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民俗习惯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道理?
俗话说“屋前不栽桑,屋后不种槐”很多人认为这是荒谬的观点,那就错了,这句话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先听我说件事
就在两年前,村里原本邻里和谐的两户人家竟因门前的一棵小桑树闹得老死不相往来!事情是这样的,2年前,我二伯家的孙子也就是我的堂侄子不知道在哪里弄回来几条蚕,白白胖胖的当个宝贝一样,天天跑去他同学家摘桑叶来喂,自己不吃可以,蚕宝宝不吃不行,生怕饿着了。
这也不知道是哪一天,他从他同学家的桑树上掰了几个桑树枝条回来,插在了屋后的空地上。刚开始还相安无事,插那也没人管。可没想到的是,小半年后,这桑枝条竟然活了下来,长成了一棵小桑树。
这似乎也没什么不正常,反正是在他们家屋后,可在农村,你家房子的屋后就是人家房子的屋前,这么一说,这桑枝条不是正好插在了人家的屋前了吗?
没错,二伯家的屋后是一户张姓人家,家境不错,人丁也兴旺,有当官的有做老板的,在村里头是数一数二的脸面人家。
二伯家跟他们家一前一后,平时相处得挺好,认真论起来还带点亲沾点故,可就在这一天,两家的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
眼瞅着这小桑树一天天长大,可越大越显眼,终于有一天,小桑树被张家的老爷子发现了,这老爷子一瞅是桑树,气得当时就从屋里操了把柴刀,嘴里骂骂咧咧的,几下几下就把桑树给砍了。
砍完之后并没有完事,而是扛起被砍倒的桑树,深一脚浅一脚地绕到二伯家的前门,把那桑树直接搭倒在门框上,嘴里大喊:“你们就是见不得我们家比你们家好,故意来‘丧’我们家的,来、来、来,‘桑’来了....!”
二伯听见骂声,赶紧迎出来,出来一看,偌大的一个门被一桑树足足堵了有一半多,旁边还有一老头在那指指骂骂的,也一肚子无名火,没问具体什么情况,就想着先把那桑树移开。而一旁的张老爷子似乎急了,骂得越来越凶,边骂边阻止二伯移开那桑树,一拉一扯,张老爷子架不住二伯力气大,被扯倒在地。
这下事情闹大了,可能是有人给张家报了信,张家来了好几个人,喊着要打二伯,还好二伯家也有3个儿子,并没有被这场面吓到,也是据理力争。
好在村支书随后赶到,做了调解,二伯家给张老爷子瞧病,负责医药费。平时很讲道理的张老爷子这次跟变了个人似的,撒泼耍赖,身上的老毛病新毛病要一起算,二伯家因为这还花了不少冤枉钱,没办法,得认,谁让你碰了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呢?打那以后,两家就再没有来往过!
上边事故的起因就是那棵屋前的桑树,这就想到一句俗语“屋前不栽桑、屋后不种槐”,是不是耳熟能详?让人想不到的是,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看似荒谬的观念还如此根深蒂固!
其实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宅前屋后栽什么树都很有讲究,比如栽石榴树寓意“多子多福”,栽柿子树则寓意“事事如意”,栽桂花树则寓意“大富大贵”...等等。这些讲究,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人们对未来生活寄予着美好的愿望,向往着整个家族福禄延绵,财运亨通!
但是对于桑树和槐树是比较忌讳的,特别是屋前栽桑!我们都知道“桑”字谐音“丧”,“槐”字谐音“坏”,还有一个“鬼”字,都有晦气之意!在中国这样一个追求寓意吉祥的社会环境里,这显然与人们美好的初衷是相背离的。人们甚至为了能有个好寓意、好兆头,往往喜欢在门口贴上吉祥如意的对联,以求开门见喜,出门见财。
试想一下,门前一棵桑树,屋后一棵槐树,一大清早起来,开门见“丧”,屋后老有坏人、坏事盯着,这日子得过得有多糟心!
当然这仅仅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讲究和忌讳,不能太当真,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讲究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科学道理!桑树属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叶子大又密,80后农村玩过蚕的应该都清楚,采到的桑叶比手掌还要宽。
那么我们从桑树的特点来看,“门前不栽桑”就不难理解了
- 高大的桑树,宽大的叶子会严重地阻挡光照,这对房屋的采光有一定的影响。
- 另外桑树很容易长一种现在叫桑毛虫的虫子,虽然现在可以有效防治,但在古代是很难有办法防治的。被这种虫子蛰刺一下,那叫一个刺激,又痒又痛,杀伤力不亚于洋辣子。因此,谁也不希望在经常出入活动的地方自找苦受,干脆就不栽它!
- 还有桑树会结桑葚,桑葚成熟后很容易招蚊蝇飞鸟,闹腾不说,败果残液掉在地上不好清理。最关键的还不在这,农村长大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挂晒衣物不比城里楼房有阳台,农村基本都是挂在自家小院里,两树之间拉根绳或者搭根竹竿就成了露天的晒衣场。而如果晒衣绳拉在桑树下边的话,桑葚的汁液掉下来很容易将晾晒的衣物染色,桑葚作为一种天然的染色剂,一旦染上是很难清洗掉的。
而至于为何屋后不能种槐树就更好理解了
我们都知道,以前的农村盖房子都是用瓦片做屋顶,瓦片与瓦片之间有序衔接形成一条从上至下的排水槽,如果排水槽畅通的话,雨水是不会漏到家里的。而屋后如果有槐树的话那就不一样了,槐树有枝繁叶茂的特点,而且叶子很很薄很细,开出的槐花更是密密麻麻一大串。
此时风一吹,大片大片枯黄的叶子以及残败的槐花叶就会落到屋顶上,时间一久自然就会堵塞排水槽导致房屋漏水,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是何等的尴尬。
最关键排水槽一堵,就必须请专业的瓦匠工上房翻瓦清理杂物,一般是两天的工作量,就是两个工时,这是要掏钱的活而且还要一日三顿饭的招待,那时候谁家也不富余,屋后种棵槐树惹出这么多麻烦,钱花得多冤,索性不种了。
写在最后以上几点充分说明,桑树和槐树是不宜栽在屋前和屋后的,虽然谐音之说不可信,但科学之言咱得取,与其说这是科学依据,还不如说这是祖祖辈辈在生活劳作中总结下来的生活经验和自然规律,您说呢?
声明: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有哪些民俗习惯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道理?
民俗习惯属于精神范畴,物质的东西是客观的实在的,精神范畴就可以随想,随想的东西有些是根据实际来的,有些想的实际没有或者身边没有,看似非常荒谬,但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也是对的,想的再多思维还是逃不出客观存在,都是存在的反映,谬误有时会变成真理!
有哪些民俗习惯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道理?
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道理,这种情况相信是有的,虽然我举不出什么例子来,但我还是相信的,这可能叫不是科学的科学[大笑]
有哪些民俗习惯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道理?
腊八粥。告诫人们富时不忘穷时,要节约,反对浪费。
落尘。就是腊月二十后,各家大扫除,清理室内室外的杂物灰尘,干干净净过大年。
祭灶。传说不一,大致都是向灶王爷讨好,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大年三十。一家人团聚,欢欢喜喜围做一桌,品尝山珍海味,共话今昔,其乐融融。
春节。新年第一天,旧俗很多不一一啰嗦,关键是拜年给压岁钱,孩子们乐啊!乐啊!全家都乐!家和万事兴啊!
有哪些民俗习惯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道理?
我觉得一此民俗习惯看似荒谬,可是这些民俗己经流传了成百上千年了,肯定有它的科学道理,只能由科学的不断进步去了解它,认识它。比如说风水,风,就是流动的空气,水,就是流动的液体,流动就有逆顺缓急,汹涌澎湃。一般流动的液体和汽体如果平滑顺畅,肯定就显得风平浪静,不平不顺就会有旋涡或者汹涌澎湃。这就是风水的现象,而过去解说这些的人又称为阴阳,阴阳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朝阳的叫阳,背阳的叫阴,这就不难理解他们的科学性了。
那么到底荒谬不荒谬呢?这就看你的认识度和相信程度了,前几年,距我们不远的一个乡婆,传说会看病,不少疑难杂症都可以看好,传着传着就神了。邻近的三四个县都有人组织起来,包上中巴车去求这位乡婆看病。也总有人说果然看好了。越传越神,传说有两个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女人,一起去求这位乡婆看病了,在半途中休息的时候,两个人就聊起了去看病带的贡品,结果两个人一个人带了两包点心,另一个人只带了一包点心。两个人就作难起来,为了让两个人都能治好病,两个人就商量,带两包点心的放在半路上一包。结果去了以后,那个乡婆看见这两位女人就说,请大家理解,我今天先给这二位看病,因为她们半路上还放着一包点心,好让她们先回去,不要丢了那包点心,二位女人听后惊了,马上跪地求饶。大谢神灵!此事是真是假,暂且不论。
其实治病这种事,你就再好的医院也有看不好的病,再不好的医院也会治好病的。同理民俗这种事也容易相传不真实的。有些情况是有些人故意宣扬的。即便是现在的传销,许多人上当受骗,国家也一再打击,也仍然有人为他们当托,明明治不好病,有些人偏说治好了这种病,治好了那种病。我认为民俗治病就是一种心里疗法,有些有心理病的,可能可以治疗,但器质性疾病,千万不要因此延误了治疗。意念对人确实影响很大,但还是通过科学证实了我们再去相信它,应用它。千万不可轻信。
有哪些民俗习惯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道理?
比如说相面,一次偶遇一个安徽的相面先生,两人碰面都走过去了,忽然先生把我叫住,然后他就说你家有几口人,父母是不是健在,你是弟兄排行老几,身边有几个孩子,连性别都说的一清二楚,当时就把我惊呆了……你说这是不是谜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