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因会让白蛋白低?

说到白蛋白,我觉得大家印象最深的,接触最多的,或者说打的最多的就是当属人血白蛋白了。

在我们身体周围,把人血白蛋白当做“营养品”,误用、滥用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我记得我小时候那会,一瓶人血白蛋白,那时候想用,你还得考虑下其价格,掂量掂量是不是用的起,但是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五六百一瓶的人血白蛋白用的起的人越来越多了,反而成了白蛋白滥用的开始!

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像我们医院用人血白蛋白,审批和控制都是非常严格的,不是我们医生想用就能用的,我们医生在开具白蛋白的医嘱时,必须要像我们的药学部出具一份申请,并必须提供所使用病人的相关化验结果作为依据,不然药房也不会给我们医生使用。

因为人血白蛋白怎么也是一种血液制品,而且是一种临床急救的特殊药品,在使用前除了要征求病人及家属同意外,还必须要要符合白蛋白使用的临床适应症,而这适应症这正是其中导致我们人体白蛋白低的原因!

  1. 失血创伤、烧伤等引起的休克;
  2. 肝硬化引起的腹水等并发症;
  3. 肾病导致的水肿等;
  4. 低蛋白血症

当然,除去这些可以考虑输入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是导致我们白蛋白降低的原因之外。事实上,之所以白蛋白会被当做营养品被我们大家所喜爱补充,最主要的原因是白蛋白是我们人体蛋白质粉营养状况与肝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因为白蛋白是在我们肝脏合成的,因此只要查肝功能,就可以查出我们血清中白蛋白的量,也只要出现各类肝炎、肝硬化导致肝功能损害时,就有可能会导致白蛋白低;还有就是出现蛋白消耗性疾病,女性妊娠或高雌激素血症时,一旦病人出现营养不良,也可能会导致白蛋白的迅速下降。

所以,临床上把白蛋白当做评价营养不良的标准:0.2-0.4g/L为正常,0.1—0.15g/L为轻度缺乏,0.05-0.1g/L为中度缺乏,<0.05g/L为严重缺乏!

但是不管如何,人血白蛋白都不是营养品,切不滥用,而且很多时候滥用是没有意义的,像最明显的,现象有的人喜欢在家中有老人马上要过世的时候,看似孝顺的给老人花钱打人血白蛋白,说是可以让老人多活几天,事实上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什么病因会让白蛋白低?

白蛋白又称为清蛋白,是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白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用来运输和维护各器官生理功能的一种蛋白,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能够运输很多难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对球蛋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人体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能够解毒一些体内的毒害金属离子。正常成人的血清白蛋白参考值为35~51g/L即3.5~5.1g/dl。

白蛋白异常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由于肝脏是白蛋白合成的唯一场所,所以说白蛋白的值一旦出现异常,就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肝脏的健康与否。当然除了合成途径出现异常,会造成白蛋白水平的改变,其他一些原因,如各种缺水、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会引起白蛋白水平的增高;肝脏合成功能障碍、营养摄入不足、恶性肿瘤、重症结核、急性大失血、严重烫伤、胸腹水、肾病、孕后期、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等都会导致白蛋白水平降低。

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的一种,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增强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适应于一些自身体内无法合成白蛋白或者 短时间内丢失大量白蛋白的患者,如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等等一些疾病。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什么病因会让白蛋白低?

大家最熟悉的是营养不良的患者会出现水肿,主要是因为蛋白低导致,所以白蛋白低被称为水肿性营养不良或者蛋白质营养不良或者低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造成白蛋白的原因有:

1、蛋白质的分解和利用加速:如长期反复发热、甲亢、癌症、恶病质、皮质醇增多症、肺结核等,会造成蛋白质分解和利用加快,当人体合成的蛋白质低于分解的蛋白质,患者必然会出现白蛋白低。

2、蛋白质大量长时间的从人体丢失: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导致蛋白从尿里丢失、肠道疾病如克隆恩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均可以造成蛋白质的丢失、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从创面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另外大量放胸水或者腹水或者慢性贫血也会造成白蛋白低。

3、合成蛋白质出现障碍: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在肝脏,而当各种原因造成肝脏受损,势必会导致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血浆里的蛋白质也会减少,而出现白蛋白低。

如药物或者毒物、酒精导致的肝脏受损、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缺血缺氧、各种原因导致肝癌和肝硬化以及重症肝炎等。

4、进食蛋白质不足或者进食后蛋白质吸收得不好:如长期挨饿或者长期进食低热量和低蛋白饮食

或者因为食管癌、幽门梗阻、精神性厌食症而造成患者不能很好的吃东西或者吃东西后出现呕吐。

5、进食后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得不好:如胃肠道疾病或者肝胆胰脾疾病导致的消化不良或者慢性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发生广泛的病变、小肠大部分切除、肠道出现寄生虫、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肠道吸收得不好。

6、患者重度水肿或者出现水中毒:血里的蛋白质被严重的稀释而出现白蛋白低。

对于白蛋白低首先要查明原因,并去除病因,严重低蛋白血症可以通过饮食补充,必要时配合输注人血白蛋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什么病因会让白蛋白低?

白蛋白是好东西,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进食、进食量少、消耗过大的病人,简直是救命神药;目前市面上的人血白蛋白都比较贵,这也成为一些人送礼的首选物品。

话说回来,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其在血清中的含量,直接反应出肝功能的好坏,其次也是衡量个人营养状况的指标。

什么情况下白蛋白会降低?

1、肝脏合成白蛋白障碍:常见的疾病是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以及药物性肝损害等。

2、营养不良:人体每天需要摄入正常量的蛋白质,如果少吃含蛋白食物或者肠道吸收功能不良,则会引起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特别是一些术后禁食的病人,更要补充蛋白,以促进伤口愈合。

3、蛋白丢失过多:如常见的肾病综合征,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而引起蛋白降低;还有严重的烧伤后血浆渗出、急性大出血等,都会引起血清内的蛋白含量降低。

4、消耗增加:一般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晚期患者,严重甲亢患者,结核患者等。

蛋白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必要元素,也是保持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蛋白过低(<25g/L),则会引起颜面部、下肢水肿,以及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

如果能找出引起蛋白降低的原因,再予以针对性症治疗,一般低蛋白情况都能得到纠正。

我是胃肠肝胆外科医生, 平时术后患者只要能吃东西,我都会建议每餐吃2-3个水煮鸡蛋的蛋白,以便能促使术后快速康复。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什么病因会让白蛋白低?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说到“人血白蛋白针”这个药物,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为什么?因为太贵了,像肾内科有一种病人经常需要用到“白蛋白针”,那便是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那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血里面白蛋白会低呢?今天我将针对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做一期科普讲解!

血清白蛋白低的定义是什么?

①临床上如果血清白蛋白低到了一定范围,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低蛋白血症”,它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实血液中蛋白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比如白蛋白、球蛋白等等,而低蛋白血症一般就是指的血浆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35g/l。

②注意了,白蛋白是血浆中的非常最主要的蛋白质,可占血浆全部蛋白质的50%-60%,进行检验化验时正常范围一般在40-50g/L之间,低蛋白血症会影响很多疾病的预后,尤其是对于很多危、重症病人,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白蛋白在我们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它有何特点?

①前面我也提到,白蛋白是体内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我们的肝脏则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大约合成0.2g/kg白蛋白,然后通过静脉系统运送至肝外。

②血管内的白蛋白量只占全身贮存量的30%-40%,60%血管外的蛋白分布于皮肤,肌肉以及肠黏膜等组织中,它具有“亲水性”,可自有通过毛细血管壁,在循环血液与细胞外液之间动态交换,并维持着血液与细胞外液的胶体渗透压的平衡,肾病综合征患者为什么会全身水肿,肝硬化病人为什么会有腹水、有水肿,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白蛋白低了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所导致。

③白蛋白具有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凋亡、维持酸碱平衡和抗凝血的功能和作用,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转运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会出现血清白蛋白低/低蛋白血症?

①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这里指的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厌食,如严重的心、肺、肝、肾疾患,胃肠道瘀血,脑部病变,消化道梗阻,摄食困难(食道癌、胃癌),慢性胰腺炎、胆道疾病、胃肠吻合术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所以当出现低蛋白血症时,这是需要排查的原因之一。

②蛋白质合成障碍

在机体严重的应激状态下,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肝脏降低合成白蛋白而优先合成急性相蛋白(如C反应蛋白等),致使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这一点主要是围绕“肝脏”而言,所以任何损伤肝脏的因素或者肝脏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出现低蛋白血症时,这就是需要排查的原因之二。

③白蛋白分解代谢的速率增快

研究显示,我们正常健康人的白蛋白半衰期为(12.5±1.7)d,而如果是此刻感染的病人,半衰期则为(8.2±1.4)d。这样算来白蛋白丢失增加,那在这种感染状态下,血清白蛋白自然而然就低了,所以当出现低蛋白血症时,这是需要排查的原因之三。

④白蛋白分布异常

如在感染的条件下,血清白蛋白从血管内到血管外的分布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危重、脓毒血症患者在应激状态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会遭到破坏,这时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白蛋白渗透到组织间隙造成低蛋白血症,这就是需要排查的原因之四。

⑤长期大量蛋白质的丢失

如消化性溃疡、痔疮、钩虫病、女性月经量过多、大面积的烧伤、创伤等均可导致大量的血浆白蛋白丢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就是因为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损,蛋白从尿液中漏出来(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蛋白漏出来的),那血液中蛋白水平自然就低了,所以这就是需要排查的原因之五。

血清白蛋白低/低蛋白血症该做何处理?

①这种情况自然是需要及时干预的,因为长期的低蛋白血症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高凝状态、全身水肿、心衰等等),要想纠正低蛋白血症,可不是马上就买几瓶人血白蛋白输上就完事了,根源还是要找到引起低蛋白血症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②如肾病综合征患者,那就针对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疾病好转,尿液中不再漏出蛋白,那低蛋白血症自然缓解,如果是营养不良导致,那就加强营养,营养补上去,人体吸收没有障碍,那低蛋白血症自然也就纠正了,所以针对这一点,还是根据具体疾病情况具体分析,注意了,像大面积烧伤患者、脓毒血症、严重的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短期之内还是需要进行外源性的补充以辅助临床治疗。

大总结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家属对于人血白蛋白针的使用有一个误区(营养品、增强免疫力等),其实这不可取,有时候反而是适得其反,临床上对于白蛋白针的使用是有严格的适应症的,所以“科学的认识白蛋白,科学的使用白蛋白”才是正解。

作者寄语: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文中观点均有文献来源,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参考文献:

1、李维勤,王新颖,朱虹.严重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分解和分布动力学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6):423-426.

2、周国超,杨大刚,等.低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15,3(39):279-281.

3、范江花,肖政辉,等.儿童低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11(30)1088-1089.

什么病因会让白蛋白低?

血清白蛋白偏低,考虑几个方面:1、由于营养不良、进食少,导致白蛋白偏低。2、由于慢性的疾病,比如慢性肝炎、肾病、恶病质,导致白蛋白偏低。3、恶性的肿瘤是严重的消耗性疾病,会导致白蛋白偏低。4、肝脏的受损,比如肝硬化、肝癌,引起胸腹水,导致白蛋白偏低。5、有些严重的烫伤、急性的大出血,也会出现白蛋白偏低的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