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药反而会加重痛风病情?
一个人吃了医生开的药,没效果可能只会认为这医生水平不够,会另寻他就;但如果一个人吃了医生开的药反而加重疾病的症状,这难免是会让病人无法接受的,找上门来的,就可能会质疑是不是庸医。这点不说清楚,是很容易加重医患矛盾!
那么,吃了药反而加重痛风病情,这真的是庸医所为吗,开错药了吗?我先来说问题的答案:这很正常,医生没开错药,而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痛风的具体发病机制!
首先,我先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尿酸高了,容易诱发痛风? 注意,我用的词是“容易诱发”,并不是“一定会诱发”。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尿酸是相对恒定的,即合成和排泄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男的不超过420μmol/L,女的不大于360μmol/L,都是正常的!
而一旦尿酸合成增多,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食物或者肾脏排泄尿酸量减少等,都会打破这样一个尿酸的动态平衡,导致体内的尿酸量增加,而这种增加一旦男的超过420μmol/L,女的高于360μmol/L,就会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但不是痛风! 所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并不是同一类疾病,简单的来讲,尿酸超过420或者360,就是高尿酸血症,而痛风是需要长期这种尿酸高,尿酸盐沉积,才会导致的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而这种长期沉积,通常需要3-5年,所以不是我们一发现尿酸高了,就会立马诱发痛风的!
但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尿酸高,有时候吃了药反而会诱发或者加重痛风的症状呢?
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除了跟病人的尿酸高有关以外,最主要的是因为我们选择降尿酸,不管是选择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还是选择增加尿酸的排泄的苯溴马隆等药物,首先降的是我们血液中的尿酸,然后才是组织关节中的尿酸!
而这在降低血尿酸浓度的同时就会慢慢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被动员,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的溶解,诱发炎症反应,这就给我们一种错觉,感觉不吃药还不痛,怎么吃了药反而更痛了的假象!
所以,吃了药会感觉痛风症状反而加重,并不是药物无效,而是药物起效的一种表现,因为我们体内尿酸的排泄是有顺序的,只有当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才能让诱发我们痛风发作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析出入血排泄,当然,这主要跟我们人体的尿酸90%以上是通过肾脏以尿液形式排泄的有关!
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医生在给病人开具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的时候,往往还会辅助给病人开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甚至有些还会开服秋水仙碱,目的就是为了在降尿酸过程中消炎止痛!所以,也告诉我们降尿酸并不是越快越好,因为快了,血尿酸浓度会一下子降的太低,导致关节尿酸盐结晶溶解析出更快,更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为什么吃药反而会加重痛风病情?
这个问题困惑着很多痛风的患者。很多患者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不降尿酸,反而还能过得舒服一些,有很多患者口服降尿酸药物治疗以后反而会出现反复的痛风发作,比不降的时候还要痛苦,这种情况在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的时候尤其常见,所以很多患者选择不治疗。
虽然我不是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医生或是内分泌科医生,但是也接诊了大量的痛风的患者,因为有很多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需要我们给予进行系统的治疗。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如果患者不进行降尿酸治疗,很可能一年发作2~3次。但是住院以后我们给予手术的时候,会请相关科室会诊,会诊以后会建议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仅仅两周左右的时间就会在不同的部位痛风急性发作,明明是做脚趾头的手术,但是在住院期间,很可能膝关节发作或者说肘关节发作。后来痛风专家进行沟通以后,专家解释了这种情况是因为尿酸降得过快导致的。
很多痛风患者的身体已经适应了他身体内的高尿酸的状态。所以说偶尔的尿酸波动会导致患者发作。但是如果我们过快的给予通过患者把尿酸值降下来。身体会默认为血尿酸缺了,就会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调动,大量的尿酸来释放进血液以补充血尿酸的缺乏。这样就会迅速的造成一次尿酸的波动,也就会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
从那以后呢,我开始听从专家的建议尿酸需要手术的患者,如果口服非布司他或者将尿酸药物的话,尤其是非布司他可以减量,先口服半片一周左右,看看是否会导致痛风的发作,如果没有发作,再慢慢的加量,这样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患者的耐受度也比较高。从开始这样做以后患者反复发作痛风的情况确实减少了。
以下是给很多痛风患者的一点建议。
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痛风的分型,看别人吃啥吃啥,这是错误的。谢医生在临床上也遇到了大量这样的患者。他明明知道自己是痛风,也知道自己是痛风发作,到医院做了血尿酸化验也确实是高。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去控制痛风,而是直接听了身边的人吃的xxx地的药物,这种药物有的是从某个国家带来的,有的是某一个地方,某一个人配制的药粉,而且吃完了也确实缓解了疼痛,所以他认为在医院检查治疗是没有意义的,疼了就吃这一类的药物。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尤其是从外地带来的一些配方不明的药粉,这些药粉里面肯定掺杂了大量的镇痛药成分,而且很有可能掺有激素。临床上因为吃了大量这样药物,去控制疼痛的痛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和糖尿病的病例是非常多见的。
而且即使没有出现骨头坏死或糖尿病,长时间的口服这些强力的镇痛药,对于肝肾的刺激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建议有痛风困扰的患者尽量听从医嘱,吃正确的正规的药物,不要吃一些,没有厂家或没有资质准入的药物。
痛风只检查血尿酸不检查尿尿酸,这是不正确的。很多痛风的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痛风分型。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痛风也不是单纯的就是这两个字的。它还有几种分型,比如说是合成增多型与排泄障碍型或者是混合型。只有正确的知道自己痛风病的分型才能给予正确的治疗,比如说合成增多型我们会建议口服非布司他,排泄障碍型,我们会建议口服苯溴马隆。
像刚才在上面提到的,很多患者跟别的痛风患者吃一样的药就觉得好用,这是错误的。如果一个痛风患者是有泌尿系结石的,那么我们是不允许给患者口服苯溴马隆的,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这个禁忌。同时也不知道自己的痛风病分型,就茫然的跟着别人一起吃药,这是大错特错的。
如何知道自己的痛风病到底是属于哪一型呢?最好的检查就是尿尿酸。所以如果受到痛风病困扰的患者,请到医院做一个尿酸检查的化验吧。明确您自己到底是哪一型的痛风病,找到相关的科室去进行正确的治疗才是控制的根本办法。
以上就是对您提问的一些解答,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您有不明确的地方可以私信我,或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啦!为什么吃药反而会加重痛风病情?
患者:为何我吃了降尿酸的药关节肿痛更厉害了?
这种情况可能是正常的。由于血和关节中的尿酸浓度降低,关节中的痛风石融化,大痛风石变小,从软骨掉下来,损伤关节细胞,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还可能是因为你尿酸降太快所致。尿酸突然降低时,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会快速溶解,产生“微晶体”,这些物质会刺激关节,引起痛风。也就是说,降尿酸治疗本身就会引起急性痛风,而且降尿酸的药物作用越强,诱发痛风发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
一方面,用药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为了降低尿酸水平,自行加大药量,降尿酸一定要平缓,避免血尿酸大幅波动,引发痛风。
另一方面,尿酸不能降得太低。一般来说,没有痛风石的患者尿酸降到360 μmol/L 以下,有痛风石的降到 300 μmol/L 以下,但也不提倡降尿酸降得太低。
另外小编想提醒各位,降尿酸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除了吃降尿酸的药之外,痛风的患者还要靠生活上饮食的控制。
想了解更多心血管知识,那就点关注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