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去医院,医生让拍片子,片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要手术探查,对此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给大家讲讲我的看法,相信大家看完以后肯定能够理解医生的这种行为,当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讨论,有不同观点可以留言讨论。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病?

大家对小病的概念,真的太模糊了,很多人哪怕住进医院了,躺在病床了,还觉得自己得的是小病,还心理嘀咕着医生是不是故意为了赚回扣,其实现在大家可以看看,这么多医院,现在看病难的想象,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床难求,医生是完全没有必要真的因为你是小病才让你住院的,因为有太多的人可能想住院还住不进来的!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大家感觉的小病,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自我感觉,未被证实的认为自己就是身体有点小毛病,小炎症感染,这里我先给大家留个疑问:大家觉得胸闷是不是小病?

第二个问题:拍片有时候为什么医生还是看不出来是什么病?

必须明确一点:为什么我们把所有的检查手段,都称之为为辅助诊断,而且有很多疾病还区分辅助检查和确诊的金标准。这其实告诉我们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检查,都只是一种诊断疾病的辅助性手段。比如我刚刚提到的胸闷,这时候医生开始可能会让你抽血查心肌酶谱、做心脏彩照,甚至拍CT片,看有无心脏相关的缺血坏死等表现,但是我们说要诊断是不是冠心病,这时候不做冠状动脉造影,是不能给病人下冠心病的诊断的,顶多告诉你疑是冠心病的诊断,因为冠状动脉造影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手术探查?

如果之前又一直关注过我文章的粉丝就知道,我之前说过,现在有很多手术,在我们手术记录上都有有一个“术前诊断、术后诊断,甚至手术记录都有探查术”,这是因为往往我们从拍片片子上看到的以及凭对你的体格检查和症状来判断的,是完全有可能跟我们真正手术打开病灶位置看到的会有所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在做手术之前都要签一些协议,因为手术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治疗过程,只是有高有低!

而且我们说,所谓的手术,也不是大家想象的上手术台,要怎么样切或者割开,才叫做手术,我们在给胸闷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候,这其实也叫做一种手术,也会有一个冠脉造影及腔内成形手术报告单(特意找了一个报告单给大家看),所以,做手术本身就是一个有大小之分的!

所以,胸闷未必是小病,一旦确诊为冠心病,是有心梗猝死的风险的!

因此,一切有利于大家疾病诊断需要的检查,甚至手术,有必要都是要做的,因为相对于疾病诊断明确,无法确诊的疾病更加让人胆战心惊!

小病去医院,医生让拍片子,片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要手术探查,对此你怎么看?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医生拍完片子,告诉你诊断不明确,但是需要手术探查。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我是普外科的医生,我们就经常可能碰到这样的情况,有句话说的好,人心隔肚皮。隔着肚皮,有时候很多疾病是无法诊断明确的,只能高度怀疑是哪一种疾病,但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有可能需要剖腹探查:

(1)腹腔里面有游离的气体

正常情况下,肚子里面是有气体的,但是都在胃肠道里面,不会跑到肠管外面,如果在腹腔里面发现了游离气体,那就说明胃肠道、胆囊等空腔脏器穿孔了,最常见的是胃溃疡穿孔,但是从片子上面,有时候很难确诊,到底是哪个部位穿孔。无论是何种脏器穿孔,都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胃肠道消化液进入腹腔,可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弥漫性腹膜炎,必须手术治疗。

(2)腹腔里面有血性液体

如果CT里面发现有血性液体,说明腹腔里面有出血,如果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常见于肝破裂,脾破裂等情况,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辅助检查,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需要立即剖腹探查,找到出血部位,拯救生命。

有时候你觉得是小病,其实在医生眼里面,可能是大病,有些人反应不灵敏,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反应较迟钝,实际上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如果再拖下去,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看病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老是质疑,应该多听听医生的意见,为什么建议你做剖腹探查,肯定是有手术指征的,外科医生最怕的就是开空了,做手术可能是有明确适应症的。

小病去医院,医生让拍片子,片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要手术探查,对此你怎么看?

拍片子无法明确诊断,需要手术探查,这在医院太正常了。为什么?简单而言,目前的影像学方法,还不能百分之百的对疾病进行准确评估。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有一个做了CT,觉得像肺癌的患者,其CT表现很典型的周围型肺癌,有毛刺,有分叶,发现了可疑肺癌,肯定要判断有无手术机会,因为目前的医疗现实下,若能手术是最好的选择。这个病人很幸运,经过全身检查,没发现任何转移的迹象,身体状态也不错。于是安排了手术,其中的术前谈话中,也肯定谈到了探查中有可能发现转移,无法切除等等,不过包括主治医师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肯定是早期,因为病变很小,也没发现其他部位的转移。经过术前准备,顺利的打开了胸腔,结果,一打开,大家都傻了眼,胸膜上密密麻麻的白点提醒了大家:病人已经发生了胸膜转移!无法切除。

纵使我们的CT能够扫描到1mm层厚,对于胸膜上的粟粒性转移灶,依然一筹莫展。

2、有一个胰腺癌患者。术前经过CT和MRI检查,MDT团队反复讨论,大家对能否手术进行讨论。其实很多专家一起讨论,对病人而言是很幸运的,无数的病人因为这种讨论而获益,原本以为不能手术的,经过讨论可以手术切干净,原本以为需要手术的,经过讨论认为不需要手术,病人免挨一刀。这个病人因为胰腺癌肿块可疑累及到了肝总动脉,而让大家纠结,影像科医生认为侵犯动脉了,无法切除,而普外科医生觉得还有可能有机会。经过与病人谈话,选择剖腹探查。

另外,还有更多的情况,是诊断问题。实际上在最终拿到病理结果之前,所有的诊断都是疑诊。比如影像学怀疑肺癌,肝癌,胰腺癌等,手术后发现不是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遇到疑难的病例,选择探查,根据探查情况,比如冰冻病理,和侵犯范围等选择进一步手术的情况再临床上也特别多见。

实际上,现代医院,因为有了影像学,盲目的探查已经变得很少了。

在CT得到广泛应用前,因急腹症(急性腹痛)而进行的盲目的剖腹探查特别多,疗效差,代价高。而恰好有了影像学,才使得术前的准确评估较前有了更多的可能。

期待未来包括影像学技术在内的医学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对疾病的评估能够尽量的准确。

小病去医院,医生让拍片子,片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要手术探查,对此你怎么看?

曾经一个25岁年轻男性来我的诊室看病,说感冒了头晕让我给他开点感冒药。我先给他量了血压,收缩压220,建议他头颅ct,他觉得我坑他,小题大做,我反复劝他,终于同意,头颅ct结果脑室出血。

还有一个四十多岁中年男性,说是和朋友打闹时觉得后背扭了,疼得厉害,去按摩店按摩了下也不见缓解。我建议他查个主动脉cta他也认为我小题大做,让我开点膏药给他,劝了好久,包括给他家人做工作,结果查出来是主动脉夹层。

医生建议你做的检查操作一定有他的怀疑和不确定,可能绝大多数查出来并没有问题,这并不代表医生想忽悠你,赚你的钱,或许也许可能你就是那差点漏掉的那个百分之一呢。

小病去医院,医生让拍片子,片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要手术探查,对此你怎么看?

自己觉得明明是个小病,但是医生却让拍片子,拍了片子竟然还不能诊断,说不知道什么病得手术探查,可能你觉得这太坑了,但是说实话,这种事情在医院里面真的不稀罕,医生并不是为了坑你!

你以为仅仅是个小病,也许只是晕了一下,或者只是哪里疼了一下,但是你以为,并不代表就是医生的诊断。很多大病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医生如果考虑到了一些情况,那么应该是怀疑里面有需要进行探查的问题,所以才告诉你要手术。

如果对于医生的诊断,真的存在疑问,那么可以再换一个医生,或者再换一家医院看看,到底是不是会有同样的诊断,或者去上级医院,再去复查一下,建议还是谨慎一些好,不要不当成一回事。

因为不清楚你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到底是什么,所以也不敢贸然猜测你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不过我老家有一个亲戚,当初医生也是告诉他,怀疑有心梗的倾向,让他住院,结果他根本不当回事,自己非要回家,晚上发病又被救护车拉回医院的例子。

毕竟你不是医生,既然去了医院,最好还是听医生的话,如果不相信这位医生,还有其他医生可以看,或者去其他医院可以就诊,医生真的没那么闲,来个病人不管有病没病,都要给你开刀。

小病去医院,医生让拍片子,片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要手术探查,对此你怎么看?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现在小刀就以一个真实的病例,为您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委!

我家邻居平时好好的,没有哪里不舒服,体检做了个超声,发现左肾积水!医生建议做一个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做完之后,医生居然要求要住院手术!邻居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做手术呢?那么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又发现了什么异常呢?

真相大还原:

超声发现的异常就是左肾积水,但是究竟是什么问题导致了左肾积水?是结石?炎性狭窄?还是肿瘤?超声无法对此作出判断。

这就需要加做一个静脉肾盂造影,看一下泌尿系的通道顺畅情况,结果,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左侧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狭窄,导致了左肾分泌的尿液不能够顺利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长此以往,最终淤积在左肾形成了左肾积水,损伤了肾功能!为了疏通“下水道”,保护残留的肾功能,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不同,对疼痛的耐受不同,并不是每个人生了病都有明显的症状!有时候,当症状十分明显的时候,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有时候病人不是专业人士,对病人来说,往往只是一个轻轻的症状,或者没有症状,但是,医生往往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手术是一件极其严肃认真的事,一定要拿到铁一般的证据才会跟病人谈手术的事。如果年轻了,觉得难以置信,或者有点怀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另外一家正规医院,去咨询一下。就我遇到的情况,医生都会给病人做详细的解释,病人和家属也都是抱着理解的态度的,毕竟医生,护士,病人,家属来医院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治病。所谓的医闹,毕竟是少数。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当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