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医生又说没事?
每年因为过于相信普通心电图的患者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真不在少数!
医生小侦探总结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没有弄清楚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第二,患者想确诊冠心病,不知道到底应该查什么,下面我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问题:没有搞清楚心电图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心电图原理主要是从我们人体的心脏生物电角度去反映心脏病变,并非所有心脏疾病都有心电图异常。就拿冠心病来说,心电图只是一个辅助诊断冠心病的一项检查,并不是确诊的手段,而且很重要的是:冠心病要引起心电图的明显异常表现,往往需要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到70%以上才可以,而对于冠状动脉的循环血流量比正常减少35%以下,基本上都不可能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
而且我们平常去医院体检的常规心电图比起24小时候动态心电图来说,在冠心病的诊断上更加显得“粗略、粗糙”。因为普通心电图只是显示患者在某一个特定时间的心脏生物发电情况,很多时候可能明明前一个小时有症状,后一个检查那段时间就缓解错过了,因此,很多时候普通心电图比24小时动态心电图要“正常”多,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控患者一天的心脏发电情况,因此,在发现早期心脏缺血方面会更加的准确。但同样,不管是哪一种心电图正常,都不能排除冠心病的可能,因为他们只能发现心脏有无缺血,但真正缺血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是无法预知的!
第二个方面问题:要确诊冠心病,我们到底应该查什么?事实上,无论是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还是CT、磁共振成像,甚至心肌核素扫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够理想,换句话说:诊断率不高,有时候容易留下隐患!但他们对于早期冠心病预防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们都属于无创检查方式,对人无害,检查方便。
但对于想确诊自己是否真患有冠心病患者来说,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它是有创性检查方法,因此,在临床上,并不是想做就会做的检查,必须符合一定的适应症。
- 必须是有冠心病高危因素或怀疑冠心病需明确诊断的;
- 冠心病患者寻求进一步有效治疗时,需更详细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
- 为判断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病情预后的。
专业的提醒:“正常”的心电图不是你“心安”理得的报告依据,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有活动后心前区不适的、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慌心跳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不能因一次甚至几次心电图正常结果而忽视了潜在的危险,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甚至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以明确诊断,从而获得更早的治疗。
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医生又说没事?
上周门诊,还遇到一个患者,拿着一份心电图,说有医生说他是心肌梗死,可是他又没有任何不舒服,于是挂号确定一下。
经过详细询问病情,对比之前的心电图,最终确诊该人没有心肌梗死,那是不是心电图错了?
心电图没有错,只是心电图告诉我们的答案,我们需要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只依靠心电图。王医生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诊断心肌梗死的:三个要素……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这三个条件满足两个就行,但只满足一个不能诊断心肌梗死。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心电图就百分百肯定是心肌梗死,还需要别的证据一起支持。
1、症状:典型的心肌梗死会表现为持续性胸痛伴大汗,濒死感,持续不缓解。当然还可能表现为牙疼、头痛、咽部紧缩感、左肩膀疼痛、后背疼痛、腹痛等等,但唯一的特点就是持续不缓解。这时候就需要心电图的支持。
2、心电图:对于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通过心电图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心肌梗死。但对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我们通过心电图不能百分百诊断,只能依靠另一证据心肌酶。
3、心肌酶:包括肌钙蛋白、心肌酶,一般情况心肌坏死后,就会升高,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升高,随着时间继续,逐渐恢复正常。对于非ST心肌梗死,心肌酶是必不可少的诊断依据。
总之,我们诊断心肌梗死,必须依靠心电图,但不能完全依赖心电图。心电图是为我们服务的,是人看病,不是心电图看病。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可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您。】
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医生又说没事?
为什么心电图写心肌梗死,医生却说没事?
心肌梗死的判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心电图的诊断只是一种可能,你可以患有心肌梗死,具有心肌梗死的条件之一。
这就好像打喷嚏,如果你打喷嚏了,你朋友就会问你感冒了?这就等于说你可能是感冒了,或者说你具备了感冒的资格,但你也有可能是鼻炎、肾虚,或者没有患病。
如何确诊心肌梗死?1,一般来说心肌梗死患者,都会在心电图上有特异性改变,而且会随时间变化,发生动态演变。
2,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也就是临床表现,进行症状分析判断。
3,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抽血也是很重要的检测手段,当其标志物显示为阳性,就代表心肌有所损伤。
综合以上三点,基本可以判断出是否患有心肌梗死!(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私聊联系,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
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医生又说没事?
上面这幅心电图主要可见于两种情况:1.右心室心肌梗死,2.心脏逆钟向转位。所以仅靠这幅心电图是不能诊断心肌梗死的。
诊断心肌梗死需要结合症状、心电图、心肌酶三方面综合考虑。
先说心电图,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如下图:
看张更专业的:
再说症状,一般心肌梗死有胸痛、胸闷、大汗等症状,当然也有个别的人没有症状。
仅靠胸痛诊断心肌梗死也是不正确的。
最后是心肌酶,心肌梗死患者抽血化验心肌酶是增高的,这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必要条件,没有心肌酶的增高不能诊断心肌梗死。心肌酶增高也可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也不能仅靠心肌酶增高诊断心肌梗死。
总之结合以上三个方面才能诊断心肌梗死,仅靠其中一项诊断心肌梗死是不正确的。
若对您有帮助,请关注心脏内科刘医生。
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医生又说没事?
一、心电图是诊断心梗的唯一标准?
心电图,只是心肌电活动的一个反应!但不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唯一标准!因为心电图的诊断标准中,心电图只是其中一个!所以,心电图提示心梗,还需要其他东西来辅助印证!
二、心肌梗塞还需要什么标准?
诊断心肌梗塞,除外心电图以外,还需要有症状,还需要有心肌酶学、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升高,所以,单纯的心电图考虑心梗,没有这些情况的印证,依然需要考虑其他情况的鉴别!
三、心电图提示心梗有可能是哪些情况?
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可能还会有哪些情况呢?还有很多种可能,比如心肌炎、早复级、主动脉夹层等诸多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医生又说没事?
心肌梗死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通常急性发作,在医院急诊科,如果高度怀疑病人是心肌梗死,则可以通过绿色通道优先看病和治疗。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某某人突发心梗猝死,所以大部分人对这个疾病多少有一些了解,也知道它的严重性。
心电图上写的心肌梗死,医生却说没事,说明并不是真正发生了心肌梗死。这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心电图自己出的报告,现在心电图机都能够根据心电图图形自动出报告,不过机器毕竟不如人脑,由于过于灵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骨骼肌颤抖或焦虑时的肌肉紧张等对心电图的影响产生肌电干扰。电极性能不稳,深呼吸或患者不合作会导致基线不稳。此外还有交流磁场干扰、交流电干扰等等,当这些干扰因素存在时会出现一些干扰波形,而心电图机并不能智能化鉴别这些干扰波形,于是有可能会发出心肌梗死的报告。
还有一种可能是心电图报告是心电图室医生看图形后写的,心电图室医生并不是临床医生,对病人病史和病情不了解,单纯看图形得出结论,有些正常情况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心肌梗死,比如常见的早期复极,还有一些疾病比如气胸等心电图,可能被误认为心肌梗死。所以,辅助检查为何称为辅助,就是说这些检查对诊断疾病有意义,但不是唯一的证据,重点还是需要临床医生判断,所以所有的心电图报告单都会写着一句,仅供参考,需结合临床。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心肌梗死,需要三个方面的依据,
1.临床症状 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主要有: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者上腹部疼痛、心力衰竭、低血压和休克等。对于症状典型的心肌梗死,即使心电图和心肌酶都无明显异常,我们也需要尽快急诊冠脉造影甚至支架植入。
2.心电图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反应比较明显,可以通过心电图直接诊断。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反应不明显,我们需要结合症状和心肌酶来诊断。此外,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会有动态变化,不典型者需要24小时内多次复查。
3.心肌酶的改变 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意义最为重要,即使再典型的心电图和症状,如果没有心肌酶的升高,都不能诊断为心肌梗死。按照WHO的诊断标准,必须具备三方面依据中的两项。
实际上,判断是否存在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心电图只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常用辅助手段之一,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单单靠一份心电图报告就诊断为心肌梗死。还需要结合病人的既往病史,是否是三高人群,家族史,症状,心肌酶的变化来综合判断。对于三方面依据都不典型又怀疑是冠心病者,可以进行冠脉造影或者冠脉CTA检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