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
很多有高尿酸问题的朋友,都担心自己会发生急性痛风的发作,而发作过急性痛风问题的朋友,经历过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以后,往往还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发生急性痛风疼痛的部位,下次还会发作疼痛吗?痛风反复发作是在同一个部位,还是换一个部位?
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基于我们平常生病的一种常规认识得来的,比如说有一些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这样的疾病,得过一次以后,通常就会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不会再得第二次,而比如感冒之类的一些疾病,每次出现的症状往往也各不相同,有的时候嗓子疼,有的时候则是咳嗽,但痛风与这些疾病情况都并不相同,痛风反复发作的根源,在于高尿酸血症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问题,高尿酸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痛风就有反复发作的可能,而原来发作过痛风的部位,会是痛风反复发作的高发部位,当然可能会“再痛”。
什么是高尿酸和痛风,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高尿酸是指人体血液中的尿酸盐水平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身体的尿酸盐水平超过420μmol/L,就可以判定为高尿酸血症的问题了,尿酸是人体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生理物质,偏高了会影响健康,是因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不好,当浓度超出饱和浓度(384μmol/L)时,尿酸盐就会在血液中形成过饱和,从而析出尿酸盐的结晶,这些结晶物质随着血液游走全身,在身体各个部位形成沉积,从而危害到身体的健康。
痛风是怎么发生的呢?痛风的发生,正是由于我们血液中析出的尿酸盐结晶会在关节表面、腱鞘等部位形成沉积,当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沉积的尿酸盐引起关节部位出现炎性反应,关节部位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等症状的一种外在的炎性反应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高尿酸是发生痛风的病理基础,痛风是高尿酸的外在病征表现。
痛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剧痛,红肿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活动,在这个阶段,我们肯定不能任由疼痛发展持续,我们的身体会分泌抗炎因子去对抗炎性反应,而在临床上,也会以抗炎镇痛为目的,对痛风的疼痛症状进行控制,一般通过1~2周的抗炎治疗,痛风的疼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疼痛终止后的关节部位,往往会跟正常一样,不会再有不适的感觉。
但炎性反应抵抗住了,疼痛消失了,并不等于尿酸盐结晶被清除了,实际上,对于高尿酸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问题来说,对于关节部位已经形成沉积的尿酸盐来说,如果不能做到严格的控制好高尿酸,已经形成沉积的尿酸盐是很难从关节部位完全清除的,如果关节不痛了以后,仍然不注意高尿酸的控制,仍然经常大量饮酒,或者吃大量的高嘌呤饮食或高果糖的饮食,或者过度疲劳,或者受凉的状态下,都有可能在这些诱因的作用下,进一步诱发痛风的再次发作,而痛风再次发作时,已经疼过的部位往往是再次发作的高发部位,因此,已经发作过痛风的关节,发生再次疼痛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既然高尿酸是痛风发作的生理基础,因此想要避免痛风的反复发作,就需要我们从高尿酸入手,控制好血液中的尿酸盐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减少痛风的发作几率,一般情况下,对于发作过一次痛风的朋友,如果能够把尿酸盐水平平稳的控制到360μmol/L以下,就能够大大的减少痛风再次发作的几率,而对于痛风反复发作,或已经形成慢性痛风石的朋友,则要求把尿酸盐水平控制到300μmol/L以下。
做到这样平稳达标的尿酸控制,其实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不但要在生活上做到严格的自律,在生活上做到坚持戒酒、不吃高果糖、高嘌呤饮食、多喝水,多吃果蔬,适量喝牛奶,加强运动锻炼,避免熬夜等方面,同时很多痛风患者,还需要通过长期的服用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而降尿酸药物,又有各种各样的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风险,也是导致患者长期用药依从性不好的原因之一,因此,想要避免痛风的部位不再痛,需要我们严格的控制好尿酸水平,在严格控制生活,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尿酸稳定达标,才是最需要做到的。
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
大家如果想要明确这个问题,就要明白痛风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发生、发展的,我们就来聊一聊,痛风会不会在同一个部位发作?痛风的病理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也就是血尿酸超过了我们身体血液中正常应该容纳的上限!那么我们的身体血液中的血尿酸浓度正常值是多少呢?
男性应该在420以下,而女性非绝经期应该在320以下,如果是已经绝经的女性,血尿酸的正常值与正常男性一样,均为420。
如何确定患者的血尿酸是异常的呢,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呢?通常情况下要给予患者连续两次、非同一天、空腹采血化验血尿酸如果均超过正常值就可以确诊为高尿酸血症。
那么这些尿酸是哪儿来的呢?我们身体内的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个是食物当中的嘌呤,通过我们的身体代谢以后一种产物为血尿酸,占整个身体血尿酸的20%。另外80%的血尿酸主要来自于我们的身体自身代谢,比如细胞的死亡。
那血尿酸怎么才能排除体外呢?有70%是经过肾脏排泄,也就是通过尿液排泄出去了,另外有30%是通过肠道排泄的。
如果一个人摄入了过多含嘌呤的食物,有可能导致血尿酸的升高,而如果因为多种原因导致不能正常的将血尿酸排出体外,也就会形成血液中尿酸的累积,如果长时间的处于这种高尿酸的状态,就有可能导致痛风的发作。
痛风的发作不代表所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都会发展为痛风,这点请血尿酸高的朋友们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有恐惧感。
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啊,当我们体内的血尿酸超标以后,由于浓度变高,就有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的形成,那么几率到底是多高呢?研究显示,如果血尿酸超过540,那么就有5%的几率形成尿酸盐结晶,如果维持这个浓度超过5年的时间,就有20%的几率形成尿酸盐结晶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些尿酸盐结晶潜伏在身体的多个部位,而以负重部位比较多见,比如我们脚的第1个脚趾,少量的能不会诱发特殊的症状但是一旦结晶比较多那么很有可能一次受凉、一次外伤或者是一顿暴饮暴食以后,导致尿酸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诱发痛风的发作。
当痛风发作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在痛风发作的部位有千根、万根细小的尿酸盐结晶不停的刺激患者,必然会导致局部软组织的炎性反应,而且这种反应还比较剧烈,导致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局部的红、肿、热。正是因为这种发病机制,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痛风发作称之为一种晶体性的炎症。
明白了以上道理,咱们唠唠是否会在同一个地方发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非常有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发作。因为如果您明白了以上谢医生所讲的道理,就会知道痛风这个病,尿酸通常都会高于正常值,而痛风发作的另一个条件是在患者的身体某一个部位有大量的尿酸盐结晶形成,这个部位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足趾负重关节,尤其是第一足趾负重关节,也就是大母脚趾头!朋友会问的痛风发作的时候,是因为有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那很多患者痛风发作以后并不疼痛了,是否就证明这酸尿酸盐结晶消失了呢?
答案是:很难!通常情况下,痛风患者急性期以后,如果能听从医生的建议,严格的控制饮食、科学合理的运动以及科学合理的用药以后,需要降尿酸,达标在360左右,如果是有痛风石形成的患者,需要将尿酸降到300以下甚至更低,这样才可能慢慢的,随着时间的累积,形成的痛风石以及结晶会被溶解掉。
但说句实话,真正能将血尿酸控制到这个程度,并能持之以恒坚持的患者非常少。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发作痛风的患者,不仅是由于尿酸排泄的问题或者是摄入了过多的嘌呤导致痛风发作(最常见原因),很多患者是由于基因的问题对于尿酸的代谢产生了问题(最主要原因),非常多的患者,即使严格的用药,严格的控制饮食,说句实在话可能就差吃糠咽菜了,但是血尿酸依然不达标!
如果不能将尿酸控制到标准以下,或者说控制的不好,将会有更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同一个部位反复发作可能性就不会下降,而当有的患者开始出现其它部位痛风反复发作的时候,说明痛风病情有可能更加严重了。
那么痛风就不能控制了吗?对于痛风的患者也请不要那么悲观,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患者,那就是他们发作了1~2次,但是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积极的运动,控制自己的体重,改变以前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的用药,慢慢的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有一些患者甚至已经能达到5~10年不发作,这种病例是非常多的,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停止了药物控制,单纯的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就已经能将尿酸控制的非常好,不再发作痛风了。
●如果您的尿酸高了,那么建议您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多饮水,每天要超过2000毫升,这样的话可以多形成尿液,帮助促进尿酸的排泄。
●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以前不爱运动或者是以前非常喜爱吃一些高嘌呤的食物,比如火锅啊、海鲜哪,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就要减少这些高嘌呤含量食材的摄入,而且要学会运动,以慢跑、游泳或者是快走,这样相对来讲比较安全,而且不会出特别多的汗,因为如果大量的出汗会导致脱水,相当于无形当中改变了尿酸的浓度,也有可能诱发尿酸的痛风的发作。
如果您的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喜欢饮酒,或者是比较喜欢喝一些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这样的习惯一定要戒掉,因为酒精和含果糖比较高的饮料是诱发痛风发作的独立因素,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日常生活当中呢,应该适当的增加奶类,蛋类以及富含维生素c食材的摄入,这几种食材都是现在已知的与痛风或者是高尿酸血症负相关的食材。●如果您的血尿酸呢,超标的比较多,那么通过日常生活干预可能很难达到控制的目的,这就要求您去医院咨询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医生,或者是内分泌科医生,找一个适合您的比较安全可靠的药物使用方案。
而且建议您一定要找一个比较信任的医生,不要随意的去更换您的主治医生,这样的话会影响您的药物控制,因为只有固定的一个医生,才会最了解您的身体状态和您尿酸的既往情况,这样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互动作用,帮助您更好的控制尿酸。
总结其实呢,痛风发作经常好发在同一个部位,这种情况真的是非常的常见。
临床上有好多患者反复的在同一个关节发作,问题是这一类的患者往往根本不在乎尿酸到底高与不高,不在乎自己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往往他们的态度是只要疼了就吃几片秋水仙碱,或者是吃一些药物,把疼痛控制住,又或者是到医生那里去进行一些处置,甚至有的患者怕麻烦就到一些不知名的诊所去,反复的对疼痛部位进行封闭治疗,其实这都是不建议的。
如果长期的、反复的发作痛风或者是尿酸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它可不仅仅会诱发痛风发作,它会慢慢的像蚂蚁啃大象,或者说是白蚁啃房子一样,会慢慢的影响您的整个身体状态,比如会导致肾结石、肾功衰竭,比如会导致血压的异常,比如会导致血糖的异常,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但是患者往往不在意。
建议有痛风的患者或者是尿酸常年偏高的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到这个疾病的危害,如果自己不想控制,医生再说也是无济于事,就像名言所说: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
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当然会,痛风本身容易反复发作,且常常在相同的部位发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痛风本身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发生的本质是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饱和度出现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等组织处所导致。而尿酸盐结晶一旦出现,就难以消除,且多沉积在足趾关节等部位处,这也是痛风好发于大足趾第一跖趾关节的原因。
痛风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根治办法,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达到最大程度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和排出的功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必要时可使用降尿酸药物,以稳定控制病情。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
痛风并不是像感冒一样的自限性的疾病,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痛风导致的疼痛有可能反复发作的。日久形成了痛风石压迫神经后疼痛还可能加重。
在2020年2月5号刚刚结束的斯诺克大奖赛首轮比赛中,就有一位痛风患者晋级八强。在赛前3天痛风发作,剧痛难忍,只能靠着抗炎药物来缓解疼痛参加比赛,组委会还特许他穿舒适的运动鞋。跟大家说这个事不是号召大家学习他忍受疼痛也要参加比赛的精神,而是想说:痛风没有特效药,来的慢去的慢。
目前对于痛风疼痛发作时的治疗,常用两种方案,一种就是止痛药,另一种就是抗炎药。而这两种药物都只是暂时性的缓解疼痛的症状,对于痛风的恢复并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尿酸值一直没有恢复正常,那药一停,疼痛就会继续。
痛风也不是就完全没有办法,而是主要靠平时的自律。痛风的产生,主要就是体内尿酸太高,只要尿酸恢复正常,痛风自然得到缓解。而减低尿酸,一方面减少摄入,另一方面促进代谢排出。
1、减少摄入:就痛风的诱因来说,调查显示男性患者最主要为饮酒诱发(25.5%),其次为高嘌呤饮食(22.9%);女性患者最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17.0%)。所以减少摄入,就是控制饮酒,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2、促进排出:多饮水、避免肥胖。尿酸可以通过尿液排出,所以要多饮水。而避免肥胖,是因为过多的脂肪会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使尿酸堆积。
另外,对于有其他疾病影响尿酸代谢的,也要积极的治疗,如肾脏的疾病。
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尿酸排泄或(和)嘌呤代谢障碍,导致痛风患者越来越多,而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损害,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不受影响,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刚开始还是比较软,随着纤维增生坚硬如石。我们知道痛风年数多的患者,很容易关节僵硬、破溃、畸形,这就是由于关节部位的痛风石反复发作形成的,导致的慢性关节炎。
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
痛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一种终身代谢性的疾病,目前依然以缓解症状和预防为主,还没有确切的根治方法。
该疾病的疼痛感会随着时间逐渐增强,并且复发率较高,并发症较多。痛风的主要发病部位为第一跖骨,其发病的本质原因为体内尿酸的升高,导致了关节和肾脏部位尿酸盐的沉积。
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不良生活习性纠正。纠正酗酒等不良嗜好, 因酒中所含乙醇会阻碍尿酸正常排泄, 诱发痛风或加重病症; 强调自我管理能力对病情进展的影响, 尤其是提醒家族病史患者, 需合理管控自我行为, 积极保养身体。
健康饮食指导。痛风患者日常饮食需忌口, 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患者, 日常饮食需低盐、低脂、低糖, 控制摄入总热量不超过正常人的80%~90%;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50~70g为宜, 来源食物可选易于消化的鸡蛋、牛奶等, 避免饮用乳酸含量较高的酸奶; 为防止尿酸沉淀, 需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3000m L; 尽量选用碱性食物, 可多进食新鲜蔬菜瓜果, 促进尿酸溶解; 肉类属酸性食物, 且嘌呤含量较高, 食用前尽量放在锅内水煮片刻; 为防止患者摄入嘌呤过多,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 将其食用频次较高的食物进行科学划分, 使其多进食卷心菜、胡萝卜、芹菜等低嘌呤食物, 适量进食扁豆、菜花、鲤鱼等中等嘌呤食物, 慎重实用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
日常活动干预。患者日常活动不可太过剧烈, 可推荐打球、练太极、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控制时间, 以30min为宜, 轻微出汗为度; 嘱患者运动后稍作休息, 并及时补充水分。
用药管理。嘱患者遵医服药, 勿自行增减药量, 防止造成肾损伤;告知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丙磺舒片或会引发皮疹、恶心等, 别嘌呤醇或会引发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等, 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邓颖.护理干预对痛风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6): 338-339.
[2]杨素霞.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04): 133.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