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
对于“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的问题,前提条件是,在中年阶段,已经出现了血压升高的情况,而且延长寿命谈不上,如果中年高血压患者能够积极的控制血压,稳定的控制血压,能够更好的保证身体健康,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健康危害倒是真的。
人到中年,对于自己的血压情况,确实应该更加关心一些了,不妨家里备一个血压计,定期不定期的测量下自己的血压情况,当出现血压升高的状况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的就医诊察,确认自身是否真的有了高血压的问题。
中年人的血压升高,往往更具有隐蔽性,因为通常血压升高的幅度都不一定很大,多数情况也不一定会有不适的感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和忽略。实际上,如果我们通过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已经超过了120/80,出现了升高的趋势,比如高压达到了130,而低压升高到了快90的情况,这样的正常血压高值的情况,就应该引起我们的积极重视了,而如果诊室测量血压,有间隔时间两次测量都超过140/90的情况,基本就可以确认是属于高血压的问题了。
中年人的高血压问题,特别是初次发生的高血压,往往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比如说很多中年朋友的高血压问题,都存在低压高超过90,而高压还未超过140的情况,还有些朋友虽然低压高压都超标了,但相对还是低压更高,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强,以及一些其他的生活不良习惯影响有关,因为中年人血管健康状况,弹性状况还比较好,因此,很多时候的高血压情况,舒张压升高幅度往往更大。
但不管是单纯舒张压高,还收缩压舒张压都高的高血压问题,都值得积极引起重视,与糖尿病一样,血压升高问题干预越早,越积极的重视和控制,高血压这种慢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和靶向器官损伤的几率就越小,病程的发展和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也会更小,因此,积极控制好血压,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中年朋友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血压到底应该控制到多少合适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指南和研究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对于明确有高血压问题的中年朋友,建议将血压至少应该控制到130/80mmhg以下的水平,如果中年高血压患者能够把血压平稳的控制到这个达标水平,能够大大的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也可能减少高血压带来的脑卒中风险,当然从健康和寿命来说,受益是很多的。
在这里建议,中年朋友在发现血压升高趋势,还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时候,就应该开始重视和加强血压的控制,这种控制不用服用药物,而是通过生活上的干预来加强血压的控制,关于高血压的生活控制,给大家说一个简单好记的“5510半半”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严格控盐,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g,肥胖问题的朋友注意控制体重,减重应该不少于5kg,限制饮酒,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两,戒烟(0支烟),每天吃新鲜蔬菜至少半斤,每天坚持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如果能够做到上述生活习惯的调整,通常情况下,对于中年朋友血压升高的调整,效果都是比较明显的,这个原则不但适用于正常血压高值的情况,同样也适用于有高血压问题朋友的生活干预调理,应该始终坚持和贯彻下去。
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朋友,也不是一上来就一定要服药,如果您的血压值没有超过160/100,也没有糖尿病等其他心血管风险慢病,同时也没有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健康损伤,就可以考虑先不吃药,而通过上述的生活习惯调理的方式来控制血压,除了上述生活习惯的调整干预以外,还要强调一下心理调节的重要性,经常焦虑,长期的压力影响,同样也会影响血压水平,戒除不良情绪影响,保持平和心态,对于调节和控制血压,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通过积极生活调理干预,能够把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的达标水平,继续坚持就好,不用考虑服用降压药的问题。
而对于生活调理干预无法有效降低血压的中年高血压朋友,或者是血压属于二级高血压或由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血压情况,应该在加强生活调理的同时,考虑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水平,通常对于中年人的高血压问题,首选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心率超过80的,可以考虑选择β受体阻滞剂加强心率控制,联合用药方面可以考虑普利/沙坦类药物+地平类药物或普利/沙坦类药物+利尿剂的组合,具体的用药,还请结合实际情况咨询医生确定。
总而言之,对于中年人血压偏高的问题,千万不要因为没有感觉就忽视血压的控制,尽早的积极的控制血压,对于保证身体健康,减少高血压带来靶向器官损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合理方式,积极控制血压水平,把血压控制在稳定达标的范围内,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
说起中年人血压应该控制在多少?这是很多中年高血压患者特别想问的问题。实际上,针对这个问题。张大夫自己说总是没有那么大的信服力,那就通过人类一项著名的医学研究来回答大家这个疑问。
众所周知,在心血管领域,SPRINT研究是著名的研究,可以说心内科医生都知道。这个研究之所以又名,是因为这个研究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高血压研究试验,而且资助机构也比较权威,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这个研究就显示,强化降压,也就是把收缩压(高压)降低至120mmHg,较之把血压降低至140mmHg,可以让高血压患者死亡率降低3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25%。更加通俗的讲,就是强化降压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6个月至3年:其中50岁左右的重点高血压患者,寿命延长近3年。而对于65岁左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其预期寿命延长可达1.2年。
其实,看完这些估计很多高血压患者都要想办法把血压控制的更低一点了。但是,张大夫要提醒一句,这里说的血压更低一点是建立在患者可以耐受的基础上,而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合适。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到120左右,还要看看他是不是有不舒服,如果有低血压的不适表现,那还是应该恢复到没有不适的较高水平,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更加应该注意。
最后,张大夫想跟广大的高血压患者说:高血压不是越低越好,但是如果你能耐受,那肯定是低一点好,当然,前提还是能耐受的情况下。
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
高血压是我国第一大慢性病,全国估计有3亿高血压病人,在以前的概念中高血压属于老年病,但近些年来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四五十岁得高血压的人,比比皆是!
高血压会影响寿命吗?这是大部分高血压病人担心的问题。其实,高血压本身不要命,要命的是血压控制不好引发的脑梗死、脑出血、心衰、心梗等并发症。这些疾病都是极其危险的,致死率很高,所以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特别重要。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安静时收缩压100~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血压持续等于或高于140/90为高血压。所以中年人的血压最好控制在80~120mmHg之间。
控制血压的方法:
1,低盐饮食, 健康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六克,高血压患者则应该在五克以下,低盐饮食可以帮助提高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2,不喝咖啡浓茶,咖啡浓茶容易使人大脑兴奋,刺激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心脑血管使血压升高。
3,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血压升高,生活中要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绪波动。4,适当运动,平时坚持适当运动,合理控制体重,远离肥胖,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
5,坚持服用降压药,当改变生活方式,减肥都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时候,就需要药物治疗了,服用降压药不能突然停药,如果血压刚降下来就擅自停药,会导致血压反弹性升高,或者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塞、猝死。
中年高血压患者只要坚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低盐饮食,控制体重,远离烟酒,保证睡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好自己的血压,是不会影响寿命的!
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
在我国,差不多每6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正因为高血压如此常见,很多人一上了年纪就担心自己的血压升高。确实,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危害较大,是阻碍老年人长寿的关键病因。那么,健康的血压标准是什么呢?
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人一旦上了年纪,容易被各种疾病缠身,尤其是像高血压、高血脂等这样的慢性疾病,虽然短期内不会致命,但是长此以往却会诱发各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年龄,血压的最佳标准是多少? 事实上,血压的控制标准其实也有优秀与合格之分。
首先,关于血压控制合格标准的问题。目前,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标准仍然是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140/90mmHg,其实这个标准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合格标准,也即我们所说的“及格线”。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群,无论是否正在服用降压药,若血压无法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认为是不健康的表现。对于该类人群,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就医,遵医嘱选择生活方式干预或是药物治疗。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若血压长期无法控制在这个“及格线”以下,多预示病情加重,既往用药已经无法满足患者所需,也应及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选择换药、加药或是联合用药处理。
另外,我国高血压指南指出,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而言,合格标准可适当进行调整,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放宽至<150/90mmHg,8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可放宽至<160mmHg;高血压合并心衰、糖尿病的患者,应为<130/80mmHg;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推荐目标为<14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慢性肾病患者,若无白蛋白尿应为<140/90mmHg,有白蛋白尿应为<130/80mmHg;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准备溶栓时,需要一定的血压保证供血,应控制在<180/110mmHg。
其次,关于血压控制优秀标准的问题。对于这个标准,其实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人群,最理想的血压标准就一个,那就是<120/80mmHg。即便是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会有所升高,但是如果能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那就最完美不过了。因此,我们一直说,140/90mmHg只是一个“及格线”,如果患者能够耐受,还是应该尽量降低至更理想的水平。对于老年人群,我们建议可将140/90mmHg作为第一降压目标,130/80mmHg作为第二降压目标。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血压控制标准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来看最近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对年龄大于50岁,血压中的收缩压在130-180mmHg之间且没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进行强化血压管理,即将血压的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即便是未来有心脑血管发生,预期寿命最长也可增加3年。
由此可见,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对延长预期寿命会有最大的获益。
众所周知,高血压最大的危害在于引起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是由于长期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使血液中大量的脂肪趁机从内皮损伤下进入并沉积下来,进而引起脂肪炎性反应发生变性,形成粥状态脂质物取代血管正常组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最终导致心、脑、眼、肾等主要器官的病变,冠心病、心肌梗塞、失明、尿毒症等等都与高血压有脱不了的干系。在对血压与血管的关系研究中证实:
人体最佳的血压状态是120/80mmHg,这种状态下血管所受的压力是最合理的,血管的收缩功能既能得到充分发挥,又不会受到损伤;而一旦血压超过了120/80mmHg,即会对血管产生微损伤,看似不起眼的损伤,积少成多将使血管收缩功能受到影响,不能有效缓冲血流压力,血压就将进入缓慢增长期;而一旦血压超过了130/80mmHg,血管功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加大,血压将进入快速升高期,未来十年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此时伴有了糖尿病、高尿酸等情况,进展速度不仅会加快,对血管的损伤也将大大增加。
因此,不仅是中年人,每个人从年轻时起就应当关注血压的变化,始终保持在120/80mmHg以下是最理想的状态,即便是有高血压的人,也应当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对防治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会有更大的获益。
总之,有句话说“血管的寿命就是人的寿命”,要想延长寿命就要从管理好血压做起。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中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能延长寿命?
是血压高吗,长寿的是110和75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