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瘦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是什么原因?
有很多朋友查出高血压、高血脂问题,都禁不住要问,我这身体又不胖,怎么还会血压血脂高呢?虽然肥胖人群是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高危风险人群,但这并不代表,瘦人就不会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
出现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原发性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虽然目前导致血压升高的根本原因还没弄清,但引起高血压的风险因素,却是很清楚的,发生高血压问题,绝不仅仅是因为肥胖,除了遗传因素、年龄这样的不可控因素以外,长期的吸烟喝酒影响,长期久坐不运动的坏习惯,长期的焦虑紧张情绪,长期的熬夜等等多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血压健康,导致逐渐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因此,瘦人出现高血压也并没有什么奇怪,不妨从上面谈到这些方面去考虑,到底哪些习惯导致了我们的高血压,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高血压。
说完高血压,再来说高血脂的问题,高血脂往往更容易让人与肥胖联系在一起,不胖拿来的“脂”呢?但体内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多数来自于肝脏自身合成,只有少部分的脂质来自于体外摄入,高血脂确实与肥胖息息相关,但发生高血脂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身体的血脂代谢出现了问题,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过多,在供应身体所需之外,来不及完成分解代谢,从而导致了血液中脂质的累积,血脂指标不断升高。因此,瘦人也并不是高血脂的“免疫人群”,在实际临床上,体型正常或偏瘦,但仍然出现高血脂问题的患者,也并不少见。
总而言之,血脂、血压的升高,与身体的胖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其去纠结为何不胖还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还不如多多了解高血压、高血脂带来的健康危害,积极的控制好我们的血压血脂水平。
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高血压会影响血管弹性,加速血管硬化,而高血脂更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斑块问题的最大风险因素,因此,有了高血压高血脂问题,一定要积极的进行调理控制,只有尽早的控制好血压血脂水平,才能够更好的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如何控制,首先应该评估血压、血脂的具体指标,结合具体指标评估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低,如果血脂血压仅仅是轻度偏高,并不严重,经过评估也不属于高危风险的情况,不妨就先加强下生活上的调理控制,来改善血压血脂问题,从生活调理方面来说,对于瘦人,首先控制肥胖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不用考虑了,但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避免熬夜、保持平和心态、戒烟限酒、加强运动锻炼等,这些方面的生活习惯,都应该尽量做到,并一直保持。
如果通过生活调理控制不好血压、血脂水平,或本身就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情况,除了加强生活干预以外,也要采取合理的用药方案,把血压血脂降下来,并控制在平稳达标的范围内,具体用药可以结合自身血压血脂情况,咨询医生来确定。
人瘦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是什么原因?
门诊来了一位患者,男性,47岁,大概1米74,偏瘦,体重大概110斤。
来的目的是复查一下血脂,因为前两天在外院查了一次血脂,胆固醇6.4,低密度脂蛋白4.2,甘油三酯1.6。
这位大哥说外院给他查错了,王医生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他这么瘦,平时饮食也很注意,怎么可能高血脂呢?
王医生解释:这没有直接关系,瘦人也可能高血脂。
患者还是执意复查,不得开了单子,复查的结果显示:胆固醇6.3,低密度脂蛋白4.1,甘油三酯1.4,基本和前两天查的结果一样。
大哥问:不是说吃的不健康和胖人才会高血脂吗?我平时饮食很健康,还这么瘦,怎么可能血脂这么高。
您如果知道胆固醇是怎么升高的就不奇怪了!
您看这位大概甘油三酯才1.4,说明饮食控制的不错,因为甘油三酯跟饮食关系密切,所以这位大哥的甘油三酯正常。
但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主要原因是自身代谢造成的,简单说就是遗传导致的,亲看下图
只有少部分是饮食造成的,也就是说即使我们饮食控制,胆固醇仍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仍会升高。
那么是不是就不用控制饮食了?当然不是,饮食健康是基础,不控制饮食,不但会增加胆固醇升高的风险也会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风险,增加甘油三酯升高风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笨想,本身胆固醇一方面是遗传导致的,就会升高,您再不控制饮食那只能是胆固醇更高。所以,控制饮食是基础。
要不要吃药?这位大哥,没有糖尿病高血压,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4.2,暂时不用吃药,但需要密切观察,如果低密度脂蛋白高于4.9,就需要降脂治疗。
如果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也需要降脂治疗!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维权勇士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人瘦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是什么原因?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高血压以及胆固醇应该是胖人的专利,殊不知身体瘦弱的人,也一样会有血压高、胆固醇高的问题!这其实并不矛盾。
人瘦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是什么原因?首先说说,瘦人为何血压会高?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没有确切的发病病因。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常见的疾病有肾脏疾病、肾血管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目前确定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抽烟、酗酒、熬夜、钠盐摄入过多、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从这些危险因素来看,肥胖只是其中一项危险因素。所以对于偏瘦的人来说,如果不注意其他方面也会患高血压。只不过说在相同条件下,胖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会高于瘦的人,但并不是说瘦人就不会患高血压。
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食物和机体的生物合成,其中80%来自于自身合成。成年人除脑组织外,各种组织都能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和肠黏膜是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
所以,胆固醇的升高并不完全与饮食有关,也与人的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一些“瘦人”虽然体型不胖,但种种原因也会导致其胆固醇偏高。比如: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过大、爱吃高蛋白、高脂肪的甜食、不爱运动等。
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怎么办?无论胖人还是瘦人都要注意自身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水平,瘦人不能因为自己瘦就可以烟酒、鱼肉吃喝无度,懒于运动。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聚集形成脂肪,堆积体内造成代谢异常。
想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正确做法是戒烟限酒,避免过多高脂、高热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细粮搭配,坚持清淡原则,并积极主动锻炼健身。此外,还要学会自我调节减少精神压力。因为精神若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造成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使血管收缩,同样会导致高血压等各种代谢性疾病。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人瘦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是什么原因?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高血压以及胆固醇应该是肥胖人的专利,殊不知身体瘦弱的人,也一样会有血压高、胆固醇高的问题!又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胆固醇高并不是说脂肪含量过多,而是脂代谢能力出现了问题!所以胖的人是因为脂肪过多对身体造成负担,而导致脂代谢异常,但不胖的人就是因为本身脂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而引起胆固醇偏高的。
以下的这些行为是引起胆固醇高的常见因素:
一、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不爱吃蔬菜和水果,不注意运动,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就算是瘦人,胆固醇也会“超标”。
二、长期吸烟,尤其是长期处在二手烟的缺乏当中。
三、精神压力过大可以导致高胆固醇高。现在胆固醇高的低龄化趋势,与压力大、易紧张等不无关系,这些精神因素也是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四、不喜欢运动也可以导致高胆固醇。很多瘦人以为自己本身身体单薄,不喜欢运动,或者觉得自己偏瘦不需要运动,但这样就可以导致高胆固醇。
五、“家族性高胆固醇症”是一种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病人虽不胖,有的甚至很瘦,但胆固醇却非常高。
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进一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发生。因此特别提醒,瘦人千万不要认为高胆固醇是胖人的“专利”而掉以轻心,瘦人同样要注意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血脂出现问题,也一样是会引起高血压的。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人瘦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瘦人,也会出现高血脂。
血脂一般是检测身体的脂类物质,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内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另一类叫类脂,主要是胆固醇,还包括磷脂、糖脂。而胆固醇在血液中存在于脂蛋白中,其存在形式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几种。
因为引起高血脂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过多进食含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蛋黄、肝等动物内脏。身体内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引起总胆固醇偏高,这是造成总胆固醇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是: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增多或代谢减少,胆固醇的代谢主要是构成细胞膜和合成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或是肝脏氧化生成的胆汁酸,随胆汁排出。如果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远远大于代谢,也可以引起胆固醇增高,所以瘦人胆固醇增高多是因为合成增多。
为什么会出现高血压呢?
高血压是不分胖瘦的,高血压一般跟遗传,饮食,环境,生活习惯都有关系,这个没有去具体确切的病因。遗传高血压的发病有较明显的家族集聚性,高盐、高脂肪、抽烟喝酒、情绪失控都是诱发高血压的病因。并不是瘦人就不得高血压的。
如果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晚睡早起,熬夜,喜欢吃油腻油炸食物、高脂肪、高盐等饮食,则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小晓医生。
人瘦血压高胆固醇又高,是什么原因?
感谢邀请。
人瘦也会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肥胖只是引起三高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因素,但并非是绝对因素也不是仅仅只有这一个因素。例如我们的素食者人可能是苗苗条条的,结果可能其中不少会出现脂肪肝,这可能是因为日常蛋白质摄入的缺乏,减少了肝脏中运输蛋白质的载体,也让肝脏缺乏了修复自己的蛋白质引起;另一方面,糖分摄入的过量,因为在动物性食物上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摄入了更多主食类、面包、饼干等糖分多的食物,同样会引起糖分堆积,造成中间产物甘油三酯增多,而引起脂肪肝、甚至高血脂。
血压高、血脂高的原因也有不少,大部分可能和肥胖相关,毕竟肥胖人群日常的饮食更无节制,高油、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量更多,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更容易累积,诱发血管堵塞、血栓等问题。不过三高同样和遗传因素相关,也和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久坐久躺、吸烟饮酒等等。只有维持身体中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我们的脏器寿命才能更长,我们才可能会更健康长寿,对于瘦一点的人来说,可能怎么吃也不胖,怎么睡也不涨肉,但这并不是绝对不会诱发慢性疾病的必要条件。并不是维持合理体重,身材匀称就可以掉以轻心,因为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同样是可能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内环境不平衡的,我们只能尽量改善饮食、尽量改善生活习惯,参加运动去进一步降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威胁的几率。
我身边有个活例子就是我父亲,他胃还不好,人特别瘦,经常吃生冷就疼,饮食上特别注重,不抽烟也不喝酒。不过前一段时间他还查出有高血脂,一问才知道,是“高胆固醇血症”,主要原因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咱们的胆固醇有大体三个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这低密度脂蛋白在体内的效果是让胆固醇在血液中不断循环,让胆固醇提供原料;而高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是让胆固醇运输到肝脏代谢掉,两者必须维持一定平衡,我们的血脂才能在适宜范围,现在低密度脂蛋白高了,血液中循环的胆固醇偏多,自然血脂也就高了。这个一个可能和遗传有联系,另外仔细琢磨的话,和他生活饮食习惯也是有关的。
比如我父亲虽然三餐都吃得很讲究,不过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吃点心,比如桃酥、麻薯、米花糖、沙仁条、巧克力一类的食物,虽然吃得不多,不过两餐之间他都会吃上一点。父母自己吃饭的时候节约,不怎么喜欢均衡营养,餐桌上也不怎么吃海鲜、鱼虾;另外,因为胃总难受,他不太愿意坚持运动,最喜欢的就是静坐着看报、看书。加上自己可能本身遗传就容易高胆固醇,那可能就更容易胆固醇偏高了。其实饮食中高糖食物虽然对胆固醇没有直接的太大影响,但如果糖分摄入较多,它们最终也可能会转化为脂肪,对血脂多少有点影响,另外,加工类的食物中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它们就正好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助手,例如薯片、蛋糕、面包、油炸食物、速溶饮品、罐头食物、午餐肉等等。
如果也有同样情况的朋友们,建议咱们日常多补充一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量(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还有助抵抗过敏、炎症等问题)如深海鱼类(金枪鱼、带鱼、三文鱼),一周1~2次,对于大部分朋友的经济状况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每日吃一些坚果,10g左右,可以包含多种种类,如核桃、花生、杏仁、腰果等;大豆类食物(黄豆、黑豆、大红豆、青豆)每日适当吃点(20g)左右,可以做豆浆,可以和饭一起煮,也可以加在菜里面。日常坚持运动,很多研究都发现,运动能有效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可以让它压压低密度脂蛋白的锐气,另外,肥胖的、超重的朋友最好维持适宜体重,因为肥胖更容易让人诱发这些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