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指标较高,但是没有痛风症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发现自己有高尿酸的问题,但高尿酸到底应该如何控制,是不是没有痛风就不用服药控制,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朋友却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高尿酸引起的危害仅仅是痛风吗?

高尿酸是血液中尿酸盐浓度超过正常水平的一种慢性代谢性健康问题,尿酸盐是一种溶解性很差的物质,浓度升高后,就会在血液中析出尿酸盐的结晶,这种血液中析出的尿酸盐结晶,可能在关节部位形成沉积,并有可能引发关节部位的炎性反应,导致关节红肿,剧痛,这就是我们最常说的高尿酸导致的“痛风”问题。

高尿酸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只是高尿酸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之一。尿酸盐结晶不但会在关节部位沉积引起痛风,还有可能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沉积,肾脏由于是尿酸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盐的沉积同样也会在肾脏部位形成沉积,可能会缓慢影响肾脏功能和健康,也有可能会引发结石,导致肾脏的急性损伤。

除了可能对肾脏健康形成影响以外,即使是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也不是一定会引发痛风,实际上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尿酸盐在关节部位缓慢形成沉积,这种缓慢的沉积,会逐渐的缓慢的形成痛风石,也会逐渐的缓慢的影响关节健康。这种尿酸盐的缓慢均匀的沉积,形成慢性痛风石的情况,反而往往较少出现急性痛风发作的情况

痛风石的形成,也不仅仅局限于关节部位,在人体的很多部位,如耳轮、滑囊、腱鞘、皮下组织等,同样也有可能形成尿酸盐的沉积,从而导致出现痛风石的问题,这些痛风石,不但可能会严重影响关节部位和关节软骨的健康,也有可能引起沉积部位皮肤溃破,影响相关部位或组织的健康。

高尿酸不痛风就不需要吃药控制吗?

有很多朋友有这样的一种想法,虽然尿酸高,只要还没痛风就不严重,就更不用吃药来控制尿酸水平。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痛风发作与否,与尿酸对身体的健康危害程度高低,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对于高尿酸,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我们前面谈到的各种慢性危害,这些危害,比起痛风,更容易被忽视,但往往却是更重要的。

因此,高尿酸是否要服药控制,我们不但要考虑高尿酸是否引起了痛风的问题,还应该评估尿酸水平可能带来的慢性痛风石、肾脏健康危害等风险,结合尿酸值的高低,以及身体健康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高尿酸的问题。

尿酸高到600,但是没有痛风,是不是要服用药物控制呢?按照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的建议,通常认为尿酸值如果超过540μmol/L,不管是否发作痛风,都应该考虑服用药物来控制高尿酸问题了,这样的一个限度值的设定,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方面,尿酸值越高,长期不控制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就越大,另一方面,尿酸值超过540,通常通过生活调理,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方式,也是很难有效的把高尿酸控制下来,因此,通常说来,尿酸值超过600的话,即使不痛风,也是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控制的。特别是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就更加要注意应该服药控制了——

  1. 已经严格注意生活调理控制,能够在生活上严格限制饮酒、控制饮食摄入嘌呤,多喝水,加强运动等方面的调理的情况下,血尿酸仍然达到600的话,更应该考虑服药控制高尿酸问题。
  2. 已经有慢性痛风石形成的情况下,别说尿酸达到了600,即使尿酸值未达到540的水平,也建议考虑在生活调理基础上,加用降尿酸药物来加强尿酸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新形成的软质结节,通过严格控制尿酸水平(<300),痛风石会进一步的溶解消失,而发生时间长的,已经出现纤维增生的硬质结节,即使严格控制尿酸水平,痛风石也很难彻底消除。
  3. 已经有肾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如果尿酸值又高达600的水平,就更应该注意加强尿酸水平的控制,虽然影响肾功能的不良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同样可能影响肾脏健康,但严格控制尿酸,至少能够减少高尿酸对肾脏造成的健康危害。

尿酸指标较高,但是没有痛风症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这样的问题具有广泛性,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尿酸存在着异常,而且高的比较多,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症状,对吃药还有一定的恐惧感,所以非常的疑惑,那么像尿酸指标高达600这种情况,到底是否需要吃药呢?

在探讨尿酸600到底是否需要吃药控制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尿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尿酸高呢?我们要控制它,为什么尿酸异常以后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痛风,其他的。

尿酸到底是什么

我们体内的尿酸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通过食物当中的嘌呤,经过身体的代谢形成的尿酸,我们称之为外源性尿酸,占我们体内尿酸总量的20%,可以说占据的比例不是特别的大,而另外一种尿酸是由于我们身体自身的代谢所形成的,比如细胞的凋零,这些尿酸占我们体内尿酸总量的80%,比例比较大,这种尿酸我们称之为内源性尿酸

很多人认为尿酸就是我们体内的废物,这种想法还是有问题的,尿酸对我们维持身体的血压,对于控制炎症,对于抵御神经损害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尿酸要维持一定的浓度,而且不能低于240,否则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而正常尿酸浓度的上限不应该超过420,如果我们体内的尿酸经过化验超过420,就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为了更加确定患者的尿酸是否异常,我们通常建议患者要连续两次、空腹、非同一天测量血尿酸,如果均高于420,这样才可以真正的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导致我们尿酸升高的因素是比较多的,饮食因素是最常见的因素,基因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的基因异常可以导致尿酸排泄障碍的高达几十种,有一些会导致肾脏排泄尿酸出现问题,有一些会导致肠道排泄尿酸出现问题;另外体重因素以及本身就已经有一些内科疾病需要使用药物等因素,也会导致尿酸的异常,往往这一类尿酸异常的人群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尿酸的异常升高。

高尿酸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那么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如果一个人的尿酸超过了600,甚至更高,但是他又没有任何的症状,是否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呢?是否要治疗呢?这个疑问其实困扰着很多的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尿酸高了会对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危害,高尿酸血症是如何危害我们的身体的。

其实高尿酸之所以会危害我们的身体,主要是由于当我们体内的尿酸浓度超过了血液所能容纳的极限,也就是超过了420,那么这些多余的血尿酸就会处于过饱和状态,而过饱和的血尿酸会形成尿酸盐结晶,这是诱发各种损害的罪魁祸首。

当血尿酸形成尿酸盐结晶以后,就会沉积在我们身体的多个部位,尤其是距离我们心脏比较远的部位,例如大拇脚趾关节,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发作痛风的常见部位,发作几率高达80%,另外也会沉积在膝关节、踝关节、手指、肘关节,甚至在我们的骨髓内都会造成沉积。当尿酸盐沉积的比较少的时候,并不会诱发很多的问题,很多患者并没有任何的症状,但这些尿酸盐如果沉积得比较多,拉帮结伙,最终聚在一起,就有可能发起暴动,造成了一次痛风的发作,而且即使不造成痛风也会造成其他的损害,那么如果尿酸严重超标会造成哪些其他危害呢?

现在已经有研究证实,我们的血尿酸如果超标以后,每超标60,就会增加1.4倍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17%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12%已有冠心病病人的死亡风险,而且这些尿酸盐结晶有可能沉积在肾脏,慢慢的形成肾结石,当结石比较小的时候,会造成肾绞痛血尿的病情,当结石形成的越来越多,对于肾脏实质的损害越来越大,慢慢的就有可能造成肾功能的损害,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痛风肾,最终甚至会造成肾衰竭,而且肾功能损坏反过来也会加重尿酸代谢的障碍,加重高尿酸的病情。

另外在今年的痛风指南上也提到了亚临床痛风的理念,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其实也遇到不少,也就是说很多患者他们的血尿酸超标了,平时也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这些患者的关节已经发生了痛风性关节炎,很多患者严重的情况下,关节软骨已经出现了损害,这种毫无症状的损害对患者可能影响更大,因为有一些患者有症状就知道控制,而毫无症状,就不太在意控制尿酸。

那么尿酸达到了600甚至更高,是否需要用药治疗呢?指南建议是这样的!

如果患者的尿酸超标的没有发作过痛风,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应该这样:

●如果尿酸已经超过了540,患者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这些情况,应该进行药物降尿酸了。

●而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这些内科异常,那么尿酸超过480就应该进行药物降尿酸。

但是说句实在话,没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降尿酸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而且不用要我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建议尿酸异常但没有发作为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首先通过生活以及饮食方式干预来帮助自己,观察能否将尿酸将至正常,如果降至正常了就不再需要服药了。

●应该如何干预呢?

  • 饮食干预。饮酒以及你用含果糖比较多的饮料是导致尿酸升高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长期饮用啤酒,非常容易导致尿酸的异常。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适当增加蛋类、奶类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材摄入,因为这些食材往往是与尿酸升高呈负相关的,尤其是奶类与尿酸升高是强负相关,也就是说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可以帮助降低血尿酸。对于尿酸异常的人群,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增加蔬菜的摄入,在以前很多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害怕有一些蔬菜可能会导致尿酸的异常,但是现在的研究已经证明,植物性食材当中所含有的嘌呤并不增加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的风险,有些植物性食材当中所含有的草酸比较多,在烹饪之前打一个水焯就可以了。而哪些食物嘌呤含量比较高,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比如动物的内脏,红肉,像牛肉、羊肉,很多海鲜,尤其是一些贝类的海鲜,嘌呤都是比较高的,另外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一种食材就是小鱼干,它的嘌呤含量非常高,每100克小鱼干当中所含有的嘌呤高达1300毫克,可以算得上是嘌呤炸弹了,对于尿酸异常的人群尽量不要触碰。只要注意饮食的干预,相对来讲比较严格的控制以后,血尿酸会下降15%~20%之间,有一些人能下降60 ~80左右
  •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其实是比较复杂的,首先要多饮水,每天要喝超过2000毫升左右的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尿液的形成,通过尿液帮助我们排泄多余的尿酸,另外也要坚持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以及练瑜伽这样能锻炼到关节和灵活性的运动都是比较好的。对于尿酸异常的人群来讲,大量的做无氧运动或者是在短时间内,非常容易造成大量出汗,形成脱水的运动是不太适合的,很容易导致尿酸的异常,造成痛风的发作,一定要注意。
  • 那么如果经过系统的饮食以及生活方式干预,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复查,血尿酸仍然高于正常,那么就一定要考虑是否要经过药物控制把尿酸降下来,因为长时间尿酸超标,一定会造成危害的,有的时候虽然不是发作为痛风或者是痛风性的关节炎,但影响了血压、血脂、血糖也一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常见的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以及苯溴马隆,具体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人的病情不同去决定相应的用药。每一种药都有它的问题,比如非布司他,这个药虽然降尿酸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要慎重选择使用,有可能造成心血管危害。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着泌尿系结石,就不能使用苯溴马隆,否则会加重结石的风险。具体到底需要用哪种药更适合自己,一定要在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帮助下做相应的化验和检查,明确自己的问题以后再进行选择,千万不要别人吃什么药您就吃什么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总结

尿酸已经超过六百的患者来说,超标的程度越高,超标的时间越久,造成尿酸盐沉积的几率也就越高,发作为痛风的几率也就越高。按照现在指南的要求,长时间的超过600应该进行药物的控制,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病人,长时间的超标,对于这些内科疾病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应该积极的进行降尿酸治疗。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每一个人对于药物的恐惧感以及经过降尿酸以后,反而出现痛风发作的可能性,所以建议还是应该先通过积极的饮食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尝试将体重降下来,将饮食习惯改变,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观察2~3个月的时间,看看血尿酸能否降至正常或者是降到一定的程度,可以不用吃药去降尿酸。但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后,仍然不能将尿酸降至正常,甚至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那就应该用药治疗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尿酸这方面的困扰,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去科学的降尿酸,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尿酸指标较高,但是没有痛风症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对于尿酸升高的人群,是否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需要结合血尿酸具体水平、有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共同决定。对于600umol/L的血尿酸水平,即便没有痛风症状,也建议大家使用降尿酸药物,以稳定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高尿酸血症是目前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患病人数众多,并趋于年轻化,其诊断标准为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八小时以上测得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420umol/L。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直接相关,也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规范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时的降尿酸药物,其中生活方式干预应贯穿治疗的始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严格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多饮水、保暖、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而对于以下人群,建议大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具体有:①无合并症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血尿酸水平超过540umol/L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建议将血尿酸控制在420umol/L以内;②存在以下任意合并症,建议血尿酸水平超过480umol/L开始使用胰岛素药物,具体有: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结石、肾功能损害(CKD2期)等,建议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umol/L以内;③存在以下任意合并症,建议血尿酸水平超过420umol/L即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具体有: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等,建议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00umol/L以内。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讨。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不作为医疗治疗意见。

尿酸指标较高,但是没有痛风症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根本原因,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均会发生痛风,仅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关节受累相关症状。由于无症状患者不易被发现,因此部分患者尿酸高达600μmol/L依然无所察觉。那么尿酸600μmol/L却无痛风发作,需要服药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多数朋友坚持认为只要无痛风发作,就无需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且部分欧洲国家也建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无需服药,但无症状并不意味着高尿酸未造成损害。尿酸长期升高,损害的不仅仅是关节,可对全身多个靶器官造成损害,比如心脑血管与肾脏,而部分靶器官损害在疾病早期通常无症状,以致患者完全不知病情严重与否,更重要的是,高尿酸所致相关损害为一连续性病理过程,只要高尿酸这一危险因素未去除,那么相关损害可能会持续进行并加重。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是否需要服用降尿酸药物,“有无痛风发作”并非唯一标准,需同时考虑尿酸水平的高低。

尿酸升高的幅度越大,对关节、血管、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越严重。高尿酸累及的主要靶器官为关节,虽然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未发作痛风性关节炎,但关节腔可能已有大量尿酸沉积,或者已经发生了痛风性骨侵蚀,这部分患者需通过高频超声或双能CT才能被发现;对于血管损害,相关研究均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意味着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可能不亚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对于肾脏损害,高尿酸既可沉积在肾间质引起间质性肾炎,也可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竭,还可堆积在尿液排出通道,引起尿酸性肾结石。更让人意外的是,高尿酸血症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单从尿酸水平来看,无症状患者尿酸达到540μmol/L就应启动药物降尿酸,因为尿酸升高幅度越大,沉积在关节、血管、肾脏的尿酸盐越多。因此,尿酸600μmol/L的患者应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启动药物治疗。那么尿酸降至多少合适呢?此时分两种情况: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无尿酸性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等,尿酸降至420μmol/L以下即可;若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或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等,那么至少应将尿酸降至360μmol/L以下,以进一步减轻高尿酸对心脑血管、肾脏的损害,同时可避免加重肾结石。

对于尿酸600μmol/L的患者而言,无论是控制在420μmol/L以下,还是需要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尿酸降幅均较大。在使用降尿酸药物的过程中,由于尿酸大幅下降,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增多,易趋化炎症反应而诱发急性痛风发作。降尿酸的目的在于预防痛风,若因降尿酸而诱发痛风,可能会给所有无症状患者带来苦恼,但这些烦恼可通过预防用药来解决。痛风急性发作时,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这些药物也可用于未发生痛风的患者,用以预防急性痛风的发作。因此使用药物降尿酸的患者,初期(3-6月)联合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预防痛风发作。

综上,高尿酸不仅可损害关节,还可引起血管与肾脏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即使无痛风发作,尿酸严重升高时也应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启动药物治疗,即无症状患者尿酸超过540μmol/L应启动药物治疗,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尿酸性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尿酸降至420μmol/L以下即可;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等患者,至少应将尿酸降至360μmol/L以下。由于药物降尿酸治疗初期可能诱发痛风,因此联用3-6月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预防痛风发作。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尿酸指标较高,但是没有痛风症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尿酸水平超过600umol/L,无论有无痛风症状,都建议大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以稳定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血尿酸水平应小于420umol/L,其中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血尿酸水平应低于360umol/L,当我们非同日两次测得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420umol/L,即可诊断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直接相关,也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家要引起重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多饮水、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血尿酸水平超过540umol/L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或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基础疾病,血尿酸水平超过480umol/L或出现痛风及其并发症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建议大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尿酸指标较高,但是没有痛风症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按照中国的最新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诊疗指南。无论男女,超过血尿酸420umol/l都属于高尿酸血症。

我们知道,如果是高尿酸血症有痛风发作的,知道需要药物处理降低尿酸。但是对于没有症状尤其没有痛风的高尿酸血症,就不知道要不要降尿酸。最新的美国指南,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推荐降尿酸治疗。因为认为没有证据,降低尿酸有改善心血管病的发病。另外,降尿酸药物有风险。

但是,对于我们国家,还有包括日本等国家,更加积极,即使没有痛风,如果达到一定的尿酸水平或合并一些其他病症,还是需要降尿酸治疗。

没有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注意区分两种情况
  • 如果有高尿酸血症,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卒中、冠心病、心衰、或尿酸盐肾脏结石、或肾脏功能不全,这些情况的一种。那么,你的血尿酸超过480umol/l,就需要降尿酸治疗,降低的目标是低于360umol/l。
  • 如果有高尿酸血症,没有上面合并病症的情况。那么,你的血尿酸超过540umol/l,也需要降尿酸治疗,降低的目标是低于420umol/l。
生活方式调整

采取的措施,生活方式的干预当然是属于最基础的,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内脏、多数的海鲜、或饮料/果汁/酒精。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增加饮水,在2000ml或以上。

药物选择

但是,在此基础上要有药物的治疗。通常是降低尿酸生产的药物,首选别嘌醇,但是注意提前检查HLA-B*5801基因测定,避免该基因阳性导致的超敏反应。也可以选择非布司他,但是注意其有心血管疾病的避免使用。以上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来说对于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不作为主要选择,当然如果使用苯溴马隆需要增加饮水。

马上手动关注:胡医生说

医学博士,三甲医院10余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