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胆固醇参考值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一个人的血脂水平主要取决于生活因素,尤其是饮食和营养,可以说每个地区参考值都高低不一是正常的,但那样太乱了,后来为避免混乱,我们国家在方法学标准化基础上,采用了一个共同划分标准。

而现在出现低密度胆固醇参考值不一样,主要是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国家跟美国等其他一些国家标准参考值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国低密度蛋白理想范围是<3.12mmol/L,而美国是<2.58mmol/L,这很好理解,生活方式差别比较大;

二是正常情况下,我们各个地区,甚至各个医院出的血脂报告的参考值都可能会不一样,这其中包括有所使用仪器误差、所采用试验方法不同等等不可控因素在里面,这是正常的,但总体来说会有一个参照标准值范围,不用觉得奇怪,我们个人拿到血脂检查报告以后,对照它后面的参考值即可!但注意:不管怎么误差,我们基本的血脂异常防治标准是差不多固定的,超过那个数值,肯定是血脂异常,比如我们说低密度脂蛋白>3.64,那肯定是异常升高的!

三是对于不同人群,我们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参考值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低密度脂蛋白数值跟我们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呈正相关性的,也被称之为“坏胆固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低密度脂蛋白参考范围是:0-3.1mmol/L,,但是我们说对于有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来说,无论血脂是否异常,尤其是还出现不稳定斑块或斑块伴狭窄>50%的人,都得把低密度蛋白控制在<1.8mmol/L。

而像我们说一般糖尿病患者在首先他汀类降脂药时候,都要求将我们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住<2.6mmol/L,如果还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则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了!因此,低密度脂蛋白在不同人群,根据其具体基础疾病,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参考值肯定是不一样的!

低密度胆固醇参考值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您好,低密度脂蛋白在不用人群中确实有不一样的参考值,或者说是不一样的标准值。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就会积存在动脉壁上,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由此可以明白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过高会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中国成人异常血脂防治指南》中指出健康成人低密度脂蛋白标准范围为:0~3.4mmol/L。

对于患动脉粥样硬化病(ASCVD)的人群或者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就有不同的标准了。

简单来说对于患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病的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建议积极服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在1.8mmol/L以下。

对于临床上还没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就必须进行ASCVD危险度评估,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危险评估的指标主要为三个: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有无高血压。高危人群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中、危人群建议控制在3.4mmol/L以下。

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讨论咨询,Mr张会第一时间回复。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