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如果是痛风高尿酸的朋友,非布司他这个药物一般都不会陌生。非布司他是痛风病人控制尿酸水平的最常见药物,但有的朋友在服用非布司他控制尿酸期间,尿酸明明在下降,却也仍然还会发生痛风,不是痛风是高尿酸引起的吗?怎么吃着药,尿酸都降下来了,还会痛风?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想要说明白这个问题,就先要从痛风发作的原理来讲起。痛风发作的病理基础确实是高尿酸,血液中的尿酸盐水平超标,尿酸盐在血液中析出结晶,并随着血液循环,在关节部位逐渐形成沉积,关机部位沉积的尿酸盐,如果在某些诱因的影响下,进一步引发关节部位的炎性反应,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等症状时,我们将其称之为痛风的急性发作。

痛风急性发作时,一般通过积极的镇痛抗炎治疗,再加上适度的休息和生活调养,急性痛风的疼痛症状都会逐渐缓解,慢慢消失,但痛风不痛了,并不代表我们的痛风就痊愈了,如果高尿酸的问题不解决,在某些情况下,痛风就会卷土重来,反复发作。

因此,在痛风不痛的间歇期,如果想要控制痛风反复发作的风险,就一定要控制好身体的尿酸水平,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首次痛风发作的朋友,在没有痛风石的情况下,要求尿酸水平通常要控制到360μmol/L以下,而对于多次发作痛风,以及合并有痛风石问题的朋友,则一般降到300以下才算达标。

通常已经发作痛风的朋友,尿酸水平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单纯通过生活上的调理干预,是很难将尿酸降下来的,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辅以药物来加强高尿酸的控制。非布司他就是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之一,在几种常见的降尿酸药物中,非布司他属于抑制尿酸生成型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合成尿酸的相关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而达到减少尿酸生成,降低尿酸水平的作用,通常说来,非布司他对于各种类型的高尿酸痛风患者,都有很好的降尿酸效果。

有的朋友在痛风间歇期服用非布司他降尿酸,却在服药期间又再次发生了痛风,而去检查尿酸值,却确实是已经降低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下其中的原理:非布司他的确有控制尿酸生成,降低尿酸的作用,但前面我们也提到,在高尿酸阶段,尿酸盐结晶会形成结晶,在关节部位形成沉积,如果我们血液中的尿酸盐降低了,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就可能会出现反向溶解再次回到血液中去,这过程如果是缓慢进行的,通常不会引起痛风的问题,而如果尿酸速度降的过快,导致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水平出现剧烈的扰动,在尿酸盐复溶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进一步诱发身体的炎性反应,导致出现关节疼痛的痛风症状。因此,服用非布司他降尿酸过程中出现的痛风症状,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尿酸降低速度越快而导致的“溶晶痛”。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呢?给大家以下3点建议——

  1. 用药不要太着急,一定要注意低剂量起始用药,降尿酸要慢慢来,不要期望吃上一次药,尿酸值水平就迅速降下来,这样做就会有更大的引起降尿酸期间痛风的风险。通过低剂量起始用药,结合尿酸的调控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大用药量,这样和缓降尿酸的方式,是更安全,更不容易发生痛风的最佳方式。
  2. 生活调理要跟上,千万不要认为已经吃药了,生活上就百无禁忌了。想要不在服药期间出现溶晶痛的问题,生活上的调理干预就不要放松,多喝水,牛奶也每天都喝,注意低嘌呤饮食,不要过度疲劳,不要关节受凉,这些方面都有助于减少痛风的进一步发作。
  3. 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为了避免发生降尿酸期间,因为尿酸盐溶解而导致的痛风发作,可以选择小剂量的抗炎镇痛药物来进行痛风发作的预防,比如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小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物,都是可以的。

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非布司他是一种降尿酸的药物,降尿酸的药物分为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非布司他属于前一类,与它同类的还有别嘌醇。

什么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呢?在我们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在人体形成的产物就是尿酸。当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非布司他和别嘌醇就是抑制嘌呤代谢生成尿酸的药物。

数据统计,有30%的痛风患者属于尿酸生成过多型,也就是说,这一部分患者基本上都要采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来治疗;也有对尿酸排泄药物比如苯溴马隆等无效或者过敏不耐受的痛风患者也需要采用非布司他治疗。

那么,非布司他在服用后出现了反复发作痛风,是不是属于非布司他的过敏反应呢?是不是要换用别嘌醇或者苯溴马隆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非布司他在我国是一线降尿酸药物,但是在欧美不是

我们不能否认非布司他降尿酸的作用。一般来说,非布司他主要通过肝脏清除,所以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以不用调整剂量;相比别嘌醇而言,使用非布司他造成皮疹等超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药物相互作用小。因此非布司他比较受痛风患者欢迎,也广为人知。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个药物。

非布司他是我国推荐的一线降尿酸药物,但是欧美国家将其列为别嘌醇的替代用药,一般是在别嘌醇不耐受或者疗效不佳时使用;而进入医保药品目录的非布司他,也是在医保使用时限制在别嘌醇不耐受的范围内。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非布司他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在APEX和FACT试验获批前,由于非布司他80mg/120mg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所以被美国黑框警告;但是近来的研究表明,非布司他并没有增加心血管全因死亡率。

在我国,随着非布司他进入医保目录,其价格也降低。但是有痛风患者给刘医生反映的是,新版非布司他降尿酸作用有所降低,刘医生觉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其剂量是否发生了改变,其次我们要确定是通过多次尿酸检测发现的结果。

相比别嘌醇而言,非布司他不需要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因为这个基因是别嘌醇引起超敏反应的高风险基因。什么是别嘌醇超敏反应呢?就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剥落性皮炎等,其在汉族痛风患者的发生率为6/1000。

正因为非布司他目前降尿酸作用较强、引起超敏反应的几率较小,以及该药在亚裔人群中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较低,那么我国还是推荐非布司他为痛风患者的一线降尿酸药物,可以长期使用。

一般来说,90%以上的痛风患者能够通过非布司他维持血尿酸水平达标,但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是需要谨慎使用,出现心慌、心悸等情况时,应该求助医生。

非布司他服药初期容易引起痛风发作,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通常来说,非布司他服药可以不受食物和胃酸的影响,每天1次给药即可,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cr30~89ml/min)及轻、中度的肝功能不全(Child-PughA、B级)患者不需要改变剂量。

如果是初次使用非布司他,建议起始剂量从20mg开始,2周后监测血尿酸水平;如果血尿酸水平不达标,那么加量到40mg,一般不建议超过80mg。有些患者会很心急,用了两周后不达标,就大量使用非布司他,刘医生认为不可取,毕竟自行加量真的可能导致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肝酶升高等。

那么,非布司他服用初期,很容易出现痛风发作的情况。一句话总结就是,血尿酸水平的改变会导致组织沉积的尿酸盐结晶被动员出来。医生常用的说法就是,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导致的“溶晶痛”或“二次痛风”。一般来说,这个症状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来说疼痛程度较轻,有些在疼痛部位也可能不会出现肿大的情况。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还是要说我们的“尿酸池”。“尿酸池”是指我们体内总的尿酸量,正常人体内的尿酸池血尿酸量为1200mg,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因为尿酸生成过多而不能及时排泄出去,那么尿酸池的总量就会上升。

我们的尿酸池包括血液、组织液游离的血尿酸以及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和周围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无论是痛风患者还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池里的尿酸平常都是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中,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尿酸忽然升高或者忽然降低,其实都还是会相安无事。

但是,应用非布司他、当然也包括应用苯溴马隆或者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后,常常就会出现刚开始降尿酸时血尿酸水平骤然下降,随后组织液、关节滑囊液里的血尿酸也会降低,那么附着在关节滑膜、软骨或者软组织中的尿酸盐晶体就会崩解,脱落的尿酸盐结晶一旦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那么就会出现痛风反复发作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也有独特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痛风发作次数增加甚至不会缓解,但是疼痛程度会相对较轻;随着降尿酸药物坚持继续使用,其发作频率会逐步减少;一般如果刚开始就采用大剂量的非布司他,很容易会出现这种急性痛风的情况;随着发作次数的减少,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关节腔尿酸盐结晶体积也会减小。

也就是说,服用非布司他后出现溶晶痛的情况很常见,也证明了非布司他的降尿酸作用。常见是指70%的痛风患者在降尿酸治疗中会出现溶晶痛的情况,这是降尿酸治疗过程中普遍的伴发现象。其实,患者不在乎究竟发生率是多少,在乎的是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一,小剂量使用非布司他:虽然不少指南都要求非布司他初始使用从40mg开始,但是刘医生的建议是非布司他从20mg/天开始,而别嘌醇则是100mg/天,苯溴马隆则是25mg/天。
  • 解决方案二,加剂量的时间加长:通常在20mg降尿酸两周后,如果血尿酸下降程度不明显或者没有达标,那么就需要加量;为了避免溶晶痛的情况,可以在非布司他小剂量使用具有降尿酸作用,但没有达标的情况下,四周后再加量。
  • 解决方案三,预防药物治疗:降尿酸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1mg)或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持续时间一般在3~6个月;对于无痛风石者,预防治疗需要血尿酸达标后3个月;对于有痛风石患者,血尿酸达标后还需要治疗6个月。

这三种解决方案可以同时急性,而且这种预防性治疗的获益可以长达6个月。那么有患者就会说,如果预防性治疗期间还是出现痛风发作,该怎么办?刘医生的建议是,非布司他不要终止服药,因为一旦终止服药后血尿酸会骤然上升,导致真正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服用非布司他不仅要预防溶晶痛,还要长期监测肝肾功能

非布司他在肠道吸收,在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在肝脏代谢和分解,在肝脏代谢的产物是非活性物质,49%通过肾脏排泄,45%经过粪便排泄。所以患者在服用非布司他过程中,就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监测肝肾功能对于痛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者苯溴马隆等治疗痛风降尿酸的药物都可能会导致肝损伤或者肾损伤。那么,用药过程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肝肾毒性,就可以及时减少药物剂量或停用,尽早给予保肝或保肾治疗。

主要的肝肾功能指标包括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 肝功能指标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炎及胆道疾病。
  • 肝功能指标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于心肌梗死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
  • 肝功能指标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 肝功能指标之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新生儿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石症、肝硬化、输血错误等。
  • 肝功能指标之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胆石症等。
  • 肾功能指标之尿素:常见于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痛风、尿毒症前期、肝硬化、膀胱肿瘤、严重肾衰竭等。
  • 肾功能指标之肌酐:升高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肌肉损伤等。

总而言之,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苯溴马隆动是降尿酸药物,不能因为非布司他服用后出现溶晶痛的情况,就觉得它不好,要合理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初始小剂量的预防治疗。另外,非布司他、非布索坦、福避痛等,都是Febuxostat,仅仅是翻译名字或出产地区不同,刘医生不建议自行购药服用,因为药物真假难辨,另外也可能出现未知的不良反应。

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师,今天咱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又该作何应对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非布司他的简单介绍

说到“非布司他”这个药,我想罹患有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的患者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它价钱比较贵,目前市场上用得比较多的是一百多块十二颗的那种。从药理机制方面来讲,它主要是“抑制尿酸生成”而发挥其降尿酸的功效。从临床经验来看,这个药降尿酸效果确实不错。所以不少病人在尿酸维持稳定后我都是建议他们改成隔日一次或者隔两日一次服用。

服用非布司他后痛风发作是怎么回事?

●介绍完我对这个药的看法,现在我来谈谈为什么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前面我也谈到,这个药降尿酸的效果很好,但是尿酸并非下降的越快越好,这就涉及到痛风的发病机制了。既往甚至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尿酸高就一定会痛风”,其实并不是,痛风急性发作的根源是由于“体内的尿酸水平波动诱发的”。

●我们在临床上就碰到过,病人尿酸处于正常水平或者偏高一点痛风也发作了。原因其实就是它们体内的尿酸水平受到了(食物、药物等影响)而发生了波动(尿酸值上升或下降),这个平衡一打破,软组织或者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受到影响,痛风发作自然就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而针对于题主的疑问也是一样,由于非布司他降尿酸效果显著,可能服用刚两天尿酸值就下降了很多,尿酸水平一波动,所以痛风发作了。针对于题主疑问的后半句“反而反复发作痛风”我觉得有主观成分在里面,其实只要后续做到规律服药,遵照痛风治疗的各个条条框框,那是不可能会反复发作的,如果发作了,肯定是自己中间那个环节遗漏了。

痛风病人该怎么用好非布司他呢?

●既然它是一款降尿酸的药物,我的经验就是如果痛风急性发作之前有在服用,那发作期间还是应该继续服用。否则你一停尿酸值突然又飙升,痛风反而加剧;如果痛风之前没有服用降尿酸药物,那在痛风急性期不要服用降尿酸药物,否则尿酸值突然下降太快痛风也会加剧,需等急性期过后进入稳定期再开始降尿酸治疗。

●痛风的晚期其实也有不少并发症,像痛风石就是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对于服用非布司他的疗程,我建议如果没有痛风石,那就讲尿酸控制在300以下后继续服用3个月;如果有痛风石者,那在尿酸值小于300后继续服用6个月。注意,不论你是哪一种,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守低嘌呤饮食、戒烟、戒酒、改变生活方式,这才是正解。

作者寄语:本文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耗费大量时间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点个转发帮助一下更多人,感谢支持。

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经常出现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在非布司他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无需中止非布司他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痛风进行相应治疗。

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啥情况,该咋办?

医生经常和痛风患者说的是“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这是要求患者一定要管住自己,要自律。对于没有痛风和其他疾病的人,如果开始就能自律,得病的概率就会下降,最起码会晚很多年,但是对于已经有痛风,甚至比较严重的,单靠这点自律远远不够。

比较严重的痛风,经常发作,说明关节里有很多结晶,是这些结晶与关节摩擦产生痛感。另外,由于体内不断产生嘌呤,就是忌口,也是不行,因为虽然你忌口,但是肝脏代谢嘌呤的能力并没有改变,甚至还可能下降。

如果总是盯着降尿酸,基本就是被动的,能保持住原来的水平就不错了,很多人并没有解决问题,还可能越来越重,所以痛风的关键是调理肝脏,抑制嘌呤的生成。

痛风病人服用非布司他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这是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痛风病人服用西药治疗后,反而反复发作痛风,为什么?

痛风现在也是常见病,多发病了,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

人们也都知道痛风是因为嘌呤高,尿酸高等原因造成的。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嘌呤高,尿酸高的呢?

假设从出生到死亡,人只活80年,一分钟我们呼吸18次,那么80年的寿命我们大约呼吸七亿左右。

我们呼吸都有数,那么我们吃呢?喝呢?难道就没有数吗?

我想一定有数的。但是这个数谁也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了,因为这还和自己的体质有关。

假设我们从出生到死亡,这80年吃螃蟹,喝啤酒的数是五万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如何喝就如何喝,昨天就各吃螃蟹喝啤酒就到了49999了,今天又各吃了两个。早晨起床后发现脚痛不能触地,到医院检查嘌呤高,尿酸高,诊断为痛风。

大家想过吗?没有痛风病以前,为什么吃螃蟹,喝啤酒没有事,难道那个时候嘌呤,尿酸就不高吗?为什么患有痛风后,在吃螃蟹喝啤酒,嘌呤,尿酸就会高了呢?

为什么同样的食品,在发病前和发病后,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为什么有的人不吃螃蟹,不喝啤酒也会患上痛风呢?

其实任何食物都含有嘌呤,只不过含量有高低,随着年纪的增长,脏腑也会受到磨损,脏腑功能就会下降,因此造成嘌呤,尿酸不能完全分解和代谢,而贮存于体内,当累积到一定程度而暴发,最终形成痛风。其实这个累积过程,就是上面我所提到的饮食物数量的积累过程。

脏腑功能强,能完全分解和代谢嘌呤和尿酸,这样就不会患痛风,相反脏腑功能弱,不能完全分解和代谢嘌呤和尿酸,使嘌呤和尿酸在体内堆积,最后形成痛风,是什么使脏腑功能下降的呢?

大家想想是热了分解代谢食物快,还是寒凉了分解代谢食物快。

还用想吗,当然是热了分解代谢食物快,也就是说寒凉了分解代谢慢呗。

那么现在就是因为脏腑寒凉了,分解代谢慢,使嘌呤,尿酸在体内贮存,最后引起痛风的。

是什么使脏腑寒凉了呢?

当然是饮食了,饮食也是有其特性的,比如辣椒其性就是热,西瓜其性就是凉,人们常食用的,螃蟹呀,啤酒呀,性都是寒凉的,饮料了,鲜奶了,性也是寒凉的。

食物也分寒热吗?

当然分了,不信你吃辣椒呀,生姜呀,和吃西瓜,冰啤酒对比下,看看那个寒,那个热。

就是因为大量的寒凉性食物,损伤了脏腑,使其功能下降,不能完全分解代谢嘌呤和尿酸,使其贮存于体内,当贮存的量到了一定程度,从而引起痛风。

痛风病用西药效果不怎么理想,西药治疗痛风,还是以止痛为主,然后在配合其他的治疗方式,但不管用什么药,当你停了药,病情就会马上又反复,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西药是治的表面现象,比如止痛,比如尿酸和嘌呤,但是,是什么造成嘌呤增高,尿酸增加的原因西药不治这个始发原因。

不但不治这个始发原因,因其为化学药物,对脏腑的损害更加严重,表面上是止住痛了,但是却偷偷的更加损害脏腑,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那说的是草药,可不是说的化学合成药。

本来痛风就是因脏腑功能下降造成的,现在更加损害脏腑,所以当停了药物后,病情反而会更加严重。

我们已经知道了,是脏腑寒凉引起的脏腑功能下降,最后引起的痛风,那么应如何治疗呢?

提高脏腑的功能才是治疗痛风的关键。

一,是让脏腑热起来,我们可以多用生姜,艾叶,川椒,桂枝,杜仲,川断,骨碎补。

二,是加速体内垃圾的排出,我们可以用薏米仁,防已,萆薢,独活。

三,是活血通络止痛,我们可以用牛膝,红药,元胡,当归,丹参。

以上诸药物加入白酒共煎,煎好后可别喝呀,用其泡脚,最好是上午泡,但如果血压高,有心脏病的不能用,切忌,切忌。

痛风的预防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防寒,防外寒,多加衣服,防内寒,别在吃寒凉性食物。

在有想想自己衣,食,住,行,睡那一项偏了,把其改正,有上几个月,体格上来了,就可以恢复了。

好了,不白话了,喜欢的大家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