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为什么会引发脑梗,血栓如何形成的?
对于脑梗,其发生的病因并不单一,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14~30%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的病因属于心源性的脑卒中,另外还有约25%的隐匿性脑卒中问题,推测其机制也主要与心源性栓塞相关,而心源性的脑栓塞的原因中,房颤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约有79%的心源性脑梗,都是房颤引发的。房颤发生在心脏,脑梗发生在脑部?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发生关联的,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的解读一下其中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心脏是为身体供血的重要器官,心脏为了实现为身体的供血,每天都在辛勤工作,规律搏动,心脏收缩时,血液泵出心脏,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心脏,正常规律的波动,让心脏为什么身体供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而房颤,则是心脏搏动规律发生了变化的一种疾病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律失常,顾名词义,房颤值得是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发生时,心房的激动频率可高达300次/分以上,心跳频率可以高达100~160次/分,除了心跳加快以外,房颤还会导致心房功能的紊乱,右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规律跳动完全被打乱了。
心跳被打乱,心率变快,右心房失去收缩功能,就会使得有一部分血液滞留在心脏中,血液在心脏中滞留的时间越久,就有越大的风险形成凝固的血块,我们通常将其称作血栓或栓子,这样的血栓一般会附着在心脏的左心耳部位,而如果这些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流通进入脑血管,堵塞脑血管就会形成心源性的脑梗,如果进入下肢血液循环,就会堵塞下肢血管,引发下肢缺血性坏死。
研究发现,房颤如果持续发生48小时以上,就会在左心房形成附壁血栓,附壁血栓一旦形成,引发心源性脑梗的风险几率就会变得很高了,因此,做好房颤的治疗,是预防心源性脑梗的重中之重。
应该如何治疗房颤,以减少心源性脑梗的发生几率呢?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心率失常,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或控制好过快的心室率,另一方面是做好预防,预防血栓脱落导致的心源性脑梗风险。
心率的控制方面,药物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可以减缓心率,加强心率控制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还有在房颤时用于转复心律的药物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
而对于心源性脑梗的预防,则往往需要通过抗凝治疗来进行,对于房颤的抗凝治疗,一般建议65岁以上,有房颤问题的患者,如果发生过脑卒中或有短暂性脑缺血问题的前提下,需要进行抗凝治疗。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对于心源性脑梗的抗凝治疗,与服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并不是一回事,由于房颤形成的血栓的主要凝血因子是纤维蛋白原等,因此,对于心源性脑梗的预防的抗凝药物主要是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较新型的药物还有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需要指出的是,抗凝治疗一定要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抗凝过度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加大,值得格外注意。
房颤为什么会引发脑梗,血栓如何形成的?
众所周知,房颤的最大危害就是脑卒中,因为房颤带来的脑卒中危害巨大。临床上85%的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这其中由房颤带来的脑卒中就占20%。这个比例还不算高,在老年人中,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中,36%的脑卒中来自于房颤,可以说是首要原因了。同时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病后更加凶险难治。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房颤会产生血栓,会引起脑卒中?房颤相关性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房颤患者心房内,特别是左心耳部位血流紊乱,这种变化容易导致血管形成,一旦脱落就形成了栓子。栓子随着血流流向大脑就会堵塞大脑动脉,进而形成老百姓所说的脑梗塞。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脑梗塞,比那种动脉粥样硬化带来的脑梗塞,往往有更大的危害,杀伤力更大。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房颤带来的脑梗塞更加具有致死致残性,更加可怕和值得用心预防。
房颤为什么会引发脑梗,血栓如何形成的?
谢谢头条邀请!(本回答包含图文及视频,杜绝抄袭!)
房颤,又名心房纤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的流行病学统计75岁以上人群中能达到10%。很多原因可以导致房颤,比如瓣膜病、高血压、甲亢、糖尿病等。过度烟酒、饮茶或者咖啡、焦虑、紧张、电解质紊乱、感染常常可以诱发房颤的发生。
我们正常人的心跳激动由窦房结发出。它非常规则,每分钟60-100次(称为窦性心律),这时的心跳与脉搏也是一致的。当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后,窦房结的功能丧失,改由心房的某一个部分发放命令,但发出的是一种快而且不规整,导致心房收缩杂乱无章,在错误的命令下,从而引起心室发生快的不规则的跳动,心跳可达100-150次,甚至可达200次,从而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惊慌、头晕眼花等不舒服感觉。以下为正常的心跳示意图:
不难想象,心脏不停的乱跳,无法获得正常休息,那么很容易引起心功能不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衰,此外房颤容易引起血栓,导致血栓栓塞尤其是脑栓塞。
房颤为什么容易引起血栓呢?
房颤引起的血栓一般位于左心房的左心耳,约占整个血栓形成的90%。房颤导致的心房产生不协调的颤动,丧失有效收缩能力。而左心耳是一个狭长的通道,此时通道内血流速度会减慢甚至淤滞。淤滞的血液不能及时清除,血液黏度就会增加,进而形成血栓。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手术治疗(视频)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心血管知识,可以关注我头条号并点赞。谢谢!
房颤为什么会引发脑梗,血栓如何形成的?
房颤是一种心脏病,是心脏跳乱了。
我们正常的心脏咚哒咚哒非常有规律的跳动,当因为冠心病、风心病、瓣膜病、肺心病等等心脏病导致心跳乱了。这时候心跳没有任何规律的跳动。
我们先说正常心跳:心脏每次收缩舒张一次,把心房内的血液能够全部射出去,这样血液流动正常,自然不会形成血栓。
当发生房颤的时候,心脏每次跳动,不能把所有的血都射出去,这样就会有一部分血液留在心房,留下来的血液就可能凝固,凝固后就是血块,这个血块就是血栓。
血栓留在心房还好,但全身的血管是相通的,这些心房的血块如果掉下来,就会随着血管跑到脑血管,血块跑到脑子就会堵死脑血管,就会发生脑梗!
这就是房颤引起脑梗的原因,临床有20%的脑梗是房颤引起的,所以,房颤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房颤为什么会引发脑梗,血栓如何形成的?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相应血管供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大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1/3左右。脑栓塞在临床上主要指心源性脑栓塞,其中房颤又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房颤时左心房的收缩性降低,血流缓慢瘀滞,在心房内形成血凝块,血凝块脱落堵塞脑血管导致脑栓塞。除此之外,尚有肿瘤病人的肿瘤栓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脑栓塞。脑栓塞导致的脑组织改变与脑血栓形成相似,栓塞发病更急,脑缺血的症状更重。
除此之外,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并且以青壮年更常见,多在活动中急性起病,没有前驱型症状,脑缺血的症状在数分钟内发展到高峰。大多数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等高危的因素。这里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那时候我正在神经内科转科学习,下午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只有26岁,刚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刚刚结婚,却突发的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意识障碍,最后诊断脑梗塞,导致脑梗塞的原因正是房颤,而他没有发现,没有服用抗凝治疗预防脑栓塞的发生。
因此,房颤导致的脑栓塞通常是很严重的后果,重点在预防,预防的策略就是根据CHADS2评分量表结果,给与选择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来自全科鲜医生的科普解答,欢迎大家于下方评论区发表不同的观点及看法,想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全科鲜医生,持续为您带来不同的健康问答,图片来源于网络!
房颤为什么会引发脑梗,血栓如何形成的?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写,是我们心脏失去正常的跳动节律而出现的乱跳,在乱跳的过程中,我们血液就会在心脏中形成涡流,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血小板更容易具体而形成血栓。血栓从左心室出来后,可以经外周动脉而达到颅内血管,最终导致脑梗死发生。当然,我们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右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心房和心室,其中左侧心室向外流向四肢和大脑,最终回到右侧心房;而右侧心室则流入肺内交换氧气,最终再流向左侧心房。由此可知,右侧心室血栓形成后,可引起肺栓塞,而左侧心室血栓可导致颅内和外周血管组织的栓塞。正常情况下,我们心脏跳动受到窦房结的管控,每分钟跳动60-100下。而房颤就是心脏失去正常节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房每分钟300-600次。虽然跳的快,但是这些跳动都是无效的,不能顺利将血液泵出心脏,导致血液在心房中流速降低,从而容易形成血栓。由于这些血栓无法紧密粘附在心房壁上,所以会随着血流流到全身各处。房颤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无效射血,往往要心脏跳动数次才能将血液泵出到外周血管形成脉搏,这样就导致心跳远高于脉搏,也称为脉搏短绌,同时心脏跳动节律绝对不齐,而同时我们在听诊时,也会发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面对房颤。我们要做好积极诊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评估病情,并个体化治疗,为了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发生,建议使用抗凝药物,但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