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为什么?
肠息肉的危险性,无疑指的是息肉发生“癌变”,患大肠癌的风险!
因为目前造成我们人类死亡最主要的两大原因:第一个是心血管疾病,第二个就是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当中,消化道肿瘤占了大部分,而消化道肿瘤之中又以大肠癌排在第一位!
而我们大家平时说的肠癌,基本上指的也都是我们的大肠癌(因为小肠发生癌变的几率非常低),以结肠癌与直肠癌最为常见,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亦更加明显,而这结直肠癌绝大多数都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因此,一旦我们的肠黏膜出现有肠息肉,往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癌变风险!
但正如题主所说的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这句话一样,同样是肠息肉,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性的!
那么肠息肉的危险程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呢?首先,我们人体的大肠很长,全长有1.5m左右,不同部分的大肠其发生大肠癌的几率是不一样的。
如下图(划线部分),我们的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
其中大部分的息肉都长在我们大肠当中的结肠和直肠部位,而结肠整体呈“M”形,包绕于空、回肠周围,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其中最狭窄的部位是乙状结肠的末端,直径只有2.5cm,其他部分直径可以达到6cm!
而这结直肠段及部位发生癌症的几率不一样的,请看下图:
以直肠最高,占了整个大肠癌的43%左右,其次依次为乙状结肠、升结肠、盲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等!所以,如果大家这个肠息肉发生在直肠,相比发生其他部位,发生癌症几率就会更大一些,也就更危险一些!
但是,息肉生长部位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决定了我们肠道息肉的危险性,那就是息肉的类型!
目前,临床上的肠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样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以及家族性息肉等这几种主要类型,但其中又以下图这种腺瘤样息肉癌变率最高!
但注意:结直肠息肉不等于结直肠腺瘤,因为结直肠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样息肉属于腺瘤,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当然,大家也不要误认为腺瘤都像上图显示那样,都是息肉样新生物,实际上腺瘤也有扁平扁平状的病变!当然,大家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种腺瘤样息肉,它们是高危型!
- 息肉或病变直径≥10mm;
- 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样结构超过25%;
- 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
当然,长了息肉不是立马就癌变的,它发展为癌症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在10年左右
但这不意味着大家发现息肉后可以放心十年没事。事实上,从长息肉开始,甚至到了早期大肠癌,都是没有症状的,换句话说: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肠道什么时候开始长息肉了,不做肠镜,我们也不知道自己长了息肉!
因此,切除腺瘤样息肉防治肠癌,最主要的还是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点通过肠镜技术切除干净,可以避免了息肉可能诱发的各种潜在危险,尤其是避免了很多结肠癌的发生,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为什么?
说起肠息肉,人们最担心的还是癌变,只是息肉的话,没有那么可怕,一般通过肠镜切除就可以了。在肠镜下,可以看到息肉的状态!
肠息肉是一类从黏膜表面突起的隆起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可有便血、腹泻、腹痛等非特异性表现,绝大部分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
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其中,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与结肠癌密切相关,肠息肉癌变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经过不同的阶段才最终形成的生物学现象。
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为什么?目前普遍认为,几乎所有的结直肠腺癌均通过所谓的腺瘤-癌序列由腺瘤演变而来。但是,仅有一小部分散发性腺瘤发生恶变。大肠癌的发生率在一个有腺瘤的患者比无腺瘤患者高出5倍,多个腺瘤患者又比单个腺瘤高出1倍,说明腺瘤与癌之间的关系密切。
作为一种炎症酶可能通过改变的在细胞内花生四烯酸的新陈代谢参与阻断细胞凋亡和促进癌细胞生长。
肠息肉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逐渐明确,早期已有学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息肉组织中存在Hp,肠息肉组患者H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Hp感染患者的息肉多发且直径多>1cm,但与位置无关。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为什么?
我是小影大夫。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肠息肉无论长在哪一段,都需要预防性的接触。肠息肉容易长在结肠和直肠,又以直肠最为常见。肠息肉可能会恶变为肠癌,这也是息肉最可怕的地方。所以,如果早期发现了息肉,一定要在肠镜下尽早的切除,并且定期复查。
肠息肉≠肠癌很多朋友都是体检发现的肠息肉,有些朋友看到自己肠镜结果就很害怕,担心自己是不是长了肠癌。其实肠息肉≠肠癌,发现肠息肉,及时切除,就可以把肠癌扼杀在摇篮之中。
正常的结直肠黏膜在各种原因的刺激下,变成了增生的黏膜上皮,继而发展为小腺瘤性息肉,就是肠镜下看到的肉疙瘩,这时候肠镜无法分辨是不是恶性的息肉,如果不处理,息肉会继续继续长大,变成了大腺瘤样息肉,最后恶变为结肠壁。这整个过程的时候在几年以上,可能是5-10年,也可能十几年。
如果在小腺瘤样息肉或者更进一步的大腺瘤样息肉的时候做肠镜发现,肠镜下直接切除,那么就可以预防肠癌的发生。哪一段的息肉都很危险,如果发现了,还是早点处理为好。
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目前临床中看到的结肠癌很多都是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结肠癌更加多见,而且还是晚期多,因为老人家即便是有症状都不来处理,最后拖着就晚了。
如果>30岁,没有做过肠镜的,可以做一次肠镜体检。如果没事,那么可以五年后再做一次体检,如果有息肉,建议切除。如果家里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为了自己健康,最好去做个肠镜体检一下。
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为什么?
一般如果肠镜发现了息肉,我们可以考虑行肠镜下的摘除术,摘除掉以后做病理化验,如果病理是良性的,那么就结束了,如果病理是恶性的,则需要先进一步的根治性手术。平时我们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息肉摘除以后要定期的复查肠镜。息肉可见于肠管的任何部位,小肠结肠直肠都是可以长息肉的,一般好发于结肠以及直肠,息肉可以分为炎性的息肉,增生性的息肉以及腺瘤性的息肉。
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为什么?
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肠息肉的治疗:有蒂者内镜下可摘除或圈套蒂切除,凡直径≥lcm而完整摘除困难或广蒂者,先行咬取活检,排除癌变后经手术完整摘除.如有癌变则根据癌变范围,选择局部肠壁或肠切除手术.
肠息肉长在哪段最危险,为什么?
息肉都有潜在癌变的风险,无论长在什么位置都尽可能切除并定期随访。如果非要说哪里更危险,应该是越往下段越危险,毕竟肠道上部接触的还是食物或没有消化的食物,而在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都是粪便,更容易刺激癌变,这就是近几年大肠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