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肺结节,医生让3个月复查,会不会变成晚期肺癌耽误治疗呢?这期间要注意什么呢?
这样担心、忧虑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但我只想告诉你,这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
从诊断报告去真正了解”肺结节”!“肺结节”的诊断字眼大多数就是出现在我们平时去拍胸片时候,这时候第一感觉“肺里长了一个东西”,不过注意:跟你说是肺结节了,那说明这东西不大!不然就叫做肿块了!临床上,把肺内直径≤3.0cm、单发的、形状像圆形或类圆形的结节性病变称为肺结节,而把直径>3.0cm以上的病变就叫肿块了,肿块相对肺结节来说,其恶性率相对较高。不过注意:有些肺结节除了可能是肺癌外,还可能是一些良性肿瘤,如错构瘤、肺炎症性假瘤、硬化性血管瘤等等,而且肺结节大小与良恶性有关以外,患者年龄、结节位置等等都与良恶性有关!
那么临床上,遇到肺结节,一般是如何处理的呢?有一点如果你对了,其实你可以先不用太担心!那就是你已经去的是正规的医院,找了专科医生,经过分析判断后让你3个月后复查的!除了医生要对你、对他自己负责以外,他肯定是按临床上对肺结节程序处理后做出的诊疗意见!
临床上,发现肺结节,首先对肺结节进行分类,根据直径大小分为:微小结节(3.0—5.0mm)、小结节(5.0—10.0mm),结节(10.0—30.0mm)等,然后再根据拍的CT片,看结节密度,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通过对结节的大小、内部征象等进行分析判断,然后询问你是否有一些临床症状,如呼吸、疼痛等等。其次,对肺结节要进行一个生长速度判断,注意:这在第一次发现结节时候,目前医生确实很难快速判断其生长属性,很多医生在面对目前毫无任何临床症状,清晰可见,边缘清楚的肺结节时候,会让患者3个月、6个月甚至一年后做一个定期的随访复查,根据复查情况做一个良恶性鉴别!
- 结节大小无改变,甚至还变小了,或发现结节内部钙化灶或呈现爆玉米花样改变者,结节边缘光滑等等,那么这种情况良性比较多,不需要做太多的处理!
- 如发现3个月,甚至半年内结节就出现增大或者增多,同时结节密度出现明显不均匀,患者还有时候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再做一个CT增强,发现有有一些棘突征、毛刺征等等,那么极可能是一个恶性家伙!
所以,你最需要做的就是遵医嘱,定期复查!特别是对于难以鉴别的肺结节,定期随访复查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的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提前做创伤性的检查未必是一件好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