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服用销苯地平,想换服氨氯地平,该怎么办?

又是一位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咨询,其中问题我认为主要涉及到的重点是:患者想换药,尤其是在看上去相同的药物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要注意哪些细节?

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去看待:

第一,从患者开始使用的硝苯地平,事实上我们是很难判断患者大致高血压类型的,因为在临床上,几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只要是没有心率失常等禁忌症的,我们都可以选择使用地平类药物。无论是硝苯地平还是氨氯地平,都属于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分类中的二氢吡啶类,但从这类的降压药的治疗范围来分析,粗略判断患者有可能是属于容量性高血压,如单纯收缩压高、低交感活性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或者是一些老年性高血压等其中一种。可见,哪怕是医生光看药品,也难抉择同一类型降压药能不能简单的让患者进行更换!

第二,分析两种药物区别。患者只是说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事实上我们临床上光是硝苯地平就有三种剂型: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硝苯地平片。前两者属于长效降压药,后者是短效降压药,三者不良反应差不多,但是这三者在用量就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硝苯地平缓释片5-40mg,一日两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一日一次;而只能用硝苯地平片5-10mg,一日可用两到三次。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分析,降压药的用药还跟所使用药物剂型有很大的关系,而临床上除了氨氯地平还是一个叫做左旋氨氯地平,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除了短效硝苯地平片实际上我们对于长期控制高血压患者是不建议使用的,而且目前临床上来说:无论是硝苯地平改进剂型以后的缓释、控释片,还是氨氯地平左不左旋的剂型,都是用的特别多的,因为他们都有降压效果作用比较平稳、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优点,但是在我们给患者使用上其中一种降压药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在机体中产生一种适应,慢慢调整过程,这时候简单的患者自身擅自去换药,可能会导致机体突然不适应,或者说用药量不对,导致血压波动比较大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临床上我们是不建议患者自己去调整换药的,最重要是会导致降压效果不好,甚至从而引发危险!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虽然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属于一类降压药,不知道你为什么换,而且最重要的为了降压效果及安全性,建议你到医院找专业医生咨询判断后再进行更换,目前只是存在理论上可以更换的可能性!

这是来至于“医学小侦探”专业的回答,觉得小侦探回答的有道理,别忘了点击右上角“关注”和“分享”给更多的人!

现在服用销苯地平,想换服氨氯地平,该怎么办?

首先,这两种药物本身上都是属于同一类药物,也就是钙通道拮抗剂,而且都属于钙通道拮抗剂里面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因此,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使用上有高度的一致性。

但是,并不是说同一类药物之间就一点区别也没有。

硝苯地平的特点就在于,既然他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就一定会有加快心率的风险,而偏偏硝苯地平这种副作用是所有同类药物里面最明显的;除此以外,硝苯地平虽然降压的效果很快,但是却不稳定。

而氨氯地平虽然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但是他引起心跳加快的副作用却不是很明显;而且,最重要的是,氨氯地平这个药,降压效果非常的稳定,可能是目前临床上降压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药物了。

另外呢,在提醒一句,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有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相对来说,原研药的质量是明显优于仿制药的。

现在服用销苯地平,想换服氨氯地平,该怎么办?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造成预后差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高血压患者存在知晓率和治疗率低,尤其是规范治疗比例低的缺点。题目种所说的原发性高血压,以前服用硝苯地平,现在想换成氨氯地平?张大夫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二者都属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目前临床推荐的广泛应用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具有平稳地、有效地、快速地控制血压的特点,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学者对二者做过比较(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发现二者无论是从降压效果还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脚踝水肿、面部潮红和心动过速等)方面,氨氯地平均优于硝苯地平。 但是,这个结果是不是说,正在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就应该改为氨氯地平呢?其实我们在临床上是不推荐的。

如果正在使用硝苯地平的患者,能够达到平稳降血压,且能够达到目标血压,我们是不建议患者换药使用。因为,每一次换药,都会或多或少引起血压的波动、甚至增加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而且,上面的这些关于降压效果和副反应发生概率方面的差别,都是非常小的,具体到某个人,又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不推荐患者自行更换药物。 反过来说,如果患者一定要换成氨氯地平的话啊,我们建议,第一,在专业心内科医生指导下更换;第二,更换药物的4周内要经常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范围过大。

现在服用销苯地平,想换服氨氯地平,该怎么办?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均为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硝苯地平制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其中,硝苯地平片属于第一代钙通道阻滞剂,缓释片与控释片属于第二代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主要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均为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

不同的硝苯地平制剂,对血压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一样。总体而言,硝苯地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氨氯地平。

服用硝苯地平片或硝苯地平缓释片I、II的患者,每日服药次数较多,尤其是硝苯地平片,每日需服药三次,不良反应如心悸、水肿、头痛、潮红、低血压等发生率较高,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其药物代谢特点不符合我们选择降压药的原则“优选长效制剂”,血压波动较大,不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更不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针对这部分患者,可换用氨氯地平,因为氨氯地平为长效制剂,每日仅需服药一次;降压平缓,作用平缓,上述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III或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患者,若血压控制良好,不建议随意换用氨氯地平。因为缓释片III与控释片属于长效制剂,每天仅需服药一次,可持续24小时恒速降压,这一点与氨氯地平相似。至于不良反应,氨氯地平也会出现心悸、水肿、头痛、潮红、低血压、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发生因人而异,即使你换用氨氯地平,也可能会发生上述不良反应。故针对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建议继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III或硝苯地平控释片。

综上,服用硝苯地平片或硝苯地平缓释片I、II的患者,换用氨氯地平更有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及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III或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患者,若血压控制良好,不建议随意换用氨氯地平。

感谢阅读!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现在服用销苯地平,想换服氨氯地平,该怎么办?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是鈣拮抗剂。但硝苯地平的快速释放制剂已经不再提倡使用,缓释剂在全球已经用了超过15.年,该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的术前处理中起一定的作用。但硝苯地平可引起血压的反跳。

临床已经证实,氨氯地平是用于治疗高血压最为安全的钙拮抗剂。用药量日一次,次5mg。(老人减半。)给药后,6.一12小时血液浓度达到高峰,终末半衰期约为35.一50.小时。日服一次,连续7.一8.天后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

因此,想換药,换为氨氯地平的话,可先测量血压,次日停服硝苯地平,改服氨氯地平5.mg/片,早上服。连续测量血压一周,血压稳定便可。以后,按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药量。(血压降至正常可服半片;血压仍高可服加量,最多为日二片。)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供参考之。

现在服用销苯地平,想换服氨氯地平,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我们在临床很少建议患者把硝苯地平换成氨氯地平,或把氨氯地平换成硝苯地平。

因为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同属钙离子阻断剂(CCB),通常称之为地平类。

也就是本身这两种降压药是一大类降压药,其降压原理和药物副作用基本一样。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的副作用,常常会有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长期应用还会引起牙龈增生。

硝苯地平分为硝苯地平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三种,每种硝苯地平效果不同,一般建议使用长效的硝苯地平,一天一次最好。

氨氯地平

作为硝苯地平的兄弟,出生比较晚,出生晚就有好处,可以做工精良,避免很多弊端,而氨氯地平半衰期大概为40小时左右,通常需要10-14天才能达稳态。也就是说,如果服用氨氯地平,评判其降压疗效需要等到2周后。

目前市面上的氨氯地平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都是长效制剂,副作用较小,而且都是比较新一代的降压药。

如果非要把硝苯地平换成氨氯地平,可以直接替换,但更换降压药的时候,一定要监测血压,不管换不换降压药,目的只有一个,长期平稳的控制血压。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