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应该如何预防骨髓炎?
骨髓炎不可轻视,一旦不小心得了骨髓炎,其愈后都比较差,都容易留下后遗症!
记得大学时候,有个哥们不小心摔了,诊断为肱骨骨折,也就是我们手臂上段骨折,当时做了紧急手术内固定后,以为就没什么事情了,当时也不太了解什么是骨髓炎,而且像课本上写着一般情况下开放性骨折得骨髓炎概率才会高一些,像这种一般不会吧,结果很多时候就是超过课本范畴,竟然术后感染引起骨髓炎,后来毕业了还听说一直骨不连,还没好,其实这么长时间了,也知道以后会咋样了!
骨髓炎真的有那么恐怖嘛?骨髓炎的严重程度在于一旦急性转为慢性,特别容易复发。其实在临床上,见的比较多的骨髓炎患者都是椎骨,但也并不是说其他骨折就不会出现骨髓炎,特别是开放性骨折患者,其患骨髓炎的几率要远大于闭合性骨折的人!骨髓炎主要的危害就是:骨折端容易反复感染,导致骨质破坏,从而无法愈合,最后有可能引起坏死或坏骨形成,最后有可能会导致截肢!
这些情况容易引发骨髓炎!- 骨折术后没有做好及时消毒,不及时换药等导致细菌感染,感染后有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可能诱发骨髓炎!
- 有的人可能在骨折之前,正处在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龋齿发作期等等,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抵抗力比较弱,这些感染细菌进入血液没能得到有效清楚,这时候突然外伤性骨折,其骨折感染几率就要比我们正常人要大一些!
- 在骨折手术中,因为要做骨折端内固定,需要钢板,确实有个别患者还会对钢板等材料过敏的,这其实也有可能发生感染,虽然见到的不多!
- 像有些伤到神经的骨折,有些病人不敢多动,长时间不运动导致功能受限,也有可能称为骨髓炎发生的原因!
- 关节外固定,时间过长或过紧,使受伤肢体长期处于静止的伸直或半屈位,血管收到压迫,引起血流不畅、局部组织缺氧、引起炎症病变,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失去原有的张力和弹性,出现一些废用性萎缩或退行性改变,使关节功能活动减弱或丧失,也可能发生骨髓炎!
- 当然,也不排除在手术中,没有完全清除坏死组织,有残留或因器械污染,导致的术中感染,又没有及时抗菌,引发骨髓炎!
首先,不受伤或者少受外伤,自然能减少骨髓炎发生,特别是一些引发骨髓炎概率比较大的外伤,如三度开放性骨折,其发生骨髓炎概率可达到40%左右;
其次,要提高自身免疫力,特别是骨折后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尿路结石感染等一些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骨折术后要进行巩固治疗,出院后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一定要遵守医嘱!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患者来说,其患骨髓炎概率要比常人高,所以骨折后需要控制好慢性病!
最后,术中一定要高度警惕,仔细清理伤口处的异物杂质,清除干净坏死的组织,保证术后不会出现残留!术后,要及时抗感染治疗,防止术后感染发生,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保护好软组织血管,保证血供有助于伤口愈合!术后患者要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及时换药,避免感染,在一定时间上还要加强锻炼!注意:患有其他内科疾病的骨折患者还需要及时治疗这部分疾病,特别是其他部位有炎症的要尽快及早控制。
骨折患者应该如何预防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于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另外开放性骨外伤或骨折手术后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常见。骨髓炎危害较大,通常急性起病,之后伴有局部的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严重感染患者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容易致残。所以骨折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骨髓炎发生。
开放性骨折是最容易引起感染的,对于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一定要科学。首先要防止感染。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充血水肿,所以应该首先选用止血、清创、整骨,外用自制的止血生肌之类的药物进行处理。然后用小夹板外固定,减少感染的机会。等感染控制后再考虑采取手术内固定进行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早期内固定的话容易发生感染并蔓延到髓腔,导致骨髓炎。
医源性骨髓炎是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的,也是比较常见的病因之一。骨折进行手术处理后,一般在医院住院期间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骨髓炎的发生,在骨折手术愈合期,一定要注意局部刀口的护理,保持刀口部位的干燥,同时还需要注意卧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性好,多吃水果和蔬菜,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如果一旦发生了骨髓炎,积极抗炎治疗等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避免感染扩大导致残废。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