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看待学校里的重点班?

重点班在不少中学都有,无非是名称不同,比如火箭班、冲刺班、状元班之类,就连一些课外培训机构也不甘落后,同样在班级设置上有所区别。

不过,重点班是否真的能重点培养学生,效果是否真的那么好,未必。

首先,这种分重点班的做法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小学、初中是普惠式教育,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本来就应该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很多学校考虑到中考因素,私下里设置了重点班、普通班,这无形中已经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而且引出的弊端有很多,比如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重点班,绞尽脑汁花钱找关系,但自家孩子是否真的是那块料?另一方面,家长没有关系没有钱,孩子只能进普通班,难道孩子的自身条件,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不如重点班的学生么?

其次,到了高中阶段,尽管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但每个高中生实际上都怀着一颗能考入大学的心。而学校这样设置,无异于间接否定了孩子的努力, 也打击了孩子,同样弊大于利。

这种做法在国外反而很少见,难道说国外的教育理念落后么?

再说实际情况,目前很多省份开始对小升初采取摇号措施,也就是公办民办一律摇号,这就像买彩票,能不能进好学校全凭撞大运,当然这样做有利于教育公平化。这里先不讨论摇号的做法好不好,但这样做下来,起码很多自以为名望不错的“名校”会暗度陈仓,采取私下分班的做法,否则好学生差学生一锅端,肯定生源要差很多。

你们怎么看待学校里的重点班?

我的高中有重点班。

分班流程是这样的,

按照中考的分数,取前54名进入了大实验。再到高二的时候分文理,我选理科时,理科前100名分两个班儿,一个班50个人,文科的前50名为文科大实验。剩下的100人分两个班儿是文科小实验。理科的100名到200名之间分两个理科小实验。其余的全为重点班,以大约50个人为一个班儿来划分。艺术班是一个不动的班。

高二分两个理科大实验的目的就是因为高一没有分文理的时候,一个大实验班儿没有占住全级部前50名的位置。为了让更多更好的同学进入实验班,也为了让两个班有竞争,所以分两个理科大实验,两个理科小实验。

教师分配。

两个理科大实验,一个文科大实验,两个理科小实验,一个文科小实验,这些班级的老师都不相同,也就是说这些班的老师只教其中的一个班。

然后我的语文老师教我们班和文科大实验。数学老师只教我们班,英语老师教我们班。物理老师只教我们班。化学老师教一个普通班和我们班。生物老师教普通班和我们班。

之所以给实验班给每个班一套老师,是因为要两个班产生一种竞争,也没有偏心关系。

然后给大实验的老师都是最有经验的老师,就是有多年教学经验。带学生,特别是实验班,或者说带毕业班都非常的有经验。不仅能给学生知识上的辅导讲解,经验上的传授,而且还能关注学生的这个心理状况,对调节学生靠前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六个老师可能各有特色,有的老师给你加压,有给你鼓劲儿的。有帮你这个心理疏导的。

教学差异

高二做卷子,有专门的大实验的卷子,小实验的,普通班的卷子。分开做。

高三一起做相同的卷子,但是,因为实验班进度快,所以,讲的卷子也多。一些小实验,普通班的老师在拿到了和大实验一样的试卷之后,有一些题他们是不讲的,因为可能太难了,讲多了学生也消化不了。所以就选讲一部分,有一些高档的难题,他们就决定不去讲。主要他们是想拿到中低档的分儿,抓固基础就可以了。然后我们大实验肯定是全都要讲的,这个哪怕一张试卷上难题特别多,也会全部都讲了。然后相对来说一道难题对于大实验的人来说,听起来领会起来还是比较快的,甚至说这道难题,我们自己也有能力搞懂,然后对其他班来说,可能就比较困难。

成绩上。

从成绩上来看,高一大实验的成绩前期霸占着年级前50后期成绩有落后,因为有其他人插上来,所以就占到年级前100,然后大二的时候理科大实验占着年级的前100名,不少理科小实验的学生冲到年级前一百,其他的全是理科大实验的人。级部前十前二十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合不合理

我是实验班的人,我肯定不会说它差。

后期有人抢着来问题,觉得不公平的人不来怪谁。在高三上学期,会有人趁着体育课或者是课间来我们班找人问这些题怎么做。然后,我们都会给出自己的好的讲解,这对他们的实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也有去问我的老师问题的,拿收获更大,但是,这些人实在是少数,不足十人,如果说,有教学的差异,对于学生来讲,只能尽可能的去补上这个差距。这个找不到别人的错,因为,分班是按成绩排名从前向后取的。

对每一个学校来说。肯定他有一些生源比较好的学生,比如说你2000人的高中,他排到了,前100名,或者前50名。这些学生他就不是一般的学生了。你如果按照普通的教学进度对待他们的话,那么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每个学校肯定都想说我这些学生挑出一批学校来专门的安排,准备冲击一下高校。考出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你冲击高校使用普通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达到的。但是,你用高标准的教学对待所有的学生,有很多学生是跟不上的。

所以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式,就是把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学给那个一小部分学生,然后对大部分学生还是采用了普通的教学方式。

以上就是我对于重点班的看法。

你们怎么看待学校里的重点班?

重点班,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首先,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分班教学,特别是小学。所以理论上讲,从公平的角度,重点班是不应该存在的。

但是,事实总是很骨感的。很多学校出于出成绩的需要,也可以说“因材施教”的需要,对重点班趋之若鹜。既然它存在,你就暂且认为它合理吧!

那么怎么看待呢?我的答案是客观理性看待。

重点班的好处是:集中优质教学资源,集中优质生源,更有利于出成绩。同学们都比较优秀,学习竞争会更强,而且目标比较一致,都是读书的,便于管理。

弊端是对没有进重点班的同学不公平,普通班纪律难以管理,班主任及考试往往要花很多的精力管纪律,在学习上自然力不从心。学生也会受到很多干扰,更容易放弃学习。

重点班是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的产物。不过一个人的成功,主要是靠自己,而不是环境。

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学校也有学渣,再差的学校也有人才!

你们怎么看待学校里的重点班?

我是赞成学校有重点班的。我一直承认人与人的智商是有差别的,同样的问题,有些孩子很轻松就解决了,有的孩子拼了精力和时间仍然无济于事;有的孩子可能语言表达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差,有的擅长舞蹈,有的擅长绘画… …只要有差别,那么,正好在学校教育这一块比较适应的孩子,自然在成绩方面就会脱颖而出。不过,应试教育的存在,让成绩成了家长、学校、社会衡量一个在校生的唯一标准。因为,我个人也经常对学生说:“在这个该学习的阶段,你有充足的时间,家长的全力支持,老师的辛勤教导,你自己无忧无虑,只要专心学习就行,可是你还是学不会,那我希望你能做好什么呢?!”。而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差别是存在的。既然存在差别,分出重点班就应该是合理的!我认为分重点班正好让学生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他必须要靠努力才能给自己挣来他想要的位置!也许有人觉得这样太残酷,让孩子过早承担竞争带来的伤害。不然呢?每次考试之后的表彰大会,都是成绩好的孩子上台领“学习标兵”奖,为了不给其他孩子造成“伤害”,同时再发一大批“进步之星”“劳动之星”“校园小卫士”……五花八门,请问:你觉得这样对孩子真的就没“伤害”了吗!我还觉得这样掩饰差别的存在,呵护孩子,只能让孩子没勇气面对现实,不敢承担责任。恰恰这种性格不适合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人也许会说:那就是放弃差生喽!否!这应该是学校教育对所有孩子负责的一种体现,让优生更优,“差生”进步的同时,提早发展特长。我不认为平均班能让“差生”优秀起来,反而让优秀的学生轻松浪费掉不少时间。也许,很多家长,尤其是“差生”们的家长会因我这个说法而奋慨,那之后呢?你是不是也该为自己的私心而汗颜?你无非是想给自己的孩子找个优秀的伴,和优秀的孩子平等占有优秀师资……可是最后,差的依然差。当然,这个差仅限于学习成绩,事实上,我教的很多所谓“差生”,在家里很早就能帮父母承担家务,有些男生麦收、秋收时都能开车拉庄稼,俨然家里的一个重要劳动力!……对于学校里的重点班,希望家长、社会给予理解,重点班的存在,实际上应该算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

你们怎么看待学校里的重点班?

挺好的啊。我们学校也有重点班。那个时候我印象特别清楚,每年开学分一次班,都是重新给重点班筛选同学。

普通班的同学有机会挤进来,重点班的同学也会不慎进入到普通班。但是,从我三年待在重点班的经验来看,能待在重点班的,基本上都是高一就在重点班的同学。普通班的学生有,但是很少。

我还遇到过一个很奇葩的同学,他高一高二都在重点班,以他的水准,高三留在重点班估计是没问题的。但是他性格很怪异,自己想去普通班,最后也如了他的愿。

其实,重点班和普通班没啥太大的区别。因为老师都是好老师,讲义教案也都很好。这节课给重点班上课的老师下节课就去给普通班学生上课去了,讲的东西也都很像。

所以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氛围啊!这是人为营造的氛围!一种关于学习的氛围,关于竞争的氛围。

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同学,高一在普通班,高二来到了我们班。他就是自己一个人在普通班很努力地在学,然后有一股子韧劲,就是觉得“这题我凭什么不会”,然后冲了上来。高考考到南京大学去了。

所以,这个重点班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氛围。不要拿“鸡头凤尾”说事,因为你的学习是你自己的。你的鸡头可能是吃农药长大的火鸡鸡头,那凤尾是远古神兽的凤尾,根本比不了。

当然,就算在重点班,也有很差劲的学生。这个差劲,不是说智商差劲,而是懒散不自觉。

同学们,请摆正自己的姿态。学习,永远是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大于一切外在。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有困惑,可能有乌云,那么,请找到你能信任的同学或者老师,帮你解决。

你们怎么看待学校里的重点班?

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分班的,分得最狠的时候,一个年级分成了四个层次。最近刚好也跟同事讨论过这个问题,学校里面这样来分重点班和普通班,

一、分班对于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会更公平。

有些家长认为,把学校的班级分为几个层次,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位同事就说了一句话:分班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不公平,那么不分班,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就更不公平。

因为大家想着的是,不分班的话,可以让好的学生来带动着差的学生,大家一起共同进步。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实际的情况是,不爱学习的学生,让多好的学生来带,都带不起来。而是这些学生,在教室里面影响到了别人的学习。

因为有这样的学生,不光自己不学,还在教室里面捣乱,甚至嘲笑认真学习的同学。那么他们这样去影响别人的学习,这对于爱学习的学生又公平吗?

二、分班更有利于分层次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个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爱学习的程度差别更是显著。如果老师们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的话,那么肯定很难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如果是迁就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那么老师上课的进度可能就会比较快,讲解的内容也会更深入一些,布置的作业量也会比较多比较难。这样一来,其他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听起课来就像坐云霄飞车,听得云里雾里的,根本就跟不上,作业也很有可能完不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