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认为这话对吗?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是一句好话!总结的特别到位,精辟!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好在哪里?
首先,先来看第一句话“今天不养生”,毫无疑问,有违经典,不健康,得改!
养生这个概念我记得最早应该来至于最经典中医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所谓没读过《皇帝内径》的中医医生,不能称之为合格中医,像我们学西医的,在大学时候都有中医这门课程,只是学的不深。其中《内经》就有倡导“治未病”的积极养生思想,而且认为“病已成而后药治,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所以从古至今,就有讲到我们要有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和冬养藏气等非常积极而且有根据季节变化的具体养生思维!
接着,再理解后面一句话“明天养医生”,我觉得也没毛病。
毫不避讳,我们医生收入或多或少肯定有一部分来源于患者,比如值夜班夜班费,绩效奖金,还有评职称时候,要看我们的门诊量,专题报告要达到100 个病例数,写的论文文章很多都来源于真实病例经验总结等等,职称与我们薪水福利待遇挂钩等等,这些不都是那些今天不养生,明天也不积极养生的病人给的机会吗?没有病人,又怎么会有医生这个职业?
所以,我认为“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这句话值得大家反省,真的是一句好话!
如果说有问题,最大问题就是出自做直销“保健品”行业的口中,因为他们只想通过这句话来告诉各位他家的保健品可以治疗百病!
再次重申提醒大家:保健品只是一种食品,只要听到保健品宣传人员一谈到有啥啥疗效的,肯定就是夸大宣传,违法的!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认为这话对吗?
聊中医,论健康,我是乔绍。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不管你承不承认也不管当今的中国从医者如何攻击这都是现实。说白了现在的医院糖尿病患者在给其他糖尿病患者看病治疗,有人统计过吗?有多少高血压患者在给其余高血压患者诊断治疗?又有人统计过吗?所以这绝对是一句大实话,更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这句话被保健品从业者用烂了而已。那什么是养生呢?该如何养生呢?也是没有一个保健品从业者弄得明白的学问。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古代人具有高度智慧,对于疾病不着重于治疗,而是着重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这本中国古典名著很少涉及什么病怎么治,而是在讲一个‘道’,就是养生之道,如何让身体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达到身体内部的和谐和身体与自然的和谐。《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将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说养生应做到:适应周围环境,避免外邪侵袭;锻炼身体,强壮体魄;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保持精气充足等等。概括起来如下:
1、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身体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的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身体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不足或者阳不足,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弱的一方增强,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行了。而我们所讲究的起居有节,作息有时,节制情欲,调节饮食均意在力求达到平衡。
2、天人合一
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要随着四季的气候变化,寒热凉暑做适当的调整,我们所说的‘春捂秋冻’就是天人合一养生观的体现。
3、身心合一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重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重心灵的修炼调养。你见过一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长寿吗?没有,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同样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所以个人观点,今天不养生明日养生就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养生极其重要。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认为这话对吗?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候是周立波在表扬海派清口的时候听到的。初听觉得很顺口,然后觉得很搞笑,细想又觉得不全对。
我们公立医院医生不需要你养,我们公立医院工资都是国家拨款发的,我最希望这世界上无病无灾,一个病人都没有,我每天上班只要喝喝茶,看看新闻,给大家科普一下医学卫生常识,多轻松、多开心,我知道现实社会这是不可能的。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也是你的,如果生病了也是你自己的。今天不养生,明天看病多花的钱也是你自己的。佛曰,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传说中的《轮回》。
那我们消化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来说,有些人已经知道自己有溃疡了,依然三餐不规律饮食,依然大量喝酒、吸烟、熬夜、不规律睡眠,持续辛辣刺激饮食、脾气大,精神状态高度紧张等不好好保养,最后结果只能溃疡反复发作,出现溃疡并发症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每年来医院报到。到老了甚至出现溃疡癌变。这些病最后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去医院花的也都是自己的钱,还浪费国家医保的钱。
好好保养,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也是自己的,革命需要好的身体,革命也需要钱,钱不是拿来看病的,钱是拿来自己享受的。
钱不是拿来养医生的,况且医生确实不需要你养。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不对。
我是消化科医生,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认为这话对吗?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这句话虽然是保健品销售的常用语,但事实上也真的是如此。我经常说,所有的疾病都是蓄谋已久,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当然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疾病了。认识这句话,我觉得需要明白以下几点:
一、曾经挥霍过得身体,都会得到“回馈”
很多人仰仗自己年轻、身体好、没有病,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但殊不知,所有你曾经挥霍的青春和身体,在以后都会得到回赠,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身边经常有年轻人罹患xx癌、猝死、心血管病的消息,这些都是挥霍身体最好的例证。即便你觉得很幸运自己挥霍也没有得来疾病,那也是在路上,所以不要埋怨今天的不幸,其实都是昨天的结果。
二、所有注意过得养生,都不会被“遗忘”
有很多人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规律,非常注意不良生活习惯,但会有人耻笑他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啊!但身体不会忘记你曾经的努力,不会遗忘你曾经的“养生”,会在你的生命质量和长度上画上一笔,即便你不知道。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三、正确的养生不是吃这吃那,而是规律
但很多人把养生看成是吃保健品,吃木耳,吃人参,吃冬虫夏草,这些其实是最大的错误。我曾经说过,所有的养生核心,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四大基石,那就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任何食物和食品,包括保健品,在没有量的基础做参考的情况下,说它好坏都是错误的。对于一个长期吃米的南方人,适当摄入面食肯定是有益的;对于一个长期吃素的素食主义者,适当开点荤肯定也是有益的;对于一个长期吃肉的游牧牧民,加食蔬菜肯定也是有益的。所有的养生都是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来完成的。如果仅靠一粒“仙丹”来完成养生,只会跳进更大的坑。
看懂了吗?养生不是吃这吃那,而是增加食物摄入种类,避免不良生活方式,进行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态。如果今天注意这些,明天你会少养医生。但如果不注意,恐怕你要天天找医生。但估计不找医生的人,估计很少或者没有,毕竟生老病死是我们的自然规律,谁又能长生不老和永垂不朽呢?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认为这话对吗?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这句话最早是周立波在脱口秀节目上讲出来的,当时听了觉得很顺,仔细想想,确实非常有道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医疗水平的进步,现在因为急性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少,大部分人终其一生有很大的可能会患上某种,甚至是某几种慢性病,癌症、高血压、痛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等。慢性病现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慢性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致残,甚至致死性的并发症,医疗费用也是居高不下。所以慢性病重在预防,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减少慢性病的诱发因素。
慢性病有一部分的遗传因素,但是大部分都是和后天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而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就是我们预防慢性病重点。营养均衡全面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戒除烟酒,充足良好的睡眠,劳逸结合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养生方法可以使慢性病发病率大幅度减少,医疗费用也可以大幅度下降。
一说到养生很多人就会想到保健品,“现在不养生,以后养医生”这句话,本身是有道理的,但是现在经常被保健品推销员挂在嘴上,用来推销他们的保健品。但是养生不等于吃保健品!养生是上面提到的,多种养生方法的集合,保健品只有在自身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而且发挥的作用也是起辅助作用。
祝各位读者在2019年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少去和医院医生打交道!
我是福爸,临床营养师,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呗😜 关注我的头条号,获得更多营养健康资讯。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认为这话对吗?
网友,Lzp826讲的很对;今日不懂养生,明天就得养医生。身体缺什么,需要什么,才可吃什么,养什么,补什么。肾虚的补肾,气虚的补气,血虚的补血。阳虚的补阳,阴虚的补阴。万万不可乱吃乱补。体内有热,阴虚内热的,不可吃热性的、上火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大枣等。体内有寒,虚寒,寒湿的,不可吃寒凉、生冷食物。如:梨,柿子,绿豆,粳米等食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