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2小时血糖升到了10.8,这意味着什么?

餐后2小时血糖测量值到了10.8,算不算糖尿病?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值已经超标不少了,应该引起我们的积极重视了。

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上,餐后血糖的达标值应该是在7.8mmol/L以下,如果超过这个值,就属于超标的情况,而如果超过11.1的水平,则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了,而在7.8~11.1之间的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称作“糖耐量异常”,是属于血糖超标,但还未发展为糖尿病的一种情况,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达到了10.8,可以看出这个值,离11.1的糖尿病确诊值,已经非常接近了,也可能重复测量一次餐后血糖值,这个值就已经超过11.1了。

很多朋友总喜欢问,我血糖到多少多少了,严重吗?血糖到多少了,算是糖尿病吗?其实严重程度如何,但通过数值无法准确预估,是不是糖尿病,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对于血糖升高的问题,千万不要总是纠结于是否是糖尿病这样的一种问题,血糖升高了,即使还不能确诊为糖尿病问题,也应该积极的予以干预控制,这才是对待血糖代谢异常的正确态度。

为什么这么说,是有大数据来证明的,在我国进行的糖尿病生活干预大庆研究,进行了为期6年的糖尿病前期生活干预的统计研究,一共进行了为期30年的追踪研究。根据6年生活方式干预结果,这项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证明,通过生活干预的方式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幅度达30%~50%。而通过第二个十年的追踪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在随访20年间,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减少了43%。与未干预人群相比,干预组人群平均晚发生糖尿病3.6年,心血管病死亡降低34%。而第三个十年的随访统计数据显示,通过糖尿病前期患者,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下降了47%,降低30年累积死亡风险27%。

面对这样的一些研究数据,您应该能够明白,在糖尿病前期,发生糖耐量异常的时候,就应该积极的对血糖进行调理干预的重要性了吧。所谓“糖耐量异常”,是指我们的身体对于餐后摄入能量后,在血糖的转化、利用方面都出现了异常的问题,而血糖的转化利于,又与我们身体的摄入、消耗,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之所以会出现糖耐量异常的问题,通常一方面应该考虑胰岛素的分泌不足,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以及身体的能量过剩的多方面问题。

想要调节好糖耐量异常的问题,首先还是要强调生活干预的重要性,特别是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摄入的能量,通过运动加强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加强体重控制,注意合理作息等方面,都有助于改善血糖代谢异常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调节,有的时候,糖耐量异常的问题不但会得到改善,甚至还能够降到低于7.8的正常范围内,这时候仍然要积极的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要放松,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够让我们的细胞对糖代谢产生“记忆效应”,从而长时间的保持好血糖代谢的正常状态。

最后还是要强调,如果发现了血糖异常的问题,不管够不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不管是空腹血糖受损还是糖耐量异常,都应该尽早的积极的进行调理干预,如果能够早做干预,不管是减少新发糖尿病的几率,还是即使发生了糖尿病问题,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都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尽早干预高血糖,您能做到吗?

餐后2小时血糖升到了10.8,这意味着什么?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值的上限,问题大不大?是不是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凭此一个数值还不能下最后的定论,需要通过标准的糖尿病诊断方法来明确。但要提出表扬的是:能注意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对及时发现糖尿病意义重大,为什么这样说呢?

血糖作为一种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物质,之所以会升高是因为其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发生了过剩,在血糖利用过程中离不开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参与,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将血糖运送进细胞中被利用,当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时血糖的运送量减少,血糖积存在血液中便导致了高血糖的发生。

由于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因此进餐后血糖会迅速升高,高血糖便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增强对血糖的利用,如果胰岛细胞功能受损无法迅速增大胰岛素的分泌量时,餐后高血糖便发生了,胰岛细胞这种应对餐后高血糖的能力越差,餐后高血糖的程度越重,临床上将餐后高血糖分为两种情况:

  • 一是糖尿病前期,即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mmol/L之间,提示胰岛细胞功能受损程度较轻,应对餐后高血糖的能力有所下降,但尚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 二是糖尿病,即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提示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致使餐后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表明糖尿病已经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没有新来源,即便是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细胞只需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即可满足需要,因此空腹血糖是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结果会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有统计显示:在血糖异常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只检测空腹血糖而忽视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可能错过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机会。

要知道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诊断,需要同时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只要其中一个达到诊断标准即可诊断,并非是两个同时升高才能诊断。因此,发现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时应当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即在标准进食二两馒头或是75克葡萄糖水后,才能根据如下标准做出诊断: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餐后2小时血糖升到了10.8,这意味着什么?

是否为糖尿病,主要看两个时间节点的血糖是否达到诊断标准,一是空腹血糖,二是餐后2小时血糖。那么,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吗?有无大碍?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部分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典型症状,包括排尿增多、饮水增多、食量增大以及体重下降,但在糖尿病早期,很多病人可无这些症状,因此糖尿病的早期发现依靠血糖监测,重点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至少8小时的血糖,其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2小时所测血糖,其正常范围为4.4-7.8mmol/L。由于指尖血糖测量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发现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高出正常范围后,应及时就医测量静脉血糖。若静脉测得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任意时间点血糖≥11.1mmol/L,同时存在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时应诊断糖尿病,无糖尿病典型症状时应隔日再次测量,依然达到上述数值也应诊断为糖尿病。因此,若空腹血糖未达到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既然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是不是意味着影响不大,或者无需治疗?当然不是。餐后2小时血糖位于7.8-11.1mmol/L时为糖尿病前期,是健康人群与糖尿病的分水岭,此期大约6%-10%的患者可能进展为糖尿病,因此需要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但治疗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尚无用药指针。包括少吃、多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饮食方面,过多摄入畜肉会使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约20%,每日摄入1-2两全谷物食物,糖尿病发生风险可降低26%,同时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适量进食优质动物蛋白,合理控制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坚持运动2月以上可有效降低血糖,运动12年以上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死亡风险。糖尿病前期患者至少应减轻体重的7%,也可预防进展为糖尿病。

血糖升高可增加心脑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损害,损害程度与血糖升高幅度、病程长短、血糖波动幅度密切相关。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虽然升高幅度不大,但依然会对靶器官造成轻度损害,只不过此期不会出现显著症状。若以后进展为糖尿病,对靶器官的损害则可能进行性加重,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糖尿病患者明确诊断后,经过合理、稳定降糖,依然避免不了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前期虽然给予了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但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部分患者依然会进展为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前期患者依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对空腹血糖的监测,发现血糖持续升高时,必要时可给予药物干预,比如阿卡波糖或瑞格列奈,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综上,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尚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此期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预防或延缓进展为糖尿病。由于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因此该期依然会对靶器官造成轻度损害,但通常不会出现显著症状。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餐后2小时血糖升到了10.8,这意味着什么?

餐后二小时血糖10.8高呢!

我就是糖尿病病人,今年63岁,二型糖尿病,糖尿病三年呢!我早晨空腹血糖都是正常😊但是我还是早晨中午饭前打针吃药,因为我饭后血糖都是高10点多,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理解不了,糖尿病真的烦死了😣

餐后2小时血糖升到了10.8,这意味着什么?

餐后血糖可以反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和各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一半都有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中大约有70%也有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餐后血糖升高是导致大血管病变(如主动脉、颈动脉等)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餐后血糖的检测同样非常重要,其中餐后2小时的血糖最具有意义,因为正常情况下这时的餐后血糖达到最高峰。

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问题大吗?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如果单单就看这一个指标,则提示存在糖耐量异常的情况。如果餐后2小时≥11.1mmol/L,需考虑糖尿病。所以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还不足以诊断糖尿病,但是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因为空腹血糖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餐后血糖未达到的情况也有很多。所以建议加做空腹血糖,以免造成漏诊。有条件的可以做OGTT试验(即静脉检测空腹血糖和服糖75g后2小时血糖),可以明确有无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单凭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不能确定有无糖尿病,但即使没有糖尿病,也提醒你需要建立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健康的体重以及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所以不管问题大不大都提醒你需要重视起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篇幅有限未能面面俱到,如需了解更多医学知识,欢迎关注“医师杨浩”

餐后2小时血糖升到了10.8,这意味着什么?

单纯这一个数据,很难回答,但是这个情况,身体不是处于健康状态是肯定的。

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任何一个数据超出正常值,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也就是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在7.0mmol/L以下:和/或者餐后、葡萄糖耐量试验情况下,血糖超过7.8mmol/L,但是低于11.1mmol/L,这些状态称为空腹血糖异常或者糖耐量异常,这两种状态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通俗的说,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预备役,后备军,他们这某一个时间段是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的。据研究,大约有90%的糖尿病前期的人在10年以内会发展为糖尿病。而据2016年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中国成人中约有5亿为糖尿病前期。这些人如果不注意,发展为糖尿病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而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转的,当查体发现血糖异常时,要积极以糖尿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的控制饮食,坚持锻炼,适当减重,这种状态都可以恢复正常,并且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健康的体魄。因此,这种情况下发现血糖异常是好事,这样可以提起自己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增强健康意识。

对于题主的这种情况,因为只有1个数据,很难根据一个点的血糖来判断是不是糖尿病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口渴、多饮、消瘦等糖尿病的症状,需要两个血糖结果才能诊断为糖尿病。

题主要到医院进行代谢方面的检查,再次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如果空腹血糖超过了7.0mmol/L,餐后血糖超过了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