状被发现和引起重视的时候已经进入中晚期。

如果发现的时候相对较早,不是高度恶性,如果不治疗,有的可以存活2~3年,如果发现的时候恶性程度很高,而且年龄比较大又合并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如果不治疗,通常存活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年。

如果发现早而且治疗及时,存活超过五年的大有人在。

肠癌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大便带血、大便次数增多打破了平时规律的大便的时间节段,正常人大便之前不会出现迫不及待,大便的时候也不会出现疼痛,大便之后也不会出现没有排干净的感觉,而肠癌是会出现这些表现,当然了伴随肿瘤的不断长大,肠腔被占据而引起狭窄,则会大便变形或者大便变细甚至出现便秘而表现为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另外早期还可以出现症状是腹部疼痛。直肠长肿块或者腹部触摸到包块一般是中晚期的表现。

当出现以上的这些改变,尤其是不明原因的,需要提高警惕。

对于预防,则需要重视肠道息肉等癌前病变,必要时给予切除治疗。

而饮食和生活上的预防,则需要注意劳逸结合,营养膳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适当限制高胆固醇饮食、高动物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增加粗粮杂粮以及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水果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或者体育锻炼,改变久坐的不良习惯,多运动运动,不仅可以避免脂肪的堆积,还能促进脂肪的消耗和预防肠癌的发生。

患上肠癌可能有哪些征兆?

肛周发痒不能算是肠癌信号。

如果说肛周发痒和肠癌有什么关系,可能是低位直肠癌会出现肛周坠胀、瘙痒不适,也可能是频繁腹泻、脓血便等黏液不断刺激引起肛周发痒,但仅根据肛周发痒是不能作为肠癌信号的。

引起肛周发痒的因素有?

1、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窦炎、直肠脱垂、肛门失禁等,可能会出现黏液增多或肛门皮肤破溃,刺激肛门皮肤出现瘙痒不适症状。

2、肛门皮肤病:如肛门湿疹、皮炎、癣、性病等,可能会导致会阴及肛门处出现瘙痒不适。

3、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肛周炎症,肛周皮肤出现皮疹或红斑,破溃时出现黏液导致瘙痒不适。

4、过敏:过食辛辣刺激、海鲜类食物后,可能会出现肛周瘙痒不适。

此外,糖尿病、肝功能异常、肾病、内分泌紊乱、药物因素、精神因素、天气过于湿热等也会导致肛周瘙痒不适

建议排除疾病因素外,可通过清洗肛门、勤换内裤、勿久坐、多饮水、勿过度紧张等来缓解肛门瘙痒,如果是因疾病导致肛周瘙痒,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那么肠癌的信号有哪些呢?

肠癌即大肠癌,也称为结直肠癌,根据肠道部位分为直肠癌和结肠癌,大多数情况,结肠癌和直肠癌发展较为缓慢,多数始于息肉,早期切除息肉可有效防止其癌变。

大肠癌早期是无明显症状的,随癌肿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便秘和腹泻交替,大便变细或变扁,且持续时间较长。

2、肛门流血或大便带血,多是脓血黏液便,颜色较暗。

3、里急后重,想排便但排不出来,或者排便后总感觉还有粪便,但就是排不出。

4、腹部固定位置持续隐痛或胃绞痛,有时伴有腹胀,用力按压腹部隐约能感觉到肿块。

5、感觉疲惫、虚弱、乏力、消瘦,有时还伴有低热。

当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诊,如果怀疑肠道癌变可通过以下检查明确,包括查体问诊、血液检测、肠镜活检、CT、超声、核磁共振、PET-CT等来明确诊断。

大肠癌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排便习惯。

2、饮食要均衡,注意营养搭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少吃红肉、辛辣刺激、油腻、高脂肪、腌制、烧烤类食物等,勿暴饮暴食,要按时进食,七八分饱即可。

3、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入,需适当补充维生素A、C、E及钙、镁、硒等,能有效预防肠癌。

4、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勿过度焦虑紧张。

5、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肠道炎症、长期慢性阑尾、胆囊炎等人群,需定期做肛门指检、粪隐血试验、肠镜等相关检查来排除病变。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

患上肠癌可能有哪些征兆?

这个算不上是大肠癌的发病信号。

大肠分为结肠直肠两部分,二者的是根据解剖部位划分的,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全长约1.2-1.5米,而直肠则是延续乙状结肠,开口于肛门,长度只有15厘米。

根据癌症发生部位的不同,大肠癌可以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两部分。

根据上述解剖结构可以看出,结肠距离肛门较远,所以,结肠发生癌变的时候,很少会出现肛门周围的症状,大多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便秘或腹泻,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脓血变,严重者可以出现肠梗阻,甚至是肠穿孔。

直肠距离肛门较近,发生在直肠部位的癌变会引起明显的排便刺激症,也就是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可以伴有血便、脓血便,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等。

少部分低位直肠癌,也就是距离肛门很近的癌症,有可能合并肛周不适,肛周瘙痒等,但这个并不是癌症发生的必要症状,绝大多数是同时合并了其它原因。

再说说引起肛周瘙痒的原因:

引起肛周瘙痒的原因很多,比如辛辣刺激饮食,皮肤的真菌、病毒感染,肛门湿疹、痔疮,某些过敏因素等,均可能引起肛门瘙痒,有时夏季高温多汗,内衣换洗不及时,也有可能出现肛周瘙痒不适。

所以,题目中提到的男子患者肠癌离世,曾经发生的肛周发痒与癌症本身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大可能存在其它原因。

肛周发痒也不能作为大肠癌的发病预警信号。

患上肠癌可能有哪些征兆?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肠癌,即指大肠癌,也叫结直肠癌,也就是说,它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有以下特点:

1.发病以直肠癌更常见,其次才是结肠癌。

2.主要发病人群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

3.男女发病率比例,较为接近;

4.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

那么,患上肠癌可能有哪些征兆?

大肠癌早期,和其他癌症一样,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表现,如大便带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中,发现一些征兆,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肠癌可能的征兆1:大便带血

大便带血,是肠癌早期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主要原因是粪块摩擦病灶组织而出血,并以鲜红色的便血为多见。

例如临床直肠癌患者,由于恶性肿瘤的部位较低,加上,如果粪块较硬,因而非常容易受到较硬粪块摩擦,最终引起出血。

但是,直肠癌的便血颜色,以鲜红或暗红色为较为多见,而且它们往往并不与成形的粪便混和,也不会附于粪柱的表面,因而需要与“痔疮”出血进行区别。

肠癌可能的征兆2: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也是一些肠癌早期患者重要的症状表现,其主要原因是肿瘤病灶刺激患者的肠黏膜,而引起排便反射,使患者便意增多,并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

例如左半结肠癌早期患者,由于其左半结肠肠腔,比其右半结肠肠腔要狭窄,因而使得左半结肠肿瘤组织,更容易发生完全,或者部分性的肠梗阻。

一旦发生了左半结肠阻塞,就会因刺激肠粘膜,而不断引起排便反射,导致大便习惯改变,但这时需要与“肠炎”或“菌痢”引发的大便习惯改变相区别。

肠癌可能的征兆3: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性状的改变,也是一些肠癌早期患者重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主要由于肠道肿瘤组织环状生长,导致肠腔缩窄,使患者排出粪柱变形、变细。

我们知道,大多数人,正常、健康的粪便形状呈现圆柱形;但是,如果肠道内生长了肿瘤,那么,在大便经过时,就会遭遇肿瘤组织的压迫,使粪柱变成扁形,或者变细,同时,排便时,还可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质地稀薄、大便夹杂脓液等等症状。

总结,肠癌的症状还是较为明显的,尤其,如果突然出现大便带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确诊。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