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辈上大学,老人该给拿多少钱?
拿多少钱随自己心意,不便要求也不能硬性规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较好的就多给点,较差的不给少给都行。属于农民拿养老金的给100不算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给30、50都行。我儿子九六年考上浙江大学我的岳父拿了一百元,我父亲也是一百元,都是农民出身,经济不是很好,能拿出一百元支持孙辈上学就不错了。儿子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回来给两位老人都是500或六百元,两位老人非常高兴,以往的付出算是得到了回报。我是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两个外孙,现在都在上小学,并且学习成绩也特别好,我们就算金帅,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奖励一万元,考上一般大学奖励五千元,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也不知可不可以。特别说明考不上大学,只给二百元。网友们是怎样想的,我做的对不对呢?欢迎关注和评论!
孙辈上大学,老人该给拿多少钱?
孙子辈,是一个家族的希望与未来,老人支持孙子辈读书,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具体表现,所以,十分肯定的是,孙子辈考上大学,老人出资支持,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在这件事上,应该注意下面个问题!
第一,孙子辈上学,要有很多的花销,学费、书费、住宿费、路费、生活费,还有手机、电脑等,按道理这些费用,都该孙子父母拿,与爷爷奶奶无关,但是,老人多少给一些钱,表示支持,是对孙子辈读书的支持态度!
至于具体拿多少,就按老人实际经济能力决定,如果老人收入比较好,就可以多拿一些,孙子辈肯定觉得暖心,孙子辈肯定会用心读书,家族未来可期!
如果老人实际经济能力有限,可以少拿一些表示一下就行,但语言的鼓励支持是必须的!可以鼓励孙子辈能走多高就走多高,要让孙子知道读书对家族未来的重要性!
第二,如果有多个孙子辈,老人拿钱千万要公平,不能由于儿女的身份的高低,孙子所考学校的优劣而厚此薄彼,那样,即就是给了钱,造成的只能是伤害!
有一位老人,女婿是局长,有权有势,原本对老人照顾也多,外孙考上大学,老人就拿了2000元,而儿子就一普通老师,无权无势,家孙子考上大学,老人就给了200元,还不太愿意!这样的结果 ,只能是儿子与孙子心里有意见!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还有一位老人,大儿子的女儿考了个985,老人很高兴,一下子给了5000元,还给孙女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儿子与孙女都高兴的不得了!
等到小儿的儿子考大学,只考了个高职,老人一眼的瞧不起,就给了500元,还说“把他的那算什么大学!”,小儿子与孙子很不爱听!也有意见!
所以,老人拿钱要有策略,既要拿钱,还要拿到有艺术!
孙辈上大学,老人该给拿多少钱?
这个没有统一规定和标准,根据各自大家庭实际情况酌情办。
1.如孙辈的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并能完全应付学费等费用,作为爷爷奶奶也应用行动表示一下,可买一样到校后需使用的物品,如手表,或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以示祝贺。
2.如孙辈父母双方收入较低,每月无结余,或因购房每月需还贷等,作为爷爷奶奶有较多积蓄的前提下,可供孙辈每学期的学费、每月的生活费等。但不能满口长期应允,包办,在儿女收入增加后可随时不再提供,也可在自己有一人患病等费用骤增后不再提供。
3.如爷爷、奶奶每月无退休金或退休金很少,仅能维持自己的温饱和日常开支,那一次性的给个一、二千或三、五干元也就很好了。
4.如爷爷、奶奶辈确实每月无收入,或无退休金,再碰到双方有一人生病等困难,确实无力拿出像样的钱给孙辈,作为孙辈及他的父母也应能充分谅解。
当孙辈已到上大学时,爷爷奶奶辈年纪应该较大了。他们能看到孙辈上大学,肯定比什么都高兴,无疑会尽最大的能力,来祝贺这一大喜事的。
孙辈上大学,老人该给拿多少钱?
其实亲情不能绑架在金钱上,我们都知道,爷孙这层关糸非常融洽,比父母还亲近,孙字辈上大学老人们感到欣慰,脸上有光,会力尽所能。话又说回来了,农村老人养老金很少,也拿不出多少钱,不象城市老人养老金多,出手阔绰动则上万,所以孙辈上大学老人应该拿少要看情况,没有一定之规。
孙辈上大学,老人该给拿多少钱?
孙辈上大学是家庭荣誊,老辈人感到欣慰和荣耀,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有富余钱当然给孙子,外孙拿,但看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庭收入情况,有钱的几千几万甚至都包了,收入底的也成千上万的给孙子辈的拿!
孙辈上大学,老人该给拿多少钱?
要看什么身份,公务员事企业退休人员,当然就得出水,献花拜佛了,家里出了大学生,耀祖扬威门庭的大事,爷爷奶奶高兴乐意,拿出两到叁万支助孙子上名牌大学,自然是顺理成章,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打礼,少不了爷奶的份子钱,可爷爷奶奶是个老实农民出身,有心无力,别说给孙子拿钱,连个买烟钱,都难以承受,烟瘾犯了,从地上检烟把抽几口,光靠每月国家给的壹佰多元,能行吗?那不成了笑饼,省吃俭用从牙逢抠门攒下几个碎钱,不过几佰元全盘子端出来,是爷爷的一片心意,现实社会就是这样,真的无奈,谁叫咱姓农,和姓公的能比吗?人家每月退休金过万,你壹佰多元,能相提并论,天地之壤,心里寒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