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作为我国最近的邻国没有新冠肺炎感染报道呢?

没有报道?你确定你是认真的吗?

先来看第一张图

这是截止到昨天,有官方报道的蒙古确诊新冠病例数4人!

当然,我不知道你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问的,因为蒙古国在3月10日之前,确实是没有新冠肺炎病例的。

也就是在10日时候,该国才突发确诊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而且这名患者还不是蒙古国人,而是一个在该国打工的法国人,半个月之前回了一趟法国探亲!

随即在这个月16日开始,蒙古国根据全球疫情从疫情严重国家韩国、德国等地接回该国国民中,陆续检测出5名新冠肺炎患者。因此,根据最新报道,蒙古国目前确诊新冠病例为6例,只不过基本上都是境外输入性病例!

所以,现在对于蒙古国来说,跟我们国家是一样的,要严防输入性病例!

那么在10日之前为什么蒙古国能做到没有新冠病例报道?

事实上,对于一个拥有15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来说,是有原因的!

首先,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蒙古是世界上比哈萨克斯坦小一些的第二大内陆国!

什么是内陆国?大家再来看看这个世界地图就知道了!

边境只有陆地,不靠海,而且完全就被我们国家和俄罗斯给包住了!

因此,在地理位置上看,蒙古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封闭国家,出国门要么必须经过我们国家,要么要征求俄罗斯的意见!

所以,只要它不是疫情发源地,它们国家的新冠病毒从哪里来?

不就是由外国输入吗?

而事实上,现在6例新冠病例,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蒙古又不是一个特别发达国家,它的地理位置,就已经限制了它的发展,而且这个国家一半是山地,还有四分之一是沙漠,这个国家有查不多300万人,大部分都集中在他们的首都乌兰巴托,而剩下的人,大家想想人口密度有多大?

哪怕有病毒,也难以传播,而且蒙古国早期疫情防控措施果断,很快封锁了边境线,这对于本身具有天然隔离的蒙古国来说,新冠病毒想传播都难,病毒死在路上的概率大!

最后,其实蒙古国也自知自身医疗状况,而且国家也不富裕,所以它们防控态度跟朝鲜一样坚决,措施非常强硬,接回自己国家的人后,直接就切断了边境,交通来往,在根本上就是实施了防止传染病最重要手段:尽一切办法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而事实也告诉我们,蒙古国做的是对的,就怕那种明知道自己应对新冠疫情不行,还不重视的国家,结果就是自食其果!

为什么蒙古作为我国最近的邻国没有新冠肺炎感染报道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截至目前,蒙古国的“新冠状肺炎”确诊病例依然为零。

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家,其国土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哈萨克斯坦。顾名思义,既然是内陆国家,也就意味着没有出海口。

实际上,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即中俄两国。虽然在地图上“感觉”哈萨克斯坦似乎和蒙古国也有“接壤”,但那却是“假性”的。因为,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还有一点“小距离”,这段小距离大概有38公里左右。而在蒙古国与两个邻国的边境接壤地带,要么是崇山峻岭,要么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可以说的“人迹罕至”。

直白的说,没有出海口也就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国际领空”。所以,“出进蒙古”的飞机都需要向中俄两个邻国“报备”。“调侃”的说,如果蒙古想在空中“来去自由”的话,除非蒙古发达到“飞行器”可以直接到达“外太空”的程度。

从“海,陆,空”这三个因素来说,也就注定了蒙古的交通不发达,不顺畅。而从基本层面来说,在蒙古国15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仅有330万人口。且人口又分布在三个区域,即城市,牧区,以及城市和牧区的结合部。而这个“结合部”却与城市和牧区都有着很大的距离。试想,这样“分散”过后,人口密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去过牧区的人都有体会,即便是从一个蒙古包到另一个蒙古包,无异于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想见个人都很难,传染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更难”了!

从经济来说,蒙古的经贸关系非常单一,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也不强。所以,与外界的交往极少。因此,曾有网友问过“为什么极少看到蒙古国的新闻”这样的问题。由此可见一斑。平时都很少人员出入过境,何况是在“疫情”爆发之时呢?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于“病毒”来说,没有“接触”又哪来的“传播”呢?

蒙古国人的性格很直率,它们也不“拐弯抹角”。在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各国注意“防控”疫情之时,蒙古就毫不犹豫的关闭了“边境线”。没有出海口,自然是没有水上通道。空中航班在其他国家起飞时已经被“层层检查”。唯一需要控制的其实只有几个边境检查站。所以说,蒙古国对“疫情”的防控非常简单。但也是“非常坚决”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蒙古国还很贫穷,尤其是医疗资源非常贫乏。一旦疫情爆发,哪怕是不多的病例,估计蒙古就会“手忙脚乱”。所以,他们采取的措施也就更加果断了!

其实,从这次疫情的“防控”来看,越是医疗水平不高的国家,其态度越坚决,措施越果断,效果也越好。相反,有些“艺高人胆大”的国家,其疫情控制的反而不理想。比如新加坡和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新加坡现在每天仍然有确诊病例在增长,尽管幅度不大。但相较于蒙古国的零,印度的仅3例且多日未增长来看,新加坡做的显然不能说“成功”。而日本就更加不理想了。

谁也没有想到,日本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疫情国”。不仅在“钻石公主号”游轮疫情的应对上有瑕疵,导致蔓延严重。即便是日本本土,现在也有了蔓延之势。而对于日本这个人口密度大,交通发达,人流量大的国家,一旦疫情蔓延,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日本厚生劳动省大臣的表态来看,日本政府现在不仅忧虑,而且还流露出了“后悔”之意。所以说,面对疫情,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掉以轻心。所以说,蒙古国所采取的措施无可厚非。而对于蒙古国为什么没有确诊病例的问题,应该说是诸多因素的“叠加”原因。

为什么蒙古作为我国最近的邻国没有新冠肺炎感染报道呢?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们近邻没有感染的并非蒙古一国,还有老挝,缅甸、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鲜,甚至阿富汗也是零感染。

纵观这些没有感染的国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边检口岸管控及时,年底前与我国人员往来极少。其中人员交往、流动少,是其未被感染的主因素。

作为我们的北方近邻,蒙古国有46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我国接壤,但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关蒙古国的新闻。对我们来说,近在咫尺的蒙古国既遥远又陌生。

蒙古国处于中俄两国的包围之中,面积有1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仅次于哈萨克斯坦。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两人,可谓地广人稀。

蒙古国的大部分人口聚集在乌兰巴托一带,第二大城市额尔登特仅有九万人。蒙古国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以农牧民为主,这也决定了人口流动量不大。

中蒙间的人员流动主要集中在边贸、留学和旅游上,蒙古国商人大多在我国的连浩特进行贸易,很少深入内地。十多个通商口岸商品,基本上应有尽有。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二连浩特并没有出现新冠病例。中蒙文化交流的人员每年有一百多万,但都集中在夏季。两国旅游也是如此,冬季很少有游客往来。

这些因素都决定,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中蒙间的人员往来是极少的。即便有往来,也是在边境口岸活动。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蒙古族白月节。

蒙古族的白月节相当于我们的春节,是蒙古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无独有偶,今年蒙古国的白月节庆典与春节日期完全吻合,蒙古国人在节日前不出门。

在寒假期间,外出的蒙古国人早已会国准备过节,国内的民众早已在二连浩特完成了一站式购物。我国的春节和蒙古国的白月节,减少了年前人员流动。

冬季的蒙古国非常寒冷,我国游客都选择更为暖和的地区,很少有人前往蒙古国。这种旅游淡季,也减少了我国游客向蒙古国流动,客观上阻止了疫情。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蒙古国对边境口岸的及时管控。自我国疫情暴发以来,蒙古国对边境口岸进行了陆续关闭。目前,中蒙间所有客运通道都已关闭。

春节三天中(1月25日起),中蒙边境口岸关闭。自1月28日起,蒙古国实行限制出入境措施。中国和其它国家公民,只能从特定口岸入境,其余则禁止。

从2月1日到3月2日,五个公路口岸首批关闭。中国公民和经中国赴蒙古国的其它国家公民,所有口岸禁止通行。自2月11日以后,再关闭四个公路口岸。

从2月14日始,所有口岸的客运通道关闭,航空、铁路全部停运。蒙古国的这些管控措施,从根本上限制了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通道,使疫情难以扩散开。

与此同时,蒙古国在2月15日派出三辆大巴从二连浩特接回104名蒙古国公民。其中有一人有疑似感染传染病的体征,蒙古决定对其余旅客采取观察措施。

据蒙古国卫生部门消息称,截止目前,蒙古国尚未发现一例新冠病例。从蒙古国撤侨情况来看,其公民主要集中在各大口岸,湖北疫区没有蒙古国公民。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没有与疫区的直接接触,是蒙古国未被感染的另一原因。撤回的一百多人被感染的风险极低,到2月底他们隔离期便会解除。

蒙古国地广人稀,居住比较分散,不利于病毒的传播。针对输入性病例,蒙古国只要控制好传播途径,隔离好归国人员,新冠疫情便很难侵入到蒙古国。

蒙古国在防范疫情的同时,也积极向我国伸出援手。蒙古国留华学生会,为我国募集到2200万格里克(合人民币5.5万元)。数额虽少,但情谊却很重。

还有,蒙古国的一家矿业公司,也为阿尔山市捐赠了4000只口罩。蒙古国工商会,也为我国疫情捐款30多万元。同时,蒙佛教协会也向疫区捐款并祈福。

当前,蒙古国没有新冠疫情感染的报道,这是一件好事。而蒙古国的积极援助,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感谢像蒙古国一样伸出援手的其它各个国家。

为什么蒙古作为我国最近的邻国没有新冠肺炎感染报道呢?

蒙古国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依然为0,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相对偏少,使得新冠肺炎很难通过外界输入的方式进入公共服务,由于蒙古国国内经济活动也不是非常频繁,即便未来有个别新冠肺炎病例进入蒙古也很难大面积扩散开来。

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也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与外界的联系比较少,国际交往也不是很频繁。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现在我国中部的湖北省,与蒙古交界的北部省份,内蒙古、东三省新冠肺炎病例本来就不多,疫情扩散到蒙古的概率就更小了。至于蒙古的另外一个邻国俄罗斯,新冠肺炎的病例也不多,也不会在国际交往中把肺炎疫情带到蒙古去。而最近又正逢冬季,蒙古还非常寒冷,前往蒙古旅游的游客也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国际交往的蒙古,出现输入性肺炎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另一方面蒙古人烟稀少也不利于新冠肺炎的流行和扩散。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如此严峻,主要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不过蒙古人迹罕至,对于病毒传播和流行而言,是天然的隔离环境,即便有个别新冠肺炎案例出现在蒙古,也很难在蒙古城市和农村扩散流行起来。

本身的基本条件就非常理想,蒙古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也非常的谨慎和小心。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后不久,蒙古就宣布对陆上和空中边境进行严格管控。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蒙古国内的安全。毕竟蒙古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国内医疗条件和设施非常有限,即便是非常少的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在蒙古,也会严重消耗蒙古的公共卫生资源,蒙古的疫情防控方面不得不慎之又慎。

现代的交通工具使得地理之间的距离变得没有那么重要。蒙古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因为经济交往不多,国与国之间的人员流动远远比我们与日本、欧洲要少,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欧洲国家出现了不少新冠肺炎病例,而蒙古1例没有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蒙古作为我国最近的邻国没有新冠肺炎感染报道呢?

蒙古国现在是冬季,气候寒冷,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很少在这个时候去蒙古,只听说有从蒙古国回来过年的人。既然去的人少,那么就容易对来华人士进行追踪,从而进行隔离观察,排除疫情扩散的可能。

蒙古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的一朵“奇葩”,经济发展落后、军事力量薄弱,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存在感。国际社会基本上不关注蒙古国,除了去年美国和俄罗斯相继派人访问蒙古国时有了一些热门新闻,平时根本看不到蒙古国的消息。对于与我们来说,对蒙古国的了解也很少,或许听的最多的还是“蒙古国海军上将”这个梗。

蒙古国不只是与其他国家交流甚少,本国国民也是不怎么来往,因为蒙古国的面积太大了,交通我不便利。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疫情在蒙古得到了有效控制,因为蒙古人平时就是“自我隔离”的生活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封闭的环境也抵御了病毒的侵入。

就算蒙古国出现了确诊病人,那么也能够很快的控制疫情,因为患者接触的人群不多,便于追踪。蒙古国人生性剽悍,有生活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身体素质是比较过硬的,自身身体素质,也是抵御病毒的“利器”。

现在国内疫情得到了遏制,向蒙古国蔓延的可能性更小。只要蒙古国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应该能够避免病毒的侵害。

为什么蒙古作为我国最近的邻国没有新冠肺炎感染报道呢?

蒙古是在我国北边的一个内陆国家,其领土面积有156万平方公里,在全世界所有的内陆国家当中,蒙古国的面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位居第二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面积很大的国家,它在全世界的存在感却是非常低,甚至连我们国家也很少有人关注蒙古的事情。(蒙古地图)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考验,而我们周边不少国家也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尤其是跟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目前其国内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500例,这足以引起日本全国民众的担忧,世界卫生组织也是提醒各国关注日本的疫情形势。同样是离我们很近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已经确诊不少新冠肺炎病例,而在我们北边的蒙古国至今却没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日本超市口罩被抢购一空)

蒙古国至今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其实也很好理解,蒙古国的人口总量只有300多万,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是比较落后,其人均GDP还不到我们国家的一半,再加上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家,其国内并没有太多的旅游资源,尤其在冬季,蒙古国气候严寒,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爆发,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这边基本没有人前往蒙古。因为蒙古国很少有外人进入,所以病毒不容易传进这个国家,结果就是蒙古国到现在也没有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除了很少有外国人入境蒙古这个因素之外,蒙古国政府从2月1号就开始禁止中国公民以及经过中国前往蒙古的外国人入境蒙古,蒙古政府迅速收紧海关的行动进一步降低了新冠病毒输入蒙古的可能性。别看蒙古国面积很大,但是这个国家毕竟只有300多万人口,加上其经济非常落后,所以实际上蒙古国跟不丹、吉尔吉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这些国家是差不多的,由于它们跟我国的人员往来并不频繁,因此新冠病毒输入这些国家的可能性很小。(中蒙边境口岸)

目前新冠病毒在我们国内传播的趋势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蒙古国作为一个非疫情发源国家,其国内的病毒只能是由外国输入的,而现在蒙古基本已经切断了病毒可能输入的主要途径,加之这个国家本身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所以我们预计未来蒙古国大概率也并不会受新冠疫情的波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