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非外科口罩什么区别?

关于口罩选择,使用的问题,陈医生在今天微头条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还是有人在问,在瞎说!

目前医用口罩并不是题主说的那么复杂,有什么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非外科口罩!

实际上就三种:

第一种是大家见的最多的,药店一般都能买到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简单来讲,它是最普通的医用口罩,防护能力自然不如接下来要说的另外两种,口罩上没有标准任何字样,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像门诊,医生平时没有遇到特殊病人或者在特殊场所,不属于特殊科室,给病人看病时候带的都是这种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

有什么作用?有95%以上细菌过滤作用,但是它不防渗透,因此医生或者护士在进行常规注射、穿刺或换液体时候,如这操作一般不会发生血液、体液等喷溅,那就会用这种普通医用口罩;

对这次新型肺炎有用吗?

有,但不是最好的。

第二种,医用外科口罩。跟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最大区别就是,它密封性更好,对于防止气溶胶细菌作用更好,而且防渗透,有严格颗粒过滤规定,必须≥30%!

像我们医生进入手术室、有呼吸道传染风险,手术、换药的时候,可能会发生患者血液、体液等喷溅,这时候就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对这次新型肺炎预防有用吗?

非常好用,能买到这个是最实惠,有效的

第三种,医用防护口罩。这是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口罩,像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等是必须要带这种口罩的,基本上达到了N95级别,也是连雾霾那么小的颗粒都可以挡住!

对这次新型肺炎预防有用吗?

效果最好,有最好,没有也没事,不是必须的,像N95这种级别口罩,比较贵,用多了你未必消费的起!

最后总结一下,请看下图:

注意,不管是哪一种口罩,都不能长期使用,都是有严格使用时间的,像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一般要求使用4小时就要更换,而防护口罩,可以用到6—8小时,当然具体可以看说明书!

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非外科口罩什么区别?

这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令人担忧,已经明确是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戴口罩是有用的,但哪一种口罩才能有效阻隔冠状病毒呢?目前医院口罩常用有3种即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最常见N95口罩),并不是像题主所说“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和非外科口罩”等等,不会使用纸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碳口罩等等,也意味着这些网红口罩不能起到预防疾病传播作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3种医用口罩的作用。

1.医用口罩,是最容易购买得到的口罩,对阻隔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播有用,但效果不如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适合日常防护,不宜看病探病。

这种口罩全称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为YY/T0969-2013,比较透气,容易购买,一般药店都可以买到,可以过滤大部分细菌,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有效,最大缺点是没有防渗透作用,效果不如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适合非疫区日常外出使用,但不宜用于与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也不宜在医院等人员密集场合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对阻隔新型冠状病毒有效,強烈推荐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为yy0469-2011,口罩共分3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侧朝上,戴上口罩后需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具体佩戴方法如下图演示。医用外科口罩是医务人员最常用的口罩,接触普通感染病人,如感冒、肺炎、处理普通细菌感染伤口,手术操作等可以选择普通外科口罩。这种口罩与普通口罩相比,密封性更好,与普通医用口罩最大区别是防渗透,颗粒过滤必须≥30%,对阻隔新型冠状病毒非常有效,推荐使用。适用于疫区,医院等密集人流场合,看病就诊等使用,是最实用口罩。在医院除了高危岗位,其他岗位工作人员戴这个口罩防护就可以了。

3.防护口罩:如N95口罩,防护效果最强,但一般不需要,而且价格贵。

防护口罩执行标准GB19038-2010,在医院常用有N95口罩。N95口罩是Nl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95”是指,在NⅠ0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非油性0.3um颗粒过滤效果达95%。N95口罩的最大持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在选择N95时尽量不要选择带呼吸阀。接触特殊感染病人,如H1N1甲流、非典等传染性强病人,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必须戴N95口罩。对普通人群来说,一般不需要。正确佩戴方法如下图演示。

3.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间: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使用超过4小时必须更换,N95口罩使用6~8小时后必须更换。

.如果有潮湿、污染随时更换。

.佩戴口罩前或取下口罩后必须认真流动水洗手。

小结:在常用医院使用口罩中,N95口罩防护能力最强大,但一般只适用于高危岗位上医务人员。普通人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了,如果买不到医用外科口罩,就先用医用口罩也是有一定效果。

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非外科口罩什么区别?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自从疫情爆发自来,“口罩”的热度可谓是持续攀升,说实话,在疫情爆发之前,口罩用量最多的还是医院,现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出门是必带口罩的,为了提高防护等级,很多人都想要N95口罩,那它和KN95之间有何差别呢?请继续往下看!

一、先简单介绍几种常用口罩

①普通的医用口罩

从字面上即可理解,属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因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在医院中普通科室是最为常用的,常见的普通医用口罩就是挂在耳朵上即可,如下图!

②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是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这可是手术室的标配,和普通医用口罩相比提升了一个档次,口罩四个角有系带,戴时需要系好,如下图!

③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是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 ≤ 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如 KN95、N95 口罩,正是因为它这一作用,目前可是一线抗疫人员得标配,所以市场上也是非常的紧缺。

二、KN95 和 N95 的区别

①N95 口罩其实属于呼吸器 ,呼吸器是一种呼吸防护设备,在设计上和普通口罩来说贴合面部更加紧密,可以非常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N 表示 Not resistant to oil, 可以用于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95 的意思是过滤效率大于等于 95%),表明经过仔细测试后,这种呼吸器可以阻挡至少 95% 的非常小的(0.3 微米级别)测试颗粒,如果佩戴正确,N95 的过滤能力是要优于我上面讲的普通口罩和医用口罩的。

②KN95 是中国标准 GB2626-2006 中规定的级别之一,而N95 是美国标准 42 CFR 84 中规定的级别之一,这两个级别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基本一致,都是对应标准下过滤效率达到 95%。

三、N95 口罩使用的详细介绍

①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口罩是非常紧缺,而有些朋友就有疑问了,这么贵的口罩买来,一只可以戴几天呢?根据研究人员做的对比实验,N95 口罩佩戴 2 天,过滤效率依然保持在 95% 以上,呼吸阻力变化不大;佩戴 3 天过滤效率降低至 94.7%,所以我建议在口罩没有被明显弄脏或损坏(如折痕或撕裂)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多次使用。

②注意了,如果你戴上以后感觉呼吸阻抗明显增加,口罩有破损或损坏,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时,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或者接触过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群时那就不要再重复使用了。

四、N95 口罩的呼吸阀是什么作用?

用过这种类型口罩的朋友应该知道,它是分为有呼吸阀和无呼吸阀两种,如果患有慢性呼吸疾病、心脏病或其他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疾病的人,使用 N95 呼吸器可能会使佩戴者呼吸更加困难,说通俗一点,人透气都透不上来,人会感觉不适,因此这类人群我建议使用配有呼气阀的 N95 口罩,在吸气时,口盖会关紧,确保没有颗粒进入;在呼气时,口盖会打开,让湿热的空气散发出去,所以这个根据各自选择即可。

五、综合总结

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我觉得最好还是呆在家里最安全,尽量少出门,如果需要出门买个菜什么的就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了,正确的佩戴方法也很重要,可以先自行学习一下戴法,早去早回,不要在外面过多的逗留,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综合对比,防冠状病毒-----N95 口罩>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非外科口罩什么区别?

口罩按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来分,医用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1. 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防护等级高,尤其适用于诊疗活动中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时佩戴。可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WHO推荐医务人员采用防颗粒物的防护口罩,以防止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具体指标如下:1)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能阻挡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感染因子。2) 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mmH2O)。3) 在10.9Kpa(80mmHg)压力下喷向口罩的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等技术指标。4) 口罩上必须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5cm。5) 合成血以10.7kPa(80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2.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防护等级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主要在洁净度十万级以内的洁净环境内,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隔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能防止医务人员被感染,同时也可防止医务人员呼气中携带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对接受手术的患者构成威胁。医用外科口罩要求对细菌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对于可疑的呼吸道病人也应配发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止对医院其他人员构成传染威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但避免感染功效不及医用防护口罩。符合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具体指标如下:1)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2) 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0.3)μ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细菌过滤率应≥95%;非油性颗粒的过滤率应≥30%。3) 呼吸阻力:在过滤效率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超过29.4Pa。口罩两侧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P为49Pa/cm时,气体流速应≥264mm/s。4) 鼻夹与口罩带: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夹长度应大于8.0cm。口罩带应戴取方便,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力应大于10N。5) 合成血液穿透: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6) 阻燃性能:口罩材料应采用不易燃材料,口罩离开火焰后燃烧小于5s。7) 环氧乙烷残留量: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小于10μg/g。8) 皮肤刺激性:口罩材料原发性刺激指数应≤0.4,应无致敏反应。9) 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20CFU/g,不得检出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真菌。3. 普通医用口罩普通医用口罩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可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防护等级最低。适用于一般卫生护理活动,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床单元等,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仅对0.3μm直径的气溶胶达到20.0%-25.0%的防护效果,达不到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不能有效阻挡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入侵,不能用于临床有创操作,也不能对颗粒及细菌病毒起防护作用,仅限于对粉尘颗粒或气溶胶起到一定的机械阻隔作用。

常用口罩分类:

1).棉布/纱布口罩:仅能过滤较大之颗粒,仅适平时清洁工作时使用。使用后阻挡约70%防范飞沫传染。并阻挡10%~20%空污物质

2).纸口罩:可阻挡70%以上的5微米颗粒,若有破损或弄脏的情况,应立即更换。适合平常清洁时使用。

3).外科口罩:可阻挡90%次微米颗粒,应每天更换,但破损或脏污应立即更换,适用有感冒发烧咳嗽等有呼吸道症状时、前往医院电影院等不通风之场所时使用。使用后阻挡飞沫传染的效果90%。并阻挡30%~80%空污物质

4).活性碳口罩:可吸附有机气体及毒性粉尘,不具杀菌效能,需费力呼吸或无法吸附异味时应立即更换,适用于喷漆作业或喷洒农药时。使用后阻挡飞沫传染的效果80%。并阻挡30%~80%空气污物质和减轻异味

5).N95防护口罩:可阻挡95%以上次微米颗粒,呼吸阻抗较高,不适合一般民众长时间配带,且应避免重复使用。并阻挡80%~99.97%空污物质

6).立体口罩:新兴口罩,有立体结构

7).PM2.5防霾口罩: 能阻挡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粒状物

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非外科口罩什么区别?

口罩的区别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科普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疫情常态化以后,大家对于口罩的佩戴意识有了长远深入的了解,这就更加有必要科普一下。

首先谈一下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的区别:

医用口罩与普通口罩的区别?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可分为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两个大类。医用口罩就是医疗单位、医院领域使用的口罩,普通口罩就是普通的卫生口罩。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医用口罩分类

医用口罩有三种类型:一是医用防护口罩,如N95口罩,它能阻隔空气中的颗粒物、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适合于所有医疗工作环境下的防护;二是医用外科口罩,可阻隔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等,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三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它能阻隔口腔或鼻腔呼出或喷出的污染物,可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

对于新冠病毒来说,这三种医用口罩都可以用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三者阻隔新冠病毒都有效果,防护效果按照强弱依次为医用防护(N95)>医用外科>一次性医用口罩。

普通口罩

而普通一次性口罩就是纤维口罩,它的阻流原理就是一个机械阻挡作用,通过这一层一层的机械阻挡,可以把大的颗粒阻挡住,但是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阻挡不住,更不用说PM2.5的颗粒物,防病毒效率低。

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方法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不要搞错;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

3、戴口罩前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口罩佩戴完毕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覆盖住鼻子和嘴巴,确保保护面积。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非外科口罩什么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无疑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想这会不会又是一场SARS风暴。2003年的那场非典型肺炎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它的严重性。而当年的那群初中生高中生们如今已经身为人妇或者人夫。今天搭乘地铁时看到许多爸爸妈妈带着学龄前的孩子都带着口罩,而这些家长就是当年对非典印象最深的人吧。口罩是预防飞沫传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回到题目,医用口罩,护理口罩,外科口罩和非外科口罩有什么区别?

一,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

医用口罩包括外科口罩,临床上刘医生经常佩戴外科口罩⬇️⬇️⬇️。这种口罩呼吸阻力比较小,不会影响人的正常呼吸,而同时它最外面的那层可以防水,中层那层可以阻隔空气中大于90%的5μm颗粒,而最里面贴近皮肤的那层还有除湿的功能。

而医用口罩还包括N95医用防护口罩⬇️⬇️⬇️:N95是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N指非油性颗粒物,95指在标准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率达到95%,有较好密合性。虽然这种口罩的防护性很高,但是它太密闭了,所以呼吸多少会有影响,不建议大家平时一直佩戴。如果到人群密集,或者可能就接触到患者的人,那可以选择这种口罩,否则就选外科口罩吧。

二,护理口罩。

护理口罩应该指的是普通的医用口罩吧,这种口罩对颗粒物防护效率很低下,它主要是用于普通的飞沫防护。平时也可以用于阻止类似血液等体液溅到人脸皮肤上。

总之,说实话对于普通人来说什么医用口罩,外科口罩,护理口罩等等根本分不清。但是,我想大家应该记住,第一尽量不要在这个病毒传播的高峰时期还跑去武汉旅游或者探亲会有。第二,尽量不要在动物园,火车站,客运站,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逗留。说实话再好的口罩也抵挡不住你长时间的接触一个带病毒的患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