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哈尔滨现在处于疫情爆发前期,为什么还不封城?
哈尔滨这次出现的疫情反复,让很多朋友挺担心的,从4月中旬出现感染者,到现在每天仍然还有新增的感染者出现,看今天的疫情数据,又增加了6例确诊患者和6例无症状感染者,甚至还出现了病毒传播至外省的情况,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哈尔滨是否需要封城呢?
是否需要封城,是相关单位的决定,我们只是简单来分析一下这次事件的目前的一些不利情况,和对于后续如何加强疫情防控的几点反思。对于哈尔滨出现的疫情事件,目前来看,虽说是偶然,也存在一定必然性,之所以发生如此严重的疫情情况,与好几个方面的原因都有关系,首先是留学回国人员的核酸监测,多次出现了假阴性的情况,其次是被感染者防护意识不强,家族聚餐等行为导致了家族性的聚集爆发,然后是住院病人没有积极进行核酸检测,导致了医院工作人员及同病房人员的多重传播,由于感染者发现的时机较晚,随着逐步的排查,才会不断的出现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情况出现,直至现在,也不能说此次的这个病毒传播链得到了完全的控制。
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确实存在一定的地区内和地区外传播风险,由于被感染人数较多,由于不知情,在病毒传播初期有没有控制人员流动,因此,虽然已经积极排查了密切接触者,但对于后期出现病毒传播范围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也还是存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单是哈尔滨,对于哈尔滨以外的各个地区,有可能疫情扩散到的相关地区,都应该提高警惕,不但要严防境外输入,境内的这种外地输入风险,也值得格外关注。
哈尔滨这次的疫情事件,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从先从这次事件的本身来说,虽然因为疫情发现的时间较晚,流行病学的调查也并不是那么顺利,但所幸的是,目前相关部门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在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控制之后了,我们的经验充足,医疗资源充足,不会因为出现几十个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就会造成太大的医疗系统压力,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小范围爆发的情况,如果能够在后续的过程中做好各方面的救治、隔离、检测等工作,就能够减少疫情大范围扩散和对外输入的风险。而对于我们的疫情防控来说,这样的一次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有多少现在还在坚持的疫情防控措施变成了流于形式的监测,有多少人已经觉得疫情已经没事了,早就彻底放松了警惕,我们又该如何在这样的“后疫情”时代做好我们的个人防护,减少病毒感染风险,都是值得我们的各级部门和个人深入思考的。
对于哈尔滨此次的事件,除了上述的探讨以外,在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方面,还有以下2点也值得我们深思——
1. 核酸检测的准确度为何那么低,是人员操作问题,还是核酸检测试剂的质量问题?在以后的疫情防控中,如果不能保证核酸检测的准确率,那么出现疫情反复,甚至是反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2. 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院内防感染的问题,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医院本来就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地带,而对于医院就诊、收治入院的病人,如何控制传播风险,如何降低传播几率,如何减少非传染病房的相关医务工作人员因不知情而被感染的几率,这些方面,都是值得各个医院深入思考,并制定出相关措施来积极预防的。
有人说哈尔滨现在处于疫情爆发前期,为什么还不封城?
黑龙江现有确诊425人,因为哈尔滨疫情的影响,黑龙江的病例数量超过广东和武汉,成为全国第一。
黑龙江绥芬河的境外输入疫情已经慢慢好转,没想到哈尔滨本土疫情爆发,导致多人受感染。哈尔滨处于疫情爆发前期,会有封城的可能吗?
哈尔滨疫情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封城哈尔滨本土疫情主要集中在医院的传播,病例陈某的两次不同医院的住院,导致同个医院同个楼层病房,至少24人确诊,16名无症状感染者,感染人群涉及到医生,护士,学生,老师和司机。
感染年龄段,最大年龄81岁,最小的年龄13岁,感染人群多数是老人。多个家庭的子女和亲属,陪护受感染,这些人又会感染多少人?
医院里跟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和医生护士都需要做检测,所有直接密切和间接密切接触的人员需要隔离观察。因为大部分的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都被隔离观察,所以哈尔滨的本土疫情并没有大面积的扩散,疫情并没有持续的爆发。
哈尔滨4月21日新增本土病例6人,其中4人是跟确诊病例陈某在同一个病房。其中2名是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哈尔滨或许还持续有个别病例的出现,但是不会大幅度的增长了,哈尔滨疫情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封城。
外防境外输入,内防本土病例,是哈尔滨工作的重点哈尔滨接下来除了要逐步筛查这次本土疫情,隐藏的病例,而且对于开学需要再次评估风险,除了外防输入性疫情,本土病例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到这四点,疫情不会再度爆发。
有人说哈尔滨现在处于疫情爆发前期,为什么还不封城?
大家好,身为一个哈尔滨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说,哈尔滨的疫情形势确实比较严峻,目前出现反弹迹象,从4月9日出现本土新增病例开始,截至4月18日,哈尔滨已经有了54例感染者,其中36例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些病例,基本都和从美国回哈尔滨那个韩某有关系。
1传54,一方面说明了这个病毒的可怕,传染力太强了,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会导致一连串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哈尔滨疫情的严峻,目前哈尔滨的疫情还在蔓延,现在上上下下严阵以待。
我家在哈尔滨南岗区教化广场附近住,现在我这里周边很多小区都再次封闭了,出入要扫码、测温,外人禁止进入小区。现在管控很严格,街上行人很少,确确实实,目前的疫情形势让大家很小心。
我爱人单位本来已经复工一个多月了,昨天她跟领导请假了,在家里办公,说真的 ,这个时候坐公交确实不太放心。总之,疫情反弹,给哈尔滨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拿学生来说,高三本来已经开学了,今天又通知回家上网课了。之前初中毕业年级本来定于4月17日开学,也停止了。至于别的年级学生,这个学期能否开学,是个问题。
那么,哈尔滨现在为什么不封城呢?
首先,哈尔滨的疫情并没有处在爆发前夜,如上文所说,现在虽然已经出现了50多个新增本土病例,但是现在不同疫情刚爆发时候,现在在防疫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这次属于单点传播,加上大数据辅助,把所有的密切人员找出来并不是难事,加上现在上上下下严防死守,所以哈尔滨的疫情二次爆发没有可能,充其量只是反弹而已,哈尔滨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的。
其次,哈尔滨封城不现实。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的省会,是黑龙江的心脏,如果哈尔滨封城了,那么意味着黑龙江也停摆了。黑龙江本来就比较穷,这次疫情,很多人几个月都没有收入了,尤其那些餐饮业等从业人员,现在是嗷嗷待哺,这个时候,如果封城,对经济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现在马上就春耕了,如果此时哈尔滨封城,那么,难免会影响到春耕,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大家可以看看黑龙江地图,说哈尔滨是黑龙江的心脏一点都不为过,出省的火车、飞机基本都要通过哈尔滨出发。如果哈尔滨封城了,等于全省的交通瘫痪了。
综上,哈尔滨的疫情虽然有反弹迹象,但是说是爆发前夜就言重了。至于封城,对当地经济伤害太大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取这种措施的。也许,接受疫情常态化,如张文宏说的,一边上班,一边抗疫,才是最明智的做法。现在这时候,不能动不动就封城,毕竟大家也要赚钱吃饭的!
有人说哈尔滨现在处于疫情爆发前期,为什么还不封城?
哈尔滨永远也不会像武汉一样进行大面积封城,因为哈尔滨人再有聚会习惯它也没有像武汉万人宴的这种大规模的活动,而且在疫情初期,哈尔滨的啤酒节如果遇到疫情肯定会第一时间叫停,今年的雪乡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也第一时间关闭。武汉人民口头禅不信邪,信了你个邪,他们骨子里具有自我意识。湖北黄冈是将军故乡湖北出了名的能打仗。哈尔滨人相对的教育程度在全国相对较高,普遍教育程度高于武汉。所以人们更乐观也更客观但都是相对的!
哈尔滨是一座逼格较高的城市,从近代文化背景,解放时间轴,中俄文化融合,高等教育学府等铸就了这座城市是有文化,有内涵,有魅力,有洋气,有生机的一座城市。
哈尔滨不会被轻易地击倒的,没有那么脆弱!因为这座城市的人有着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精神。只要哈尔滨人戮力同心,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我们必将迎来抗疫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有人说哈尔滨现在处于疫情爆发前期,为什么还不封城?
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市近日出现了新冠病例一传多的局面,是由一个病患传染了数十人;表面上看似挺严重的,但整个黑龙江省有3000多万人口,全省的人口并不是非常稠密,有些地区的城市很大但人口外流严重。虽然目前被确诊的人数比较多,但实际上这些新冠病例都已经被及时隔离了;新增的确诊人数,只是其中三个城市有,哈尔滨、牡丹江和绥芬河;而且也都和绥芬河边境口岸的输入性病例传染有关,所以外防输入还是需要警惕的。
现在没有被隔离的新增确诊人数并没有,所以疫情对于黑龙江来说,还不是非常严重,大家不需要太过担心。绥芬河的方舱医院也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封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目前黑龙江的疫情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新冠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只要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尽可能少出门,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还是可以防范的。中国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疫情防控经验和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手段,新冠病毒的治愈率在中国还是很高的。黑龙江绝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武汉,而且现在我们国家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可以很快进行有效检测,强有力流行学追踪,可以做到立刻发现,立刻免费医疗。全省在可控的范围内有序的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是不需要封城的。
有人说哈尔滨现在处于疫情爆发前期,为什么还不封城?
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是决定封城与否的关键。
本月哈尔滨的疫情可谓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让全国人民再次意识到“海外疫情”并不是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真正落实到实处,而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本次哈尔滨疫情反弹让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哈尔滨再次感受到疫情对生活的冲击。
-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3.19日回国落地哈尔滨的留美留学生韩某说起:韩某落地哈尔滨后按照政策被采取14天的“居家隔离”,14天后检测核酸为阴性,随之被解除居家医学观察,但是不知为何她传染了楼上几乎同龄的女邻居曹某,而曹某的母亲又接触了其男朋友,并且两人多次在外同他人聚餐、曹某极其兄弟姐妹多次陪同其87岁的老母亲就医,殊不知韩某由于潜伏期过长其实已经感染,而曹某、曹某母亲、曹某母亲男友也均已感染,自此通过“聚餐”和“就医”等活动,截止4月18时24点,因为留学生韩某回国已经致使36例确诊、18例无症状感染,合计54例!
有人担心哈尔滨会成为第二个“武汉”,建议采取封城措施,其实哈尔滨之所以不封城原因有以下几点:
1.哈尔滨此疫情的“爆发点”来源就一个,那就是“韩某”,而并无其他来源,所以只有“一条线”,防控相对简单。目前通过追踪,已累计追踪到17325例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16493例,尚有832例还在医学观察中。
2.封城是“万不得已”的措施,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是要点。受前期疫情影响,我国第一季度GDP增速–6.8%,从数据上就能看出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当然哈尔滨也不例外,当下最重要的是“经济复苏”,“矫枉过正”式的封城肯定会给经济造成“二次冲击”。
3.“春耕来临”、“开学在即”、“复工已展开”。因为此次事件,本已开学的高三学子重新回家“上网课”,计划4.17日开学的初中三年级学生也被迫再次延迟开学。而黑龙江拥有广袤的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产量大省,时下正值“春耕”,如何封城?
结语就目前哈尔滨的疫情情况来看,虽然近半个月来确诊人数激增,但是“主线”就一条,防控相对简单,这一点不同于武汉的“集中爆发”,因此哈尔滨不会成为所谓的第二个武汉。
目前因为此事件已有18人被问责,各社区也采取了相对更严格的防控措施,而基于“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来说,哈尔滨不会封城,也没有必要封城。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