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5.6需要控制饮食吗?
空腹血糖5.6,当然还达不到糖尿病的空腹血糖7.0以上的诊断标准,甚至连报告单上的6.1以上的上限也没有达到,对于这种偏高,但不超标的血糖情况,到底要不要控制饮食呢?血糖是不是应该开始加强控制了呢?我们仅凭一个血糖值,还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空腹血糖5.6,要不要加强血糖控制,首先应该进行风险评估空腹血糖到了5.6,需要做什么评估?当然是做血糖是否有继续升高风险,发展为糖尿病问题的评估,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来说,如果能够尽早地做好血糖的调理控制,在发展为糖尿病之前就发现血糖升高的趋势和风险,尽早地做好疾病的干预,不但能够大大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即使最终发展为糖尿病问题,也会大大的延缓糖尿病的发病时间和病程发展,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因此,从预防糖尿病的角度来说,如果您发现空腹血糖到了5.6,已经想到要重视血糖控制的问题了,首先应该为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态度点赞。
风险评估应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在评估了解自身血糖水平的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我们的糖尿病风险高低——
- 原来有没有定期体检的血糖测定值,原来的血糖测定值是多少,是一直在这个值附近,还是近两年逐渐升高?如果是逐渐升高的情况,就应该多加注意了。
- 有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没有糖尿病患者,虽然糖尿病本身并不遗传,但胰岛素抵抗的体质等,也会具有一定的家族性,如果是本身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朋友,也要多加注意。
- 是否有高脂高糖饮食,吸烟,长期大量饮酒,经常熬夜等方面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血糖升高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你多种不良习惯都有,不但要多加注意血糖水平,血压血脂水平也得多注意。
- 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慢病,这些慢病问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同时,也是与糖尿病并发的重要疾病。
- 有没有肥胖,脂肪肝问题,肥胖,脂肪肝等问题,都是出现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的高危人群,也值得特别注意。
如果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都没有,体检血糖水平相对高一些,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严格保持空腹,或者是最近有没有暴饮暴食,能量过剩,保持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去复查一下血糖水平,说不定血糖水平还会进一步降低,也就完全不必过分担心了。
如果总结上述风险评估因素,占了一条或多条,空腹血糖到了5.6的情况下,建议您还是应该多多注意血糖升高的风险和糖尿病的预防问题了。
空腹血糖5.6,如何调理干预有讲究这个血糖水平,当然用不着吃降糖药,首先应该考虑的还是从生活上来加强调理干预来预防血糖的进一步升高。
饮食调理当然是很重要的方面,通过合理的安排饮食结构,控制饮食摄入量,尽量减少热量过多摄入的风险,多吃新鲜蔬菜,多吃谷物杂粮,豆制品,奶类,高脂高糖少吃,肉类适量吃,精米白面少吃,做到既能均衡补充身体营养,又不会造成吃的“太好太多”,加大血糖代谢负担,就是很重要的糖尿病饮食调理原则,对于有肥胖问题的朋友,就更要注意少吃,通过调整摄入来加强体重控制,改善血糖水平。
运动锻炼也是加强血糖控制的重要方面,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长期坚持,对于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加强血糖代谢利用,辅助调理降低血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调理方式。运动锻炼的强度,也是要结合身体的具体情况,有肥胖问题的,平常没什么体力活动的,不妨就集中时间,多运动锻炼,锻炼的强度也可以高一些,平常本身就进行体力劳动的,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进行一些针对的运动训练,来改善血糖水平。
除此之外,生活上的一些坏习惯,吸烟喝酒,熬夜等也要多注意积极改善,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调理好我们的血糖水平,才能够有良好的身体健康。
在做好上述生活调理的同时,还要多注意血糖的监测,对于空腹血糖到了5.6的朋友,如果能够坚持上述生活习惯,也不妨每半年去复查一次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么继续好好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就好,如果血糖仍然居高不下,或逐渐上升,就更要警惕糖尿病风险,一旦血糖进一步升高到确诊糖尿病的水平,通过生活调理也无法有效控制的话,还是应该考虑使用降糖药来进行调理控制。
空腹血糖5.6需要控制饮食吗?
单纯讲空腹血糖5.6不能算糖尿病,按目前国际通用診断糖尿病的金标准空腹血糖大于7mmoI/L,歺后2小时大11.1mmoI/L任何一项都可诊断糖尿病。英国大型糖尿病的前谵性研究UKPDS(搞了几十年)早就指出:在诊断糖尿病之前11年,全身小动脉硬化已经开始了。尽管全世界不少内分泌、心血管、神经科医生不断呼吁要降低这个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谈何容易,老祖宗定下的诊断标准几乎很难改动,就像高血压标准140/90mm/Hg 一样,不管卅斤的儿童还是300斤重的胖子或成年人都是一个标准,近十年来才有大胆的小修改:糖尿病和冠心病要求小于130/80mm/mm/Hg,还是不管年龄、体重、血糖髙低等。
现代医学最落后的并非是发明什么新的检查和治疗仪器、开发什么新的特效药、制定一版又一版新的指南,这种医学模式始终让医生和患者永远被疾病牵着鼻子走。为什么不把更多的财力、精力、物力投入预防疾病的发生呢?我说II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你信吗?有家属史和和无家属史同样不良的生活模式下区别仅仅在于早十年发病还是晚十年发病。医疗模式不是从疾病发生的源头上去堵,再增加十倍的医生也不夠用。从小的家庭教育(人是鉄、飯是钢)、中国人特有的食文化、生活富裕了先得吃飽、吃好、吃过瘾,世界上哪有一个国家人是这么吃的。所以社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现夠得上糖尿病金标准的患者已上亿了,要不了十年可以翻一倍以上。
美国医生终于按耐不住了,不可以动金标准那就提个新概念: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属于胰岛素受损或糖耐量有问题,应该运动和控制饮食,提醒大家注意这值接近血糖正常值上限,如不控制飲食、年龄增大胰腺功能生理性衰退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这些人迟早容易演变为糖尿病患者。也是呼吁大家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
空腹血糖5.6要不要控制飲食,不能一槪而论,应该按以下几点可根据自己不同情况注意是否要控制飲食和增加运动:
1.有糖尿病家属史的的人应该控制飮食和增加运动,运动后只补白水,关键是体重是减、持平而不增加。因为遗传基因使你更多可能、更早年龄发生糖尿病。
2.如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控制不佳,抽烟超过200支/年,嗜酒者更应控制飲食和体重。控制好血压、LDL和戒烟。否则你比别人更容易发生粥样斑块和心脑血管事件。
3.60岁以下体重大于160斤以上的人,必须控制体重,尤其是增加运动减少每天吃进去食物的总热卡,产生摄入和消耗成负平衡。就看体重是否增加还是減少10斤以上,这对十年廿年后的你可以更远离糖尿病,如已有糖尿病的患者至少能少用降糖药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是极有邦助的。
4.有过心、脑、肾、血管病变或曾发生过血管事件的人应该控制飲食和体重,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否达标。
5.有糖尿病家属史,包括上一代父系母系(包括祖父、祖母和外公、外婆)家里的“小胖子”必须从小嚴格控制飮食、防止长成个大胃,多运动、不吃含糖饮料和零食达到减肥目的,预防糖尿病应从小㧓控制体重、防止肥胖、是最有效的。
6.正在服药的糖尿病患者按目前药物治疗,体重超标的也应通过飲食控制减肥后减少降糖药剂量或品种。
7.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人可按目前飲食习惯不必控制,但体重要控制好,适当增加些运动即可。因为从发现糖尿病到血管粥样硬化需要廿、卅十年时间。大于80岁的人只要求糖化血红蛋白小8mmoI/L行了,对他们飲食应放松些,这个年龄的人生活面已很狭窄了,连喜欢吃的都要严格控制生活质量就太差了。但是只要不发生血糖过高导致的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就行。
8.不管血糖多少,有家属史的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当多吃些绿叶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动物旦白如牛奶、鸡旦、鸡鸭鱼肉都可以吃去油少红烧,(外婆的红焼肉好吃就在于重糖重油),但动植物脂肪包括坚果(都可以榨油)必须控制,它们含越卡最高是便血糖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2017.11.8
空腹血糖5.6需要控制饮食吗?
空腹血糖5.6这个水平应该说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这种正常也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几种情况。今天张大夫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说,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健康人,你的空腹血糖是5.6,这应该说是正常的空腹血糖水平。但是,即使是这样,饮食上也需要控制饮食,不能说血糖正常就肆无忌惮的吃。如果你肆无忌惮的食用各种美食,很多时候时间长了还是导致血糖的升高。
其次,有些人空腹血糖升高了,通过正规治疗,控制血糖恢复到了5.6这个正常的水平,这时候这类人还是应该控制饮食的,不能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糖尿病患者通过正规治疗,即使是血糖正常了,也不能随意的大吃大喝,还是要注意健康的饮食。
其实,血糖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医学界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划为等危症,说的就是血糖健康的重要性。一般说来,空腹血糖不能超过6.0mmol/l,如果你平时的空腹血糖时常在6.0mmol/l以上,这时候就要特别警惕糖尿病的可能性。而且很多人即使不是糖尿病,也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如果不注意后期也会发展成糖尿病。所以说,对于很多空腹血糖异常的人,一定要注意给予积极的干预,减少血糖进一步升高发展成糖尿病的机会。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如果大家想要看更多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大家可以点击下面的课程获取:张大夫的血糖课程
空腹血糖5.6需要控制饮食吗?
如果您不是糖尿病患者,正常饮食就可以了。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这就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了:
(1) 每天空腹都能控制在6.1mmol/L以下,还是就偶尔监测一次血糖,血糖还可以。
建议,正常生活状态下,持续一段时间都监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都在6.1mmol/L以下,那您空腹血糖控制还是很好的。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就要看看您是什么原因引起空腹血糖升高的,找到原因对因处理。(可能会要求调整晚餐及加餐的饮食情况)
(2) 日常空腹血糖控制还不错,餐后血糖有监测吗?
很多人,就测个空腹血糖,觉得好,就不监测了。其实,大多数刚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餐后血糖控制不好。
如果您餐后血糖高于10mmol/L,就要采取饮食、运动控制。通过饮食、运动控制,血糖还降不下来,就要采取药物治疗。(如果您是比较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我建议餐后2小时血糖最好控制在7.8mmol/L以下。)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就会回复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注册营养师宋明月老师提供空腹血糖5.6需要控制饮食吗?
空腹血糖5.6mmol/L是正常的血糖,对于这一血糖水平的患者,在饮食上不必过于担心,没有过多的限制。虽然我们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但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做到合理科学饮食,讲求影响均衡。血糖是我们人体代谢和能量供给的重要物质,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活动必不可少。我们血糖的正常范围为:①空腹血糖:3.9~6.1mmol/L;②餐后两小时血糖:4.4~7.8mmol/L。当我们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症状时,如果测得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11.1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如果没有上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需在非同日两次测得上述血糖达标,方可诊断糖尿病。希望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的,重在正规诊治。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规律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空腹血糖5.6需要控制饮食吗?
正常人空腹血糖为4.4-6.1mmol/L,非空腹血糖为4.4-7.8mmol/L,而空腹血糖5.6 mmol/L在正常范围,也是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肥腻、高脂肪饮食。不管血糖是什么状况均应控制饮食!
现在的人们热量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及体力活动严重不足,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潜在的隐性糖尿病患者则会加速其转变为糖尿病的进程。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尤其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处于亚健康的临界状态,如不能很好控制血糖任其发展,很容易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上要每天多吃水果、蔬菜,可以使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摄人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的比例要适量,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如能量过剩容易导致肥胖,而能量不足则会导致消瘦、抵抗力下降。
1.应做到主食定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每日谷类摄入300-500克,水果200克,新鲜蔬菜400-500克。不挑食、不偏食。
2.保证奶类、豆类要每日摄入,要求牛奶、奶制品每日300ml,豆类、豆制品50克。
3.鱼、禽、蛋、畜类要适量,畜禽肉类每日50-100克,蛋类25-50克,鱼虾类50克。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但并非是越多越好,每天25-30克为宜。
5.油脂以选择植物油为主,每日不超过50克;烹调以清淡为主,少放油、盐,多用蒸、煮、拌等烹饪方式,并限制熏制加工肉类的摄入。
6.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
7.多饮水,限制饮酒,限制吸烟。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鱼虾海鲜天天有,高脂肪高能量的摄入也很普遍,因此控制饮食是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重要手段,除了合理饮食以外,还要配合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空腹血糖5.6尽管血糖不高,也是要注意控制饮食的,从饮食源头上将高血脂高血糖的危险降至最低。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