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自测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
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或曾经经历过“冠心病”,可很多人也被一些“心绞痛”“心肌梗塞”或“心肌梗死”等弄的晕头转向,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或家属是搞不清楚这之间关系的,直接导致了错误判断冠心病严重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
那么冠心病和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梗塞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事实上它是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梗塞、缺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猝死性冠心病的统称,主要由发炎和栓塞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轻者可能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发绀、血压下降,重者可导致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而心梗是冠心病中比较严重的表现形式!
而心肌梗塞是以前的老的说法,随着医学不断进步,临床上更多的称为心肌梗死,所以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同一类疾病!但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确实是冠心病发展到不同程度不同阶段表现,患者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对稳定,发作性胸痛,持续时间较短,3-5分钟,通过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能就得到缓解,即可能为心绞痛;但如患者出现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出现持续性胸痛,同时伴有大汗淋漓、低血压,休克等症状,则极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及时就诊,进行溶栓治疗或心脏支架手术,否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而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也是目前平时生活中碰到的最为常见的冠心病,是值得我们去预防和发现的!
那么我们什么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自己得了这类冠心病,需要及时就医呢?必须先明确一点:心肌梗死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此丧失了有为的生命!我曾经收治过最年轻的患者只有21岁!重视总没有错!
预防心肌梗死,除了因为其可能导致死亡的后果外,其实很多时候哪怕救过来了你也会发现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临床上,有的以后躺着都累,心肌受损了心脏功能大打折扣表现为力不从心,有种活受罪感觉!事实上,心肌梗死不是不可防不可预见的疾病,临床经验及一些患者经历告诉我,很多冠心病患者前期都有或多或少这样的症状!
- 初发胸痛的患者,会感到心口有种闷塞感,天气又不闷,就是感觉透不过气来,上去不接下去,还可能伴有出汗,一直持续几分钟都得不到缓解,此时没有心梗意识的人,一般都不会去重视,只有少数人会去医院查个心电图,如果不重视或症状消失时的静态心电图检查,可能什么也发现不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 大部分心梗患者患者是曾经就有过胸痛发作的,只是再发,而且是在比之前更加加重且持续时间更长的情况下,才去重视的,相对稳定可能不影响治疗,不稳定的可能就导致严重后果;
- 不明原因的上腹部闷塞感,被误认为其他疾病,跟以往的腹痛其实完全不同,却只是简单认为就是肚子痛,持续数不缓解的未进行心肌梗死这方面的排查;
- 胸闷伴多汗、头昏,意识障碍,甚至晕倒,不要认为只是简单的低血糖或低血压,这时更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最重要一点:胸痛是冠心病典型症状,自测方法只是提醒大家及时就诊,但真正要诊断,一定要到医院去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等专门检查,切不可盲目自信!
该怎么自测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
每天的临床工作中,常常会有人问:“张大夫,我如何知道自己得了冠心病呢?”是啊,如何对于自己现有情况进行初步的评估,如何能够初步判断自己还有身边的亲朋好友是否已经罹患冠心病,这是一个心内科医生应该跟大家进行科普的问题。今天,张大夫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张大夫以下所说,都是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接触到的,高精尖的暂且不讲。
一、通过症状判断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体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胸骨后的压榨样疼痛,也可以为压迫性、发闷感,也可以有烧灼感、严重时伴有濒死感。有些患者疼痛不明显,表现为胸闷或者不适。范围有手掌大小,有时后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手指,有时候向颈部、下颌部放射。疼痛出现后通常会逐渐加重,心绞痛一部不会超过15分钟,大多数心绞痛3-5分钟缓解,心肌梗死多会超过20分钟。一般来说心绞痛停止诱发因素后即可缓解,有些心绞痛患者需要含服硝酸甘油来缓解。
如果有以上症状,高度怀疑冠心病的可能了,这时候需要及时心内科及时就诊。
二、通过心电图
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也有助于大家对于冠心病的初步筛选,关于冠心病最为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ST段的压低和T波的倒置。当然心肌梗死的时候会出现ST抬高。当然,这是最为常见的冠心病改变,还有一些其他较为少见的心电图改变,这里不一一赘述。总之,心电图只要出现相应的缺血改变也是初步诊断冠心病的手段之一。
三、通过化验
一旦发现化验检查里的心肌酶谱检查、CTNI、CTNT升高,都不要放过,要高度怀疑冠心病可能,尽快及时就医最重要。
四、通过心脏彩超
可能大家并不太了解,其实通过心脏彩超也可以有助于帮助诊断冠心病,比如说一个人做心脏彩超的时候发现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或者做心脏彩超的时候发现存在陈旧的心梗迹象,这都可以提示患者存在冠心病,这时候也是需要尽快及时住院治疗的。
以上四个方面是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四个方面,张大夫没有严格的按照指南讲,因为那样艰涩难懂,还是按照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讲出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该怎么自测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
确定有没有冠心病那是医生的事情,而且是心血管医生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
王医生今年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最大的患者91岁,去年曾经治疗过一个21岁的心肌梗死患者。
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约有1100万冠心病患者,年龄跨越20-90岁;一旦确诊冠心病,就需要长期的关注,甚至可以说长期的服用药物来控制。那么王医生给出大家一些提醒,当您有这些高危因素,或有这些珍不舒服的时候,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冠心病,尽快去找一个心血管医生看看,至少可以在网上咨询一下医生有没有必要去医院看。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家族史,比如您的父母患有明确的冠心病,或得过心肌梗死,或支架或搭桥等手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喝酒;肥胖;不运动;不健康饮食;等等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也就是这些人更容易得冠心病。当这些人一旦出血下面这些不舒服,基本上就可能是冠心病:
发作性的心前区疼痛、胸闷、胸闷憋气、牙痛、咽部紧缩感、头疼、左肩膀疼痛、后背疼痛、腹痛等等表现;这些疼痛都是发作性的,每次持续2-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明显缓解。这些不舒服多于活动、劳累、大便用力、吃的过饱、上楼等等用力后发作;等这些症状好转后,就和正常人一样。简单来说冠心病的这些这些表现都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个时候加以您抓紧时间去医院看看。
那么我们心血管医生又是怎么诊断冠心病的呢?
我们除了详细询问上述的症状,还要结合心电图,最好是有发作时候的心电图,这样就更能明确诊断;当然理论上还可以根据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冠脉CT,冠脉造影来诊断冠心病;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一个适合患者的,而不能一上来就给患者做冠脉造影。
总之,诊断冠心病是心血管医生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冠心病的发生!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该怎么自测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
在冠心病日趋年轻话的今天,呈年轻化趋势,随处都可以听见“冠心病”这个词。常有人开玩笑说:什么冠心病?缺乏关心或关心过度,得了这个“关心病”。
这个“关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有很多种分型。又有可能表现出症状让你提前预防。又有可能隐藏得很好,不被你发现,等他一出手时,你便游离在生死边缘。
最厉害的杀手就是无症状心肌梗死,让你防不胜防,出招致命。死在他刀下的最年轻,据了解,才20岁出头。
杀手出招,并非无迹可寻。你总会觉得周围气氛不对,有所暗示的。所以我们不能忽略细节。
首先我最想说的就是,你感觉身体疼痛,医生建议做心电图,一定不要拒绝。
每个部位疼痛,都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上至牙痛,下至腹痛。我遇见过一个老年人腰骶部疼的,加上他有腰椎病,到医院就是心肌梗死,前后不到10分钟,人就去世了。
(花这段文字就是要大家身体疼痛时,最好做心电图。因为我遇见来就诊的病人总疑惑,觉得医生又在乱检查了,我牙痛、肚子疼等,为什么要做心电图。)
言归正传,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才能确诊!其余的什么冠状动脉的CTA、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只能是医生考虑冠心病时,助诊而已。
冠心病的一些典型的症状有:
1、胸闷气短
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后容易出现胸闷、心悸以及气短,会随着病情进展加重。夜晚平卧时,感到胸闷憋气,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或坐或站方感舒适者等。
2、咳嗽、咳痰
患者也会咳嗽、咳痰,夜间平卧时可明显。出现左心衰时可有粉红色泡沫痰。
3、口唇紫绀
心功能减弱,使得缺血缺氧,口唇紫绀,加重了伴皮肤黏膜紫绀。
4、腹胀、纳差
患者可出现腹胀、纳差,伴有打嗝嗳气,这主要是心功能减弱之后,胃、肠、肝淤血等引起的。
5、心律失常
有诱因或无诱因的出现心慌不适,患者常形容像偷了人家东西一样的心情,心跳得“噹噹的”。
6、疼痛
心绞痛或其他部位疼痛。如我上面提到的。心绞痛,舌下含服“救心丸”基本应缓解。如不缓解,千万别再浪费时间,立马到医院,或最好呼叫120急诊。如果确实是心肌梗死,可建立绿色通道,节约时间,挽救生命。
个人可以通过以上来了解一下是否有患冠心病的可能。
切忌不要对号入座,使自己焦虑不安。也不要掉以轻心,延误诊断。
今天我之所以花大段的字,不是想教会大家怎么来判断自己是否有冠心病,而是想让大家在最危险关头时,懂得不要耽误自救的时间。
我作为医生,在面对太多死亡之后,深深的感到生命可贵呀!
该怎么自测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
很多患者怀疑自己的了冠心病,大多是有了胸闷、气短的症状,但是有症状就是冠心病吗?判断是否得了冠心病主要看以下几点:
当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事实(比如说心电图提示缺血),但是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此时我们认称这类患者为隐匿型冠心病,这时患者需要进行积极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以免疾病加重或进展为有症状的冠心病。
当患者因为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上楼等诱因而出现胸部压迫感、闷胀感、憋闷感",部分病人感觉向肩背部(左侧居多)、颈部、咽喉部呈放射状的疼痛,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的情况,说明你可能已经有了心绞痛的症状,如果以上表现在1~3个月内相对稳定、清除诱因后能够明显缓解、发作时疼痛的性质和疼痛部位没有明显的改变时,这时我们怀疑此类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这时应当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和药物干预,同时避诱发心绞痛的症状的诱因出现。
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①胸痛性质为压迫性、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②无明显诱因的腹胀、腹痛;③疼痛放射至颈部、下颌、肩部、背部、左臂或双上臂;④有“烧心”的感觉,像吃了辣椒一样的咽部灼烧感,胸闷的同时还伴有恶心或者呕吐;⑤伴持续性的气短或呼吸困难;⑥伴无力、眩晕、头晕或意识丧失;⑦伴大汗等症状时,此时高度怀疑患者得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此时应当立即前往医院的急诊或者胸痛中心,不能耽误。
入院后,应当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平板运动、冠脉造影检测等相关专业检查,具体检测项目和结果的鉴定应当听取医生的建议和专业解读,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关于用药包括ACEI/ARB,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等,具体药物选择应当听取医师药师的建议,切勿盲目相信网络上一些伪科学的宣传,迷信偏方,最终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病情。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该怎么自测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健康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尤其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这一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大家更希望通过简单、准确的方法判断它是否发生,以避免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其实给予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有很强的代偿能力,除非主要血管发生了严重的血管狭窄、痉挛甚至血管内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才会引发患者出现胸痛(心绞痛)症状。否则,很多患者会成为无症状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 lat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受害者,即日常生活没有问题,而在心电图(静息或有一定的负荷时)会出现异常表现,随病情发展最终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听说,周围有人,没有什么既往不适,却突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祸根之一。
那么,如何通过自我测评判断是否罹患冠心病呢?这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
1.性别、年龄因素: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前女性,因为有雌激素的强大保护作用,患冠心病几率很低。
2.家族史:如果家中,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有明确的冠心病史,则自己也要提高警惕,尽早进行冠心病相关检查。
3.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塞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建议男性在45岁、女性50岁后,进行一次冠心病相关的全面检查。
4.症状:出现活动或晨起后胸骨(胸部正中的骨头)后压榨性疼痛,范围手掌大小,向牙齿或左侧肩部放散,持续一分钟或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的患者,应尽早就医。
6.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吸烟、酗酒、肥胖、缺乏体育活动、情绪易激动的朋友,注意进行心血管方面相关检查。
7.体检异常:在日常体检中,如发现心电图、血糖、血脂(或脂肪肝患者)、睑黄疣等异常改变,应警惕心血管疾病高发风险。
总之,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因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所以预防重于发病后治疗。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体检至关重要,同时,发现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猝死风险才是最终得目的。
特别提醒:如果某些治疗或药品,号称能够消除、取出或溶解动脉粥样斑块,根治冠心病,那一定是虚假宣传,请朋友们提高警惕,勿让骗子得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