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元在北京是什么样的水平?

我的三叔在北京打了10几年工,现在月薪5000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5000元别说在北京,就算在南京、天津等城市也是紧巴巴的,基本上只能维持正常生活。但是,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宁愿跑到北京去打工,而且月薪顶多5000元甚至不到。

这个情况非常普遍,主要都是一个人打工,要是拖家带口就不一样了,一个家庭的开销和一个人的开销是完全两回事。很多人在北京工地上打工,每天15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也就5000多,但工地上吃饭住宿不花钱,这样每个月反而大部分钱能省下来。反之,5000元供一个家庭在北京开销,那一日三餐,出行坐车,孩子上学,租房或贷款费用,这杂七杂八的开销根本不够。

所以说,这个收入在北京是个什么水平真没法说,如果单论收入,只能说是中低收入。但是,大部分北漂的人都是这个收入水平,真正收入很高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月薪5000元在北京是什么样的水平?

恭喜你三叔,税前月薪5000元,可以光荣地纳税了。月薪5000元,如果放眼全国,还是可以稍微自豪一下下的。但是放在北京,如果是打工族(不是北京土著),估计也是一位租地下室、吃煎饼果子、为加不加鸡蛋而纠结的草根工薪族而已,幸福感指数估计在30分以下。如果再加上一个打工十年,还是月薪5000元,基本可以残忍地说,北京不适合你三叔,不如回到家乡小城,用5000元月薪过出120分的幸福指数。

首先,把坐标放眼全国,5000元月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根据2017年全国主要城市社平工资统计,北京在2017年四季度名列榜首,月薪10710元。但是全国工薪族平均月薪是4600元,你三叔略微跑赢平均数。但是在北京,你三叔月薪5000元,被北京平均工资拦腰斩断,估计幸福指数也被拦腰一刀吧。5000元月薪,能活成什么苦逼样呢?脑补一下画面。五环以内的地下室单间刚性支出月租最低1000元,每天吃饭50元每月1500元,交通手机上网固定支出500元,其他水果日用零碎支出500元,那么,手里还剩1500元。千万别看电影、别收结婚请柬、别搞同学聚会,否则,当月就喝西北风。我不管你三叔回老家怎么装作玉树临风的样子,反正我知道他回到北京有多苦逼。

其次,把坐标设在北京,要看你三叔的职业属性了。

如果是有房有车,月薪5000元,勉强活得不愁吃穿,但是生活品质属于农贸市场的层次。如果是国企事业公职人员,月薪5000元的含金量,可能等于私企月薪7000元。因为可以免费吃食堂、节日福利不错、可以报销交通通讯休假补贴,出差还可能每天有一两百的补助,当然各单位还有名目不同的暗补和实物福利。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那么,月薪5000元属于科员水平,但他们目标高远,当上厅局级就实现人生价值了。

如果你三叔就是一个打工族,月薪5000元,可能属于比较低薪的行业,比如,传统老牌国企的一线操作人员、街道社区的办事人员、一般小学的教师、清洁环卫维修等低薪市政人员、大量的小私企员工、大量的餐饮服务人员,等等。月薪5000元,基本集中在这些行业和领域。如果打工十年,还在这些领域挣扎,可以肯定地说,在月薪收入上发生质的飞跃,已经封上了天花板。人生的定位,还是要准确的选择。

再次,如何选择人生定位坐标,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呢?

我们看这张图表,放眼全国,尤其是四五六线城市,还有广大的乡镇农村,月薪达到5000元的人口,不会超过20%,也就是说,你三叔回到家乡小城,还是属于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甚至是高薪人员呢。

不要完全相信那些社平工资图表,平均工资都哇哇地高,但我们的实际感受并没有那么高。这是因为,在经济领域里,全世界都遵守“二八”定律,即:20%的富人拥有80%的财富。所以,各城市的社平工资水分太大了。因为有钱人都喜欢像资源丰富的城市扎堆,带来了天量级的财富,拔高了社平工资。但是老百姓还是分母,分母还是分母,一点实惠没捞着,白白当了一次“被高薪”。

我们观察一下小城市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有多少人工资超过5000元的?哪怕是县城里的科级干部,月薪也就5000元。那些生产流水线工人、小企业职员、传统老国企一线工人、教师医务办事员、普通公职人员,很多人的工资也就二三千元。当然,也有四五千元的,那都是一些新兴行业的技术人员。传统行业,这几年就没有涨过工资。

幸福指数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些小城镇的居民,为什么感到生活很知足呢?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对改变命运死心塌地了,所以,踏踏实实过日子。买一套三居室、买一辆小车,撸撸串、喝喝啤酒、吃吃农家乐。再有一点的野心的,就是买买彩票、炒炒股票,做点白日梦而已。他们用月薪5000元,过出了120分的幸福指数。

综上,你三叔在北京打拼十年,月薪5000元,客观理性地分析,混得实在不算成功,估计生活也过的举步维艰。如果十年没有熬出头,不如退而求其次,回到家乡小城镇,过上知足常乐的生活。

月薪5000元在北京是什么样的水平?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按照2017年底北京市平均薪酬来看平均月薪是8466元,5000元月薪的水平肯定是在平均线之下。按照2018年北京市薪资水平报告,这份报告采样了32万分样本平均工资为6906元,5000元也低于平均水平,按照薪酬分布比例来看在他之上的比例有55%,有23.3%的人在500元之下,大概有18.7%的人处在这个水平。

以上是数据上的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在北京的具体生活成本。租房租一个单间在1500元-2000元之间,每个月电话费、网费、水电费一个月300元,交通费每个月300元,吃饭每天50元一个月1500元,社交总会有的每个月支出300元,再加上买个衣服鞋子的每个月也需要300元的费用,总共加起来每个月的必须费用在4200元-4700元之间。可以说5000元几乎全部花光,而且这个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如果有家庭有孩子那么费用将会多得多。

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以后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开始的时候没有攒下钱还能说得过去,毕竟积攒了工作的经验,以后会有升职加薪的可能。如果混了很多年还是这样,其实个人认为完全就没有必要非得在北京坚持了,完全可以放下心里的那份执念回到家乡过上一份安稳的生活。

月薪5000元在北京是什么样的水平?

根据2020年秋季,对于工资的统计,北京的平均薪资在1.1万左右,中位数薪资也超过6000元。

也就是说,有一半人的薪资收入超过6000,而月薪5000属于中下游水平。

说实话,普通的企业,现在5000元基本薪资,都很难招到人。

正常缴纳五险一金后,月薪5000,到手只有4100元,可以说这个收入,在北京生活,品质肯定是比较差的。

当然,我们主要还是考虑生活成本,本地人如果仅仅是吃用开销,4000多元其实不怎么下馆子,是绝对足够的。

但如果是非本地人,还有租房压力,那么4000元就非常拮据了。

普通的上班族,每天的交通费和餐饮费可能就要60到80元,如果再喝杯咖啡,那妥妥的就破百了。

也正因如此,即便是非名校毕业的应届生,只要是本科,张口都是6000元起步。

很多用人企业都尽量找北京本地大学生,因为只有他们能接受4000元左右的薪资。

现在的一线城市就是这么特别,本地人更乐意把高薪职位“让”给外来人,自己去干一些收入低,轻松的活。

交个社保,似乎是他们所看重的,薪资多少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家里有矿。

不管是北京、上海还是深圳,薪资什么的早就放在第二位了,有没有房子才是最重要的。

身边已经没有月薪5000,还留在北京的人了,但很多已经回到家乡,考个乡镇的公务员,月薪基本就在5000,年薪8万的样子。

在当地基本上都是过的非常轻松惬意,让人羡慕。

工作十多年后,我们那批应届生,在北京的收入最少的也在2万,混的好的年薪百来万。

只不过,年薪20-30万的,面对买房还是望而却步。

混的最好的,不是收入最高的,是一毕业,07年就买房的,在北京两套房就价值1500万。

对于年收入30万的来说,就是不吃不喝50年的工资。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先成家后立业的,买房早,日子过得都不错。

先立业后成家的,买房晚,日子过得都很艰难,有几个甚至已经年薪50万,至今未婚。

07年的时候,我们刚毕业,月薪都是3000上下,现在我们的学弟毕业,月薪普遍在7000-8000。

看上去工资涨了,实际上比起十多年前,生活的更艰难了,所以真的很难去想象,如果到手月薪只有4000,又要租房在北京,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北京的物价其实不算很贵,一线城市平均水平,如果能自己做做饭什么的,成本更是会低很多。

曾经有人挑战过每天10元在北京,自己做一日三餐,虽说是作秀,但其实也还好。

现在那些外卖平台给的福利也不少,各种优惠补贴,成本也不是很高,平均20元就能吃到相对丰盛的一餐。

只不过,月薪5000的人,在办公室里往往会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同事们的午餐往往都是40-50元。

北京的交通费也还好,只是每天在路上的时间特别久,一个小时内能上班就很不错了。

地铁只是拥挤,好在不堵,如果是路面交通,那才是让人绝望。

即便是下午两三点,这种非高峰时间,上了二环三环一样可能遭遇堵车,不管去哪儿,想要准时到,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出发。

月薪5000的人,每天希望能准时下班,挤地铁回家,可能还要转公交,到家后累的精疲力尽。

而对于月薪2万以上的,几乎都是加班到9点以后,然后滴滴回家。

月薪5000,对于男性来说可能还好,对于需要买衣服、鞋子和化妆品的女性,更加煎熬。

上班不化妆不行,不打扮更不行,可这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是没有人可以额外支付的。

对于这些人来说,每年双十一,各种打折,绝对不能错过,一般都是一次囤货半年一年。

在北京,月薪5000,活的像个局外人。

每个月发完工资基本就还债了,信用卡、花呗,剩下就是交房租。

兜里能剩下的钱,可能就是每年年终发的几千块年终奖,仅此而已。

买大件物品,比如手机,总要看看有没有可以分期的,最好是24期免息的那种。

每天,我们刷着网络,看着那些年薪百万的故事,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就有可能。

但没有人真正关心过,这一批生活在相对底层奋斗的人们。

对于企业来说,控制成本也非常重要,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意识到,再不控制成本,企业都有可能随时倒闭。

当工作机会少的时候,总体薪资就会下降,很多应届生找不到工作,也就勉强接受5000元的工作了。

这个网络的年代,一切似乎多少都有些畸形。

当我问刚来的毕业生,现在收入一个月5000,准备怎么做职业发展,原本以为他会告诉我先踏踏实实工作,活下来再说。

而他却告诉我,如果不是父母让他非找一份工作,他就在家搞直播了,没准过个两三年,自己也能成李佳琦。

还和我侃侃而谈,一个乞丐每个月的收入可能都不止5000元,所以自己来工作,过的还不如一个乞丐。

我们一直都把目光聚集在这个时代的成功人士、精英身上,却似乎一直遗忘了剩下的人。

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月薪不足5000的人,默默奋斗在北京的角落,而他们做的事情,可能比我们做的更重要,更有意义。

其实大部分人,都将注定平凡的一生。

金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愿岁月安好,也愿每一个奋斗的人安好。

月薪5000元在北京是什么样的水平?

月薪5千在北京挺难受的,饿不死,过得也不体面。看是否管食宿,如果管的吃住就好一些,如果不管,属于低收入人群。

月薪5000元在北京是什么样的水平?

我也是在北京上班。提到大城市,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消费高。那么,所谓的消费高究竟是在哪里?哦月薪5000元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而所谓的消费是那些方面呢?

一、在北京,高消费的只能说是房子。能有能力的购房者是高消费;没有能力购买房子,租房子是高消费。

二、除了住处,那么就是吃喝了。在大城市你吃一顿饭可以花5块钱,也可以花50块,也可以花500块。量力而行,因为这个城市会让不同经济能力的人都能生存下来。不能不按照自己的收入去盲目消费,那就一定是高消费。

三、交通。为什么会提到交通呢?还是要回归到第一点住处。因为你的经济能力决定了你的住处,而你的住处一定影响到你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为了更便宜的房屋,就需要花更多的路程,同样会花费更多的交通费用。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笔费用,每天上下班一来回如果你花费20元。那么,你5000块的工资就基本有500已经支出了。

总的来说,如果月薪5000元。管吃管住,那么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把自己大部分工资剩下来。如果不管吃不管住再加上交通费,那么就是白干活,刚好够糊口。

这个问题就这么简单,因为关系到你硬性必须要花钱的点就这几个,剩下的是自己选择性消费。所以,在北京,如果收入不高最好要自己做饭,一定要记住自己做饭,吃得饱吃得好。不然就是吃不好吃不饱还消费高。

你怎么看?我是@难得糊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