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我是野史日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记得关注哦~

不能得罪读书人

董卓老哥少年时可是行侠仗义的少侠,但是老了老了就开始残暴起来了。加上《三国演义》对他的“侮辱”,董卓成了一个又蠢、又色、又残暴的老坏蛋!

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墙倒众人推”。既然董卓这么招人恨,那就再编点故事黑他一黑吧,这样的故事大伙也都爱看。所以说千万不要惹读书人,惹读书人的下场就是被吐沫星子淹死,参考秦始皇老哥儿的下场。

董卓与汉武帝穿越时空的仇隙

董卓和汉武帝根本不搭边的两个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仇呢?

话说这董卓率领西凉大军进京后,掌握了朝政,他春风得意,快乐不已。但是有一件烦心事儿一直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释怀。董卓有一位小孙女,名字叫董白,董白长的漂亮,聪明伶俐,董卓很喜爱这个小孙女,但是人无完人,这位天生丽质的小孙女董白却不能言语,这件事是董卓心头的一根刺。

有人知道此事后,为了巴结董卓,就对董卓进言,说汉武帝刘彻善于炼丹,他的墓葬之中或许就有能治疗哑巴的偏方或者灵丹妙药。董卓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派遣吕布前去刘彻的茂陵寻药。结果药没寻到,却找到了一张布帛,布帛有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张布帛拿回来后,有谋士拆字,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千里草”是董字;这“十日卜”是卓字。此言正是说董卓要死的意思啊!

董卓一听大怒,于是派人把汉武帝的尸体拉出来暴晒,后来经过大臣们劝说,这才将尸体放了回去。

纯属扯淡的故事背后

董卓有过掘人坟墓的前科,他盗过茂陵我也相信是真的,但是说墓葬里有什么带有童谣的布帛,那就纯粹扯淡了,骂人就骂人,绕什么弯子呢?写什么“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万一董卓看不懂咋办?还不如直接写“董卓快死”来得痛快!

您还真别笑,这“董卓快死”正是这个传说故事要表达的核心。为什么有人要编这么扯淡的故事?一是故作神秘利于传播,二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核心思想——董卓快死。

董卓执政,原来的利益人群受损,自然要抵制他;老百姓被西凉兵伤害很深,自然也恨他。所以同僚和老百姓都恨董卓,都希望他快点去死,于是这么一个荒诞的传说故事就应运而生了,不是故事本身多么逼真,而是故事说出了他们想说不敢说的话,于是大家都借着故事表达愿望,最后在咒骂董卓的时候,顺便用他暴晒刘彻尸体再黑他一下。

真相是什么?

董卓少年时行侠仗义,朋友众多,统帅西凉,是封疆大吏,你要说董卓是个蠢货,打死我也不信。就算他笨,他不知好歹,手底下至少有个贾诩呢吧?贾诩的实力在东汉末年到三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不可能看着董卓干这等蠢事吧。

董卓掘墓,甚至盗茂陵,都有可能是真的,因为陵墓之中的宝贝很多,他可以补充军需,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慈禧的陵墓不就被孙殿英给搞了嘛?

再说说这个茂陵,刘彻修建茂陵修建了几十年,茂陵的位置谁都知道,据说刘彻死的第四天就有墓中的经文在市场上出现了。

这茂陵被上山采药叫李友的人发现,拿走了点宝贝。后来农民起义军赤眉军30营攻入长安,去茂陵搬宝贝,搬几十天连一半都没搬完。第二年,赤眉军被刘秀收拾了,败退的时候又继续搬茂陵的宝贝。等到董卓的时候,这茂陵说不定是几手的陵墓了,据说吕后尸身都被人玷污了,这汉武帝尸身在不在都不好说了,董卓还晒什么晒啊。据说后来黄巢起义,又在茂陵搬了很多财宝。难道每次盗墓都有着“不能搬完”的规定?

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毕竟一座坟墓修建半个世纪,意味着什么?这陵墓定然是内有乾坤,机关重重,否则也不会被多次盗取,仍然取之不尽。

结语

按照传说故事来说,董卓因为泄愤,才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按照历史史料来说,董卓没有暴晒汉武帝的尸体的理由,他是否真的盗了茂陵的陪葬品,也有待考证。

茂陵的考古价值仍然很大,古代盗墓者只盗财宝,留下的考古文物还有不少。另外,古代盗墓者技术有限,可能不会完全破除刘彻陵墓内的暗格和机关。

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汉武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惜他生前风光、死后却被扒光。他下葬的第四年,长安市面上就有人贩卖从他坟墓中偷盗出来的经书。到新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杀进长安时,规模和宝藏均位居汉代诸皇陵之冠的汉武帝陵更是被赤眉军挖开个大口子,几万人整整搬了一个月,也没搬走其中宝藏的一半。后来赤眉军被赶到绝境时,为了获得军饷,他们再次挖掘了汉武帝的陵墓。然而这些对死去的汉武帝而言都不是最严重的,因为他的尸体依旧安安稳稳地躺在豪华的棺材里(腐烂与否史书未有记载)。之后取而代之的东汉王朝皇帝们怀着对祖先汉武帝的敬重,重新多次修缮茂陵,渐渐的,他的陵墓又恢复了往日的华丽。按说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但是老天爷偏偏不让汉武帝安生,到了东汉末年,历史上著名的大恶霸董卓登场了,他不仅再次掘开了茂陵,还堂而皇之地把汉武帝的尸体扔到太阳下面暴晒了几天,然后又放回了棺材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茂陵,到公元前87年死后葬于此,前前后后一共修了五十多年,这座历史上可与秦始皇陵相提并论的陵墓才算竣工。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有感于自己的丰功伟业,要求自己的陵墓像自己的名字一样永载史册。所以,起初他每年拿出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修建茂陵,到后来干脆增加到二分之一。到他下葬时的茂陵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汉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7000多人。茂陵封土为覆斗形,即使到了现在,依然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数目惊人的陪葬品使茂陵成为盗墓者心中当之无愧的首选目标,然而让董卓发狠暴晒汉武帝尸体的并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个药方。东汉末年,脑子进了水的大将军何进为了铲除与之有矛盾的十常侍,邀请远在凉州喝西北风的董卓进京援手。董卓本是凉州的一个下层豪强,他的部属都是些地方上的土霸和羌族胡族的豪酋。董卓为首的一群极端凶恶的豺虎盗贼是历史上最野蛮的破坏者。当时人口、文化、财物最集中的洛阳、长安,都被这群野兽毁坏殆尽。董卓曾下令大将吕布盗掘西汉诸皇陵,这其中也包括刚刚安生了一百多年的汉武帝陵。挖掘其他皇帝的墓自然是为了寻宝,但挖掘汉武帝的墓却是出于另一个目的。

吕布盗茂陵时,董卓曾交付其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要其留心寻找茂陵墓中的秘方妙药。原来,董卓有个孙女,名叫董白。此女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十岁时董卓就封她为渭阳君,并为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仪式举行时,董卓特命兵士搭起了宽六米多、高二米的高坛,董白坐着显贵的轩金华青盖车,由大批官员簇拥,登坛受封,好不隆重。但可惜的是,这董白是个哑巴。为此,董卓十分忧虑,曾广延天下名医为之医治,均未见效。后来,董卓听手下大臣说,汉武帝刘彻一生敬神寻仙,熬炼仙药,其陵中也许会有专治哑巴的灵丹妙药。于是,他把这个任务交于吕布。

吕布带领大批士兵进入茂陵,在搬运大批宝物的同时,细心地找起了灵丹妙药。但是,搜遍了整个陵墓,连汉武帝的棺木都翻了个底儿朝天,灵丹妙药还是未能找到。吕布没有完成董卓交予的特殊使命,心中既着急又懊丧。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士兵手拿一卷绢纸,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小跑过来。吕布听到后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他不等士兵报告,一把从其手中抢过了绢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端端正正的隶书写着十二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吕布乃一介武夫,好不容易认识了这几个字,已属不易,哪里还会理解其中的深意,他认为这也许正是董卓要找的。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宣布班师回朝。回来后,将绢纸交于董卓。董卓端详了一阵,也不知其意,于是转而问大臣。然而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一应答。董卓大怒,厉声喝问:“连这十二个字的意思都不能理解,我养你们这帮大臣何用!”厉声之下,众大臣无不战栗。董卓更为生气,走下殿来,双目圆睁,逼视站在最前面的大臣。该大臣一看大事不妙,扑通一声跪下:“大王,臣非不知,实不敢说。”董卓说:“你说,我不怪你,赶忙说。”大臣颤声道:“这句话是诅咒您的。”“如何见得?”董卓仍是不解。大臣道:“您看,这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是诅咒您不得生啊。”董卓听完,气得都快晕过去了,他伸手将那一卷绢纸拿来,欲将其撕个粉碎,但是,这绢纸非常结实,怎么撕也撕不碎。盛怒之下,他将其掷于地,踩于脚下,并大声斥责吕布:“你带来的是什么东西,饭桶!滚下殿去……”后来,余怒未息的董卓又派人将汉武帝的尸体扔在墓外曝晒。朝中大臣对此无不黯然,于是公推蔡邕前去劝解。董卓这才消了怒气,派人将尸体放回,并草草处之。

此后,茂陵仍不得消停,唐末时又迎来了另一个破坏者——黄巢,一千多年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也把黑手伸向了茂陵。到如今,曾经金碧辉煌的茂陵里不知道还是否剩下寸金半银。

贪婪是人的本性,古往今来的皇帝们生前拥有了整个天下,死后还要狠狠捞上一笔带到墓里。可惜他们忘了,贪婪无止境,盗墓到永远!和他们同样贪婪的盗墓者是不会让他们把那么多的宝藏据为己有的,到最后不仅财富没保住,连尸骨都不能完整,世上没有比此更蠢的事了。

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之说,特别是帝王厚葬之风盛行,然而也正因如此反而入土不安,西汉从开国皇帝刘邦始,到更始帝刘玄终,基本上都在陕西塬上修建了大规模的皇陵,而茂陵则是其中最大规模的皇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刘彻16岁即位,在第二年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据说是刘彻在茂乡附近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麒麟状的动作和一棵长生果树,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下诏在此营建陵墓。

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在位54年,南征北战创立伟绩的时候,对自己的陵寝也是不断扩大,每年拿出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茂陵汉武帝即位第二年营建到汉武帝崩逝才停止,总共修建了53年,其规模浩大可以与骊山的秦始皇陵相比,不仅地面建筑庞大,地宫规模也是令人瞠目结舌,据《汉旧仪》记载:地宫地占一倾,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边长二丈,墓室四面各设有能通过六匹马驾之车的墓道,而墓中的陪葬品多到“陵中不复容物”。

这是因为汉武帝在位时间长,等到他死的时候,陵墓中已没有空间放那些稀世珍宝了。数目惊人的陪葬品也让茂陵遭遇数次盗墓。

在汉武帝死后四年,市面上就有茂陵中的陪葬品被人拿出来叫卖,不过这次陪葬品应该不是盗挖所致,很可能是汉武帝在世的时候,陵墓中宝物太多,有胆大的人偷盗了其中一小部分。

茂陵第一次被大规模盗掘是在西汉末年,当时的起义军用赤色涂眉,史称“赤眉军”,赤眉军攻入长安后,将长安城劫掠一空,又来到咸阳原上,发掘汉帝后陵墓,茂陵也在劫难逃。

据史料记载赤眉军掘开茂陵后,成千上万的士兵搬了几十天,但“陵中物仍不能减半”。赤眉军在被刘秀打败后,又光临了一次茂陵。

东汉恶魔董卓暴晒汉武帝尸体

东汉末年,有个蠢人叫何进,这个屠夫出身大将军为了要铲除“十常侍”,居然邀请远在凉州的董卓带兵进京打援手,董卓快到的时候,何进被十常侍先杀了,引起了洛阳城一系列的动乱,董卓趁火打劫,收编了何进的部队,并收买了丁原的亲信吕布,借吕布之手杀死了丁原,又兼并了丁原的部队,就此掌握了洛阳军权。

此后董卓独揽大权,废少帝,改立汉献帝,毒死何太后,而他所带的凉州兵是一群极端野蛮的劫掠者,董卓集团迁都长安的时候,一把火烧了洛阳,劫掠成性的董卓还下令吕布盗掘西汉诸皇陵,茂陵又再次遭到盗墓。

董卓要吕布盗掘茂陵,特别给了吕布一个任务,要吕布在茂陵中找一个秘方,董卓有一个孙女名叫董白,董卓很喜欢这个孙女,只可惜董白是个哑巴,董卓曾广延天下名医为董白医治,都不见效,有人就跟董卓说汉武帝一生寻仙炼丹,其陵中可能会有治哑疾的灵丹或妙方。

吕布带着士兵进了茂陵,搬运大量宝物的同时,也在寻找着方子,不过找遍了茂陵都没看到,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士兵拿着一卷娟纸兴冲冲的跑来说找到了,吕布展开一看,娟上写了十二个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吕布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拿回去给董卓看,董卓跟吕布一样都是武夫,根本看不出来什么意思,就问那些大臣们,大臣们一看都不敢应声,气得董卓开始发飙,准备杀人,其中一个大臣只好站出来跟董卓解释:“这是在诅咒你啊,千里草是董,十日卜是卓,意思是说你不得生!”

盛怒之下董卓也没多想,派人去把汉武帝的尸体扔在墓外暴晒,朝中大臣只有蔡邕是少数敢于直谏董卓的人,因此大家都推他去劝解,董卓这才派人将汉武帝尸体收回,又放入了茂陵中。

其实董卓盗掘茂陵是有,暴晒汉武帝尸体这件事却可能是袁绍编的,袁绍也是个乱世枭雄,利用民怨写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并且还杜撰出董卓闻言气急败坏下令“暴尸”汉武帝的消息,这种消息自然更加激起天下民愤,尤其汉朝旧臣对董卓更加恨之入骨。

董卓最终的结局是死在王允的离间计和美人计,被他的义子吕布所杀,死后暴尸于市,人们在其肚脐眼上插上一根灯芯,点了天灯!

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那为何如此伟大的一代帝王会被后代的“汉朝臣子”暴晒尸体?(野史传言,不足为信,就题论题,不为史实)

千古帝王

《汉书》首次用“雄才大略”来评述汉武帝刘彻。《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可见汉武帝刘彻在古时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汉武帝即位后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甚至更远,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一雪大汉王朝见过初期的耻辱。

汉武帝在建元二年就开始大肆兴建自己的陵寝。由于经历了战国时期的兵荒马乱,后又经历了秦朝的暴政,可以说是民不聊生。汉朝初年就开始遵循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经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这三代明主的治理,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国库富足。

饱汉子哪知饿汉子饥,从小锦衣玉食的刘彻去哪能体会到国家困难时期的情况。继位之后穷兵黩武,到晚年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成为第一个下“罪己诏”的皇帝。于公在军事上毫不吝啬,看在自己这么辛苦的情况下,于私也要好好安排自己的后事啊,于是乎可以说是一继位就开始修建自己死后的归宿。

恢宏陵墓“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汉书》

汉武帝感觉自己的功绩越来越大,自己也就越来越自大,希望自己的陵寝一样能彪炳青史。起初他拿三分之一的国库收入来修建,到后来竟然增加到二分之一。这个时间是不好确定的,皇帝活着的时候是不能完工的,试想皇帝还没有驾崩,陵寝就修好了,怎么说:已经修好了,您可以入住了!所以汉武帝的陵寝前前后后修了五十多年,到他下葬时的茂陵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相传汉武帝下葬的第四年,长安市面上就有人贩卖从他墓中导倒出来的陪葬品,到新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杀进长安时,规模和宝藏均位居汉代诸皇陵之冠的汉武帝陵更是被赤眉军挖开个大口子,几万人整整搬了一个月,也没搬走其中宝藏的一半。后来赤眉军被赶到绝境时,为了获得军饷,他们再次挖掘了汉武帝的陵墓。

汉武帝的后代怀着对先祖的敬重之情又重新修缮了茂陵。 此前虽然茂陵无数次被盗掘,但是汉武帝始终安安稳稳地躺在自己的棺材里面,可以说是盗亦有道的吧,谁也没想到他的后世臣子中出了一个完全藐视礼法的大恶霸——董卓,他就毫无顾忌的让汉武帝“重见天日”了。

董卓暴尸

董卓进京后,哪知道什么叫光辉灿烂的文化、什么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知道是金银珠宝,和逆我者亡的原始观念,大肆搜刮城里的财物,滥杀无辜。唯利是图的他,对于相传珍藏无数珍宝的茂陵自然是不会放过。

搜挖财物可以理解,那为什么会让汉武帝暴尸呢? 相传是董卓是在墓中找一个药方,谁知找到了一卷绢纸,上书:“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后经大臣解释: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是诅咒您不得生啊。”于私董卓大怒,将汉武帝暴尸。后经蔡邕前去劝解,董卓这才消了怒气,派人将尸体放回,并草草处之。

心态分析

汉武帝到董卓生活的年代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期间茂陵无数次被盗,估计轮到董卓的时候,墓中的珍宝估计已经没有什么了,但是先前的盗墓者可能严格遵守行规,没有动汉武帝的棺椁,董卓这个完全没有礼法、没有伦理纲常的人在没有得到珍宝的心态下,自是很生气,看到完好的棺椁肯定是动了心思的,于是就开棺寻宝了。

董卓进京后,一手遮天,自认为已经结束了汉朝,统治了天下。对于这个在汉朝皇帝中的一代风流人物自是要嘲笑一番的。心想:无论你有多么伟大,如今你的江山,你的后代,甚至你的遗体都由我来肆意摆布,以此来满足他的虚荣心。

古往今来的皇帝基本都是荣华一生,贪婪的他们自然是想把这些珍宝带回地下。不知道他们是忘了还是要和命运赌一把,贪婪无止境,盗墓亦无止境!和他们同样贪婪的盗墓者是不会让他们把那么多的宝藏据为己有的,到最后不仅财富没保住,连尸骨都不能完整,世上没有比此更蠢的事了。

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这说法是假的,是野史污蔑董卓的!董卓不可能也没有暴尸汉武帝。董卓自称汉臣,在董卓掌权期间他只是废掉幼帝重新拥立新皇帝而已,并没有篡位,他在朝廷之中的职务是丞相。他依然是要参拜汉献帝的,他怎么可能去辱没汉朝的先帝,这是其一。

其次,董卓不傻,他甚至搬出了汉高祖的名号来给自己的迁都正名。当时的董卓进洛阳的时候只带了3000骑兵,这是他最嫡系的部队,他在进入洛阳后收编了何进的部队,大约是20000人左右,这是根据当时的编制推算出来的。这支部队在曹操袁绍等人离开之后出现了大量逃亡,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大约只有15000人。而十八路诸侯组成的反董卓联盟兵力大约有50000人,虽然是杂牌军,但是兵力却比董卓高3倍。所以,董卓自认为洛阳是守不住的,他想要退入长安城,因为长安城有他自己的30000名嫡系部队,于是他便打了西汉牌,说东头一个汉(东汉洛阳)西头一个汉(西汉长安),汉室复兴应该轮流在东西两汉建都。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去烧毁汉武帝的陵墓跟侮辱他的遗体。

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董卓开启了东汉末年动乱的帷幕,自他开始,戮战不止,天下大乱。为了对抗关东联军,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至长安,然后进行各种作战准备。为了筹集军饷,他盯上了西汉最富的皇帝,汉武帝。那么董卓为什么要盗墓并且暴晒汉武帝的尸体呢?

汉武帝之陵墓为茂陵,是西汉时期建设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帝陵。它开建于汉武帝称帝后的第二年,换句话说,汉武帝16岁时就开始考虑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陵墓历经53年,终于在汉武帝驾崩那一年匆匆竣工。如果汉武帝不死,估计还会继续往下建。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会将陵墓选在茂乡这个地方呢?

汉武帝一次野外围猎,在兴平市东北十二里的茂乡看到了异像。什么异像呢?他发现了一只麒麟和一颗长生果树。于是汉武帝认为此地是龙脉,于是赶紧让人圈禁,从此以后,便将自己的陵地选在这里。陵墓也因此被称为茂陵,那么茂陵内陪葬品有多丰富呢?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再加上茂陵动工时间较早,所以里面的陪葬品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增添。而汉武帝对自己的陵墓极其重视,当时天下赋税三分之一被用来修建陵墓和扩充陪葬品。

“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

茂陵中陪葬品多达190余种,除了最基本的金银珠宝外,连牛、马、虎、豹、鱼鳖、飞禽这些活物都被放置进了茂陵。等到汉武帝下葬的那一天,墓地里几乎没有什么空闲的地方可以放置东西。由此可见,里面陪葬品数量之多。史料记载,汉武帝下葬时口含蝉玉,身穿金缕玉匣。棺椁四周雕刻着蛟龙鸾凤等吉祥之物。

时康渠国国王进献给汉武帝的玉箱、玉杖也一并葬入陵中,汉武帝生前经常念诵的30卷经书被放入玉箱中,长埋地下。

正是因为茂陵陪葬品丰富,这才引起了历朝历代篡权夺位者以及盗墓贼的注意,自茂陵修建完毕起,经常遭到盗窃,而董卓盗墓那一次堪称最严重。

汉武帝驾崩后的第三年,茂陵即遭到盗窃,丢失康渠国国王进献的玉箱、玉杖二物。二十年之后,茂陵又被盗墓贼所盗窃,金箱中汉武帝御览的经卷被盗墓贼丢失在山崖之上,为当地百姓李友所发现。

后来,赤眉军退经长安,也盗取了茂陵。直到董卓乱政时期,茂陵被盗达到最严重。那么董卓为什么要盗茂陵呢?

董卓惧怕洛阳难守,于是将汉献帝西迁,效仿旧秦,据守关中险要之地。董卓到达关中后,在长安附近修建了一座自己的府邸,名曰郿坞。郿坞的城墙高度和厚度跟长安城一样,只是大小不如长安罢了。

董卓在郿坞里储存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其他绫罗绸缎,珍玩古器更是数不胜数,那么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来自于盗墓。

当时董卓派吕布打着筹集军饷的名义,强行让洛阳的富户交出家中的金银,后来更是肆意的抢掠百姓,疯狂敛财。后期疯狂到直接盗取王公贵族和帝王的陵墓,而茂陵是董卓重点盗取的对象。

不过,董卓在盗墓时除了掳走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还捡到一张巾帛,上面写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不解其意,派人来解。于是有人告诉他,这其实是个字谜,千里草是一个董字,十日卜是个卓字,意思是董卓不得好死。

董卓听后大怒,于是令吕布将汉武帝的尸体拎出来暴晒,以解心头怒气。而巾帛上的字也不胫而走,成为长安城儿童及军民传颂的歌谣。

董卓乱政乱民,不得民心,后被王允策反吕布刺杀,死之后被做了天灯,挫骨扬灰,遗臭万年。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董卓西迁长安,为了筹集军饷,他不但派吕布掠夺百姓,还将罪恶的双手伸向历代帝王和大臣陵墓。汉武帝的茂陵惨遭盗窃,而巾帛上的字似乎也提示他,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最后董卓死于行刺,也是上天开眼。他其实和曹操一样,曹操曾经也组建摸金校尉,专门用以盗取前朝陵墓,最后曹操死于头痛,也算是上天的惩罚吧!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