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功能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吗?
空腹血糖总在6~7左右,胰岛功能还有可能恢复吗?这个问题含有代表性,对于一些血糖升高,但升高水平还不算是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应该如何调控血糖水平,血糖能否恢复到正常水平的问题,很多朋友都有这样那样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方面的相关话题。
空腹血糖6~7,属于什么水平?空腹血糖的正常水平是3.6~6.1,超过6.1,不超过7.0的血糖超标情况,一般称作“空腹血糖受损”,这种情况与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不超过11.1 的糖耐量异常,都属于糖尿病前期的情况。
空腹血糖超标,出现升高的情况,不管有没有感觉,不管有没有升高到确诊糖尿病的水平,都应该引起重视了,我们之所以设置这样一个正常血糖与确诊糖尿病血糖值之间的“缓冲地带”,其中一方面的考虑就是因为想要提醒血糖出现升高趋势的朋友们,尽早地加强血糖控制,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身体健康,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空腹血糖超标,一定是胰岛功能出了问题吗?空腹血糖超标,发现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认为一定是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出现了问题,还是不够全面的,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是导致血糖升高的重要原因,但对于一些糖尿病前期,甚至是新发糖尿病的朋友,其胰岛细胞功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受损,而是因为身体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导致血糖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出现升高的情况,而体内其他的升高血糖激素水平的变化,肠道菌群的健康情况等等,也有可能会同时影响我们的血糖水平,因此,对于开头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纠正这样的一个认识误区,空腹血糖升高了,特别是轻度升高的情况下,并不一定是胰岛功能出了问题,而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往往更大。
空腹血糖6~7,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吗?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对于空腹血糖轻度超标的朋友,如果能够积极地进行生活调理,空腹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别是一些本身胰岛细胞功能并没有受损,而仅仅是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加强运动,再做好其他健康生方式的调理干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甚至恢复到正常水平,都是可能实现的。
对于轻度空腹血糖升高,已经超标的情况,什么也不做,当然它不会恢复回去,只有积极地做出改变,才有可能让空腹血糖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如果你身材偏胖,特别是肚子上肉多(腹型肥胖)的话,请注意控制体重,特别是内脏脂肪一定要注意控制;如果你平常经常暴饮暴食,高脂高糖饮食吃得特别多,不妨让自己控制下饮食,适量摄入,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天天处于能量过剩的状态下,同时更要注意低脂低糖饮食,多摄入健康的优质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如果你从来不运动,不妨让自己动起来,合理地通过加强运动来改善身体的血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问题;如果你经常熬夜追剧打游戏,不妨让自己学会规律作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如果你经常喝酒,喝的量还特别大,不妨也多多注意限制饮酒,尽量减少酒精对胰岛功能的损伤以及对血糖代谢的影响,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注意的,做好血糖调理控制的重要生活调理干预方式,如果能够坚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控制能量过剩,调理身体健康为基础来调理血糖水平,轻度超标的血糖水平,还是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正常健康水平的。
通常说来,如果能够严格遵守上述生活调理建议,并长期坚持做好,本来就轻度超标的空腹血糖水平,都会得到充分的调节控制,有所降低,甚至是降到6.1以下的正常水平,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实现的,即使不能完全避免糖尿病的发生,但长期维持,对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时间,甚至是在多年后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这样的生活调理干预,值得我们长期坚持做到。
写在最后:空腹血糖在6~7的水平时,是我们严格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风险的最佳时机,其实很多朋友因为不自知,也没有定期体检,也没有发现自己血糖升高的问题,一经发现,就早已发展成了糖尿病的问题,对于我们提前发现血糖超标,还没有发展为真正的2型糖尿病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种幸运,这是我们的身体给我们提出的一种警示,如果我们能够积极重视,合理的通过生活调理干预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完全有可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和降低;不但能够让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大大降低,对于整体身体的健康调理,即使发展为糖尿病以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预防,都将是非常有益的正确做法,因此,不管是为了眼前的身体健康,糖尿病预防,还是为了多年后的身体健康,都应该对空腹血糖升高的问题尽早地,积极地的进行干预控制。
胰岛功能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吗?
胰岛功能是否可以恢复,也就是说糖尿病能不能治愈?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等问题导致胰腺细胞破坏,胰岛功能丧失,这类患者的胰腺功能是不可能恢复的,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一些肥胖的初发糖尿病患者由于肥胖导致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维持血糖正常,会代偿性分泌大量胰岛素,在这个时期胰岛素的量往往偏高,这叫相对不足。而且血糖高还会反过来抑制胰腺功能。这部分患者通过饮食调整、减肥、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减轻胰腺负担,同时血糖下降可以解除高糖毒性,恢复胰腺功能,部分患者后期可能通过饮食和运动就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如果要说胰岛功能可以恢复的话,那这部分患者是最有可能恢复的。具体因人而异,要看肥胖程度、胰岛受损程度。
2型糖尿病在初期没有较好的控制的话,饮食没有控制,也没有足够运动,会进一步加重胰岛负担,超负荷分泌胰岛素,胰岛细胞进一步受损。胰腺功能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减,一般2年后胰岛功能会下降到50%以下,血糖就需要用药物来控制,这个时候胰腺功能就不可能恢复了,需要终生依靠药物维持血糖正常。
患者提到每天空腹血糖维持在正常值范围,是否是胰腺恢复的表现,能否停药。降糖药物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机体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食物吸收四大类,不包括修复胰岛细胞。所以血糖的下降是上面几个机制作用的结果,不是胰腺细胞恢复的过程,是不能停药的。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胰岛功能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吗?
不药不药博士曾写过一篇文章《糖尿病可能被治愈的几种情况》得到了网友的热议。其实和您这个问题类似,关键就在于胰岛的功能是否受损,受损后是否可以恢复。
胰岛不但是参与血糖调节最重要的器官,而且还参与脂肪与蛋白质代谢的调节。此处只讨论对血糖的调节。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还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共同作用,平衡身体血糖。
胰岛功能恢复的两种情况第一种,胰岛没有损害,但胰岛素抵抗同样会发糖尿病。
胰岛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但是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不能将多余的葡萄糖处理掉,胰岛会误认为胰岛素分泌不够,所以就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久而久之,高负荷的工作也必然使胰岛功能受损。
这种情况,在血糖偏高的前期,及时的采用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药处理,可以延缓胰岛的功能受损时间或者减轻受损程度。胰岛素抵抗有可能在早期能逆转恢复。此外,肥胖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第二种情况,处于高血糖的环境中,胰岛功能可能出于自我保护,暂时性功能关闭。
此时如果外用胰岛素进行控糖,会消除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持续刺激,相当于解除了胰岛细胞功能持续受损的恶性循环,使得胰岛细胞功能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的,血糖忽高忽低,血糖调节出现障碍。
这种情况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不论哪种情况,早发现早治疗,都是很有帮助的。奉劝大家,平常多加注意血糖的监测,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等到血糖持续升高,尿中出现糖,引起糖尿病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药不药】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胰岛功能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吗?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功能逐渐下降为基础的疾病。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的原因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高血糖已经持续至少5年时间,在这5年时间里,没有得到降血糖治疗,胰岛功能降到25%以下。随着病情的发展,血糖越高,胰岛功能退化越严重,即胰岛功能退化是病情发展的自然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一些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β细胞功能很差、胰岛素分泌少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也就是说,有些刚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开始就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不会使胰岛功能退化,反而有助于胰岛部分功能恢复。
因为在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时,血糖水平得以控制,消除了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持续刺激,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所改善,节省了胰岛素的分泌,让糖尿病患者的胰岛能得到一定的休息,又能参与一部分降糖工作,减缓了胰岛功能的衰退。而且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不会导致胰岛功能退化。
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能否恢复以及恢复程度,取决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程度及可逆性。
由于不同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损害程度不同,不是所有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都能恢复,也不是所有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下才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胰岛功能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吗?
胰岛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包括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肽能神经,而胰岛素就是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定的主要激素。胰岛功能受损一般指的是胰岛B细胞的数量减少,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不足以维持血糖的平衡从而引发糖尿病。
胰岛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就会升高,如果超过了肾糖阈,尿液中将会出现大量糖分,引起糖尿病。
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会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还会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时,就会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强,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生成大量酮体,由于糖氧化过程发和障碍,不能很好处理酮体,很容易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
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程,能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可使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加快,增加DNA和RNA的生成;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另外,胰岛素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
胰岛功能受损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而言,胰腺的疾病除非是胰腺炎症,疾病恢复后胰岛功能就可以恢复,其他疾病就很难恢复,特别是糖尿病,但也会有例外。糖尿病的形成也受很多因素影响,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病因,但医学界一般认为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是糖尿病的基本发病机理。目前使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是直接补充胰岛素,但只能起到补充作用,不能使胰岛功能得到恢复。糖尿病患者补充胰岛素虽然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法,但长期使用有可能会使患者的胰脏功能进一步退化而不得不增加胰岛素的用量,最终导致患者胰脏功能完全丧失,完全靠外用胰岛素维持。
总之,打胰岛素并非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胰岛功能能否恢复,主要取决于胰岛B细胞功能有多大程度的可逆性。其次,饮食治疗才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平时配合锻炼身体也很重要。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胰岛功能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吗?
二型糖尿病大部分人绝对是可以逆转的,关键是你的意志、毅力、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主要是对家庭的责任心。
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1.2亿左右(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二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糖尿病前期”(空腹血6.1-6.9mmol/L或餐后血糖7.8-11.0mmol/L)高达4-5亿。
胰岛功能受损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到轻重不一的损害:
(1)从胰岛素抵、表现为空腹或餐后胰岛素水平不同程度提高,胰岛素正常值:空腹正常值为4.03-23.46pmol/ml;饭后半小时为22.63-137.52pmol/ml,一小时为21.73-143.85pmol/ml,两小时以后为9.93-124.9pmol/ml,三小时以后为5.06-25pmol/ml。胰岛细胞功能处于轻度受损状态。
(2)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血糖不同程度升高,胰岛细胞的功能已经受损,但还在代偿的过程中。
以上两种情况如果通过健康的生活模式,减轻胰岛细胞负担,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通过少吃多动,胰岛细胞的功能还是有可能得以恢复,甚至恢复正常。
(3)胰岛细胞由于长期血糖过高,处于超负荷状态使其代偿功能基本丧失,属于失代偿状态,必须依靠体外注入胰岛素的替代方法才能控制血糖。此时工人很难恢复正常。
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常见于三种情况:
1.过度进食髙热量的动植物脂肪、碳水化物尤其是各种糖类(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蜜糖等)、过度饮酒使血糖值长期升高必然过度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为胰岛素是体内唯一使血糖代谢的物质,长期胰岛细胞超负荷运转终于导致胰岛细胞功能衰竭。因此我们往往说二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毛病。
2.家族遗传因素导致胰岛细胞代谢功能过早衰退。二型糖尿病患者中,如果双亲双方都有糖尿病,那子女的糖尿病患病概率可以高达80%。在二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3)年龄增长引起脏器衰老、功能下降,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也会下降,有家族史的这种下降会发生得更早。
(4)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诱发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人中80%是肥胖者,60%肥胖患者有糖耐量低减。故有人将肥胖成为糖尿病的隐形杀手,尤其是腹型脂肪的人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满足代谢的要求,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
(5)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减少肌糖元的消耗使糖元异生作用下降,即会引起血糖升高,还会使甘油三酯增高。缺乏运动还会导致线粒体萎缩,血糖在细胞内的代谢减慢;此外细胞对血糖的受应点减少,相当血糖进入细胞的通道减少,血液中的血糖就会增高。
(6)药物引起血糖增高,尤其是长期饮用一些抗精神病药物,他汀类药物、利尿剂、倍他受体阻滞剂、激素等都可以诱发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7)糖尿病与情绪是有一定关系的,情绪波动会导致血液中儿茶酚胺、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常处于紧张,焦虑和压抑的情绪下都会导致血糖上升,如果糖尿病的患者总生气,那么就会导致糖尿病严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一般一到功能受损,最好的办法是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抓起,绝不养成喜欢吃重油重糖高热量的食物,少吃零食,多参加体育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并做到不超重不肥胖,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自己经常处于快乐之中。讲这种健康的生活模式,坚持下去就不容易损害胰岛细胞的功能,不患糖尿病。
即使胰岛功能早期受到损害,已经发生的胰岛素抵抗或者血糖升高,甚至确诊为早期糖尿病,只要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模式,完全可以使胰岛功能恢复的。
生酮饮食也能降低血糖保护受损胰岛功能并能减肥。生酮饮食(高脂肪70%、低蛋白20%极低碳水化合物10%)这是很严格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下的,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看要做到长期坚持是非常困难的。
下面看看部分读者的回帖,你会有什么想法?
血糖逆转1.7署名宁国愚人读者回贴:我2010年查出糖前期,空腹血糖6.7,之后又有数次空腹血糖在7-8之间,后下决心摒弃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至今血糖一直非常理想,空腹在4.8-5.5之间,餐后7以内,我觉得二型糖尿病经过努力部分人是可以逆转的。
2018.10.28.读者余1005咨询:
第一次体检体重180斤,空腹血糖8.1。十个月减肥25斤,空腹血糖4.9。请问我该注意什么?
2021.2.13.署名陈强⋯来咨询:教授您好,前几个月偶然发现血糖异常,吃一个包子餐二11.3,去医院检查空腹4.9,糖化血红蛋白6.0%餐后8.7,我身高161,体重134斤,到现在体重减轻30斤,自测血糖空腹4.9以下,多吃点主食餐二5.6。
2020.1.7.署名心香心静:教授说的非常好,老母亲糖尿病20年了,一直饮食控制和日常锻炼,一粒药没吃,目前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
2021.3.20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