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根据最新消息,今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全球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而从900万到1000万的跨越,仅仅用了6天时间!

通过这样的一组数据,大家可以知道,目前的疫情形势其实并不乐观,仍然是十分严峻的。有的朋友担心,如果国外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到了天气寒冷的冬季,中国的疫情是否会再次爆发呢?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从全球范围内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国外疫情尚在发展期,想要全面控制难度很大

今天的最新数据还没有出来,昨天美国的新增确诊为40949例,而地处南美的巴西新增确诊为46860例,而印度新增病例也超过了3万例,这些数字,都在向我们显示,疫情远远尚未结束,而在某些地区仍然处于全面爆发阶段。

以美国为例来说一下吧,在疫情发展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美国的疫情每天新增两三万左右,一直持续,随着美国各州实施了不同的防控政策,要求人们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措施下,美国的疫情曾经一度出现好转的迹象,有几天新增确诊人数已经跌至了2万人以下,而近期美国的大规模游行示威事件,各州实施复工,恢复商业场所营业的措施,再加上毕业季来临,美国的毕业聚会大大增加,总统大选的人群集会等等,由于人员的聚集性和流动性的持续增强,美国的疫情又进一步出现了反弹,近期的4万多的确诊人数,已经让美国的新增确诊达到了历史高峰。

而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血液测试统计数据分析来看,美国的实际感染人数比官方统计的人数还要多的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表示,美国的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是官方公布确诊人数的10倍,照这个预测来看,美国的感染人数官方统计数据为239万,而实际感染人数,应该远不止这个数。但同时他也指出,美国人群的感染比例大约在5~8%左右,仍然有90%的美国人面临着感染风险,因此,美国CDC也仍然进一步强调,人们应该保持2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并保持勤洗手的健康习惯,感觉身体不适,应该尽量居家

作为实力堪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疫情控制如此糟糕,是让人始料未及的,而其他正在爆发疫情的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国家,其疫情控制情况会做的如何,还会持续爆发多久,都是很难预估的,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如果从全球范围来看,此次疫情仍然在持续发展中,甚至连明显的低谷都没有出现,就进一步出现了反弹,到了今年冬天,国外疫情考虑的可能不是再次爆发的可能性的问题,而是如果继续加强防控的问题。

根据美国IHME模型的预估,到今年10月1日,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将超过20万,而如果所有人都佩戴口罩,这个数字可以降低至14.6万。因此,疫情到底会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各个国家政府对于疫情的重视程度和防控措施实施的力度。

国内的疫情冬天会不会出现反弹?

不得不说,我们国内的疫情控制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近期北京出现了新的疫情,但从响应力度,排查速度,排查范围,流行病学调查速度,疾控措施实施速度等方面来看,经历了15天左右的时间,北京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控制,及时仍然有新发确诊病例出现,也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了,而其他地区虽然偶有散发的零星病例,但也能够及时的得到控制。

但在目前的疫情防控过程中,新冠病毒的传播显示了很强的隐蔽性,也有专家指出,很多时候,新冠病毒并不是消失了,而是隐藏了起来,在某些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新冠病毒会再次形成感染,引发疫情,而在冬季寒冷季节,我们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弱,是更容易发生病毒季节性流行的高危季节,除了新冠病毒以外,流感等病毒的流行,也会引起类似于新冠的相关症状,这就会造成疫情防控难度的加大,需要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区分好流感与新冠感染的区别,避免流感与新冠病毒的交叉感染,这些问题,都将是在今年冬季我们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鉴于我国目前的新冠疫情已经到了基本的有效控制,因此不论从疫情防控经验上,相关设备设施、资源的充足性上,相信我们还是有充足的能力去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疫情的,在冬季新冠病毒出现大范围爆发,大规模感染的几率也并不大,但出现零星的聚集性病例或散发病例,出现小范围疫情扩散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对于疫情的应对,从个人方面来说,面对此次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应该逐渐形成一种“新常态”的疫情防控习惯和防控意识,对于如何预防在冬季感染新冠病毒风险增大的问题,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1.仍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在冬季天气寒冷,一定要注意保暖,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勤洗手,尽量保持社交距离,非必要尽量不聚集扎堆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长期保持,这样做不但可以有效的减少新冠病毒的感染风险,也能够减少感冒等常见疾病的发生几率。

2.注意个人免疫力的保持。好的免疫力同样是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的重要方面,合理饮食,健康饮食,结合身体情况,适度运动锻炼,保持良好合理的作息,这些方面,都是保持好免疫力的重要方面,有了好的免疫力,才能够更好的做好疫情防护,减少新冠感染传播几率。

3.注意境外传播风险的控制。这一点既是针对我们的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建议,也是对个人的建议,国外的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境外输入传播的风险就不容忽视,不管是境外人员的接触,还是境外物品的接触,都要更加的提高警惕,国家层面尽量的做好排查、检验、检疫,个人方面尽量的做好防护,消毒。

4.注意减少生鲜的传播风险。北京新发地的疫情,给我们的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方向,病毒沾染在冷冻生鲜上,进一步导致人感染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因此,在购买、贮存、清洗、处理、烹饪生鲜的时候,都要多加注意,尽量的将相关食材做熟了再吃,尽量注意勤洗手,适度消杀。

5.注意院内传播病毒的风险。院内出现聚集性疫情的情况,也曾经在某些地区发生过,到了冬季,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可能会急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应该能够调集力量,尽快的区分新冠感染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而个人来说,也一定要严格的做好防护,如果是去医院就诊,一定要佩戴好医用口罩,回家后尽量做好手、衣物以及手机等相关物品的消毒处理。

6.积极接种疫苗。新冠疫苗能否在冬季真的出来,还不可知,但建议流感病毒的易感人群,在秋季积极的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冬季接种虽然不一定能够彻底的预防住流感,但能够大大减少流感的患病几率,及时感染流感病毒,其重症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而我国关于新冠疫苗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如果届时出现了已经能够上市应用的新冠疫苗,也建议体弱的,防护意识差的,与外界接触较为密切的高危人群,积极的进行疫苗接种,阻断病毒传播。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美国单日确诊4.9万,连续3日刷新纪录,印度累计近51万,全球第二波疫情已成定局钟南山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今冬明春”交际时,预计新冠肺炎疫情仍不会消失,但不会像第一波疫情出现这么大的暴发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985万人,死亡超过49万人。这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255万例,死亡12.7万例。人口大国印度单日新增1.85万例,也刷新单日新增纪录,累计感染病例已近51万。

美国连续3天刷新单日确诊增幅纪录的同时,美国疾控中心则表示,美国可能至少已有2400万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实际感染数量是目前报道数字的10倍。而且感染人群平均年龄正在下降。

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最近表示,“几乎可以确定病毒会再次肆虐”,因为它传播性太强且席卷全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预计,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将在一周后达到1000万。

国外疫情控制不住已成定局,到冬季后,会影响中国吗?目前有3个因素会带来不确定性

第一,冷链环节

从北京这次的疫情来看,就是被国外的疫情影响的,北京此次疫情通过对病毒的基因测序,确定了就是来自欧美国家,这说明病毒的传播又有了新的更隐蔽的渠道,那就是冷链运输。

北京海鲜批发市场,经营的海鲜产品几乎都是外地输入性的产品,而且大多都还是从那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海外进口的,所以在外防输入的问题上,北京甚至全国现在还面临极大的考验,那这些被污染后的冷冻产品通过冷链运输运到批发市场后,人接触到被污染的产品,再擦鼻子揉眼睛,就会被感染。

第二,病毒适应在冬天的低温环境中生存和传播

新冠病毒不会受季节的影响而灭亡或停止传播,在夏天不太活跃,在冬天又会开始狂欢,从第一波在武汉的爆发时间和北京这次疫情的传播情况来看,病毒在低温下更容易存活和传播。

而且进入冬季后,这个时间更是流感和各种感冒咳嗽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会打喷嚏、咳嗽,必定会造成大范围的呼吸道病毒传播,而新冠病毒传染的主力军,目前依然是人传人。

第三,病毒越来越不好对付

现在特别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并不能及时发现和就医,这也为解除防控等级带来不确定性,现在国外的病毒比武汉那次更难发现,因为从北京这波疫情来看,大部分和吉林的病例一样都是无症状或轻症的居多,那么患者开始出现症状后,能不能及时就医,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新冠肺炎现在特别诡异的地方,疾病早期的症状很轻微,好像有病又好像没有病,这样病人就会在家庭或社会上造成传播,时间拖得越长,传播的范围就越广。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

根据国内多位专家的研判,中国控制疫情方法是有效的,只要做好必要的检疫和个人防护工作,全球的第二波疫情,必然不会发生在中国!

钟南山认为,这次在北京出现疫情比武汉要明朗得多。很重要的一点,中国能做到追踪病人,中小学停课,大学暂时不复课,航班减少这类短期措施是需要的。就是采用很强硬的控制措施,让疫情不再发生。

张文宏教授也表示,中国整体“抗疫”情况在国际范围内是做的比较好的,将来中国任何地方出现散发病例,我们都有能力、有信心把它控制住。

李兰娟表示,北京疫情重症病例少,再次证明中国的防控方法有效,在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近50万人的大背景下,这次北京因新发地引起的疫情是零死亡,根本原因就是北京疫情发现得早,治疗得早,家庭成员间病毒传播情况更少。

这说明我们面对疫情已经可以有很快速度的反应,几个零星的病例,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分析出来,这完全得益于过去几个月的防控经验,特别是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因此才能快速锁定方向。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已经和北京一样,能把疫情扼杀在萌芽初期,其反应速度之迅速让世界惊叹。

因此,虽然在全球疫情失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很好的把疫情控制住,这说明我们根本不怕冬天第二波疫情的影响,但是,现在国内也需要做好海外进口的冷冻食品,包括海产品、牛羊肉等的加强检疫,对于检测呈阳性的物品立即进行溯源调查,那国内受全球疫情影响的几率应该很小。

当然,最主要的是还是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不要生吃肉类,不要直接用水冲洗生肉类,夏季也要戴好口罩等。

随手点赞,腰缠万贯

关注@彪悍猫先生 学习更多干货知识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钟南山院士在4月份曾经预测,国外疫情在强力干预下,6月份有希望控制疫情。

国外的疫情只有强烈干预下才有希望控制住,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做到了像中国这样的强烈干预。

据昨天的确诊病例数据,目前处于全球疫情前五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英国、西班牙。

美国的累计确诊人数已经突破259万,死亡人数将近13万,仅昨天一天美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就达到了45399例,而巴西、印度这两个国家的新增确诊病例也分别达到了38693例和20131例。

像印度、非洲等医疗资源本就较匮乏的地区,民众的卫生意识薄弱,如果疫情不能控制住,可能真的很难度过冬季疫情。

新冠疫情世界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000万,而种种迹象表明,疫情还在进一步蔓延,尤其是一些国家在疫情还未控制的情况下就开始复产复工,这势必会加重疫情。

曾光教授前两天也表示:

全球新冠确诊超过1000万例不是一个终点,目前还看不到全球疫情何时何以结束,任何预测没有根据。根据目前形式来看,疫情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某些国家、地区虽然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还有随时再度复发的可能 。

因此,就张文宏教授在5月31日的直播中表示的:秋冬第二波疫情肯定会发生,而且已经发生,只是没有发生在中国。

中国冬季是否可能再次爆发疫情

呼吸道传染病在冬季来临时会有小的高峰甚至大的高峰。

加上境外疫情的恶化、蔓延,秋冬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中国的疫情就会来!

首先,身经百战疫情,证明防疫措施的有效。

我国经历了武汉疫情、吉林疫情、北京疫情,都被控制住了,这表明我国防疫措施是可行并有效的。

其次,老百姓的防疫意识很强。

昨天走在路上,听到一个3岁多的娃娃在念着防疫口诀,那是相当熟练啊,不管是80岁的老人,还是3岁的孩子,都有很强的防护意识。

再次,中国的治疗手段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

张伯礼院士在武汉亲自带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不仅没有一例感染者转为重症,而且所有的感染者愈后良好。而秋冬季节,易感人群可以通过喝汤药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最后,疫苗有望秋冬季节上市。

世界卫生组织6月18日称,当前近200个新冠疫苗研制项目中,有4个(2个在中国、1个在美国、1个在英国)即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美国专家福奇证实,疫苗研发“进展非常迅速”。“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希望在今年深秋或者初冬前获得(疫苗的)有效性信号……假设我们有了安全有效的疫苗,我觉得准备一份到12月获得足够产量的时间表并非天方夜谭。”

至于第二波疫情来不来、有多高?现在判断为时过早,但是我们要为这样的疫情做准备。

张文宏认为,只要做好基本的防护,就不必要过度的担忧。国内建立闭环的疫情防控体系,已经非常完整,为输入性疫情做了准备。未来,疫情防控做好常态化的管理,病毒或许还会与人共存一年、两年,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是非常小的。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我们不惧怕秋冬疫情,但也不能麻痹大意,做好防护,做好境外输入才是根本,同时也希望疫苗能早一天问世!

高级育儿师,关注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获取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暴发?国外短期内控制不住疫情!到冬季,中国再次暴发疫情的可能性还很大!

对于今年冬季可能再次暴发的疫情,钟南山院士曾在不同的时间表示“中国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很大”,“今冬明春,新冠疫情仍然不会消失。”

(下图:钟南山院士)

一. 为什么说国外短期内控制不住疫情!

1. 一些国家的疫情还在“愈演愈烈”。

截至北京时间6月27日15时44分,国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986万余例。疫情最严重的美国,累计确诊病例255万余例,其次的巴西,累计确诊病例127万余例,而且,两国还在以每日4万例以上的数字增长。

(下图:一些国家的最新疫情数字)

2. 国外实际的疫情和未来的疫情都远比目前的疫情数字要严重。

美国当地时间6月2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表示:美国可能仅确诊了感染新冠病毒人口的10%。按照美国6月25日的疫情数字计算,美国实际的确诊病例,有可能在2400万例以上。这个数字,是目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字的2.4倍,还要多!

(下图: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再看一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怎么说,当地时间6月22日,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将持续数十年。谭德塞这样表示,或许是对美国、巴西这些国家对疫情的控制不力深表失望,但是,也表明了国外的疫情,决不是一、两年内能够完全控制住的!

(下图: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二. 到冬季,中国再次暴发疫情的可能性还很大!

1. 中国难以避免国外严重疫情的影响。

武汉疫情之后,我国先后发生了黑龙江省疫情、广东省疫情、吉林省疫情和北京市疫情,经防疫专家们证实,这些省市疫情的病毒都来自国外,而且,境外输入病例几乎每天还在出现。

(下图:北京疫情的发生地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2. 冬季寒冷的天气会为新冠肺炎提供再次暴发的可能性。

新冠病毒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更容易存活,传播性也远大于炎热的夏季。半年之前的武汉疫情,就是在全国处在严寒的冬季情况下,大面积暴发的。

(下图:武汉市)

结束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对于今年冬季可能暴发的疫情,我们还需加强防范!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虽然中国在4月底已经控制住了疫情,结束了第一阶段的疫情,但是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仍处于疫情爆发的第一个阶段。

钟南山院士曾经预测,国外疫情在强力干预下,6月份或控制疫情。

然而,国外的疫情发展,并没有达成预期的结果,相反,疫情愈演愈烈。在过去两周内,30个国家的新增病例有所增加。

根据各个国家抗疫的结果来看,国外这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不了,疫情蔓延到冬天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了冬季,中国面临着疫情再次爆发的风险。

为什么到冬季,疫情有可能会再次爆发?

钟南山院士提到,今年冬天,明年春天,疫情还会存在。

一.冬季人群聚集,经济重启,或出现第二波疫情

对于国外来说,冬季会十分寒冷,也不适合户外活动,人群会越来越集中在室内,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做好防护的工作,那么就很容易会被感染。

很多国家因为疫情,经济停摆了几个月,到了冬季,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启经济,如果疫情没有控制住,这样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风险,第二波疫情很可能会在冬天再次爆发。

二.国内疫情还存在可能反弹的风险,疫情防控要警惕新的传播方式

北京的新发地市场和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疫情爆发,说明这类大型市场的环境是有利于病毒的存活和蔓延,对于海鲜产品的冷冻储存方式,能让病毒存活时间延长。

新发地市场每天的人流量有几万人,有60%的环境都是密封,温度低,而且通风条件不好的场所。在这种环境里,人员集中,流动性大,只要有感染者或者是海产品被污染了,那么很可能会让病毒随着人群更快地向外扩散。

疫情防控,除了要重点排查人群里的潜在感染者,对于大型市场及其海产品,或肉类,也要进行排查,做核酸检测,让病毒无所遁形。

张文宏:精准防控不伤全局

今年冬季,国内仍然会面临着疫情再次爆发的风险,我们要做好对疫情精准的防控,对于出现疫情的地区进行重点防御,保证其他低风险地区的正常运作。

对于居民来说,我们要做好三点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

如果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到冬季中国是否可能再次爆发?

这个不能乱下定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积极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时刻警惕,做到“居安思危”,一定能打赢这场“防护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