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人群与不抽烟人群,谁被传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近期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想要预防病毒感染,抽点烟;或者是那些老烟民,不会感染新型病毒,肺里全是焦油,病毒进去就被毒死了,不管是紧张疫情下的自我调侃,还是真的认为有道理,但从目前的统计研究数据来看,吸烟人群和不吸烟人群并病毒感染的几率大小,并没有明确的差异。

最近钟南山院士作为通讯作者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统计研究很多朋友都很关注,首先是最长潜伏期24.0天的“记录”,很多朋友又更担心的,但实际上,目前也已经确认,在1099例比例中,这个24.0天的潜伏期仅仅有一个病例,而平均潜伏期的中位数数据为3.0天,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特例,大家千万不要想的太多,过分担心。

在这篇论文中,同样统计了此次的1099个病例中吸烟者的比例,从发病者吸烟的比例来看,在1099个患者中,吸烟者仅有137例,约占总人数的12.6%,这样的数字是否就说明吸烟者就更不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呢?别着急,我们来慢慢给您分析——

在1099个病例中,女性有459个,而女性本来就是很少吸烟,几乎可以忽略,在剩余的640位男性患者中,15岁以下的有9名,在15岁以上的631名男性感染者中,曾经有吸烟史现在已不吸烟的有21个,目前仍在吸烟的有137例,这样的数据算下来,有吸烟史的男性的患病比例也高达25%的比例,这个比例其实也并不低,而且目前这样的一个统计样本数量,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样本数量也还不够大和全面,相信随着流行病学统计数据的不断完善,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升高。

因此,这样的一个数据,并不能说明吸烟者就更不易感染新型病毒。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时,在1099个病例中,从不吸烟者占927个,病情严重的情况有134例,这个比例是134/927=14.45%,而在有吸烟史的人群中,这个比例是38/159=23.89%,哪种情况出现危重病例的比例高,相信大家一看便知了。

而此前,世卫组织专家在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问题时也谈到,老年人,原有肺部疾病,或长期吸烟的人群,都是容易发展为危重病情的风险情况,所以由此看来,吸烟并不能有效的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几率,但吸烟者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肺部危重症状的风险几率反而更高。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我们科普了很多年了,吸烟对于肺部、消化道、心脑血管健康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危害,也都说的很多了,总是还有很多朋友(特别是一些戒不了烟的朋友),总喜欢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证明吸烟的“好处”,拿一个孤例的情况,去挑战长久以来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科学观念,真是可笑又可悲,吸烟还是不吸烟,都是一个人的个人选择,如何选择,主要还是看自己,真的没有必要非得证明,吸烟能够有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您说是不是呢?

抽烟人群与不抽烟人群,谁被传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这是我今天第二篇关于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到底谁的感染性大一些,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问答。 在上一篇回答中许多人说我拿不出数据证明哪个容易被感染,所有的内容都是我自己认为的。

那么现在数据来了,我们先看一看钟南山院士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的数据来看一下。 钟南山院士的文章里面有一个数据说的就是吸烟人群的患病率。

在1099例感染患者中,927例患者从未吸烟,占85.4%,曾经吸过烟的有21名患者占1.9%,现在的还在吸烟的有137名患者,占12.6%。 我们再查一下百度,根据百度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吸烟者达3.01亿,15岁以上的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为52.9%,女性为2.4%。 从以上数据来看仿佛是吸烟者更不容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看到这个数据许多吸烟者已经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说,看吧,吸烟对预防病毒感染有益吧,你还说吸烟对身体有害?

先不要高兴太早,我再为你慢慢分析这个数据到底有没有代表性: 首先,这个数据才是一千多例,数据比较少,偶然性也较大。需要等大数据,才能尽量降低偶然性。如果综合现在几万的数据来分析的话,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其次,在这个1099的数据中,女性459名,男性患者是540位。再按照男性与女性的吸烟率来看,男性为52.9%,女性为2.4%,女性吸烟者较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么算来真实数据应该是137/540,概率是25.3%也就是说其实比例是一样的。

再次,此前柳叶刀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长期吸烟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进展成重症甚至危重症的概率较高。而且从钟南山院士这篇论文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中25.2%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而吸烟就是引起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包括肺癌、膀胱癌)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最后,再加上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的特点,并不存在吸烟者不易感或者不吸烟者易感的情况。

最后小结:吸烟无益,吸烟百害而无一利,大家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吸烟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还研究药物干什么,还研究疫苗干什么,一支烟就可以解决的事,又何必到现在还在苦苦寻找特效药呢。 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该戴口罩就戴口罩,该洗手就洗手,这才是科学的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抽烟人群与不抽烟人群,谁被传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抽烟人群与不抽烟人群,谁被传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指出,新冠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也就是说,不管你吸不吸烟、年龄多大,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过与ACE2蛋白结合而感染人类的,而这个蛋白普遍存在于人体的器官组织中(如口鼻粘膜、鼻咽、肺组织和消化道中都可发现),所以我们人类接触到这个病毒,只要达到一定的浓度都可能被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抽烟的人如果感染到新型病毒,则更易发展成重症

中国疾控中心指出,与普通人群相比,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死亡风险更大。一方面这部分人群本身抵抗力就相对较差,另一方面这些人本身就存在慢性的低度炎症反应。而抽烟不仅会损伤肺组织,还是多种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等等。所以,在此呼吁不要抽烟了,尤其是有这些有慢性疾病而且年龄偏大的人。

欢迎点赞、转发、留言,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医学常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

抽烟人群与不抽烟人群,谁被传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关键抽烟和不抽烟的人群,谁被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最大?

抽烟有害健康,这话一点都不假,抽烟对健康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人们的呼吸系统受损,主要是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苯并芘等可以伤害气道,导致呼吸道的自净能力下降,有害物质可以刺激气道产生黏液增加和刺激副交感神经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最终结果是引起呼吸道呼吸的阻力增加,焦油和尼古丁等物质可以引起氧自由基增多,过多的氧自由基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的弹力纤维受损而引起弹力下降,最终结果是导致人们的抗病防病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还可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和肺心病,另外尼古丁、苯并芘还可以引起肺部癌变,而最终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

从以上可以看出,抽烟百害而无一好处,当然之前有很多造谣说抽烟能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抽烟对呼吸系统的损害,这种造谣不攻自破。

抽烟不仅不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而且还会导致人们的呼吸系统等受损和抗病能力下降,由于抽烟导致人们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抽烟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机会要比不抽烟的人要高,而且长期抽烟的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生重症新冠肺炎和严重新冠肺炎的风险也会不同程度的增加。

抽烟有害健康,没有抽烟的人,最好不要抽烟,如果已经抽烟并且已经对抽烟上瘾的人,最好戒烟,实在戒不了抽烟,也要尽可能的限制或者减少抽烟。

抽烟人群与不抽烟人群,谁被传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在问,抽烟人肺里含有尼古丁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抵制这次疫情是有积极作用呢,还是具有反作用呢?

因为目前为止没有人对此做过试验,谁也无法得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果有关部门能对确诊患者及死亡者,做一下分类统计,看看抽烟者和不抽烟者占比多少,或能说明一些问题。

至于有人推理说,抽烟伤肺,导致肺功能弱化,而弱必然抵抗力低,所以相对不吸烟者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就大。这种推论有些想当然了。

任何事物都两面性,好的也有坏的一面,坏的也有好的一面。砒霜是毒药,但也可入药治病救人。鸦片有毒却入药止痛,解除病痛。蝙蝠美味,却致人死地。

尼古丁也是一种毒,或许损坏人的肺部,但谁能说准它是不是也会杀死病毒呢?

抽烟人群与不抽烟人群,谁被传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因此无论是吸烟人群,还是非吸烟人群均可能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但在疾病转归方面,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吸烟对人体可产生多种危害,就呼吸系统而言,吸烟可削弱呼吸道的免疫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在缺乏特效药的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清除主要依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因此理论上来讲长期大量吸烟并不利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其次,吸烟可损害肺组织、降低肺功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的几率较高,且死亡人群也多发生于合并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因此长期大量吸烟不利于新冠肺炎的转归,尤其是已经并发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此外,吸烟可增加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差于普通人群,因此在疾病转归方面,非吸烟人群的预后可能会更好。

当然,自去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以来才短短几月时间,我们对该病毒知之甚少,各方面均需要深入研究,即使部分研究数据可供参考,但研究样本较少,且个体差异也会影响患病风险与疾病转归,因此“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谁感染风险更大”尚不能一锤定音。当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所有人群均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或许不同个体的感染风险不一样,即使感染风险较小,一旦发生于自身,感染率就是100%,因此无论吸烟与否,均应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护措施。更重要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疫情高发的当前,吸烟无疑会增加与病毒接触的机会;若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吸烟也会将家人暴露在病毒中,不利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因此建议戒烟,戴好口罩,做好各方面防护,以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长期大量吸烟会降低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损害肺组织,降低肺功能,不仅不利于新冠肺炎的预防,而且可能影响感染者的转归,因此非吸烟人群能更好地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